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宇宙生命學探索者之一

第六十九集  無為大法
寫完第六十八集之後,停了幾天,覺得再沒有什麼可說,再沒有什麼可寫了,寶通和尚注心經已經到頭了,若再有什麼話可講,那是多餘的了。
筆者閒著無事,將1-68集看了一遍,發現有不少錯別字,需要改一下,1-68集的手稿只是一氣寫成,寫好也未再審理,因為新的內容又湧上來了,不接下寫下一集,恐怕幾分鐘後就會遺忘,於是就這樣一氣寫了六十八集,文中有不少該斷段另起一行的,也未分段,錯別字也不少,請讀者自行訂正一下。
第一篇的十四集,是讓人有個「神」的概念,因為從氣功低層次向中、高層次轉化,若沒有「神」的概念是轉不上去的;第二,是論述生命的本質,它是永恆的,明確這個論點之後,你才能真正懂得修行、修煉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修持方法才是正確的,不走彎路。
第二篇是介紹九陰崑崙神功,此神功有別於氣功之處,在於一上手就是直指摩尼珠,以修出天目前的明亮的摩尼珠為旨要。
綜觀世間各門功法,大都是循序漸進的法門,這對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而言是必要的,因為,當時氣功,社會都不予承認,難以接受,何況神功,那簡直就是公開宣傳封建迷信。
隨著人們思想全方位的開放,以及十多年的氣功運動,許多人對「神」已不再是談虎色變了,而且也不再認為是個政治問題了,少數人去研究、探討也無人去干預了,這反映出政局的穩定,已無必要去緊縮人們的思想了。
只有是太平盛世,各種思想的自由之花才能開放,政局緊張時,國際關係緊張時,自然是不允許思想的開放。
秦始皇統一中國為什麼要焚書,那是政局的需要,焚書的目的是為了緊縮思想,故而,宗教、氣功等等都應珍惜國際、國內的穩定,也應是各宗門在開展活動時,應注意的一個大前提,只要政局(國際、國內)穩定,各種思想均可以共存。
十幾年來氣功的層次上不去,在大環境上是有個社會思想的承受能力問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例如教你取火的「功法」,先讓你學鑽木取火,一棵大樹,一個鑽子,你要費九牛二虎之力,還不一定鑽出火星來,好容易冒煙了。第二步中級功法,給你一塊火石、火棉去修煉打火,學會之後,再教你高級功法,一盒火柴,或一個打火機。
為什麼不直接教火柴、打火機之功法呢?氣功大師就是從鑽木取火煉起的,這就是彎路。
九陰崑崙神功就是一步步入打火機取火,上來就是煉出摩尼珠,沒有什麼周天之說,直接就是把海底輪的性能量調到天目,形成一輪十五明月。把「真我」修出來再說。
第三篇是摩尼功法,即九陽崑崙神功第一至第五式:潭中觀月,金丹大開,金字通天,摩訶大法,龍蛇大丹。此即是提煉摩尼珠的能量和質量。
第四篇是介紹佛門傳統功法,漸進法門,即大多數人可以修行成功的法門。
第五篇講的是佛門密法,一卷經,此屬頓悟法門。
從第一篇至第五篇的內容安排上,看上去是很講究的。
第一篇:修持的目標、目的、方法。(人與天)
第二篇:九陰功法——出摩尼珠。(性與命)
第三篇:九陽功法——提煉摩尼珠。(摩尼功法)
第四篇:佛門漸悟修持法。(太平天師)
第五篇:佛門頓悟修持法。(法輪常轉)
讀者也許會想:筆者一定是個什麼大氣功師,甚至很有學問,其實不然,筆者對氣功幾乎一竅不通,更無學問,寫前面一集時,根本不知下一集要寫什麼,僅僅是信筆開河,任其飄來飄去,也不去想它,也不去管它,看它到底會寫出什麼東西來。事情就是這樣……故而所寫內容,僅供各宗門參考,文中也難免有得罪之處,盡可去找「天」去理論好了。
讀者若習九陽神功第五式龍蛇大丹法第一著時,如若姿式正確,馬上會有一種飄浮上升的感覺,如果沒有此感,就是在用「勁」上,尚不太對路,此功是延壽功,激發青春活力,但歲數大的人,做時要自控力度,不可太猛,否則那股力量會把你沖昏,甚至休克。
九陰功、九陽功不屬於那一宗門,它即不佛也不道,但其中既有佛又有道,它是神門,是九宮門,它跨越所有宗教,並把所有宗教溶為一體,因此,這種神門功法,要求習功者不應有宗門之見,若有,則不相應了,習功時也就難以得到九宮的加持。
筆者接觸的氣功大師極少,沒有那個機緣,所接觸的人裡,論神功而言,武漢的玄靈功,其理論十分系統,以道門理論為基礎,實質是屬於龍丹法門,長沙的巫學基地也屬神功,實質是屬丹鳳法門,新秀禪易功是柔和佛、道兩門,實際屬巫門,實質是神虎法門,其它各門氣功,因無接觸,故而難以論立。
氣功界苦於沒有那麼大的財力,不然可以把大量的民間女巫以及城市裡一些沿街乞食的算命者收編起來,加以調教、訓練、提高,在他們裡邊會出現一批特異功能者,這些人中一經訓練,則不比氣功師差,甚至超過氣功師和易學家。
有人問及有關男女雙修的問題,這種功法不宜在社會上傳佈,易墮入歧途而下地獄。古代神門、巫門、佛門、道門都有此雙修之法,在楞嚴經中略有一提,此屬密宗法門,稱為密中秘,是古瑜伽的一種秘術,在藏密中雖有,但極為罕見,一般要有三十年以上的修持功夫,經檢驗合格,上師才允許修此法,否則不僅修不成反而大敗。
在古印度佛教中此屬密門功法,以後傳入西藏,行此功時要有一定的儀式,在儀式合格之後方可進入雙修,此種儀式無論在國內、國外早已絕跡。
今人若習這種雙修法門純屬下道,不會有良好結果,望習功者有自知之明,習功者大可不必去追求什麼上好的功法,只有一法是最根本的,你是否能安下心去靜坐,好好體味一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此為真正的無為大法。
第七十集 九陰功譜
有讀者希望把九陰崑崙神功的具體習煉的方法再說得詳盡一些,以便體驗一下,在以前的一集中已把大架子講了,一些小動作有時難以用語言表述,有的動作只須幾分鐘,當面一做便可了知,但若寫出來就會囉哩囉嗦一大堆。
習煉九陰功的人最好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在你過去煉氣功時,身上的大毛病大體已經消除,此功不是治病,是專為上層次設計的,目的在於使你的天目前出現一輪明月——摩尼珠,當你達到這水平之後,就需要去打坐去提煉這顆珠,這就不是九陰功所能奏效的了,那時你就可以去修你的本門功法,或者是修九陽崑崙神功,九陽功在以前的集子中已介紹了五式,尚有四式未介紹,這四式何時能介紹給讀者,筆者自己也不知道。
有時,人有事情,一段時間沒有煉功,明月就會消失,要恢復出來是很不易的,這時,仍可用九陰功使之迅速出現。
行九陰功時,若勁使的對,你會有一種氣浪上衝的感覺,有時讓你昏迷,進而氣浪會變成無數的光點,一次一次的出現光點,光點會愈來愈密,愈來愈亮,最後形成一片光,你若堅持煉下去,這片光會收縮成很多的極亮的星點(滿天星)。然後星點消失,變成一圈圈的光環,光環收縮,出現了一輪明月,明月出現後,還應繼續打一段九陰功,使明月穩定下來,然後再改功法,或者九陰功堅持打下去,同時再另加其它功法。
這套功法好像是給懶人預備的,它的最大特點是使你短期內上層次,氣變光,氣化神。最後叮囑一下,心臟病、高血壓者還是不行此功為好,因為氣浪上衝時,氣化光時,氣化神時,你會出意外的,會當時就倒下去,能不能再起來就要看造化了。如果非要試,那就一定要十分輕微、小心的去做,不要放開去做,一旦感覺不好,就停下來休息,一定不要去拚命,去堅持。
九陰崑崙神功(九式動功)
第一式神女傳書(本式意在入靜,通靈、布場、進入角色,即入戲)。
1.兩腳並,兩臂垂,站好,垂簾(或閉目),全身放鬆(有時會輕微晃動,不要去管它,不用太控制)。
2.默念淨身咒(或同時聽錄音煉功帶助功就更好)唵……啊……吽……深呼吸,吸——唵……(讓氣貫全身),緩慢呼……啊……(讓氣從整個身體向宇宙擴散),深長吸——吽……(讓宇宙的音流貫滿全身),緩慢呼——唵……
以唵啊嗡為一個音流單元,三至九次即可,(如果自己感覺很好,也可以繼續下去5min,10min,甚至20min都可以,這就是拆著,煉動功要會拆著,即變有為為無為,你要體味自己溶於宇宙之中,吸氣時,宇宙的生命音流貫滿全身,呼氣時,你彷彿自己充滿了宇宙的虛空,你無所作為、無牽無掛地站在天地間,上天⌒,下地,你就是那個太極弦 ,你正站在陰陽之界。
3.身體輕輕一抖,腰微微一擰,用肩就把左臂摔起,使左掌置於胸前,掌心朝外(神女手印),同時右手置腹前,手心朝上。
4.默念祈神咒(請神、禮神),下面幾條咒各念三遍,不一定全念,你可只念與你有關的,如果希望得到全方位加持,就多念幾條,或者你再加幾條(如果願意焚香,創造一種肅穆的神境,效果就會更好,筆者的體會是,第一式很重要,第一式走了過場,以後就難出光)。
(1)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某一心俸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佛法僧。
(2)天玄地黃,大日茫茫,極光漫映,九宮在上。
(3)凌雲虹光,天下無雙,威鎮天河,萬古流芳。
(誦此句時,意想自己就是玄龍大軍天龍陣裡將士——天龍)
(4)天靈靈,地靈靈,舉頭三尺有神明,皆來助我行。
(5)<回向偈>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卻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6)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宇宙與我同在……
第二式,鳳擺金蓮(此式易搖擺,任其自然,若大動得厲害,可睜開眼)
1.兩手自體前飄下,向兩側分開,上合舉至頭頂,兩臂盡量伸直,雙手朝天合十。
2.默唸咒,各三遍。
(1)巍巍崑崙神山,高高聳入雲端,山上千年古蓮,蓄芳含苞待放。
(2)山搖地動鳳擺蓮,鳳擺蓮花山地動,待到蓮花盛開時,橫空出世莽崑崙,橫空出世莽崑崙,橫空出世莽崑崙。
第三式,潛龍開山。
1.沉肘,合十,掌自體前下沉,至下腹海底輪時,向兩側分開(同體寬),手心向下,外旋掌,同時翻掌掌心向上(以手指勾湧泉氣沿腿上升,再勾海底輪)。
2.手背相對,沿中脈向上穿掌,穿通天門,直入天上(兩臂向上伸展)。
3.翻掌,手指相對,掌心向下,龍爪下扣,意在劈開天門,兩臂外展,以龍爪扒開天門,如是者三,然後兩臂從體側飄下。
4.重複2、3共九次,最後一開之後,龍爪置腹前,掌心向體,呈龍爪抱月式。
第六篇 皈依佛門
第七十一集 亢龍無悔
接上一集  九陰崑崙神功 第三式 潛龍開山
第四式  三渡玄關
1.兩臂橫拉,以龍爪扒開丹田(臍輪),兩掌內合,將氣貫入腹中,雙手成腹前龍爪抱月式,如是者九。
2.手拇指、食指、中指相點觸,在腹前翻轉九次(白娘翻天),體味,每一轉一周天。
3.手背相對,沿中脈上穿至心輪(膻中穴),如1.開合九次,如2.翻轉九次。
4.雙手上穿至眉輪(天目),如1.九次如2.九次。
5.雙手扣在天門上方,開合三次,兩臂從體側飄下(山崩地裂)成龍爪抱月式。
第五式,龍躍於淵(本式為功中重點,出功在此式)
1.吸足氣,兩手後擺,兩手用暗勁,仰頭,後弓腰。
2.低頭,前彎腰,曲膝,呼氣,兩臂下擺,手心朝前摟氣。
3.直腰,吸足氣,雙臂上擺手心朝下,後弓腰,仰頭,兩臂高擺頭上方,雙腿站直。
4.曲膝,前彎腰,低頭,以腰擁雙臂向前,向下飄浮,掌心向下,停於兩膝前。
5.外旋掌(意念飄落在大海上,兩掌一旋,兩個巨大的龍捲風,將海浪吸入掌心)兩次,深呼吸兩次。
6.第三次外旋時,兩臂配合稍展開,意為掀起更大的龍捲風波,似將大海全部掀起,吸足一口氣,兩掌沿腿托上,至胸肩時,抓掌、翻掌,用暗力上推,呼氣,兩臂展直時,向上一震,鬆開手掌,將海浪拋向九天,此著式為雨灑江天(身體站直,略後彎腰,略仰頭)。
7.兩臂高高伸向九天,承接飄落的天光,沉肘,兩臂輕輕下沉,兩手沉於體側。
8.兩手輕輕外旋,置於腹前成龍爪抱月。
9.重複1——8共九次。
第六式,彩雲追月(力度要輕柔,上一式的力度要重。彩雲追月一式,要纏纏綿綿如兒女之情,上一式龍躍於淵,猶如橫空出世,威震天河,翻江倒海,沖天入地)。
1.兩掌心向下外旋,翻掌,手指自下勾氣,掌心向上,托月上升至天目。
2.翻掌心向外,拇指、食指兩兩點觸,成月狀於天目前。
3.手掌沿天目月光向前推(暗勁)出,向兩側展臂扒開雲層,開雲見日,讓大日與天目月相照映。
4.左轉體,合臂抱日,右腿彎,重心在右腿上,抱日入天目,日、月相合。
5.兩手沿體前下撫(日落西山沿左腿下沉入地)。
6.重心移至左腿,右腳尖點地,兩臂前抬起(日出東海)。
7.兩臂抱日(擁霞抱日),重心移右,體轉正,擁碧霞紅日於天目。
8.雙手沿體前下撫至丹田,成龍爪抱月式(日、月歸丹)。
9.重複1——8,只是體向右轉。
第七式,海底撈月
1.左弓步,上體貼向左腿,兩臂下沉,兩手置左腳前撈月。
2.上體直起,雙手撈月沿左腿,海底輪至天目,過頂……兩臂在頭上方展開。
3.上體貼左腿,兩臂自兩側向下大撈月。
4.重複 2,3。
5.重複2,兩臂過頂時,上體左轉挾襠(月在天心),兩臂開合三次(深呼吸)。
6.右轉上體,左臂伸直(平肩),右手指沿左臂回勾至膻中右側(月滿弓園),深呼吸三次,此時是馬步。
7.收回左手,雙手置腹前,成右弓步,重複1——6。
第八式,三度還魂(此式易出光和明月,動作要輕柔、慢)。
1.腹前翻掌(心向下),外旋,手指勾氣,翻掌(心朝體),撫體前向上,至胸肩時抓、翻、上推、拋出(神光一現),註:此式兩腳併合。
2.沉肘,下蹲(大蹲),手腕神門對足三里,頭低可觸膝,深呼吸三次。
3.抬頭,兩掌沿地平,外旋掌深吸、呼三次(海底探花)。
4.第三次外旋時,動作稍大,吸足一口氣,慢慢直身,雙手沿腿、體上撫,至胸肩時,抓、翻,用力上推(呼氣),上拋(震臂),頭、腰微後彎。
5.靜享天花亂墜(此時極易出光),重複2,3,4,如是者三。
6.沉肘,雙手成龍爪抱月於腹前。
第九式 1.兩臂外展,從體側上合到頭上方,雙手相對(不合掌),向下理氣,至丹田,如是者三至九(崑崙貫頂)。
2.雙手在腹前握拳,拇指在裡,四指合於外,封閉海底輪,深呼吸七次(天封地固,亢龍無悔)。
3.收功動作,擦掌,撫面、眼、耳、頭、頸,全式完。
小結:第一式:神女傳書(起式)。第二式,鳳擺金蓮(靈動)。第三式,潛龍開山(通中脈)。第四式,三渡玄關,白娘翻天,山崩地震,橫空出世。
第五式,龍躍於淵,衝上九天,騰雲駕霧,龍捲風波,雨灑江天。
第六式,彩雲追月,開雲見日,抱日歸山,日落西山,日出東海,擁霞抱日,日、月合明,日、月歸丹。
第七式,海底撈月,月在天心,月滿弓園。
第八式,三度還魂,神光一現,海底藏身,海底探花,天花亂墜。
第九式,崑崙貫頂,天封地固,亢龍無悔(收式)。
第七十二集  海底探花
有讀者問及海底探花一著的來歷,現簡述如下:
玄龍軍與阿修羅王對陣,時敗時勝,玄龍悶悶不樂,玄女點步:何不去求教你師父。於是佛祖釋迦牟尼授其八字大明咒。玄龍軍一舉大敗阿修羅王。
阿修羅王曾藏四大部洲的花精於海底,玄龍入海將花精吸采拋於九天,此即海底探花的來歷。
阿修羅王纏不過玄龍,故將女許之為妃以言和,此女曾生一女,因犯天條下界多世,後轉為人,因其通靈,曾一度大顯身手,但終不悟人道而敗,沉淪西寧。
又有讀者希望閱以前的四十萬字的記錄稿,此稿是九二年至九三年間,筆者訪女巫的記錄,共複印兩整套,約計50本左右,一套在一台灣客商手中,一套於去年讓北京的一位氣功大師要去了,筆者手中已無,該氣功大師認為有研究價值,故而索取。
有人問:盤古開天地是怎麼回事?盤古即老天皇,其開闢地球的生態環境,以便讓生命光子有所依托,他的女兒即是天王母后(又稱媽祖,又稱海神娘娘),其早已離開天庭,不知所終。
有人問:三清與天庭是何關係?天庭屬在朝,三清屬在野,三清的弟子多為天庭中的官員。例如,玄龍曾一度是通天教主的弟子,碧霞元君一度也是通天教主的弟子。在人世間,道門主供三清中的太上老君,老君亦號丹王,巫門多供通天教主,意在通靈,想在天庭中當官的多供原始天尊。
筆者曾問西王聖母、九天玄女,三清在不在天庭所屬的三十六宮七十二殿之中,答曰:不在,誰知他們跑到什麼山洞去了,很遠很遠,平時也無來往,有事就是天河一會。又問:平素你們都做什麼?答:各在自己宮中消遣,沒什麼事可做,不像人世間如蜂、蟻忙忙碌碌。
問:天國和佛國有來往嗎?答:沒有什麼來往,相距太遠,天國中的四大名池,最遠的一個是蓮花池,那是通往佛國的路,蓮花池是天公專為觀音修的,天國與佛國的關係很好,有難處時都會相互幫個忙。問:三清與天庭之間是什麼關係,誰管誰?答:誰也不管誰,相距太遠,而且他們飄移不定,誰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
問:天國與佛國誰大誰小,誰能管誰?
答:天道和人道不一樣,誰也不管誰,相互離得太遠,平素沒有往來,不像人道中,河這邊是一個國,路那邊又是一個國,相互離的很近,天界中國之間相離無限的遠,不是人世所能想像的遠,誰也不管誰,各修各的。
問:天國與佛國之間一點往來也沒有嗎?
答:相互取長補短,互派人員去對方那裡學習修煉的方法。天國中不少去佛國修煉,佛國中也有不少在三清那裡修煉,除此交流之外就沒有什麼來往。
問:人世間國與國之間在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往來密切,天界中怎麼會沒有往來呢?
答:比如,人世間的國,一個在地球上,一個在太陽上,一個在北斗星上,又怎麼往來呢?太遠了,人世間分了那麼多國,就在一個球上,分的太多了。
問:佛國之間有來往嗎?
答:沒有,太遠,平素也沒有事,又有什麼可來往的。
問:我看你們修煉打坐時的姿式、手印怎麼和我一樣?
答:應該說是你和我們一樣,都忘了誰跟誰學的了。
問:我平素用的手印好像是薄伽梵大神的。
最早是他的,我們比較了各種手印,覺得這個手印比較好,大家就都用了。佛國中眾佛也用,天國也用,誰的好就用誰的,天界不分你的我的,誰的好就用誰的,誰的對就聽誰的,天界各國是平等的。
天界各國之間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有意見分歧,天河會上意見不一致,就打起來了,誰打勝了,就按誰的意見辦,就是這樣,打完就完了,該往來還是往來。
在人世間,總說佛教是最高層次的,怎麼理解呢?
人世行人道,不會懂得天界的天道,沒有什麼最高層次。人世間的各種教派,都是由凡人、凡胎組成的,誰又能比誰高呢?誰修煉就是誰的,天界裡,天國、佛國都在修煉,沒有不修煉的,誰不修煉誰就會退化,誰修煉誰就進化,平素沒有往來。各修各的,眾佛也忙著修煉,三清也忙著修煉,天皇也忙著修煉,誰也不願去管閒事,無人去管閒事,也就無事,大家都清閒得很,自在得很。天界無邊無際的大,各在各的地方修,哪有功夫去往來。
人類放牧牛、羊,管理、監護野生動物,人類對天人而言是否猶如放牧的牛羊?
天尊笑笑,不答……
有一次,我問東北的一個女巫「小婦人」,你查事、問事時是怎樣進入狀態?她說,先要把腦子調到零點,然後就會出圖像和聲音,就能看到圖像了,要是心煩,情緒不好,就無法調到零點,圖像和聲音就出不來,剛開始出現的圖像很模糊,一閃一閃,不斷地練習,圖像慢慢就穩定了,越來越清楚,越來越亮了,開始圖像是黑白的,以後就變成彩色的了,就和電視一樣。
你和你堂上的動物仙是怎麼個聯繫法,他們會說人語嗎?
堂上的那些老仙,開始通話時很困難,聽不懂也聽不清,他們的人語說得相當不好,很多話都不會說,有時他們急得直蹦,還罵我笨。後來就出圖像,用圖像代替語言。有時我也教他們人語,比如圖像是個桌子,我就告訴他們這個叫桌子,開始他們發音很不准,但很快他們就掌握了。你家堂上的仙個個都講得特別好,說話能說得特別明白,我家堂上的仙,得慢慢教他們說話。
他們教你治病嗎?教,每教一種方法時,我就記下來,萬一以後他們走了,我自己也能行。你平時修煉嗎?學氣功嗎?什麼也不,就是每天上香磕頭,然後上市場去買菜,有人找看病,就給看看,學氣功有什麼用?!
第七十三集  生靈相互依存
天人能不能直接干預人世間的事呢?比如有人在人世上做惡,能不能管一管呢?直接干預是不可能的,比如在動物園的猴山上有四十隻猴子,有的猴子搶食物,咬別的猴子,於是猴子想,在上面觀望的人能不能管管呢?能不能把猴管理得有秩序呢?
人干預不了猴社會中的秩序,天道也干預不了人道社會的秩序,但天道可影響人道中的秩序。下面舉幾個案例,看看通過這幾個案例可以悟到些什麼。
九二年三月上旬,在遼南海邊,筆者到一女巫家中,當時屋裡有五、六個女巫在串門說話:「我準備去下北京,能不能用眼光看看北京的天氣」,幾個女巫用眼光看了看,怎麼北京方向的天空都是西洋天人,天氣會非常好,沒問題。
到了北京,天氣確實十分晴朗,三月六日至九日,正趕上奧運會的一個代表團到京考查2000年的奧運會開辦地點。
清明節剛過,遼南北部沿海一帶,突然漫天昏黃,一、兩天後,出現狂風,自北向南吹去,北部沿海地區營口至錦州的公路兩側的水泥電桿,一根根都被攔腰折斷,同時,京西與通縣一帶遭了風災,北京車站的一個大廣告牌就是那場風的結果,倒了下來,死傷十四人。
此間,筆者正在海邊與四、五個女巫,談論這場風,女巫們用眼光觀天,只見天上大戰,玄龍的羅剎戰團自遼西向遼東調兵,然後穿過渤海與西洋天兵混戰,一隊隊佛兵雖未參戰,卻在渤海北岸設了防線。
天空中只是一個個光點在閃,西洋天人的飛艇打出一個個光點,一隊隊傷號抬下陣來,大部分都是灼傷、燒傷,大部分在頭部和背部,而且傷的都是地仙為多。
「怎麼地仙也去參戰了?」答:「地仙在下面埋伏阻擊,她們躲在很多像碑樣的後面,在發射什麼,還有幾隊日本武士也參戰了。」
下面是那種碑的樣子,也不知是什麼東西,每個碑後都有地仙在發射什麼。
很快天戰結束了,羅剎戰團一直向南、向海面追擊,一些地仙和天仙抬一頂大轎過來了,興高彩烈,轎上是九天玄女。
「誰和誰打?」我問。
「還用問嗎?」
「為什麼這麼高興?」答:「打勝了,羅剎戰團入關把西洋天人全部打到海上去了。」
「為什麼打?」答:「奧運會。人們都在爭取奧運會在中國舉行」。「東方天人不同意!」「那奧運會還能不能在中國舉行呢?」「千變萬化。」
那時,北京地區的不少氣功大師均預測,爭取奧運會沒問題,能成功,這一段情況已記在四十萬字的記錄中了,而且當時就打印了十份,散發了出去,九二年四月份發出的,是為了核實以後的結果。
直至去年夏天,聽說中國申辦奧運會失敗。
九二年五月份,就出現了,西姆前來在小桌上「星羅棋布」那一場戲,雙方言和了(這段在以前的集子中已講了)。
這是筆者遇到的天人干預人間的一件事,只遇到這一件,這件事說明了什麼?天人對人世的干預是宏觀上的,是無影的。
另一件事是九一年九——十月份。
一女巫看見九天玄女與我坐在同一個長沙發上,但是她用眼光看,沙發總共二米長,一人坐在一端,可相距十分遙遠,就像是用高倍望遠鏡的大頭去看小頭,人雖然在對面坐著,可看上去卻是十分的遠。
筆者想:這是否是維空間不同,雖然同坐在一個大沙發上,但隔著空間。
以後女巫又看到一個圖像,玄女坐在天上的一個池邊,池後是一個塔,身邊是兩個伴女,白娘、月娘,兩人在嘻嘻的說笑,而玄女只是一動不動的望著筆者。女巫說:「玄女娘娘可能是有什麼話要講。」
「身後的池是什麼池?」我問。女巫答:「玄女說是鳳凰池。」
「那個塔是什麼塔?」「是六和塔。」「你看看多少層,數數看。」我對女巫說。「共十三層,最頂上有顆明珠,非常亮。」「怎麼和杭州的六合塔一樣,也是十三層。」玄女說:「只能說杭州的六和塔和天上的一樣,是十三層。」
「玄女能不能下來坐坐,說說話。」這時女巫看到玄女瞬間飄了下來,但距筆者還有一段距離時,就被什麼力量反彈了回去,飄了幾次都被反彈了回去。
筆者當時想,是什麼力量反彈呢?是不同空間的隔絕作用嗎?於是又提一個方案:「那能不能把我弄上去坐坐?」
女巫只見玄女走到一個地方,有個像農村轆轱樣的東西,一搖搖下一條長長的繩子,女巫說:「你在我的眼光裡出現了,但非常的小,那繩子要比你人粗得多得多,你根本抓不住,玄女在上面一搖,你就掉下來了,抓不住繩子。
「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我問。玄女說:「用影射法也可以。」女巫說。然後玄女告訴如何如何用影射,果然上去了,女巫在眼光裡看見筆者也坐在池邊,但筆者自己仍坐在沙發上,那麼上去的又是什麼呢?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以後發生的事就更不可思議,讓人更無法相信,故而也就先寫到這裡,到此埋下兩個伏筆。一,什麼是影射法,如何應用;二,以後又發生了什麼事。
人總要不斷地去廁所,有一次我問幾位天人,你們上廁所嗎?她們笑笑:沒有你們那麼多毛病。又問:人類放牧牛、羊是為了取牛奶、羊奶,你們放牧人類是為了取得什麼,是不是為了取得某種能量?對方只是笑笑,不答。又問:是不是人類攝取各種食物,又通過人體這部機器加工成能量,你們需要的是這種能量?對方仍是笑笑,不答。但是給筆者的感覺是,天人與凡人之間有某種依存關係,宇宙的各維間的生靈都有某種依存關係,猶如,動物園裡的老虎。無法明白,人類為什麼要給它造房子,還要餵養它,牛、羊也不會明白,只有人自己明白。
第七十四集  觀音三渡
有讀者急於要知道影射法和鳳凰池邊上發生的事,這些當時已記錄在四十萬字之中,現在回憶不出那麼詳細了,感興趣的讀者若有機會見到趙金香氣功大師,就向他借借複印一下好了,此人我也見不到影了。
玄女說:讓女巫躺下,讓我的日光影,影在她的頭上,當時陰天,我說沒有日光,玄女說燈光影也可以。那就容易了,我把電燈打開,讓我的燈影影了過去,玄女又告訴女巫如何運氣,只見女巫腹部一收,用很大力一鼓一收,然後女巫說:上去了。
但我忘了問她,玄女是如何教她運的氣,只顧聽女巫用眼光看鳳凰池邊發生的事情,女巫說:白娘拉著月娘去一邊玩去了……忽然又說:西王聖母到,身後是不少女仙官,只聽西王聖母喝斥:怎麼把這個濁物弄到天上來了,來人呀!大刑侍候!
此時女巫看到的圖像是一個大殿,西王聖母端坐於上,正在給玄女上大刑,白娘、月娘跪在兩邊,大殿上跪了一片天仙為玄女求情,但無濟於事。
這時,筆者忙走到另一間房裡(香堂),上了三柱香,站在香前雙手合十,心中默默說:若觀音能出面求個情,日後我定皈依佛門。此句剛落,就聽那間屋裡女巫喊道:好了,觀音去了,還有釋佛,還有好些佛、菩薩,也不知誰是誰,全跪下了……
只見西王聖母慌忙下殿跪在眾佛、菩薩面前還禮,又向那邊一擺手,白娘、月娘立時起來,扶走了玄女,此時,眾佛、菩薩與西王聖母都站了起來,此時殿中百官仍是跪著。
這時大殿裡來了垣娥,也跪了下來,西王聖母沒給好臉:你來湊什麼熱鬧,垣娥忙應:替玄女娘娘求情,聖母哼了一聲:都起來吧,今天是佛、菩薩的面子,怎麼把你們也驚動了,這只是門內的家教……
筆者舒了一口氣,開始去和女巫聊天:「觀音還真給面子,真是有求必應,真沒想到,佛也那麼夠意思,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居然下跪求情,那麼大的佛……真夠意思……」筆者正喃喃自語,忽見女巫慌忙跑到另一間房裡,筆者也忙跟了過去,只見女巫跪在香爐前渾身發抖:「西王聖母在怒斥,說,什麼忙不能幫!是讓你幫這個倒忙的嗎?」
筆者站在一邊,笑著,看女巫抖得不成樣子,女巫說:「別笑了,西王聖母在罵你,說你還美什麼,還不都是你作的孽,玄女還不都是替你上的大刑,跪下!」
停了幾分鐘,西王聖母又說:「不是我忍心給玄女上大刑,天有天規,凡人濁物不可上天界,你惹了大禍,我不得不去處理,也好向天公交個差,以後要好自為之,好好修煉去吧……
過了一會兒,圖像沒有了,女巫也不抖了,與我一同回到客廳,坐下說話。
「你家窗外那棵樹,枝葉長得那麼密,把窗戶全擋住了,還不砍了去,留著幹麼?把屋子擋得那麼黑。」
「你可知道這是裸什麼樹?」「不知道……」「是月桂樹,當時種下時才三、四寸高,現在五、六米高了,長得那麼快……」
「垣娥飄過來了,她說,是她給的樹。」
「下來坐坐吧……」垣娥怎麼不敢下來,不住地回頭往天上看……這是怎麼回事……啊,玄女出現了,白娘、月娘扶著,在罵垣娥:「不要臉的小寡婦,又跑這兒來幹什麼?垣娥一下子就沒影了……」
次日,筆者去了海邊的一個寺院,剛一進院,一個年輕的女尼迎了過來。
「有事嗎?」「我想找管事的談談,可以嗎?」「跟我來吧。」
走到一間廂房,只見一位七十多歲的師太盤坐在大炕上,十分和善。
「我想問點事,不知有沒有時間?」「唉呀,我什麼也不懂啊,要問什麼?」
「比如,我要皈依,應該怎麼辦手續?」「這個好辦,兩里外那個大禪寺,去認個師父,讓他給辦一下就行了。」
「我想在這兒辦。」「唉呀,土面有規矩,男眾生只能在僧那邊去辦,我這尼姑庵不行呀。」「佛門還分男女嗎?」「話是那麼說,可是不行呀,還是去大禪寺辦吧。」「我不願在那兒辦。」「那兒又怎麼了?」「我覺得那裡太亂,不清淨,你這裡挺不錯,又乾淨又清靜,沒什麼人來,不像那裡,亂糟糟的。」
「話別那麼說,我給你寫個條,那裡有好師父,你去找他好了
o,隨筆者拿條子去了大禪寺,是位老和尚,不到七十歲,是仁字輩的,十分和善:「你來的正巧,明天就是九月十九,正是觀音菩薩的日子,上午來,一起去大殿皈依……」
不久,筆者又剃度過人空門,西王聖母有話,觀音要渡的人,任何人也是攔不住的,現在摸摸頭一想,也真是如此……
那麼觀音為什麼要渡我呢。需要我做些什麼呢?九天玄女說:「傳經說法。」那麼傳什麼經,說什麼法呢?傳一卷經,說修行法。
也許這就是命,是天命,天命難違,只好順天由命。
筆者不知科技工作者如何想,不知無神論者如何想,但筆者在大量的事實面前確信,在三維空間之外,有生靈存在。只要掌握正確的修行方法,就可與之聯絡。
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成千上萬分散在民間的女巫,可起一個傳活的作用,但若要自己直接去聯絡,就要下功夫修出摩尼珠來。
大道遠兮路漫長,
天地廣兮霧茫茫。
孤帆飄揚碧空盡,
何去何從自導航。
無所求兮心安在,
吞雲吐霧煉珠忙。
莫道人生不過百,
天多久兮命多長。
麻三斤兮柴兩擔,
勤運水兮光燦燦。
不追神通神通在,
轉眼人世九百年。
在數千萬習氣功者的群流中,絕大多數人是為了祛病延年,相當一部分人是幻想出點神通,另一部分人是期望以此為今後謀生的手段,少部分人是為了修真得道,極少一部分人是為尋真,求個究竟,解開宇宙生靈之謎。
這五種類型正好與五仙相對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多高的理想,才會有多高的動力,才會有多高的修行深度,但此行不在於如何用理論去解釋它,而在於實修實煉,沒有點鐵桿磨針的精神,一切也只是漁樵閒話。
第七十五集 中脈七輪

在修習九陰崑崙神功、九陽崑崙神功時,身體會出現種種異常感覺。初始,兩臂的汗毛、表面皮膚會有一種「刷刷」的一陣陣「麻」的感覺,或者是從上「刷」的一下麻到手,或是從手「刷」的一下麻到上臂,有時耳裡會出現「遠處的無數的夜間昆蟲鳴」聲。
刷刷的感覺是宇宙生命之氣在接觸你的表皮,蟲鳴聲是一種清淨之音。在觀音法門中,講有動、靜二音,動音即是人耳聽到的外界聲音。靜音兩種:一種是宇宙音流,如蟲鳴音(不是耳鳴);一種是宇宙生命之光在人體內衝擊的聲音,即海潮音。
上述感覺是表示,宇宙生命光子流已密度較大的分佈在你身體周圍,使你皮膚有了感覺,耳裡有了聲音。
繼續練下去,體內有氣浪上下衝擊,身體有漲大感、飄浮感,天目前出現光點,一片一片的光點,此時要控制力度,過大,氣浪會把你沖得東倒西歪,另外,太強、太激烈的光會把腦燒傷、燒壞,要把力度控制住,在小衝擊波與衝擊光中,一次一次地慢慢去適應,這樣,才能逐漸承受中度的衝擊波和衝擊光。
在經歷了長久的、多次的中度衝擊之後,在有同修、同學、同道的把關情況下,才可放開力度去承受較大力度的衝擊波和衝擊光,而且會出現一次次的假死現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練到第一層就足夠了,它使你達到通常人要練普通氣功十餘年的效果。打算生功能、身體沒什麼毛病的人,可以修第二層,去感受小衝擊波和光的洗禮,這是絕大多數練氣功者感受不到的。
對有一定氣功基礎的,身體無病,方可去承受中等力度的衝擊波、衝擊光。至於修煉較大力度的衝擊波、衝擊光的人,自己必須有足夠的準備,已經如同布袋和尚說的:全放下了,確實無牽無掛了,那時方可去放開力度。因為,你一旦激起宇宙巨大的生命能量,而你又未適應那種巨大的承受力,其結果會是「說走就走。」
如果說全國有六千萬人捲入氣功習練之中,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處於治病、防病、延年益壽方面,不要求出什麼功能、神通,死後淪為鬼也無所謂,這樣,修修香功等普通氣功就可以了,這部分學氣功者有四千八百萬人。
另有一些習功者,往往是有輕度附體現象的人,有因果病的人,命運使他不得不走上氣功道路上的人,又佔餘下的百分之八十,有九百六十萬人。這些人是各門各派氣功大軍中的基本群眾。但這些人苦於不得法修不上去。
餘下的二百四十萬人是氣功大軍的骨幹力量,但多年的修煉,走了不少彎路,摸索前進,絕大多數已達二級能量水平,極少數達三級水平,絕少數人達三級半至四級水平。
這部分人可以自測一下,在你習功時,每次是否有一股股強大的衝擊氣浪在鼓蕩你的身體,同時,呈現一片片光點,這個狀態就是上面說的九陰功或九陽功的第二個層次,這是三級能量的標記。
多次衝擊波、衝擊光之後,天目前會出現一顆很亮的星——明點,這是三級半的標記。當明點穩定出現後,配合辟榖,習九陰功,往往能一舉獲得明月,若明月能穩定存在,那是四級能量的標記。
為什麼要配合辟榖呢?因為那時,食物的消化會耗費你很大一塊體能,使你修不上去,但是,三級能量以下的辟榖,意義不大,僅僅是治病排血液裡毒素的一種手段,從星點(明點)到明月,辟榖的作用是很明顯的,但是裡邊也有兩種情況。
在習九陰功、九陽功時,身體為什麼會出現衝擊波、衝擊光?按古印度瑜伽學的理論,當宇宙生命之氣衝進入體的中脈時,在克服中脈裡七個神秘點——輪的阻力時,人體會感受到氣浪的衝擊,它使人體振蕩,當宇宙生命之氣衝擊眉輪時,會出現光,當衝開梵天輪時,人體的「真我」就會與宇宙相溶,在伴隨七個輪的被衝開,人體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神通或超自功能。
佛教就是在古印度瑜伽的基礎上,加上佛理發展起來的。佛教的原始修持法就是瑜伽,以後,後人把釋迦牟尼佛的「六妙法門」演變成(一)四禪八定;(二)天台宗的止觀法(隋唐時代);(三)五觀法等等。著名的藏密,即西藏密宗仍是按古瑜伽法修中脈,修明點。
密宗認為:「氣不入中脈,而得證菩提者,絕無是處。」意為,不修中脈,是絕對修不出去的。
九陰功的特點,就是一個,開通中脈,除此無它,待中脈開通之後,但去打坐,各修各門功法,方可上層次,否則要上層次是極難的。
香功的層次雖低,但普及面大,尤其是對於退休無事的老頭、老太,閒著無事做做香功可以活動活動身體,但香功不是佛門功夫,儘管田大師信佛也拜佛。所謂佛門功夫就兩大塊:一塊是藏密修中脈、明點;一塊是禪宗,四禪八定,止觀法等等。
佛門功夫是講究戒、定、慧三學,缺一不可。戒是入門,戒是為了獲得清淨心,故是一種入門的手段;它是形式,必須採用入定的形式,即打坐入靜;慧是目的,是結果,獲得宇宙生命之慧,即神通。所謂神通就是通神,神就是生命之光、宙心、通往宙心。
把戒、定、慧割裂開是沒有用的,光修慧,無從修起,光修定,一是定不住,二是枯木定,成死灰。光修戒沒有意義,為什麼目的而修戒,因此必須戒、定、慧三學方有用。
有人說:末法時期,釋佛規定要以戒為師,是否就是提倡光修戒。
佛祖說以戒為師的含意是,師是幫助你入門的人,古有: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之說。戒僅僅是入門之師,無戒即無入門之師,但入門之後,仍要修定、修慧。這是兩回事。
不少人以為觀音法門就是修音、修海潮音,大海之音,這是不對的,真正的觀音法門就是藏密的修中脈、明點,觀音是觀宇宙生命之音,海潮音是宇宙生命之能量衝擊海底輪發出的聲音。
中脈的七個輪:海底輪、智輪、臍輪(日輪)、心輪(火輪)、喉輪(又稱風輪)、眉輪(月輪)、頂輪(梵輪)。智輪又稱水輪,人的往世記憶均貯存在該輪,梵輪又稱為天輪,此七輪在神門功法中稱之為:海輪、水輪、日輪、火輪、風輪、月輪、天輪。
上述七輪與宇宙中七種音流相應,其中唵、啊、吽就是基本音流,它可使七個輪振蕩,六字大明咒(觀音)唵、嘛、呢、叭、咪、吽是上述三音的發展,在西藏,人人都執此觀音六字大明咒。
在內地,供奉觀音的人很多,也認為觀音最親切,但是,在西藏卻認為觀音就是他們的祖先。內地人,包括海內外佛界的人,均不知道藏人為什麼把觀音認為是自己的祖先,而漢人在黃帝至夏、商時代把九天玄女認為是自己的祖先。
觀音遠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早已是古佛,佛經記載,釋迦在成佛之前的一世曾在觀音古佛門下苦行修持。實際上,這也不全面,釋迦也是古佛,僅是有一世轉在觀音門下為苦行僧。
觀音在修成古佛之前,世人就不知道了,但這個秘密隱在藏人的深層記憶裡,即隱藏在藏人的水輪(智輪)之中。
第七十六集  西藏人的祖先
觀音在成古佛之前,離開了宙心順天河漂流附在了地球上,他按照他設計的模式造就了地球上的生靈,並建立了大羅剎帝國,觀音就是大羅剎王,大羅剎帝國的中心就在地球的最高點西藏。
以後,天公的姐姐紫光夫人下嫁大羅剎帝國為東方第一夫人,其與大羅剎王有一子名羅地干布,羅地干布繼承王位,大羅剎王昇華了,轉世為西洋聖母。
人類的歷史重演了這史前的一幕,文成公主下嫁西藏王松贊干布,古漢人認為九天玄女是祖先,而九天玄女是羅地干布即玄龍之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觀音又是內地人的祖先。
也正是因此,一般佛、菩薩成道之後,早就遠遠離去,而觀音卻對地球人,她的後代眷戀不捨,不肯離去,不厭其煩的普渡眾生。
釋跡牟尼佛深知此段姻緣(因緣),故而在楞嚴經上與大日如來即文殊菩薩異口同聲說:世人若想修出去,必須修觀音法門。他們知道,只有觀音才對地球人一心一意。
表面看,是觀音幫釋迦佛渡世人,但世人良久不知,是釋迦佛盡義務,在幫觀音渡人。
觀音也是九宮娘娘中的紅光娘娘,號稱西洋聖母。
人類說不清天上的事,記不起史前的事,但若能修出明月來,對往世的記憶會一點點恢復。人類的假生命不過是一百年,有文字記憶不過五千年,而在天人的眼裡,正如古詩中所說: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卻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那麼,人類又是根據什麼說古歷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誕生日呢?這是人們根據傳說,觀音以後又轉世為人,小名叫妙善,並以妙善的生日定為觀音生日,以妙善出家為尼的日子,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出家日,以妙善成道日,六月十九日訂為觀音成道日,這僅僅是人類思念觀音的一種依托。
正如南方沿海一帶紀念媽祖(海神娘娘)的生日,古歷三月二十三日一樣,那是有一世天公的夫人轉世為凡人——一漁家女之後,人們為紀念方便,故以漁家女的生日為天王聖母的生日。
人們在習慣上,把古歷一月一日名為彌勒佛、元始天尊的生日;一月九日天公即第二代天皇的生日;一月十五日,第一代天皇即天王母后之父的生日;二月十五日,九天玄女以及太上老君的生日;二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三月三日玄龍大帝;三月七日荷仙姑;三月十五日財神趙公明;四月四日大日如來文殊菩薩;四月八日釋迦牟尼;四月十四日呂洞賓;五月十三日關帝;六月十四日文殊;七月十八日王母娘娘;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八月三日紫光夫人;八月十五日月神;八月二十二日燃燈古佛;十月五日達摩;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等等。
上述這些日子僅僅是一種依托,沒有一個是真的,因為連你自己的生日也不是真的。
對神門而言,三月三日,天上瑤池大會,那是西王聖母給玄龍大帝過生日,九月九日是天河會,慶祝天界和平。
不過,修神功的人,記住上述日子也許會是有用的。在巫門功法中,特別在這些日子裡是加重練功的。
提到天界,就講講天德,天德與地德、人德是不盡相同的。天德重在不殺生,那是因為在天人眼裡,生靈的本質是一樣的,故而提倡不殺生,但在人德中是以人為中心,故而並不以殺生為忌。食肉與殺生不同,在天德中,視食肉為食屍,認為食屍不乾淨,而在人德中,食死屍並不以為然。對練功者而言,任何死屍中都有毒素,排除毒素會消耗很大的生命能量,故以不食屍肉為好。
通常人們也是難以食屍的,故而紅燒、加佐料以掩其屍肉樣。
第二,天德中講究不分門派,同宗同源,各取所長,在人德中較重門派。
第三,天德中講究順應宇宙自然,人德中講究征服自然,也想征服宇宙。
第四,天德中講究尊師崇祖,人德中也講究這些,但常是欺師滅祖。
第五,天德講究以修行功德論高低,人德講究論資排輩,天德講究自然淘汰法,能量高上升,能量低下墮,人德往往是保護落後。
第六,天德講究挖掘內涵、修煉去進化,人德講究發展外延去進化。
對於習神功者而言,自身要貼近天德,但又不能違反人德。因為畢竟是生存在人類社會之中,故而往往不適應人類社會,這個矛盾需要妥善處理為好。
習神功者,打坐入靜是修煉的必要形式,故而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設一個小靜室十分重要,房間若緊張,靜室可兼自己的臥室。靜室最好同時設立香壇,上面供上你所修的法門之師,比如佛教,教主就是釋迦牟尼佛,道教就是三清天尊,天主教就是聖母,基督教是耶酥,伊斯蘭教是真主等等。
除本門教主之外,最好再供上你修的專業所涉及的仙神,比如:奇門遁甲,大六壬,太乙神數,神符靈咒等等,要供九天玄女,因為這些是她傳給人間,若是修易,也要供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是神門、巫門總教主。
若是你修的功法裡涉及佛、道、神等多門,可以同時供上各門教主,但無論何門,總壇主只有一位,即是觀世音。觀音成佛之前第一個來到地球,建立了大羅剎帝國,造了業,以後生下羅地干布,即刻就寂滅了,又轉世為西洋聖母,以後修成了佛位,故而發大願,要度盡娑婆世界的眾生方稱佛號,這是因為娑婆世界造業出來種種眾生是觀音開的頭,頭一開就收不住了,你來造業,我也來造業,都玩的很開心,造出這許多生靈、物種。
故而觀音發大願要渡盡天上天下、地上地下的眾生回歸宙心,又因人因地設教,請釋迦創立佛教,三清創道教,另設伊斯蘭教、天主基督教等等。各門教主只教不渡,只有總壇主觀音才行渡事。
那麼道門三清與觀音是什麼關係。當初大羅剎王生下羅地干布之後,拜託通天教主任羅地干布之啟蒙師,又托釋迦為羅地干布之導引師,然後寂滅,寂滅後不放心,又轉世為聖母看管長大以後的羅地干布。
三清是第一代天皇的三個弟子,第一代天皇獨修獨證,得辟支佛位寂滅了,去向無人知曉,只留下一付天國鎮國劍,又稱天國第一劍——辟支劍。
第一代天皇的女兒天王母后嫁與「天巖君」,即第二代天皇——天公,三清不在天庭之中,另辟崆峒專司修行,傳教弟子。因此,三清與當初的大羅剎王是同一代生靈,以後,大羅剎王寂滅後,皈依佛門,成為正法明如來佛。
在藏密中習慣稱觀音為阿彌陀佛,在內地顯教,則把阿彌陀佛視為與觀音不同的兩個人。
所謂觀音法門有兩種修持方法:一種是顯修法;一種是密修法。在楞嚴經裡介紹的是顯修法,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介紹的是密修法。
顯修法就是一心念佛聖號,例如「南無阿彌陀佛」或是「南無觀世音菩薩」。念佛時不要用腦子去念,要用心去念,同時用耳去傾聽念佛的心聲。一口氣、一口氣的去念,不能過急氣喘,也不可過慢易走神。這樣日日心念,一年、兩年、八年、十年……不定會在哪一天,突然「入流」,接上了宇宙生命光音洪流,這就是入門了。念到心無雜念、清淨了,達到了初定的地步,以後還要繼續念下去……
這種顯修法,對於體弱、年齡大,六、七十歲以上的人較為合適,對身體較好,年齡不算太老的人,難度就較大了,因為易動,不易平心靜氣去念佛,對於體弱年老者,思靜少動,就以靜來入門,修顯法,反之,則以動來入門修密法。
九陰崑崙神功是以動入門的神功密法,也可以說是大羅剎王太子羅地干布的密修方法,是觀音法門的動功入門。
第七十七集  九宮渡眾生
在以前的集子中曾提到,佛門稱觀世音為無緣大悲,意為觀音渡眾生無緣也渡。這種說法並不貼切,佛教的理論最講究因緣,萬事都得有個因緣,無因緣也就無以成三千大千世界。在上兩集中,可以看出,觀音也並非是無緣大悲,而是有緣大悲,她是第一個飄落到地球上來,建立最早的遍佈全球的大羅剎帝國,在他生下羅地干布之後即刻滅度而去,大羅剎帝國的王太子太小,無力統領,其它天人乘虛而入,分割了地球的領地,直至大羅剎帝國全部崩潰瓦解為止。由此可以看出觀音與全地球的人類都是有緣份的。
在拉丁美洲的原始部族裡,發現他們世世代代從祖先傳下的咒語,結果竟是觀音的六字大明咒。至今,就連佛教人士也無法解釋這個謎,在現代社會裡,尚存的原始部族,仍保留著古大羅剎帝國的風貌。
故而就此而言,觀音法門具有全球性,不論是何教派,何宗門都可修習。人們盡可保留自己的習慣性修法,以觀音法門去輔助你入門或是提高,因為觀音法門與地球人具有最大的親和性,觀音渡眾生之心最廣大最深沉,就連佛陀還聲明三不渡,或說三不能:第一,因緣未到不能渡;第二,無緣之人不能渡;三,不信之人不能渡。而觀音是時節到與未到,無時無刻都在渡,與眾生均有緣,均要渡,信要渡,不信,則設法讓你信也要渡。
因此,觀音法門是萬全之法。上集中提到,入門的方法有二:一是靜心念佛,用心去念,用耳去靜聽;二是修光,用天目去修出性光,即密宗的中脈、明點修持法,這兩種方法在前面一些集子中均已簡略介紹了。
    實際上,第一種方法是修音、修宇宙之音,第二種方法是修光,修宇宙之光,其實質就是修宇宙生命光音能量團。佛門顯宗提倡以修音入手,密宗、禪宗則是從修光入手,古代佛門又有一種提倡淨禪雙修,即從音、光同時入手。
    如何念佛號,古代祖師念的佛號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念時不出聲,放在心裡默念,以鼻呼吸,一個呼吸念一句,每個呼吸要均勻、深沉,最少控制在一分半鐘,即九十秒,這樣使氣能沉入丹田,如今人們念佛是在喉嚨眼裡念,氣浮在上面,
沒有沉在心下,那沒有用。
    古代祖師念佛時強調兩點:一是用心去念,不要用喉部,也不要用腦去念;二是配合呼吸,要深沉,氣沉丹田。梁武帝時期著名的大和尚寶志公,明確指出,呼吸要控制在每十五分鐘十口氣,念十聲佛號。
    修光就比較複雜了,要有功夫,入靜打坐是基本功,但現代人有兩大阻障:第一,腿功過不了關,一坐就疼,何從入靜;第二是腿功關過了,但妄想太多,無法入靜,故而所習的各門功法再好,就此兩點克服不了,是難以修出光來。當年玄龍(羅地干布)年少時習觀音修光,就是靜不下來,觀音也沒辦法,九天玄女傳他九陰崑崙神功,以動入靜門,迅速出光。當時有九光相助,西洋聖母的紅光、西洋女王——西姆的藍光,西王聖母的黃光,珠王的綠光,白娘的白光,青娘的青光,七仙的橙色霞光,碧霞元君的黑紫光,九天玄女的紫黑光。
    地球萬物均是上述九宮的業造,如今九宮合和一心,均幫觀音渡眾生。習功者在修光時,可能會得到不盡相同的光。
    就筆者體驗是,首先見到暗紅色光,瞬間呈現金黃色光,時而出現藍光、綠光、青光、紫光,最常現的是白光。
    見到什麼光,你就會得到什麼官的加持,只要修到了,光自然會來。
    佛門的四禪八定是屬小乘功法,是靠苦修一步一步硬修上去的,能修成的人可謂是了不起的人。道門功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屬小乘功法,也是靠苦修行一步一步硬修上去的。神門功法講究先接天緣,然後在九宮關照下修持,來得較快較猛,但體質弱的人往往承受不了。
    比較不費力的是觀音法門裡的修音法,即念佛號,但要有常性,要念一輩子佛號,進展較慢。密宗修光法修起來也是不容易的,而且也是囉嗦得很,一般在家人是很難入其門,所知也僅僅是皮皮毛毛的一點東西。
    對於成千萬的氣功修煉者來說,可以在本門氣功的基礎上,加修音法(對於體弱多病者)或是加修光法(對於無病者),習九陰功、九陽功。
    寫到此告一段落,正是六篇半,七十七集,尚餘三十一集,以後再說,只是九陽功九式只介紹了五式,尚有四式未寫,時候未到,硬寫也寫不出。
    下面小結一下,宗教、氣功等等到底是什麼東西?可以說是一門關於「心」的學問,是關於「心」的實修實踐。一切唯心造,死後自知道,投生又迷糊,一切從頭繞。
    宗教、古瑜伽、古巫學、現代氣功學均是「心理學」、「心術學」。是研究和實施對心靈的淨化,力求展示心的原始面貌,以求得另一方向的進化。
    心是什麼?心就是生命光音能量團,它具有光音的特徵,它可大,其光、音充滿宇宙,其可小,壓縮在比針尖小的地方也很自在。
    修持的方法是:控制顯意識活動,即入靜、入定,此時方可打開「心」的大門。除此沒有別的辦法,怎樣方能控制住意識活動從而入靜呢?必須不求名利、安於冷清寂寞,不貪吃、不貪財、不求功業,安於默默無聞。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是與時代精神格格不人的,除非你已閱盡人間春色,已再無所求,否則硬做起來,是很難受的。故而在踏上修持這條路時,應再想一想,何苦呢?
第七十八集  修行之路
人們無論是修行、修煉,無論從何法門、何宗何派,還是何門氣功,總是不願稀里糊塗地苦修苦行,尤其對於現代人,總要知道個結果,知道自己修到什麼程度、地步了,下一步應向何方向去努力?一方面,實修時要「只管耕耘,不管結果,不問收穫」,這是實修時的一種方法,以免分心生煩惱,但是人都是有思維的,今人更不是古人那樣古樸,總要問個為什麼?
另一方面修行中的很多問題是說不清、講不明的,很多事情只有修到那一步,證悟到那一步了,也就明白那一步了,再往上,仍是說不清,仍須去實修證悟。
現就佛門的觀點而論,將修行、修煉分為十二個等級,或說十二地。
一級(一地)極喜地(相當於平等地),知道了生命具有永恆性,而能持戒練功修行,修行雖清苦,但自覺要比世間的一切更為歡喜,此為不靜自靜,心平氣和,心淨如月。
二級(二地)離垢地(相當於善慧地),心境能遠離世間,大戒(根本戒即不殺生、不淫、不盜、不妄語等)能持,但有細微犯戒,此時心已能入靜。
三級(三地)發光地(相當於光明地),能持咒修行,初定中有分散的光點出現(在天目),或有淡淡的光環、光雲出現。
四級(四地)焰慧地(相當於爾焰地),能夠主動了斷煩惱,由定生慧,光點似火。
五級(五地)極難勝地(慧照地),從四至五的修煉是最艱難,這個極差極大,故佛門稱五級為極難勝地。此級中,人在大定中,天目及腦中呈現一片光的海洋,此時會出現較大的神通。
按道門分法,此為人仙級,四級相當於鬼仙級,就目前出山的氣功大師而言,尚未發現有五級者,如嚴新等最著名的氣功大師僅為四級。道門中四級者有兩人,在社會上已出山的氣功大師中,至今仍保持在四級的共有七人。
就佛門而言,內地的僧眾中,大德往往處在二級。在四川大邑縣一密宗高僧為四級,青海塔爾寺密宗高僧中有四級兩人,在康藏密宗中有六級喇嘛兩人,四級三人,五級一人。
如此,就中國大陸而言,在十二億人口之中,出山、未出山四級以上者總計只有十八人,這些人是人中之寶,無論國家、社會均應予以愛護。
從十八人對十二億人而言,可以看出修行之不易,之艱難。
在氣功界,達三級半的氣功大師已達二十七人。在內地佛門中,密宗裡達三級半九人,青海塔兒寺密宗有四人達三級半,康藏喇嘛中,三級半者有三十四人。道門中三級半者十二人。共計八十六人。
氣功界達三級水平的有一百六十九人。內地佛門有三百二十八人,其中顯宗僧人一百九十七人,密宗一百三十一人,青海塔兒寺三級僧十二人,康藏喇嘛三級者四百二十二人。道門三級者三十四人。共計九百六十五人。
茲列表統計如下:
  六級 五級 四級 三級半 三級 基   數

佛門 2 1 6 47 762 10萬僧尼
道門     2 12 34 1,000道士
氣功界     7 27 169 6,000萬氣功大軍
小計 2 1 15 86 965 1,069人
從以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一、十二億人口中,成功者僅為一千零六十九人,約佔百萬分之八點四——八點五,佔全部修煉人的六萬分之一,其中佛門成功率為千分之七點六二,道門為千分之三點四,氣功界為千分之零點零零三四,而佛門中藏密的成功率大於顯宗。
二、佛門倡導普渡眾生,故不應排斥修學氣功的人,而應介入氣功,開方便之門。去渡這些有根基的習功者。
三、可以看出氣功界之所以時而高潮時而低落,主要原因是傳法不利,成功率偏低,一陣陣通過電視節目把人的熱情、幻想激起,但成功者極少,不能怪群眾會冷落下去。
四、佛門成功率雖較高,但偏重在藏密,而真正的藏密,內地人是無法學到的。之所以叫密,就是密而不傳,傳出的僅僅是皮毛,已不能稱之為密了。
五、從表中也可看出氣功界的成績,通過十多年的人海戰術,畢竟出來了一百六十九位有成績者,佔有成者的百分之十九。
六、如果按另一種方法去統計,氣功界的六千萬大軍中,比較認真修煉的有二百四十萬人,以此為基數,成功率佔千分之零點八,這樣就遠遠大於千分之零點零零三四。
七、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氣功界的門派繁多,真正想有成者,必須借助、研究數千年來佛、道的修行方法,總結古人修行的經驗,否則只能在低層次打轉。
氣功界若真想不辜負六千萬氣功大軍的重托,就必須敢於闖入禁區,去探幽佛門、道門、神門、巫門的真諦,否則就總會徘徊在氣場上、信息上而止步不前。下面接上文談分級:
六級(六地)現前地(華光地),時刻溶於光的海洋之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道門稱之為地仙級,凡世人已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人了。
七級(七地)遠行地(滿足地),佛門稱修到此等級者為羅漢,道門稱此等級者為神仙。即在光的海洋中又找回了自己。
八級(八地)不動地(佛吼地),不為煩惱所動,其智已如佛,其人已入法王位。此在道門謂之天仙位。
九級(九地)善慧地(華嚴地),說法自在,如佛威儀,具如來自在王位,此位已進入宙心邊緣,佛門已稱之為佛,神門稱之為天尊。
第三代天皇玄龍大帝尚居此位。
十級(十地)法雲地(佛界地),廣大圓滿,此位也稱聖觀音位。
十一級(十一地)佛地,也稱釋迦牟尼佛位,阿彌陀佛位。
十二級(十二地)宙心,大日如來位。
第一代天皇即天王母后(媽祖)之父身居辟支佛位,處十一地;天王母后也居佛地位,九天玄女已居聖觀音位,即十地;道門三清已居十一地(佛地);觀音已居十一地(佛地);碧霞元君已居九地;在道觀和佛寺中,常有關帝塑像,廣東人也家家供關帝,此位關帝已居七地即羅漢位。
如今凡世人有不少已修至三級、四級,距七級羅漢位僅差三、四級,但此三、四級並非一世之功,只有一世一世的修下去,方可成功。
由此也可看出,觀音代表佛門功法;三清代表道門功法;天王母后(媽祖)、九天玄女、玄龍大帝代表神門功法都是可以修上去的。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通往宙心。
氣功大師嚴新之所以只做報告而不傳弟子,其原因有二:一是只能傳些普及功,做做報告就可以了,若真辦弟子班也是教不上去,誤人子弟;二是若要提高必涉嫌禁區「佛、神、道」,而此問題在社會上又無法解決,只好試圖從現代科技上闖出一條能夠解釋的說法。其他氣功大師也會遇到如此的問題,在「佛、神、道」面前束手無策,承認它存在也不好,不承認它存在也不好。大多人是給佛起個別名,稱之為高空師父,隱態師父,信息體,殘餘信息能量體等等。一方面承認這種生命現象存在,一方面又不敢如古人那樣直呼其名。
目前,氣功就卡在這上面了,六千萬氣功大軍按兵不動,止步不前,一心盼望科技界是否能用英文名詞來給個什麼解釋。
但天上有的是耐心,依然低昂似舊,低低地就和著人類,人間兒女再是成狂也不過是百年時光,轉眼即逝,而天上有的是時間卻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佛門的那些高僧大德在不住地疾呼,要勇猛精進,抓緊修行;道門的隱士遠離社會默默地苦行;而凡世間的人在兩極分化,一部分人追求物質文明,沉醉於燈紅酒綠,一部分人開始踏上修行之路。
修行之路艱難,因為是逆天河潮流而上,修行之路漫長,因天河無邊無際的伸展。而如今的修行人,並非是一世之行了,而且仍需一世一世的走下去。
第七十九集  佛陀講經
上集講到修行者的十二個等級,若想從本級向上級提高,除打坐入靜之外,在理論上尚須解決什麼問題呢?今向煉功者介紹一段觀音與釋迦佛在這個問題上的討論。
觀音意在普渡眾生,但見眾生不少在修行,只是層次上不去,故而請釋佛講講,從理論上如何解釋上不去的原因,釋佛曰:
一地的修行者,存在兩個問題:1,持著於法(即有為法)而不能令「真我」自如。2,常受惡趣感染,於心不靜。只有克服上述兩點,方可升級。
二地者、1,常有微細誤犯,致使心不安。2,有種種業趣,總想有點作為,於心不靜。
三地者、1,欲貪愚癡,急於求成,反而不成。2,自認持咒圓滿,其法圓滿。
四地者、1,等至愛愚癡。2,法愛愚癡,即愛心過重,偏離中道。
五地者、出現了光的海洋。l,是在生、死面前愚癡。2,是一味追尋涅槃。
六地者、溶進光的海洋之中。1,是諸行流轉愚癡。2,是相多現行愚癡。
七地者、羅漢位。l,沉溺於能觀微細相現行。2,偏於無相作意方便。
八地者、1,沉溺於無相作功用。2,沉溺於相自在。
九地者、1,沉溺於無量說法。2,沉溺於辯才自在。
十地者、1,沉溺於持著大神通。2,持著能悟入微細秘密。
十一地、佛地:1,持著於能極微細一切所知境界。2,但仍有極微細障礙去吸引其注意力。
從上述兩位特級超人的研討中,可知,每一級中,都有兩個問題,每一級的人仍在抓緊修持,以解決這兩個問題,各級修行者可對照一下自己的級和該級的問題,就會找到升級的方法了。釋佛深明大義,不愧人們稱其為本師釋迦牟尼佛。
還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即四級以下的修持者,持戒是至關重要的,不死持戒,很難破解該級所存在的問題。故而佛說,修行者要以戒為師,是指對四級以下修行者而言的。
修行說來很簡單,並不玄妙,不過就是打坐入靜而已,而且只此一法,別無它著,人人都可以打坐入靜,但人人又不肯去打坐入靜,關鍵就是個戒字。不持戒,只是打打坐,做做樣而已,雜念紛飛,無法入靜,層次也就無法上升,問題就在這裡。
習藏密的人,之所以有成者多,關鍵在於,藏密的戒是十分嚴格的,除了顯宗規定的五大根本戒,一日八戒,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薩戒之外,藏密還有密戒。總而言之,四級以下修行者,若想上層次,要從戒字下手。對於在家人而言就是五戒、八戒和菩薩戒。而且不能是受了戒就算完事了,每月初一、十五,還要誦戒,加深印象方可。
下面談談佛門是怎樣解釋三千大千世界的形成。
釋迦佛對玄龍說:當初宙心——大日如轉輪,寂寂然,在寂然中分化成十大菩薩(菩薩意為離開宙心而聚於宙心邊緣,菩薩音為普撒),此十大菩薩為十姐妹,老大曰觀世音,老二日大勢至,老三曰文殊,老四曰金剛智,老五曰虛空印,老六曰虛空日,老七曰師子香,老八曰普賢,老九曰阿閦,老十曰香手。
十姐妹離開宙心向外流飄,形成千條天河,再分流形成無數天河,老大首先飄至如今的銀河系,並造中地星(地球)建立了大羅剎帝國。
老三飄流後,又返回宙心,修成大日如來佛,剩餘八姐妹,飄移一段之後,都覺得老大這裡熱鬧,紛紛趕來湊趣,此九姐妹在銀河系(天河)各顯神通,爭相造業,不僅如此,還多次入地星轉世,為狐,為蛇,為人等等。
老三呆在宙心,老四自成老三,老六自成老五,老十自成老九。
老大最先悟出,此番造業不好,又見下面八姐妹也因造業爭來斗去失去和合,更為嚴重的是,順天河向外飄移的生命光子,沉溺於造業,有去無回,紛紛墮於黑洞苦海之中,於是急召八姐妹言和,協力普渡眾生,以免墮入黑洞,又設地獄,於宇宙邊緣,攔截生命光子,命其回轉,但九姐妹仍感力不從心,回請大日如來幫助,大日如來令釋迦轉世傳法於三界以醒悟眾生。
那九姐妹不是別人,只因多次轉世,世人只知其化身,而不知其真身,或知其真身,卻又與化身對不上號。下界的九姐妹,老大即是觀世音又稱西洋聖母,老二大勢至即西洋女王——西姆,老三(原為老四)即金剛智——珠王,老四虛空印即七仙女,老五虛空日——碧霞元君,老六師子香——西王聖母,老七普賢——白娘,老八阿閦——青娘,老九香手——九天玄女。
上述九位即是九宮娘娘。
當初玄龍也偷渡宙心跑下界來,居北斗七星之中星稱王,大日如來顯金獅像曾追捕玄龍中星,中星急墮大羅剎國為羅地干布王太子,以後經觀音多次點化,令其以釋佛為師,皈依了佛門。
最初的宙心輪,即分化出十大菩薩的母輪即是天王母后,在人間稱其為媽祖,有的佛經稱其為阿彌陀佛,但還是藏密經典記錄的較準確,阿彌陀佛與觀音是同一位,而表現出兩種體相。
上述這些內容本與修行無關緊要,但人在修神功時,有時會遇到天尊前來加持,若修行人是道門的,若見佛門、神門來加持,往往心生疑惑,明瞭上理之後,就不必多慮了。在天界,佛、神、道無從分法,分,也只是世人之見給亂劃亂分而已。
這九位菩薩原本在宙心都是十二地佛位,只因下界造業,消耗生命能量,故而降位。有的造業多廣,甚至一度入六道輪迴,現今,青娘已修至九地,白娘十地,西王聖母十一地,西洋女王十一地,七仙女九地,珠王九地,均已入佛位。
故而,佛、菩薩並不稀奇,他們就在你身邊,在你頭上,在傳說之中,你的那一世,說不定與那位佛有什麼緣份,尤其是對於修行者而言,並非是無緣無故走上了修行這條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是事出有因,沒有無緣無故的事,之所以無緣無故,僅僅是你的慧力所不及,不能明瞭罷了。
另一方面,三界眾生原本都在宙心身居十二地佛位,只是隨九宮娘娘一路飄移而下,對造業樂趣無窮,一世世耗盡了生命能量而無法、無力回歸,但眾生之心——指光音能量體,原本就是佛,故而有的佛經中說,佛在心中莫遠求,只要一味修心養性,堅持修下去,一旦開悟,自見佛心。
講個小故事,以輕鬆一下,昔日在寶華山見一小僧,年齡不大,但已出家五年,其原在一小廟裡出家,後被師父趕出山門,其「偶」遇一女居士,對他深為同情,給他衣物錢財供養,並將其送至寶華山上,小僧於九四年春去廣東省受戒,當了比丘,以後處處做出一付大和尚樣,總是歪仰頭,傲視朝山的居士,時而還斥責居士,而對有施者,則又是一付笑臉,一付小奴才相,極為滑稽。
筆者一查,方知,其一世是相當了得的人物,僅一人在上,萬人在下,其曾是乾隆皇身邊的小太監,其勢不可一視,當年曾親隨乾隆皇去寶華山,其在山上對寺中僧人乜眼相看,幾般刁難寺中小和尚,而那位女居士,恰是乾隆皇身邊的一個小答應,真是無巧不成書。
一個凡人,在三界中時而為仙神,時而為鬼魂,時而為畜牲、禽獸等等,而且大多人在數十世、數百世中,都有多世為狐,為蛇為海中魚類。觀音就曾為孤,是紅狐,九天玄女曾為玄狐,西王聖母曾為黃狐。人也是如此,基本上最少都有一世,甚至幾世為狐。故而狐的靈性極大。在人世裡,在民間也常有所謂狐仙附體現象,那是因為孤、蛇、黃等對人的親和性極大,生命能量略低於正常人。牛、羊、狗之類對人的依附性較大,雖不易附上人體,而易跟隨在人的周圍,故而巫門、道門比較講究不食牛、羊、狗肉,不打殺狐、蛇、黃等動物,尤其是巫門,在煉功期間絕對不食牛、羊、狗肉。
第八十集  觀音神咒
有讀者問觀音法門耳根法,以前的集中已介紹過,是關於顯宗觀音法門的耳根法,那麼密宗有沒有耳根法呢?密宗耳根法與顯宗略有不同,顯宗是耳根內向聞自己的心中念佛之意,密宗是入靜聽宇宙生命之天河水流動之音。觀音說,從聞、思、修起入流、亡所。聞就是耳根法之入門,靜聽宇宙天河之音,入靜後,那是一種猶如遠處的昆蟲鳴音,聲音會越來越大,要修到聽不到世上、體內之音,只有天河之音,此即所謂「入流」。聽不到世上、體內之音,即為「亡所」。思什麼?思你從何處來,從宙心沿天河飄流而來。修什麼?修生命光音能量體,使之具有足夠的能量,逆天河而上,回歸佛位。當靜極時,宇宙生命光子會進入體內。從何處進?實際是從海輪進入體內,沿中脈向上衝,此時將出現海潮音,衝到天目即月輪時,則會出光,生命之光,摩尼珠之光。以上是屬於密部摩尼功法的內容。
為什麼要有個觀字?音是聽的,為什麼不說「聽音」法門,而說「觀音」法門?此音非世間凡音,而是宇宙之光音,故而曰觀,同觀光之觀。觀摩尼珠之光。如何觀法,釋迦佛指出:成就一法(即觀音法門),得如幻三味,何等一法,謂無依止。即不依三界,亦不依內,又不依外,於無所依,方可得正觀察。佛陀此話怎樣講呢?
觀的方法,每個人看問題即觀,都會有所依據,比如你觀人們上班擠汽車,互不相讓,你依據的是人道的法則去觀這種現象,並得出你的看法,而修行中的觀,不可依人道,也不可依天道,即不依三界內任何法門,不依客觀的準則,也不依你主觀的想像,要無所依,那才屬正確的觀,沒有法界偏見的觀,此即如是觀。
釋佛講:西方安樂世界,有菩薩,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兩位已得如幻三味。這兩位即是西洋聖母、西洋女王,這兩位也即是西方宗教的領袖和西方至高無上的戰神。在西方世人眼裡,西洋女王是戰爭之神,有大勢力可催毀一切。
根據佛經記載,宙心一度也稱為無量聚德世界,其主的佛號為金毛獅子,其國土廣大無邊,與阿彌陀佛的國土相比,阿佛的國土如一根毛尖上的水滴,而金毛獅子國如大海,此金毛獅子即大日如來佛,亦即文殊菩薩。在世間,文殊的畫像,總是騎在一頭獅子上,普賢騎在一頭白象上。
普賢的坐騎白象曾救過觀音,在傳說中有這一段記載:
觀音一次轉世為妙善公主,出家後要去採雪山青蓮,路遇強盜為白象所救,但行至一山時,白象被一巨蛇吞走。
放白象救觀音即是普賢(白娘),收走白象者也即普賢(白娘),那是白娘渡觀音。以後又有觀音渡白娘,九宮之間相互渡,誰轉世了就渡誰,以免墮落。
那麼,金毛獅子國如此之大,為什麼還要渡眾生去阿彌陀佛國呢?原因有二:一是宙心難進,眾生的能量不足,回歸不上去;二是,觀音已將西方安樂世界國土開拓了。
釋佛講,當初他在金毛獅子國向大日如來求學「無量法印」,正遇兩個剛剛回歸宇宙之心的「童子」,一個叫寶意(即觀音),一個叫寶生(即大勢至),當時釋佛問她們叫什麼名?寶生曰:「一切諸法空,雲何問名字。過去法已滅,當來法未生,現在法不住,仁者問誰名?」寶意曰:「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欲求真實名,未曾所見聞,說名字語言,皆是假施設。」
釋佛就是這樣與兩位認識的,結的緣,以後又應觀音之邀,下界轉世濟渡眾生。
當時三位一起來至金毛獅子佛前,兩位在宙心發誓:「諸天龍鬼神,聽我獅子吼,今於如來前,弘誓發菩提,為一眾生故,爾數劫行道,大悲度眾生,如今日佛土……」
以後兩位用神力在西方開疆擴土,使西方安樂世界遠遠大於宙心,以期容納下界眾生,故而釋佛在世間傳法,將眾生均往西方介紹。
釋佛稱觀世音為「護世觀世音」,大慈大悲心,遊戲於五道,普救一切眾,令離生死苦,常得安樂處。
下面介紹釋佛向眾生講的,求觀音救疾苦的方法:
正立西方,五體投地,向彼作禮,焚香散華,系念數息,令心不散,十息十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然後,觀音說,必須一心稱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大悲大名稱,救護苦厄者。要如此三稱,五體投地,向於西方,一心一意,令氣息定。然後合掌言偈:願救我苦厄,大悲覆一切,普放淨光明,滅除疾暗冥,為免毒害苦,煩惱及眾病,必來至我所,施我大安樂,我今稽首禮,聞名救厄者,我今自歸依,世間慈悲父。唯願必定來,免我三毒苦,施我今世樂,及與大涅槃。
釋佛告訴阿難:此神咒,名施一切眾生甘露妙藥,然後釋佛又說,怎樣才能得見觀音菩薩?要如是:
端身(打坐)正心,使心不動(不可有雜念),左手在右手上,舉舌向顎,令息調勻,安詳徐數,從一至十(來回數數),無分散意,令心明淨。以此數息心定力故,如馳水流,疾得見觀世音及十方佛。
以上是求醫求治病者需要做的,供參考使用。
在佛經中,介紹了觀世音菩薩的很多靈咒,如著名的大悲咒,十一面神咒心,不空羅索咒心,等等。觀音的這些咒是從哪來的?這是當初,觀音一度墮入六道中時,另八宮均設法救護,觀音一度轉世為「大仙人」,一度又轉世為「大居士」,一度又轉世為尼姑等等,此間香手菩薩即九天玄女密傳觀音各種靈咒,以助觀音護身度世,以後,觀音將其中一些神咒分傳於世。
大勢至菩薩即西洋女王修行的方法被後人稱之為淨土法門,在佛教裡極為盛行,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修行的方法也是如此。
令世人不解的是,號稱觀音後代的西藏人,在修藏密時,也在頭部劃十字,這是因為觀音的另一個稱號是西洋聖母的緣故。
在楞嚴經裡,大勢至向釋佛介紹了她成功的經驗,她說:最早以前,當她由於業趣的吸引飄離宙心沿天河外流後,由於造業失去了大量的生命能量,故而無力逆天河而上回歸宙心,這時,母佛——明光佛(天王母后)教我「念佛三昧」,大勢至說:「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子,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大勢至說:她修行時就是用子母相憶的方法行念佛三昧的。她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大勢至向佛陀釋迦說:「為了回歸宙心,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入定),斯為第一。」
大勢至說:我認為我這種修行的方法是最好的,是增加生命能量回歸宙心的第一好的法門。
但是,釋迦佛與文殊向世人推薦的卻是觀音法門,並未推薦大勢至的念佛淨土法門,原因又何在呢?
大勢至念佛是誠心誠意,一心不亂,如子憶母,一意思歸,聲聲哀切,都攝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均不外馳,只是一唸唸母),淨念相繼(即念佛之念,純淨的念佛之念一句句、一聲聲相繼不斷),故而得成。而如今世人,怎能如大勢至那般念佛如念母呢?而是念力不行,尚不能淨念,口念心不念,六根外馳,故無法成功。
這裡講的就是念佛淨土法門的來歷,以及採用此法修行必須做到的條件,即心誠意專,如子念母,否則無成。
第八十一集  六字大明咒
在上一集中,談及觀音神咒,人所共知的兩個是大悲咒和六字大明咒,普及面最廣的是六字大明咒,尤其在西藏,家家人人日日夜夜都在誦持六字大明咒。
西藏喇嘛認為,世人的疾病,皆是前世的種罪為因,現世四大失調為緣,由於因緣湊合,而成疾病,若能誠心誦持六字大明咒,不另服藥,亦能見愈。如不斷病因,即使目前用藥治癒,日後亦難免復發。
如何誦持六字大明咒呢?西藏喇嘛總結出兩種念法,其一是常人的普通念法;其二是修行人、煉功者的真言念法。對於沒有修行、煉功基礎的世人,只好採用普通念法,即:
行住坐臥皆可誦念,但每次一開念,至少一0八遍(即念珠的一圈),以滿十萬遍為最小限度。念時,要求身心清淨,忌蔥蒜葷腥。念時,應發菩提心、大悲心,至誠皈依觀世音菩薩,心緣一境,不可散亂。
六字大明咒又稱之為六字真言,念此真言有一最重要的法門。此法門不入,念之千萬終無所益。此法就是瑜伽。亦即是說,不修瑜伽,無以入其門。
瑜伽就是相應,身、口、意相應。有些氣功書寫此相應是身與口相應,口與意相應,謂之身、口、意相應,稱之為瑜伽。這種解釋是片面的,嚴格說是錯誤的,單單是自己的身應口,自己的口應意,是搞不出什麼名堂的。
瑜伽中的相應,是指人天相應,是指人之身、口、意與天相應,是把人的這個小系統與天、宇宙之大系統相應、相合、相溶,從而獲得天之加持,宇宙加持的能量。
具體到六字真言,如何做才成瑜伽行呢?瑜伽行,在佛門密宗稱之為瑜伽三味。藏密認為:一切佛、菩薩的所成,皆是瑜伽行的結果。
對於六字真言而言,就是身與觀音身相應,口與觀音口相應,意與觀音意相應。
在一九三一年,護國宣化廣慧大師班禪在寶華山講法:此相應,必須是菩薩之所行所言所憶念者,皆能如實知、如實現、如實照,而自己之所行、所言、所憶念者,必須與菩薩等無有二,只有這樣,方可謂「一心直指,即身成佛。」非如此者,不得為六字真言行者也。
上述這種以瑜伽法門誦持六字真言,對普通人是難以做到的,這就是第二種方法,即真言瑜伽法。持此法時,在誦持中要打坐入靜,觀想身坐蓮台,誦咒時,觀想天目前有光團,或者為白,或者為紅,或者為金黃,或者為藍,或者為黑。
久而久之,天目前就會真的出現光團,明亮如月、如日,此即摩尼珠,藏密稱此功法為摩尼功法。
下面介紹六字真言的讀法和含義,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唵的讀法,o—m,o拉長音,臨結尾時,一合唇輕聲m。在藏密中又把o-分解為阿哦,按音節分
一般人習慣念法,音調偏低,往往是胸腔共鳴。也有的人煉到腹腔共鳴,實際上最後要煉到頭腔共鳴,因為蓮花要在頭部開,摩尼珠要在天目(頭部出現),天門也要在頭部開。
藏密認為,六字真言是佛法之總持,而一個「唵」字,是宇宙能量加持之總持。一個唵字,即表示人天合一,人佛合一,人與宇宙合一。發此音時,即光明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漏盡意解,不可思議……
嘛呢兩字,在第三篇摩尼功法中已講過,即是摩尼珠,藏密稱摩尼珠為佛寶。修行就在於要把摩尼珠修出來。
叭咪即蓮花,即為蓮花開時,摩尼珠即出現,而怎麼方可使蓮花開呢?必須清淨,必須有清淨之心,而嘛呢叭咪四音,表示金剛般若、大智慧。吽字,即波羅密,即大成就。後五字合起來即是金剛般若波羅密多。
唵字是宇宙的基本音流,也表示宙心之白光,全色光,原始光,吽表黑光,故唵字也暗含宇宙、虛空之意,即「摩訶」。故而六字真言也即是心經中所說的大明咒、大神咒、無等等咒——「摩訶般若波羅密多」。
佛門的人往往解釋不清,為什麼心經中的咒稱之為大明咒,而六字真言也稱之為大明咒呢?其本質原因就如上述所言,讀法不同,本意一樣,六字大明咒是大明咒的初始,而七字大明咒是大明咒的結果。
往往密宗的人持誦六字大明咒,神門的人(指天神,一般持七字大明咒)。
當初,觀音將六字大明咒傳普賢(即白娘),普賢傳釋迦佛,釋迦佛傳眾生,而釋迦佛又將六字大明咒的變體即七字大明咒傳玄龍。
至於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從何而來,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當初寶意、寶生兩人在大日如來佛即金毛獅子佛前發大願,要把順天河飄流走落入六道中的生命光音能量團即眾生,全部渡回宙心,但下界渡來渡去,只見世間眾生生者無量,愚癡墮落,而造諸惡業者,亦復無量,輪迴不已,終不能絕,於是觀音生大憂悲,曰:眾生之苦,與生俱來,度豈能盡!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於眾生,亦無有益,無益之行,何必堅持?
觀音語音剛落,忽然頭部裂開千片,猶如千葉蓮花,腦中出一佛,自謂是阿彌陀佛,告訴觀音,誓心不可退轉,要堅定不移去渡眾生,十方三世佛、菩薩都會來幫你的,然後傳之六字大明咒。
故而藏密認為,阿彌陀佛與觀音是一個人,阿佛在觀音的腦中,世間的觀音像,其頭上有一佛,世間的大勢至像長像與觀音一樣,世人無法分辯,區別在於大勢至頭上是一寶瓶。
另一種說法是:阿彌陀佛是大日如來佛的化身,在觀音心退轉時,附在觀音頭上,令其不退,堅持渡化眾生,並令十方三世佛皆來助觀音。因為,只有大日如來方有權調令十方三世佛。而世人以為是否又出來一位阿彌陀佛,其實觀音頭裂千葉成千葉蓮花狀,已是大日如來的表象了。
從上述可知,六字大明咒是文殊,即大日如來所傳,第二是阿佛與觀音是同一個人,念阿佛就是念觀音,念觀音就是念阿佛。
那麼,世人為什麼都念阿佛、佛門僧人見面第一句話是阿彌陀佛呢?
大日如來佛又為什麼化生出個阿佛一現,並附在觀音身上呢?
文殊大智慧,見觀音菩薩力單,面世人又是十分的勢利,看人時要先看官位的高低,故化成阿彌之名,抬高一下觀音的身份,以利觀音行渡之事。
但修密的人都知道,所謂念佛,就是念觀音,而並不是念別的什麼佛。釋佛傳教,對大眾講要念西方有個阿彌陀佛,若說成,去念菩薩吧,世人會認為官太小,但釋佛的密傳弟子均知,阿佛即是觀音,僅是變換一種說法而已。
大日如來佛令釋佛為總教主,觀音為總壇主,行普渡之事,觀音因地設教,在東方委託三清為教主教化東方人,但以後,道門人如小乘,只顧自行修煉成仙而不廣渡眾生,於是觀音化身為達摩佛,西來東土傳大乘。
世間對觀音的道場齊說不一,佛經說在南印度普陀珞伽山,中國則說在寧波定海的普陀山,藏人說是在拉薩的布達拉宮。
觀音的真正道場在蓮花池的西洋宮,人世間的普陀僅是行官,拉薩的布達拉宮,是觀音歸佛前在人世的總都,即布達拉宮地面下的秘洞及秘密通道,那裡曾是觀音的故居。
有一種淨土密修法,即入靜打坐念佛,但念的不是阿彌陀佛,而是念六字真言,一心不亂的念下去,行此淨土密修的人,對外談修行之法,就是「念佛」,但實際是念六字大明咒。因為唵字就表示皈依宙心十方三世一切佛,並表示承接上天的加持。筆者估計,著名的清海無上師在傳授弟子時,就是應用此法,此法簡捷,直指人心。但內地顯宗不太接受這種方法,而是偏向兩個極端,一是禪宗,偏於繁,一是淨土,隨便念幾句阿彌陀佛,又偏於簡,而漢地的密宗也是偏於繁,四禪八定是相當相當繁的,應用的名詞也多,律宗中常常是議論如法不如法,也是糾纏在文字上,相比之下,六字大明咒的修持方法就顯得簡捷明快,單刀直入,直指人心。但人往往有個習慣,認為太簡單的東西可信度不夠,打火機要比鑽術取火簡單的多。
第八十二集  回天之力

佛門中的學者常研究如此一些問題,比如,觀音與釋佛誰先成佛?在大悲咒的經文中,釋佛說,觀音原是古佛,釋佛曾在觀音門下修行,以後釋佛成佛後,觀音又在釋佛門下為弟子,這種現象人類很難接受,因為在人道裡,一日為師,終生為師、為父,如何能昨日之師,拜弟子為師呢?這屬亂倫,猶如昨日之父今日稱兒子為爹一樣。
但天道與人道不同,能者為師,即生命能量高者為師,天界以為這是正常的,若能者為徒反認為是不正常,是錯誤的,而且天界沒有亂倫之說。產生這種道上的區別,其原因在於時空不同,世人僅是活一世,而天人的記憶是無盡無窮世,在前一百世,此為師,一百世後,彼又為師了,前一世此為父,此一世也許為妻。
這種現象在人世上也是普遍存在的,僅僅是世人不知覺而已。比如,今人的兒子說不定是你上幾世的爺爺,而你今世的爺爺也許就是你上幾世的孫子,很難說。筆者曾遇到一對修行的道友,其有一世在天界是母子,而現世是夫妻,這種現象很正常。
至於誰先成佛,要看指的是哪一世,先後對時間來說,僅是相對的,就絕對而言,無所謂先,無所謂後。比如,三界眾生,天人、魔、人、畜牲、鬼、獄,當初都是佛,無先無後,但一旦飄流出宙心,順天河而下,那就難說了,就得按生命能量去劃分了,從人至天十二個等級的能量差,人往下又是十二個等級的負能量差。比如人為零,畜為負一級,鬼為負二級,獄為負三級至負十二級。
人死後為鬼(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去處),鬼有四個去處:1.能量下降入獄;2.能量上升為畜;3.能量上升為人;4.能量上升為鬼仙。
畜死後絕大多數為精、怪,一般是三個去處:1.能量上升為畜;2.為人;3.為動物仙,又稱地仙(修的時間要長,少說也要五百年以上)。
故而佛經說三界眾生都有佛性,是指原始生命之光的本性,僅是能量低了,回歸不上去了。若下決心修出摩尼珠來,那可是佛寶。那時,你就有回天之力了,那時,你就可以閱盡銀河風浪了。
有的修行者說,他沒煉六字大明咒,只是煉的「唵、啊,吽」三字真言。這也可以,此三字真言是宇宙之音的總持,是普賢菩薩的密咒。普賢又叫妙密,大勢至又叫妙生,碧霞元君又叫妙雲,七仙叫妙霞,九天玄女也叫妙蓮,西王聖母叫妙聖,珠王也叫妙珠,觀音叫妙善,前文已提及了,大日如來的小名叫什麼?無人知曉,她叫妙文,文在中國古語意為箭,為射出的光,青娘叫妙青。
此十姐妹按大排行即是:善生文珠,霞雲聖,密青蓮。這十個字,實際上是絕密的密咒。若持此咒觀想身坐青蓮,遍體霞雲,大日如來猶如一輪巨大的明日在天目前,在天門上空。此咒是九陽崑崙神功第六式的內容。
寫至七十四集時,本想擱筆休息,但不行,又筆書至七十七集,準備停筆了,但觀音渡人心切,非鬧著要寫下去不可,故又從七十八集一氣寫至八十二集。
十字大神秘咒的含意是:打坐入靜修行的人心要善,善則生起發光的明珠(摩尼珠),能量(宇宙的生命能量)會猶如七彩霞雲,從密部(海輪)處進入人體上升(聖),此時會有青蓮相托,上有大日如來觀照。如此,十大娘娘會予以加持。
從第一集至此八十二集,說來說去,最要緊的就是這十字大神咒,九宮中九位娘娘,九九八十一,上加一大日,正值八十二。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什麼都有個定數。
有段文字講得很生動。文中寫道:「華嚴經曰: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唵字如摩訶,就是表虛空,常念唵字入靜,易使自心溶於虛空。
其文又說:「若我們的身心和思想觀念,無掛無牽,一片明淨,就會體認到聖凡的差別。」下面一段說得好:「在生命的原動力上,佛、菩薩是乘願現世,不動本來,自己作得了主,而凡夫則是受業力牽纏,或升或沉,自己作不得主。」這段文字正可借用一下,何謂生命原動力?即生命光音能量體所含的宇宙能量,佛、菩薩為八級至十二級的能量,故來去自由、自在。凡人能量僅為零至四級,故而升、沉做不得主,只好聽天由命,或淪為鬼,或淪為牲畜。若是希望具有回天之力,只有一種辦法,一條途徑——修行。
有讀者提出,在第五篇第五十八集「一卷經」中仍有不少看不懂、難理解的地方,是否再解釋幾句。
若要看懂說的內容,最好的辦法是將心語的第一集至一0八集套起來看,因為筆者在書語時是隨機性的,並不是事先有個寫作計劃,因此內容常是交叉進行,這是因為寫前並不知後,寫後又不知前之故,若有用心人,可將此一0八集的內容整理、歸納,在條理上就會更清楚了,再者,這是一次性的手稿,是一次成的東西,只是一種「手記」,是僅供修行者參考助悟的文字。
這裡,將一卷經一集需要再進一步詳解的語句說一說。
此一卷經是雙關語,一是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是指該經的密意,經為徑,逕即道,通道、大道之意。
在第五十六集,唐朝大和尚解注心經的心字,和尚說:「若得心空皆及第,凡聖原來共一家。」此句的意思是,當你打坐入定到第四禪時(釋佛註解說,第四禪時,已修到心不動處),你就算是修得差不多了(皆及第),這時,你會發現,三界眾生,無論是凡人、畜牲、鬼、神、仙、魔、佛、菩薩等等,均同出一源——宙心(共一家)。
「心經」兩字的密意為:生命能量體(真我)之必由之路。用氣功語言解釋就是,生命能量必須在中脈這條通徑上昇華。這個觀點、論點就是對一切尋求解脫的修行者的總的指導方針,即是一切法門的煉功指南。
原來在寫這幾集時,當時認為讀者大多是修煉有成的人,故盡可能不寫得太白了,太白就無味了。
五十六集,是大和尚註解心經第一句的前五個字「觀自在菩薩」,這五個字在顯意裡很多高僧大德都有解釋,是說觀音菩薩。那麼,為什麼經文不直寫「觀世音菩薩」,在此非要寫「觀自在菩薩」呢?大德們解釋,是翻譯的問題,是「西遊記」裡那位唐三藏譯經時,譯成了觀自在菩薩。
是嗎?唐三藏就那麼簡單嗎?唐三藏譯的經文,多是顯意、密意兩種解釋,修不到那個層次的人看顯意,修到那個次第的人看密意,各取所需,唐三藏譯經時,其已修行到六級能量,其滅度時入六地菩薩位,故而對他譯的經文,可不能僅從字意上去推敲。
那大和尚解注「心經」時,已修至五級半能量,故而能悟出唐三藏譯經的密意。
這五個字的密意是:你若相信(相信什麼?讀者又糊塗了。相信上文,即凡聖原來共一家,宙心是家,原來都是佛),但去靜坐好了,打坐到極靜時,即入大定時,你舉心動念(舉心是什麼意思?即是將心——靈、真我、元神,沿徑——中脈上升(舉),動念是什麼意思?即此時,你「觀」),你會發現有一無位真人——即自在菩薩,從你的肉身出出人人。
此觀字是指你入定時之觀。入定時,觀什麼?觀「真我」——自在菩薩(因為你原來就是佛、菩薩),即現你的元神出殼。
故而心經第一句的前五個字「觀自在菩薩」,顯意是指觀世音,密意是指你修行的法門,定中觀「我」。
大和尚說:會麼?眼裡聞聲方始知。
和尚用的是隱語,也是氣功(如果那時有氣功的話)行話。眼——天目,聞——見,聲——音——光,即只有當你天目裡出光團時,同時伴隨海潮音出現,即摩尼珠修成時,你才會知道,如果沒到這一步時,說了,你也不知。
修行者若真想弄懂此中玄機,在讀此文時,手邊放一本「心經」,對照心經的字字句句體味,去體味,就是麻煩一點,同時也要打開第五十六集至六十六集,與本集對照去細讀,「心經」是一套大乘功法,內含經中密。
第八十三集  教外別傳
第五十六集,大和尚引了一段大德雪峰的話,雪峰言此話時已修到六級能量,滅度後入六地菩薩位。他說:「且道,是什麼物?還識這個◎麼?」
這裡雪峰畫的是什麼?其大圈是表示宇宙——虛空,小圈是表示富心,即大日如來佛,或是說三界眾生原來之家。雪峰的意思是,修行者,你還認得你的家,即你的本源,即你從何處來嗎?
像這種能解經中密的大和尚是極少見的,多見的經注本,都是從顯到顯,只是在文字的表意上做做文章,也只有那種五級能量以上的高僧大德才可解得經中密。
在這一段裡,寶通和尚又引用了達摩祖師的一段話:「寬則遍法界,窄也不容針,庵雖小含法界,放開大者無外,收來小者無內,藏山於澤,藏舟於壑,藏天下於天下,若從這裡會得,萬象森羅,情與無情,皆同一體。方信道:滿目青山無寸樹,極目綠水無波瀾,光明洞耀,照徹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
達摩祖師西來東土,被奉為禪宗之高祖(初祖),其在當時的能量為七級,即羅漢級。已具有了大神通,達摩西來純是為了濟波眾生。如今很多佛門禪宗寺院多有達摩祖師的塑像,每日香火不斷。
但是卻無人用心去體悟達摩傳的法,說的話,那麼,上段達摩說的是什麼意思?讀者已經讀了八十二集了,應該有悟性了。
有讀者說:不如不講這些,直接講功法,第一節怎麼做,第二節怎麼做。
這裡有兩點不是:其一,直接講功法,比劃比劃,但內在的神韻你打不出來,這樣,僅能起個鍛煉身體的作用,昇華不上去;第二,直接講功法是屬於中、小學水平,你上不去層次,這裡是按大學、大學研究生級講授,是介紹方法,以便你能找到自己的路標,然後,你能沿自己特定的路標去修,這樣你才能上層次、昇華。
達摩的前五句,是講人的「真我」,即生命光音能量體的屬性。即當你一旦修成,你的生命體能脫離軀殼時,若大,能充滿宇宙(即生命體的光音屬性,光音再小,一旦展開可充滿遍虛空),有的讀者仍不太理解,自己一個小小的生命能量體,如何能充滿虛空呢?這裡只有用比喻法來說明宇宙虛空比如一間園形的大房子,你的生命體猶如生日蛋糕上的一支小蠟燈,燈火雖小,但光充滿大房,如果把電燈打開,只見電燈光充滿大房,不見你的小燈光充滿大房,實際上,你的小燈光仍是充滿大房,只是在電燈光的對比下顯現不出來而已,比如這支電燈泡是二十五瓦,如果你再打開一支二千瓦的電燈,不僅你的小燭燈光顯不出來了,二十五瓦的電燈光也顯不出來了,但顯不出來,不等於不是充滿大房。
只是能量級上的差別,你的燭光,比如是五級能量,二十五瓦電燈是六級能量,二千瓦大電燈是七級能量,僅是光音的強弱之別,這就是生命光音能量體的屬性,與佛、菩薩的屬性一樣。比如九地菩薩的能量是二百萬瓦的大燈,那大房間猶如一片光的海洋,你,小燭光就找不到自己了,溶進了光的海洋。
上述是大的屬性,小的屬性更好理解,光音可以收縮成無限小,多小的容器都可以將光音容下,達摩的前五句講的是屬性,可大、可小,變化無窮。
六、七、八三句講的是功法,九、十、十一、十二句講的是三界眾生,有情眾生,無情眾生皆同源,同源於宙心,十三至十八句講的是宙心。
這十八句話若意譯過來(上文是直譯)即是:修行者若修成,其會發現,生命體(真你)大則無邊際,小則如針尖,無形無相,無時間,無空間。如何讓生命體衝出軀殼呢?你必須入靜,靜到你的心(天下)能包容宇宙(天下),能寬容世間的一切(此時方能斷煩惱),心寬大到無限,如如不動,此時,使用你密部的性能量(精化氣,氣化神),向上一衝(神化虛),一舉而成。到了那時,你飄遊在宇宙天河之中,你會發現,條條生命之河同出一源,那時你會看到宙心,光明洞耀,照徹十方,就像數千個太陽,大放光明。
從上述可以看出,古人對宇宙生命本質已瞭如指掌,但世間凡夫未修到那個地步,就是講出來,也體味不到。
從這裡可以看出生命本質的另一種屬性,即重疊性,不知讀者解不解。
寶通大和尚怕後人仍是不解宇宙生命的本質,又引了一段古人的話:「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盡大地是個法王身。」此句筆者先不解,留讀者自悟。
寶通大和尚說:經云:「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豈不見。」這句也易懂,留讀者自悟,都講白了,就無味了。
雲門大和尚說:「一條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去了也。山河大地,從什麼處得來,若從這裡,一明得便了,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神通自在,出沒自由,或現大身滿虛空界,或現小身,微小極微,細中極細,拋向諸人面前,打鼓譜請看不見。」雲門講的也是人的生命體的屬性,讀者自去體味。
在五十七集,和尚說:「會麼?海底金烏天上日,眼中童子面前人。」有讀者希望講講此句。
這句話是和尚用隱語講的一套功法,在五十七集裡,筆者已經點了一下,此功法即密宗摩尼功法:海底——海底穴、海輪,金烏——生命能量,金烏要沿中脈上衝,直衝天門——梵天穴,梵輪、天輪,衝出天輪,衝進大日——宙心。古人畫太陽時,太陽裡邊有個金烏(飛鳥),後人只以為,古人愚昧,認為太陽裡有隻鳥,實際是現代人愚昧,這個畫是功法,也是對生命本質的描述。這個畫表示,宇宙生命來源於宙心——大日,生命如飛鳥一樣飄流出來了,落到了地上形成生命的軀體。為什麼用金烏表示生命呢?即說:生命體的屬性是能在天空(宇宙)中飄浮的(能飛)。
另外,還有兩層含意:其一是,烏即玄鳥,即人的祖先,東方人,生命體的來源,皆是玄鳥從宙心帶出來的,玄鳥即九天玄女。
其二是,告訴後人,生命體若想回家,就要回歸大日,到宙心裡去,又表示,你從何處來。
另外還有一層隱意,烏即巫,即靈,生命體,古人稱之為靈子。
和尚說的第二句,也是摩尼功法:眼——天目,童子——摩尼珠,面前人是句隱語,譯過來就是:天目前出現的光團,才是軀體的真正主人——「真我」。
五十七集,和尚說: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此句是雙關語。表意是:人在世上歷盡蒼桑,零落之後才悟出個空字。密意是:人的生命體,即人只是在臨終之時,表面的你與真你結合時,你那時才會知道空中(宇宙)的事。和尚說,何必要等到那時(臨終一零落),才知空呢?
和尚又說:佛不渡眾生。
凡人不解,認為佛就是濟渡眾生的,眾生就是等佛來渡的。
和尚又說:平等真法界,方信道,無眾生可渡。
怎麼理解呢?因為眾生的本性就是佛,佛又如何去渡佛呢?既然眾生都是佛,自然就無眾生可渡。和尚這裡講的是生命體的本質,眾生的心(指生命體)本來就是佛(即原本就生在佛地——宙心)。
五十七集,和尚說:如何是極樂?除是我家親弟子,誰人肯向裡頭行。
此句是雙關語,又含隱語。一部分已在五十七集提了一下。此句的另一層意思是,什麼是極樂?回家就是極樂。譬如一人在外飄流數十年,正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臨終時,他認為什麼是極樂?回家!正是風雪夜歸人。
在五十六集,寶通和尚解心經之心字,這段講的最囉嗦,也最費解,只是過去的大和尚實在討厭,話不明說,你說他保守,但他確實講出來了,你說他不保守,讓你聽不懂。真不明白,那時的古人,為什麼要用隱語講經說法呢?害得筆者還得替他們做善後,真是一看他這段就頭痛,不知從何處下筆好,說不清,道不明,要把隱語解出,不知要費多少字,而且多少字也難盡其意。
這裡,簡單地解幾句。心,有兩個含意,一是指宙心,萬法皆從心出,宙心就是佛,是這個心在充當佛這個角色。和尚說:從上祖師,以心印心,以心傳心。這個心是指個體生命之心。古代祖師傳法,是用心心相印法,即以心傳心。並不是說,祖師對誰都可用此法,被傳者必須已經把心修出來了,發見了「真我」,祖師是用自己的「真我」。去傳授弟子的「真我」,你的「真我」若沒修出來,祖師用這種方法傳你,你也收不到。就如釋佛拈花,就是用心傳,即教外別傳,也只有一個弟子收到了。
第八十四集  但見如來
上一集提到教外別傳,何謂教外別傳,大概讀者已經明白了。
教,是教學、教授的意思,教是顯法。比如一師有十名弟子,師講
課,謂之教,此為顯法,但古代祖師在正常教學之外,用心法去傳授,此屬密傳,弟子中修到那個層次了,就得到了,沒修到那個層次就得不到。
古代祖師為什麼用這種方法傳授呢?這是和釋迦佛學的。眾弟子中,從外表外相看,很難判斷出誰有成、無成,誰能把真東西繼承下來傳下去,故而採取這種密傳法。這也是對弟子一視同仁的方法,無偏無向。
但是對於沒修到那個層次的弟子,在達不到那個層次之前,就永遠得不到真傳。
如今一些氣功大師也想採用這種方法傳弟子,但遇到兩個麻煩:一是,其自身的功力即能量級不夠,傳不出去,或傳得十分微弱,對方接不到;二是弟子有成者極難遇到。故而達不到釋佛那種功力,達不到祖師那種功力,就不要採用教外別傳之法,徒費心力,不如明傳。
真正能夠搞教外別傳的,其身身能量級,最少要有五級半方可。
古來心傳疑案,眾所周知的是:二祖問達摩:乞師安心。達摩云:將心來,我為汝安。二祖去:覓心了不可得。達摩云:為汝安心竟。二祖於此大悟,得無心之道。
是那麼簡單嗎?一個覓心不可得,一個為汝安心竟。是靠嘴說的嗎?後人一直是以為斗禪機,鬥出來的,其實不然。
二祖問達摩時,其已自知能修出心來了,即摩尼珠,此時方敢去向達摩要求授法。乞師安心一句,就是告訴達摩,可以心傳心了。達摩說,將心來,意為,你既然修出心來了,就把它放過來。用的也是隱語。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後人均以為二祖找不到心了,或是認為二祖已把心修得沒有了。實際上,二祖的這句話,關鍵是個逗點,但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中國的標點符號是從英國學的。是近代的事情。故而讀古文斷句是極重要的,斷錯句了,也就把意思滿擰了。
過去,一個皇上讓大臣書「涼洲詞」上來。此大臣明知皇上是在找他的毛病,一旦找出,不僅是丟面子的事,弄不好會掉頭,故而有言:伴君如伴虎。
大臣心慌意亂,急忙書寫,奏了上去。皇上一看,笑了,詞中少寫一個字,那涼洲詞原文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但大臣少寫一個「間」字。
古人書寫是不用標點的,皇上十分客氣的說,請誦給大家聽聽。大臣接過來剛要誦,猛發現少一字。這是欺君之罪,欲加之罪的話,說斬就斬。
保命要緊,大臣急中生智,就利用了古代無標點,救了一命,他誦道: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二祖是說;覓心了,不可得。斷句在了字後面。而後人研究這段佛門公案時,斷句是在了的前面,即:覓心,了不可得。意思就滿擰了。誤以為二祖找不到心了。二祖是說,覓心了,覓是找的意思,另有一個意思是「爪」——手,抓見的意思。是牢牢地抓到了,見到了,而且抓住了。覓心了,意思是已經抓見到心了,此心是指生命本體——摩尼珠。
不可得。三字是說:二祖已掌握了心的屬性,大無邊無際,充滿虛空,而不可得。此三字又是隱語,暗示心已傳過去了。故而達摩即刻以教外別傳法,心傳心,心印心。曰:為汝安心竟。
此句有兩解:一是真的以心法傳授密法了;二是什麼也沒傳,因為無須傳了,達摩已知二祖修成了,故而讓他當了二祖。
後面的兩句,是後人寫的:於此大悟,得無心之道。
上述千年古謎,如今已全點破了,世人不要以為二祖是傻子,找不到心了,實際二祖很聰明,他找達摩的意思是表示,他可以充任二祖。
二祖問達摩:乞師安心。
二祖的這句用的是雙關語,加隱語。後人以為,二祖是讓達摩給安個心,這是顯意,顯出了二祖大智若愚。二祖的密意是:「我要接任為二祖,能不能讓我安下這個心來。」關鍵是那個「問」字,問什麼?問達摩同意不同意讓他接任二祖。
達摩云:將心來,我為汝安。此答也是雙關語加隱悟,意思是你若是修到了,我就讓你安心。最後達摩說;為汝安心竟。此句也是雙關語、隱語,意思是說,我同意了,定你為二祖。下面是二祖於此大悟,此句也是隱語,大悟,意思是明白了,明白什麼了?達摩同意了。
寶通和尚解道:會麼?若得心空皆及第,凡聖元來是一家。
和尚用的是雙關語,一部分已在以前講過了,另一層意思是:二祖修到層次了,故而能及第了,即中榜了。第二句是隱語,二祖修出來了,知道你達摩原來是佛,我二祖原來也是佛,沒什麼兩樣,故而可以接替達摩為祖師了。
和尚在原來兩字上,用的是元來,而不是原來。讀者想必是應該知道為什麼用元字,而不用原字,這是兩個意思。在此不解了。
和尚說:然雖如是,不可依樣畫貓,何也,須親見此經始得。
和尚說:道理雖是如此,但修行者不可照虎畫貓。此句又是雙關語,即,你沒有成虎樣,卻照虎畫個貓,以貓充虎去充大象。第二層意思是不要象貓那樣順竿爬。必須是,你把中脈修通了,你才開始真的能得到了。此段可參閱五十八集。
對照五十八集,看心經正文第一句的第六個字「行」。此行就是修行。其顯意是,觀世音在「修行」,修行什麼?在修行「深般若」的時候。「行」的密解是,修行者在打坐入靜時,這行的第一步是從何處起?和尚說:若知起處,便知生死之根源。古人道: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水窮處是哪裡?是源頭,是心。坐看(打坐靜觀),雲起時是雙關
語,其一是指觀念的生起處,即眼觀鼻,鼻觀心;其二是,靜極時,雲從海底升起。雲在此處暗指精氣,雲在第一層意裡,是指心念。
上述就是修行時,第一步的起處,修行的最後一步即終處是哪裡呢?和尚說了:水流元在海,月落不離天。這就是終處。這個「海」即宙心,月,指摩尼珠,暗指你的生命本體,它的落處,即它的歸宿是哪兒呢?天(這裡暗指宙心)。最後,和尚說:若能如是,這就稱為,反本還源。
心經正文的第七個它「深」,參見第五十八集。
深,即深處,此深處即是澈骨澈髓處,即修行者在打坐入靜時,日夜反照,照盡髑髏,五蘊頓澈。這是密意。深字的顯意是「深般若」,不是廣般若。參閱五十八集。
和尚說:人若「波羅」,即到了彼岸時,一切鬼神、聖賢(佛、菩薩)就都覓不到了,人若「未波羅」,即在此岸時,又是鬼神。又是佛、菩薩。
此話怎講?人在此岸,屬性迷,但見有形有相,故而又是鬼又是神,人若到了彼岸,性空了,慧了,就會發現,什麼也沒有了,一切皆是虛幻,生命、一切、佛、菩薩,不過是個光音能量團。正如金剛經中所言:釋佛對須菩提說,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是不可以的(三十二相,即信佛的人,認為佛、菩薩可以變化三十二種形相,如各種佛像、塑像中的樣子等等)。釋佛說:為何不能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呢?因為三十二相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凡人(此岸之人),只見非相,不見真相,到了彼岸,修出去的人,就見不到非相了。非相即假相。釋佛說,修出去的人(即到彼岸者),此人將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為什麼呢?因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為什麼呢?到彼岸者,已成佛、菩薩,而離一切諸相,則名為佛。不取於相,方如如不動,方如如來。正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閃)電,應作如是觀。
釋佛又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怎麼講?!宇宙生命的本來面貌,只是一個如如不動的光音能量團。
第七篇 大道朝天
第八十五集  玄關與丹田
有讀者問:九陰崑崙神功如何煉法,如何算煉到家。
九陰功屬性功,在於煉氣化神。這是它與世上所傳動功之主要區別,目前世上所屬之動功,大體有兩類:一類屬通經活絡,目的在於得氣,故而謂之氣功;一類屬激發自發動功之動功,目的在於通過自發動功排除病氣,暢通經絡,故而也屬氣功,但這類動功應用了靈動原理,故而為下步通靈打下了基礎。巫門氣功之動功,有專門為靈動設計的動功,在湖南長沙的巫學氣功基地,這種靈動功屬於每天必練之內容。
大多門派的氣功之靜功,如站樁,打坐,均立足於轉周天,意守丹田。其目的在於煉精化氣,進而成丹,故而也謂之為氣功。
丹田又名為命宮,其前為臍,其後為命門,其下為海底,又有稱之為鐵門,鐵門在簡化字中改得好,即金失門,意為人之金走失之門。
在各宗門功法中,稱性為神,稱命為氣,在丹田上下功夫謂之修命,命功,故亦稱之為氣功。
丹田之上為心田,為人之大靈所藏處。心田向上,雙目之間為月輪,此處為性之所在,其對應的門戶稱為天目,密稱為玄關,在玄關上下功夫,謂之修性,性功。命功的目的在於丹田(亦稱日輪)成丹,性功的目的在於在月輪成珠——摩尼珠,在於天目前映現光明如日、如月的光團。故而稱性功為神功。
所謂性命雙修,並不是口頭上的一種說說而已,性命雙修要有前提,必須是在命功有了基礎,再修性功,謂之性命雙修,或是在性功上有了基礎,轉而修命功,也謂之性命雙修。一上來就性命雙修,僅僅是說說而已,實際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知,佛門、道門功夫,在本質上並無區別,但是在修的方法上有別,道門一般是先從修命入手,在丹田上下功夫,從煉精化氣起步,故而,世上各門派的氣功,大多採用道家功夫。
佛門功夫往往是從修性入手,在天目上修出摩尼珠上下功夫,不走一般氣功修煉的小周天,而是從海底輪直通梵輪(天門)的中脈上用功。故而佛門的人大多不知「氣功」這個術語,並視氣功為旁門左道。
佛門雖不在丹田上下功,確是注意海底輪,在氣功學及道學方面,稱海底輪為下丹田。
在瑜伽功夫裡,一種是在月輪與海底輪上用功,一種是在心輪上用功。佛門功夫是在瑜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故佛門往往意守心輪。
古印度瑜伽認為:人體的能量貯存在海底輪,瑜伽稱此能量為昆達尼,又稱為昆達尼蛇。修煉時,昆達尼蛇沿中脈上衝到臍輪(日輪),並在此處吐火。而此時,月輪中要往下,沿中脈滴入「精華」,或「華」,滴入日輪與蛇火相合,如此反覆修煉,到一定功夫,從海底輪將上衝一股巨大能量,當能量衝至月輪時,天目前將出現摩尼珠。
國內巫門的修法,採用靈動加煉丹,多與道門功夫類似。過去,佛門功,認為道門功是半截功,是因為只知道門煉丹,而不知道門也修性。而道門認為佛門功只修性不修命,但不知佛門的密宗,尤其是藏密,功夫主要用在海底輪上。
九陰崑崙神功的內容,全在於兩點一線,兩點即海輪與天輪,一線即中脈,手段是激起海底輪之能量上衝,在月輪形成月暈,即摩尼珠。
以上談的就是九陰功的功理。在入門習煉時可借助九陰功的功譜錄音帶,可方便一些,熟練之後,可不用功譜錄音帶,但最好選一盤樂曲磁帶,一邊聽音樂,一邊練功,效果會極好,音樂以下面幾種為好:1,胡茄十八拍(中國古曲);2,中國寺院的花園(屬阿波羅樂神音樂);3,印度客人之歌(以阿波羅樂神裡的音樂為好);4,印度瑜伽音樂。
在時間上,一般1——2天就可學會,大約十幾天為自己熟練時間,估計21天就可體會出功中的韻味,掌握韻味之後,若能每天自練一次,得光是很快的。
另外,室內或室外無風處習煉為好,閉目比睜目為好,用暗勁,比不用勁為好,用柔勁比用剛勁為好,打的越柔越好,但柔中要用暗勁,可一用暗勁又易偏剛,這就是韻味。
年齡過老者,心臟病、高血壓者,可採用高式,力度要小一些,年齡小或身體正常者,可採用低式,力度盡可放大。初煉往往易發熱,再煉就會一身涼,有時打一套下來,手上冰涼,原因是把熱能轉化為光能了。
常人煉氣功,精化氣時,是一般熱感,此處氣化神時,是性光、冷光。
若是九陰功與九陽功交叉習煉,效果就會更好,此即動靜結合。
九陰功的來歷,初是受長沙巫學氣功的啟示,以後在山中習煉時,發現是九天玄女所傳,然後按天尊原意,修改了著式,再一習煉,即刻天目出了摩尼珠,如月如日,極明極亮,另一參考因素是適時正逢山中辟榖,估計得功之快,也與此有關。
九陰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與各門功均不矛盾,均可起輔助提高的作用。
港台巫門功,在形式上多以打坐入靜入手,實修時,實際與道門功法一樣。其理論也是道門的理論。巫門在供神上與道門有別,在其神案上,有三清,有天尊,有仙、佛、菩薩,台港巫門,在神位的排列上,以神門天尊為第一位,而佛、菩薩及三清為第二位,細觀佛門、道門、神門、巫門也很有意思。
佛門以佛、菩薩天下第一,道門以老子天下第一,巫門以第二代天皇(其稱之為玄穹天尊)以及瑤池老母為第一,此處的瑤池老母,亦即天後聖母——媽祖——海神娘娘,故而台灣遊客到大陸,對媽祖廟十分崇拜。
港台巫門功有個歌謠: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玄關,人人自有靈山塔,須在靈山塔下修。從此歌謠中可以看出,其修煉的主要方式,是與道門修法相同,所謂「靈山塔下」,即指月輪下面的日輪,即丹田。
有讀者說,本叢集介紹的大都是佛門功夫,是否能介紹一下道門功夫?
本叢集偏重於佛門,主要是因為佛門對功夫封閉的太緊,真正的功夫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世人只知唸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而不知其實為修行的密法。而佛門於此,代代又都是教外別傳,故而知者極微,甚至連很多佛門高僧大德也不知「心經」之密。故而將「心經」的摩尼功法合盤托出以濟波眾生,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的旨意。非讓筆者當和尚,然後托出「心經」密法。
其次是,道門功法在各門氣功中已談的很多了,有些氣功,比如武漢的玄靈功,已經比較系統地推出了一整套道門功夫,故而本叢集較少涉及丹田之學。下面介紹一下港台地區的道門氣功,以供讀者參考。
港台氣功者認為:畜牲好渡人難渡,願渡畜牲不渡人。筆者認為,這是個環境的問題,港台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忙於生財之道,故難以入靜去搞什麼修行之事了。
港台氣功者認為:多言損氣,多事損神,多眠陰盛,多食氣散。而此四多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又是在所難免。
故而呂洞賓說:若勸人修不肯修,卻將恩德反為仇,如今回首朝天去,不管人間得自由。
港台的道門理論與大陸的氣功理論大同小異,其認為大道為一,天之一在無極,人之一在玄關。
但是無極在哪裡?沒有解說,本叢集已經講解了,無極在宙心,宙心即無極,宙心亦稱大日,此即日心學說。
在西歐,哥白尼、伽裡勒因為反對地心學說而喪了命,那時的羅馬教皇太愚,認為地心學說正確,認為神住在地球上,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僅局限於太陽系,而不是全宇宙。
人之一在玄關,指出了位置,但人之一是什麼?人之一就是天目(玄關)的摩尼珠。
港台氣功者認為:玄關是人之生死之門,天地之靈根,是十字架,是十手指所指。
第八十六集 老子出關
玄關為什麼是生死之門,天地靈根,當從宙心沿生命天河飄移的生命光音體「投胎」時,首先進入的就是玄關,藏進月輪。古人稱生命光音體為靈,根,即所藏之處。十字架,是標明靈投入時所在的位置,從天輪至心輪一條直線,兩眉的橫直線,構成的十字交點。十手指,是人雙手合十,低頭拜佛時,十手指的即是玄關。
天的一稱為無極,無極在天體的位置,即是宙心;人的一亦稱之為無極,其位置在眉心(玄關)。天之無極的本性即是大日如來;人之無極的本性即是摩尼珠——明珠、明月。
無極一動,玄關一搖。無極生太極,玄關失陽一,此真陽一落入丹田。
在易經八卦是這樣表示,人之天——玄關為乾陽,表示摩尼珠,靈的純陽體性,人身之藏——丹田為地陰,玄關失陽——成離,落入舟田成坎。
離在玄關,表兩個陽眼,一個陰眼(第三隻眼)在丹田,表兩陰腎夾一真陽。
所謂氣功、道門功,就是要把,丹田中的真陽即中陽爻,弄到玄關,使離變成乾天。在功法上就是運轉丹田,使一點真陽采遷於離位使真陽相合,此謂抽坎填離。
在古瑜伽功中,昆達利尼蛇即是所謂陰中真陽,令其在中脈中上衝,噴火,使月輪陽中真陰,下滴,在日輪與昆達利尼蛇火相合,佛門稱此為「搬柴運水。」
古代,初入佛門的小和尚,在廟裡成天就是搬柴運水,在山上打柴,去河裡挑水,廟裡老和尚說,這是祖師的遺訓。小和尚入門,第一件事就是搬柴運水,至今,仍是如此。但寺廟裡的和尚,不知祖師所說的搬柴運水的密意到底是什麼,實際是說打坐、入靜、練功。
小和尚一入寺門,大和尚去問祖師,新來的小和尚從何處修起,祖師曰:搬柴運水。於是大和尚就安排小和尚,每日上山打柴,每日去河邊挑水。數百、千年過去了,一直傳至今日,如今的寺裡有了煤,液化氣,有了自來水了,故而小和尚就再也不修習「搬柴運水」了。
在唐朝,一值日僧問大和尚寶通:新來幾個小和尚修什麼?寶通曰:麻三斤,搬柴運水。於是僧值安排眾小和尚每日上山打柴,下河挑
水,還需在野地裡打野麻,每人必須搓出三斤麻來。
讀者已明白了什麼是搬柴運水,但麻三斤做何解呢?這裡提示一下,只有真正去搬柴運水的人,才能知道,何為麻三斤。
道家以大道為一,一生萬物,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靈,人得一則聖,故而儒家唯精唯一;道家抱元守一;佛家萬法歸一。
先天之一謂之性,後天之一謂之命,性命二字,各守其一。性失一,乾變離;命失一,坤變坎。性失一,為離,離則散,散則虛(離卦又稱為離中虛),一點靈氣離了玄關本位,散於眼耳鼻舌身。命失一為坎為陷,失真陰後成坎中滿,滿則溢,溢於五臟六腑,溢於體內、體外,而沉淪於三惡道。
道家功又在於將玄關之一點真陰運回坎宮,使真陰相合,坎變坤,恢復了原來的天地本位,方能顯出人之本來真性——如如不動。
剛出生之嬰兒,有時尚保留先天之本性,那時,嬰兒用眼睛看物、看人,都是倒像,漸漸失去本性後,眼睛看東西才慢慢正過來。讀者可去詢問教生理衛生課的老師,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港台氣功者認為:人出生後,進入後天,元神下沉居於心輪,與識神合宮,元神失位,識神當權,在卦象上為。九二爻原為陰爻六二,即原九五當位之陽爻轉為下卦九二居陰爻位,而原六二陰爻,成九五成六五陽交位,此為位不當,陰爻當政掌權。
識神好動,眼耳鼻舌身意一起動起來,元神好靜而失靜,故損,表現為得病,表現為生於後天之嬰兒因不適環境而易病。
港台氣功者認為:人若修行必先作功德以入其門,培養捨心、悲心。但要修出去,光做功德是不行的,功德再大,不打坐入靜,仍是無成,認為修行之事以靜坐為最。
而今世之人,言靜者多,知靜者少,殊不知靜之根源在於看空俗境,參禪靜坐,玄機自明。
這裡又引進一個術語——玄機,何為玄機?玄機是一種現象,是修煉過程中人體產生的一種天目前出現光的現象,稱之為玄機,有光則明。
在「般著波羅密多心經」中,密字即表示無極,表示如如不動的大虛。密為蜜,眾藥以蜜勻和成中藥九,同歸一味,「多」為異類種性,萬物「密多」,即以蜜勻和之,使萬物萬法同歸於一,識得一,萬事畢。
洞山和尚說:二十年要打成一片,如此,方知佛法平等,無高下,會歸一體,無佛可做,無眾生可渡,一體同觀,故曰「密多」。
古代祖師識得一,照見五蘊皆空,得蘊空法。寶通和尚說:會麼?只見六龍爭戲舞,誰知丹鳳入雲霄。此處,和尚所言之六龍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丹鳳是指天目之摩尼珠,指元神。
道教的東西很不好談。主要是其內容很雜,其既有神門的東西,又有巫門的東西,而道教的最高經典是道德經。問題就在於這本道德經上。老子寫道德經時,已經「悟道」了,知「道」了,而且業已證「道」了,但是尚未得「道」。也就是說,老子在寫道德經時,尚未得「道」,而老子出了涵谷關去修行去了,在他得「道」以後,卻未留下隻言片語,這不能不說是道教的遺憾,而且老子在得道之後,未在人間逗留,未傳道揚法,也未收弟子,故而道教在理論上缺了一塊.在勢力上也顯得薄弱,故而不得不用神門的東西、巫門的東西充實其內容。
或者也可以說,道門是在神學、巫學基礎上,有組織、有形式發展起來的。但是神學、巫學沒有系統的理論,故而沒有辦法,只好以道德經為道教的理論基礎。實際上,道教應以「易」為最高理論,但易又實在難以破解。
道德經.作為道教最高理論,之所以不算成熟,是因為其內容有大量是涉及世俗政務,這表示,老子在寫道德經時,其身尚未完全脫俗。
老子生長年代正是春秋之際,是奴隸制向封建制演變之際,老子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而擁護奴隸制.用革命理論看,老子是屬於反動。但是,若以修行的觀點去看,老子主張向另一個發展方向去進化,即內涵型進化,而不是外延型進化。從近代社會學的角度看.往往把外延性進化謂之革命,而把內涵型進化稱之為反動,這種觀點仍然存在,比如,武漢一作者以「陳海萍」的筆名寫的「夢幻天堂」一書,該書的觀點就是視「氣功」為反動。
「陳海萍」先生的觀點,不能說不正確,氣功包括宗教,不能不說是反人類進化而動,是主張朝另一個進化方向去動,但是正動與反動是相對的,是兩種不同的進化途徑。
老子的道德經,就當時而言,具有一定的反動性,任何理論(指反動的理論)也無法使歷史的車輪倒轉,釋迦牟尼佛的理論也是如此,也無法將歷史的車輪拉回,因為「生、成、壞、毀」是宇宙的規律,人類的歷史車輪,也必然是沿著這個規律走下去。
嚴格來說,修行者,世界上所有的修行者,都是逆歷史車輪而動,從這個角度去看,都可稱之為反動。
天河是從宇宙之心向邊緣飄流,修行者是想要逆流而上,順流而下是大勢所趨,是一種自然趨勢,而逆流而上則是不順應自然,是與命相爭,從這個角度看,修行者又是革命的,不甘於沉淪的。
從道德經上看,老子已證悟了宙心的存在,老子在寫道德經時,其能量級為七級,即羅漢級,或七地菩薩級,但是仍是無法把宙心,生命光子寫的那麼明確,這是自然的,因為與他同時代的釋佛也只能是用比喻來描述宙心。老子在道德經上與釋佛用的語言相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稱為道,但它不是道(非道),只是名為道。」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已經與釋佛對宙心的理解是處於同一層次上,所差之處在於,老子仍是念念不忘俗世,但是最後,還是應了呂洞賓的話:若勸人修不肯修,卻將恩德反為仇,如今回首朝天去……」老子出了涵谷關……走了……
第八十七集  一氣化三清
老子「道德經」的理論是與「易」的理論完全一致的。若人把「易」的密意弄明白了,再讀道德經就易懂了,就會知道老子離開人類社會到底說了些什麼,老子是修行者,他修的是什麼?就是易,他的道德經就是對易的體悟,但是他不像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幫助孔子留下了「論語」洋洋大作,也不像釋迦牟尼,有眾多弟子,在佛滅度後,整理出那麼多經文。老子只留下這本道德經。但是道德經寫得太長了,五千多字,註解起來很費精力,尤其一部分內容是涉及政務、世俗,不是純粹修行、功法上的事。
老子的這種寫作思想方式,也是受了易的影響。「易」是史前天尊留下的東西,它的內容是正、反兩個方面,正的方面是告訴後人,順應宇宙自然的進化方向是什麼,反的方面是「逆天行道」,反自然進化的方向是什麼,但這一部分是易之密意,正的方向是易之顯意。
這也是易經與佛經的不同之處。佛經只講反向進化,而力圖斷絕正向進化,這也是釋佛的使命。
而易就不同了,九宮天尊把生命光子源源不斷帶出宙心,感到不可能再將其完全渡回,是故,留下了「易」,告訴後人,若留人世當如何,即正向進化,若想回歸,應若何,即反向進化。
易經中第一卦乾卦,其顯意即正向,其密意即反向,老子悟出了易的正、反兩向,故而臨去之時,留下了道德經。道德經可以說是對「易」的一種解。孔子興儒學,立足於人道有所為,至五十歲方知天命,
即悟出了「易」,故而開始了悟「道」、證「道」的生涯。那時,孔子的能量級已是五級半,以後的道教,也視孔子為道中人了,在北京的白雲觀,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就有孔子的供像,香火也是不斷。
從這個角度看,儒教是「易」的顯修法門,道教是易的密修法門,而儒道同源,同源於易,同源於巫。
現代的巫有兩種,一種是以「大六壬」、「太乙神數」為理論基礎的星命家,再者是以「易」論斷的易學家。另一種是通靈、閉著眼睛就可以「胡說八道」的靈巫。第一種屬後天巫,第二種屬先天巫。港台地區,多是後天巫,大陸,先天、後天巫均相當多。
目前,在國內公開以巫學為理論基礎的氣功門派,只有一家,即長沙市的巫學氣功培訓基地。那裡傳授的主要符、咒、巫術、女丹、通靈。筆者準備在簡要介紹完道德經之後,再簡略介紹一下巫門氣功。
道德經第一章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老子的這篇論文,首先提出了命題「道」的概念,老子要講一物,此物,老子命名為「道」,這個「道」並不是道,只是把它稱為「道」,是沒有辦法,要談它,必須先給它起個名。這種手筆與佛經很類似,佛,並不是佛,只是名為佛,只是把這種現象稱為佛。為什麼要這樣筆書呢?因為道、佛均無形無相,但它又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僅僅是凡人無法感知。
比如,人們喝自來水,感覺很好,但是自來水裡,比如大腸桿菌含量為3%,但是普通人不知道,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有人能感覺到,自來水公司以及衛生局的檢測人員知道。科學家發現了它,命名為大腸桿菌,它不是大腸桿菌,但它確實存在,只好給它起個名,名為大腸桿菌。世上,一切物的名都是這樣來的,是人為的,是人給起的名,神、仙、佛、菩薩都是人為給起的名,鬼也是,鬼,不是鬼,只是把這種生命現象命名為鬼。
在前面的集子裡曾講了一段,釋佛在大日如來宮的後花園裡遇見的童子,此兩位童子正是觀音和大勢至,兩位在三世裡不知造了多少業,以後又修成童子身,返回了宙心。
釋佛問:你們叫什麼名?而被兩位童子給搶白了幾句,到了這步田地,還提名不名,哪裡有名,告訴你名也是假名。
若人能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知道,世上一切名均是假名,僅僅是人們給起的虛名。名如浮雲,轉眼即逝,但世上又是幾多人去追求這個虛名,修行人應看開這個名,就不會為名所動。
「道」在這裡作法則講,這個法則運行的結果,產生了天地之始——無,產生了萬物之母——有,「無」的變化是莫測的,有的變化是可測的,並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有中生無,而是有與無同時出現,有與無同樣的玄妙。
從第一章中,看出,老子的觀點是,天地萬物是在一個法則下同時出現的,並不是先有天地後有萬物。
第二章是說有與無是相生相成的,是成對出現的,不可能是單獨出現。引申至人世,認為聖人(這裡是指超人)總是行無為的,一切順其自然去發展,不加干涉,意思是聖人是明白這個法則的,知道干涉是沒有用的,有干涉就有反干涉。
第三章,有兩種解,顯意是世人應如何治世,密意是修行者應如何去修行,在密意中,文中的「民」應視為識神。
第四章,言「道」是萬物之宗,是萬物的法則,它無限的虛空,似有似無,「道」在天帝之先就已存在了,而「道」是怎樣產生的,我不知道。
老子寫道德經時,僅是七級能量,羅漢位,故能知「道」而尚未得「道」,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第五章,是說,天地、超人並不以萬物為重,而是任萬物自生自滅,不加管理、干預。後一段指出,修行人煉功,也應持這種無為守中的作法。
第六章是說,大虛之神——「道」是永存的,它是天地以及萬物的根本。
第七章是說,不生才能不滅,如如不動才能永存,超人不重身軀,故而能永存,並不是他不重視身軀,而是為了獲得永存的法身。
第八章,修行者應像水那樣平靜,才可似「道」那般如如不動。
第九章,一切有為法,都不能永存,功成名就,也就到頭了,也就退了,這是道的法則(故而,巫學主張,福不可享盡,事不可做完)。
第十章,是告誡修煉者,靈與身是不可能永遠合在一起的,靈早晚會離身而去,幻想肉身成道是不可能的,當你的天門開開,純陽靈體修成時,身軀——陰性體是無法讓它存在的。修煉時,對於「民」——識神,「國」——身軀應該用無為修法,當修出光明之後,那時你就什麼都明白了,而修持要講玄德即天德即無為法,而不可持人德——有為法。
第十一章,比喻,無為法看似空,但實有用,有為法是順生,無為法是逆用。
第十二章,修行人要戒貪,否則無成。成者是守內虛外。
第十三章,我最大的憂患就是,我尚未修出去這個身軀,若是我修高出這個身軀了,那我什麼憂患也沒有了,就會寵辱無驚。
第十四章,描述「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且無法去追查清楚。我把它叫做「夷、希、微」,這三者相混而為一,其不可名,是無物之象。它總是惚恍、閃爍未定。它非常大,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無邊無際,它產生了天地萬物,它就是元始。這個元始產生天地萬物的法則,就是道。
老子這裡講的元始,即是宙心。老子發現了其一分為三的現象,以及三混為一的元始。老子命名這個元始就是一,天地萬物均為一之所生,這個法則稱之為道。這裡,老子的觀點是:道是宇宙中的冥冥法則,而一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老子稱此一為無極。
古印度瑜伽、佛門,留下了宇宙的根本咒:唵、啊、吽。老子也發現了宇宙的三元音,即夷、希、微。但是道門雖將老子的道德經奉為至寶,卻並未體味老子傳下的密咒,宇宙之音,所謂一氣化三清,化的就是這三個元音。
第八十八集  逆天行道
傳說老子出涵谷關已是二百歲,世人往往已不信了,老子出關後隱居閉關又修了七百年,當時修成九級,即九地菩薩位,進入了佛位,離開了人世。
道門人只知一氣化三清,但是如何招呼三清呢?太上老君的代號——夷,原始天尊的代號——一希,通天教主的代號——微。但去打坐,一息一個字,這就是道門真正的功夫,入門功夫。
第十五章是以此三音,打坐時應處的心態,道門修功者應好好看一看。
第十六章是入靜後要觀,只有觀則明,第十五章是言止,此兩章與佛門止觀法門類同。
第十七章是修的層次。老子劃分為四個層次。九級以上,世人就根本不知其存在了;六、七、八級,人略可感之;三、四、五級,世人敬畏;二級以下者,世人就不把他當回事了。
第十八章,世人不知「大道」,故而才有「人道」——人德:仁、義、孝、忠、禮。
第十九章,修行者不要去學有為之學,不要去注重人德,只是應該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第二十章,要獨泊(渾樸、淡泊)不為外所動,要如嬰兒那樣,比小孩還不懂世事,去苦苦修行,不這樣你就找不到自己的歸宿。要窮到什麼都沒有,把一切都放下,無所惦記掛牽。世人是精明的樣子,而你似昏濁不清,稀里湖徐,世人顯得很有本事,而你卻顯得無能,我就是這樣修行的。實際上,內心遼遠如大海,緊張的修煉如無休止的狂風,這樣,我獨異於人,因為我已了知「道」了。
第二十一章,老子說我知「道」了,知道什麼了?老子說:惟道是從。在這一章裡,老子又把道與一合併了,認為道就是一。道不是法則了,而是實實在在的物。它是恍恍惚惚的樣子,有象,是物,是極細微的物質實體。
此時的老子已獲得了天眼通,已成慧眼,已能模模糊糊看到了宙心,看到宙心是由細微的生命光子組成。但那時的老子並未看到宙心,而只是看到了宙心的外圍,由無數生命天河匯成的生命光子流。老子說,他看到的物,十分精微而逼真,而且發出一種聲音,夷、希、微。老子的天耳開了。
老子說,這些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是永恆的。
第二十二章,由這個一,道所生成的天地萬物,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故而古天尊就傳下了以「道」的法則為基礎理論的占卜的方法,老子這裡指的是「易」。易最初是古巫算命的工具。
第二十三章,修行人應傚法於道,傚法於天地。
第二十四章,否則就會出偏。
第二十五章,本章是對以上二十四章的小結:「有物混成」,宙心是由三種物質混合而成,即光、音、色。「寂兮寥兮」其如如不動。「先天地生」它生天生地、生萬物,但它依然如如不動——「獨立不改」。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的意思是虛空,無邊無際,佛門稱大為「摩訶」。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此句的意思是生命光音能量體的一體性,人的生命光音能量體,一旦離開人體可以無限大。
最後老子說,但是人身是受地制約,地受天制約,天受道制約,道受一種冥冥中的自然法則制約。
寫到這裡,老子認為道不是法了,而是一物,但是它制約天地萬物。
二十六、二十七章是修行者應按道修身,文中「君」是元神的意思。
二十八章,講的是道門功法。修道門功的人應該細參才是。
二十九章、三十章,講的是人世與修行中物極必反的道理。
三十一章,講無神居膻中穴左,識神居膻中穴右。
三十二章,修行人修煉的方法。
三十三章,修行者修的指導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中談到,打坐入靜時,要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而守其雌。這裡的意思是要關照一下玄關,而意守丹田。此即是知其無而守其有,知其妙而守其竅。這些都成了道門功法中的專門術語,「妙」就是玄關那裡光的變化,竅,就是丹田那裡精化氣的情況以及氣的運行情況。老子就是通過這種修煉方法打坐入靜,悟道、證道。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餘下諸章多是治世為政的哲學思想。其思想基礎是天所生的一切事物都陰陽成對的出現,他的治世為政的指導思想就是要維繫陰陽平衡。
老子的思想這樣偉大,但為什麼無國無人採納應用呢?正是因為這種思想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老子的這種思想,只適用於修行,因為思想的主體是「清靜無為」,是「不爭不鬥」,是「逆來順受」。
但是,在現代港台的一些大企業、大公司,卻是採用老子道德經的治世思想去指導企業內部的人事活動,使企業內部穩定,使生產力高度發展,西洋國家、日本等國也是採用這種讓民安居樂業以保持國家和社會的穩定。
就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實質也是基於這種思想,上面干預的少了,經濟反而搞活了,發展起來了。
反過來說,老子道德經是發現了天道,並提出順天道而治世,這是造業思想。而其本人的修行卻又是逆天而行。老子在出涵谷關之前,其思想是矛盾的,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迴避這個矛盾,老子出關,遠離社會而去。
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個問題,當時的老子在理論上已經悟「道」了,但在實修上尚未得「道」,故而他的思想理論在當時很難傳播,只是在以後,一些得道的人創建了道教,方把道德經奉為至寶。
在這方面,印度的釋迦牟尼不同,他證悟了,並通過修行得道了,從而產生了不可思議的神通。凡人是不看理論是否高不高,好不好,而是要看,依此理論產生的結果。正是由於這種大神通,征服了當時的世人,故而釋佛得以開創佛教,若當時表現不出神通來,世人也不會去追隨。
當年,西洋的耶穌也正是表現出某種神通,才引起世人的崇拜和追隨。
有讀者問:老子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他倆到底誰厲害?這好比相聲裡說的一個山東頭發問:關公戰秦瓊,看看誰厲害。
然,兩位各有所成,釋迦修成急於傳法,於八十歲傳法完,按天之法則功成身退故滅度,此正應了「巫門的事不可做完。」
老子已悟出此道,故而不把事做完,人壽達足數九百歲,但也應了巫門說的:「福不可享盡。」天數命數到了,不得不棄身歸去。
故而佛門認為道門屬小乘之法,只為自身而不普渡眾生,過去道門中人也傚法老子,自修成仙,後果是佛門昌盛,道門敗落。
如今道門功法紛紛外傳,成就氣功事業,也開始行大乘發菩提心了,大概這也是太上老君的旨意,讓道門弟子彌補過去之事。
當世內地的佛道之門,重在形式而不重實修,世人已難以得見功高之人,所謂功夫大多也僅是嘴上的功夫。在實修上,內地遠遠不如西藏,不如國外,如印度。
從資料上看,印度孟買附近的「紅蓮教主」,其是高功之一,現年估計三十九歲,雖是女尼,但其能量已達七級,拜倒在她門下的世界各國之修者已成千上萬,除印度本國的修行者之外,多是港、台華人、美國人、日本人等等。
觀其所修之功法,即是本叢集介紹的「龍蛇大丹」法,即摩尼功法,在古印度瑜伽稱之為「昆達利尼蛇」功,在佛經「楞嚴經」稱此為「拙火」功。
但此功法修起來是極為危險,若修成,其威力也是極大。一般從入門至掌握要四個月至六個月的時間,練此功會常出現假死,搞不好會真死,故而一定要在專家把關情況下修煉。比如在「紅蓮教主」護持下修煉。
印度紅蓮教主在門中規定,入其門者終生不得婚,而且不准許有私人財產。女教主設此兩戒是極有用的,不婚則無家之牽掛,無私有財產則不貪而少煩惱,才可一心不亂去修煉。但這對凡人而言,是無法做到的。
正是唐朝寶通和尚說的,窮到家,窮極才能到家。

第八十九集  無字天書

易,又稱之為金烏,日中金烏。它象徵宙心大日以及從那裡飄流下來的生命天河。易有其局限性,在於當初僅是流傳給東土之後人,而東土之祖即是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也號稱金烏,在商代,稱其為玄烏,在黃帝時代,稱之為玄鳳,後世人稱之為鳳凰聖母,上古人,自認是鳳凰的後代。
玄女的古道場在遼南一帶的海邊,她的道場範圍很大,北至遼寧鐵嶺,西至遼西的連山,東至朝鮮半島。
相傳,殷商為周滅後,殷商的舊臣箕子率舊部東移遼南、朝鮮,並在朝鮮建國,如今的朝鮮即是殷商的後代,也即是鳳凰的後代。
玄女傳易、八卦於後代,故今韓國的國旗仍以八卦圖為圖騰。
夏以前的易本為連山古易,修改後的易本傳到商湯為歸藏易,傳至周文王的易本是第三易,即如今的周易。
易很簡單,就是八卦及衍生卦共六十四卦象,史前在文字出現之前,是用圖像傳遞信息,既快又省事,一目瞭然。但以圖像當語言、文字,流傳下來,後人難以悟解,故又創文字符號。古漢字,字字為符號,如果說,古梵文是咒,古漢文就是符。
如今,民間女巫與動物仙溝通信息時,雙方也多以圖像為語言。女巫給求者查事,就是把圖像翻譯成語言文字,告訴求者。故而,女巫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另一空間的生靈與這一空間的人的語言翻譯。
實際上,另一空間與這一空間是重合的。比如,你坐在一把椅子上,另一空間的生靈同樣同時也可坐在這把椅子上,而雙方並無干擾。如何理解這一現象呢?比如,一小時前,甲坐在椅子上,一小時後,甲離開了,乙又來坐在這把椅子上,甲、乙同坐一把椅子,但雙方無干擾,這是因為雖是空間相同,但時間不同,而上一種情況是:雖是時間相同,但空間不同。第一例叫維空差;第二例叫時間差。若是時空都有差,那就更不相干擾了。
人並不是人的後代,人是某種動物的後代。比如,印度人,自認是神牛的後代,有的少數民族,自認是蛇的後代,而中華人,自認是龍、鳳的後代。
如今,一部分西洋人,發現自己是海人的後代,實際上,他們是鯨類的後代。世界各地的不少民族,往往不准捕殺某種動物,不准食用某種動物,這不僅是祖傳下來的,也是一種潛在意識在起作用。
周易是以天地為開篇,即乾、坤兩卦。此兩卦是易之門,易之根,它告訴後人,世上萬物均是天地所生。易的顯意是,告訴人們如何順天地而造業生存,密意是,如何逆天地而求得回升。
周易也可稱之為「天地易」,周得之易。表示「周」是替天行道,天命取代殷商。殷商得「歸藏易」而得天下稱王,其仍屬氏族社會(奴隸制社會),氏族社會仍以母系為重,王位相傳是以母系之間相傳。例如,王位是兄傳弟,而不是優先於傳子,因為歸藏易是坤卦為首,乾卦為次,表示地生萬物而輔之,地為體而天為用。故殷商之前的部族社會,均視母為先祖,其廟宇供俸的都是女神廟,即九天玄女廟。
周以替天行道為名滅了殷商,周易以乾為首卦,以坤為次卦,視萬物為天之時,地之利相合和而生。
若是將道德經與易對照看,道德經的全部思想內容完全來源於易。但在上古,易被視為神門所有,為在朝人所把持,故而以後,在野人修行,就以道德經為典,並作為道門總綱。但在當時,老子做道德經,其原始之意也是為在朝人而做的,但在朝者已有易為神門經典,故而道德經為在野修行者所用。
自周以後,王者自稱為天子、行天道,並以龍為先祖先尊,服龍袍,自命為人中之龍,天龍之子,而將王后,視為鳳之子,為人中鳳。
殷商以前的古易,是連山古易。以艮卦為首,以兌卦為次。艮為山,表立於天地之間的人(人居山頂洞中),兌為天雨,天雨降而生萬物。又,艮為廟,表天尊、神,兌為巫,為代天行語。艮為始又為終表成,兌為發,為展表程。
連山古易的用途有二:一是占卜用以知天意斷吉凶,是古人類與天人聯絡的一種通訊工具;二是古人修行的方法,艮表止,兌表觀,表要如山一樣,打坐入靜如如不動,終止一切念,並於此觀天語,觀萬物之本質。
在易中,艮又表門,人道之門,如山去坐,艮又表徑道,表入道之途徑,兌為言,為「沖」,為羊(潛龍),要沿徑上衝,衝開山門。
三種易的變遷,表示:上古時代,殷商以前的古人,生存的意義在於修行回歸,認為天地相去不遠;至殷商時,已發現天人已遠,回天的可能性極小,故歸藏於地,適應地上生存;至周,立足於地,為更好生存,而應順天而行。
但儘管如此,在周易的密意裡,仍是保存著修行回天之法門。其顯意是告訴世人如何去生存,其密意是王者,神門的人密修回天之術。
易中的解說有:「天地定位」,天人歸天而去,地人落地而就,已成定位。「山澤通氣」,修行者必須靜坐如山,變澤水(精)為氣,上通。「雷風相薄」,靜極之時,氣浪如風,伴隨一種雷鳴般的隆隆之聲(海潮音),「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與陰陽相錯成,。此句有兩解,其一若要順天地而生,則水火不要相射,其二,若要逆天地而死,則水火相射,即抽坎中真陽補離中虛,降離中真陰而補坎中滿。「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若想在人世好好生存,則要順天行,按易之顯意走,若要「知來」,即回歸天上,則要逆天地而行。此為易之密意,而就上天傳易的本意是,告訴世人應如何逆天修行而回歸。
上述「易」中的這一段文字十分重要,但歷代易學家,對這段文字均不作解,是因為難解機中密故。今將這段文字譯出以供修行者參閱,對修行者而言,易中功法取之不盡,用之不完。古人至今人,大多按易的顯意、順意去註解易,這不能說不對,但這僅僅是易的一個方面,易本已明確指出,史前天尊傳易,是在於讓世人逆行易回歸,萬不得已,則順行易而生存。
老子曾為周王朝天子門下書記官,周王族藏密書之官,故得以得見易本,從中悟出,證出「大道」之理,而著道德經傳於後世。並從此,將神門密法傳於在野之「道人」。
而王朝中人雖有易之密本,神門之典,卻安於享樂而不知修,如此,千百年來,密意漸漸失傳。
易本有言:「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古聖人即指玄女,昔即古,聖即聖母,鳳凰聖母,是她作易傳於後人,並讓人以神物即蓍草以大衍之數成卦象。在起用蓍草時,要默默祈奏神明,以得神助,即請神,上香,拜供,這樣以蓍草起卦方能靈驗,方可通靈。
易本言: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意為,順易行,即和順於「天道」,則人及萬物生存,而逆行天道,則回歸於天。這裡「道」指天,指宇宙之法則,指一。「德」,指人。「理」,指萬物生發之理。「性」,指人。「命」,指天。
此句的意為,只有明白了萬物生命的本源(理、義),而盡修其性,方可歸命於天。
易本有言: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這句話是指史前天尊為後人留下易,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這句話是孔子註解易說的。
推原方能知始,知道天地間人及萬物是怎樣生成的。即,你從何處來,故而也知你將、你應該往何處去(反終)。你是宙心順天河飄流下來的生命光音能量體,是天地的造化,沖和之氣。有了形體,那麼,你還應返歸天河而去。故而孔子注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那麼,死生之說是什麼?即人是由精、氣、魂組成。而現代氣功學及道門,往往稱魂為元神,在古代,生命光音能量體,入人體者,稱之為魂,人死則魂飄離。若魂呈上升狀,稱之為神,若魂呈下墮狀,則稱之為鬼。
孔子指出,人體中的精、氣是可知、可見的,故稱之為物,為有,而魂是不可知、不可見的,故稱之為變,變即變化莫測,變神、變鬼莫測,難以把握。但是用易、學易、修易就可以「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即指出,周易可以測出,你死後是為鬼還是為神。
第九十集  神門大典
有讀者問:為何九天玄女的道場在遼南,波及遼北鐵嶺,遼西連山以及朝鮮半島?這是一段史前古史。以前的集子中已講過,中華天人在遼南仙人島登陸,先遣軍即是玄龍的羅剎戰團,水路是珠王的海人戰團。
攻下遼南之後,西王聖母與玄女的軍陣到位,在遼南蓋縣的團甸建立了東都。現今,遼南一帶的山中,仍有一些巨大的石棚,非人力之所造,此即當時兵營所在地。那時作戰的敵方主要是西洋女王的白鯨戰團。
以後,西王聖母率兵西征,攻至崑崙而止。西征時,玄女未去,居遼西連山古靈山廟作易,玄龍及珠王、月娘(即青娘)留守遼南,並北進鐵嶺,東征朝鮮,穩固東都。西王聖母在崑崙又建了西都,又稱地都。當時的天庭稱為清都,玄龍當時的職位是「清都山水郎」,天庭總侍衛。
西王聖母西征時,將碧霞元君留守泰山鎮山東,令白娘留守鍾山鎮江南。以後就是人神雜居時代。在黃帝戰蚩尤時期,黃帝兵敗退居泰山,並跪拜九天玄女求救。在那時,蚩尤軍不僅攻佔了中原,而且從海路已打到遼南與玄龍及珠王、月娘的天人留守軍大戰,後留守軍兵敗,西潛連山,而此時,黃帝在中原大克蚩尤,蚩尤兵敗,以後,黃帝在遼西建女神廟以祭九天玄女。
有讀者問,蚩尤何以能敗玄龍、珠王、月娘於遼南,一是蚩尤軍偷襲遼南仙人島,珠王、月娘無備,二是,西洋海人白鯨戰團捲土重來助蚩尤軍大戰。
描述殷周之際大戰的「封神榜」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那時,天人與地人雜居的一段史實。那次大戰實質是通天教主與原始天尊之間的大戰,凡人及天人均捲了進去。戰敗的三霄娘娘:瓊霄、雲霄、碧霄就被發配(封神)至遼南的迷鎮山。如今,遼南迷鎮山上的三霄娘娘廟仍是香火不斷,每年古歷四月十八日,附近三個縣均放假三天,朝山趕廟會的人幾十萬之眾。因為遼南一帶的人,多是殷商之後代。
原始天尊及太上老君是保周朝的。以後周朝氣數已盡,太上老君轉世為李耳,為周朝向春秋時代各國宣說復周之教,然而無法扭轉周朝滅亡之事。老子的道德經,實為周朝而作,但周氣數已盡,人力、神力都無濟於事。
孔子五十歲開始學易,故而他說:五十而知天命,並不是說,凡是人一到五十歲就可知天命,而是通過學易而知天命。孔子學易而得易,了知了「神無方而易無體」。
莊子曰:「易以道陰陽」,認為神、道、陰陽是指的同一物,陰陽變化莫測謂之神,一陰一陽成對而生謂之道,描述陰陽生生之變化謂之易。
古人認為「道者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已也。」又曰:「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宙心在旋轉運行,生命光音子流生生不已如氣化流行,分離宙心之後,在氣化流行之中形成命,由命返源歸一,謂之性,性即是指生命光音能量體。
道是宇宙冥冥變化的規律,是神之所為,神之所為亦是無為;道既然是規律,則宇宙間一切萬物的始終變化都有必然性,即符合道的規律,此即「定數」。而冥冥中神的所為,僅是這必須性中的偶然性,而這偶然性實質也是必然性。
孔子認為:易與道一樣,它是道的縮影,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但是卻能通理天下。孔子曰:「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易能通理宇宙、天地、萬物之變化,除了神,又有誰能作易呢?故而,孔子曰:古代聖人都是極為重易的,卜筮時都要行齋戒以禮神、敬神。
孔子曰:「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言大業。」
這裡所說的大極,以後的古人解釋為大極就是太極,若如此,老子的道德經就與易矛盾了。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有與無是同時產生的,但後文也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樣,老子就把無定為無極,有定為大極,把無定為道,道生一,即無生有。一生二,即有生陰陽(兩儀),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反映出孔子與老子在無極、大極、兩生四、二生三上觀點的不同,這也是儒教與道教的根本性分歧點。孔子說的兩儀(陰陽)生四象,即老陽,老陰,少陽,少陰。老子說的二生三,二指陰陽,三指天、地、人三才。
老子的道德經,與孔子解注易,在一、三與四上有了矛盾,故而後世人說,孔子是唯物的,老子是唯心的。近來,又有人著書,說老子也是唯物的,是辯證的,但是都沒有解說為什麼在一、三與四上有不同。
評定古人是不是辯證唯物主義者,不應該以見解來評定,與你的見解一致,就是唯物、辯證,與你的見解不一致就是主觀唯心。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是發展的,此一時,彼一時,今天認為是唯物的觀點,也許明天就會被證明是唯心。人類認識問題都有個歷史的局限性,古人有,現代人也有,未來人仍是有。
故而打坐止觀時,觀音法門中的觀時,要在「無依處」觀。亦即不能以你的主觀經驗去觀,也不能依眾說的所謂客觀經驗去觀,因為這兩種觀都屬偏,不是正觀。也就是說,觀的標準,不能依你自己的識神固有的觀念去觀,也不能以別人、眾人的識神所形成的所謂客觀的觀念去觀,人類的主觀、客觀都屬於識神觀,而識神觀都屬偏,都有局限性,局限於歷史即時間,局限於空間,局限於身軀之殼。
人未死時,主觀也好,客觀也好,都不知死後什麼樣,人未生時也是同樣不知生前什麼樣,因為人類習慣使用的是識神觀。
如何解釋老子、孔子在一、三與四上的差別呢?
老子道德經的「道」是指無極,又以「無」描述道的狀態,無極的狀態,老子曰:道生一,無中生有,即無極生太極,一有表太極,一生二,即有生陰陽亦即兩儀,即太極生陰陽,二生三,老子曰是陰陽生三才,即天、地、人,然後就是三生萬物,即天、地、人生萬物。
孔子註解易說:「易有大極」。即此易就是老子所言的道,稱之為大極,大極即指虛空、宇宙,再具體說就是宙心。宙心就是宇宙,宙心可以機械的理解為大園(宇宙)中的小園(宙心)即◎。但不要忘了,宙心之光音又充滿著宇宙,充滿著整個虛空界。是盡虛空的。佛門說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這裡盡虛空易解,遍法界是指全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和全部空間,即所有維的空間。
大極就是無極,孔子就是文字大家,不會把太寫成大,後人曾分析,是否是孔子少寫了一點,孔子說:「是生兩儀」。即大極生、產生、陰陽,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老子曰:太極生陰陽,孔子曰大極(無極生陰陽)。
這裡,老子引進一個有與無的概念,老子曰:無中生有,即無極生太極,老子在道德經上又說,有與無是同時產生的,無先無後,即無極與太極是同時產生的,但老子在道德經的後面又畫蛇添了一足,說了句無中生有。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就指出,有與無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
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說,無為始,有為母。
問題是如何去理解老子說的「無」、「有」。這裡的無、有指的是同一物的兩種形態,無與有都是對宙心的描述。無是指宙心的靜態,有是指宙心的動態。靜態時,宙心渾然一體,混混飩飩,動態時,高速旋轉生出兩儀三色。動從靜中來,靜極而生動,即無中生有,亦即無、有同生而異名,同謂之玄。「玄」字是古人對宙心的命名,玄鳥,意為,從玄中飄飛出的鳥,玄龍意為從玄中飄落下的龍。
老子把動態的宙心稱之為太極,把靜態的宙心稱之為無極。
孔子把易稱之為大極,易即宙心,大極概括了宙心的動、靜兩種形態,大極包含無與有。
孔子注易:兩儀生四象即老陽——無形無相,老陰——有形有相,少陽有相無形,少陰有形無相,此四象包括了宇宙中一切時空中的生命形態。在這裡,從二以後,孔子與老子分手了,孔子注易中是從四象的角度往下分析,而把三才:天、地、人反映在卦位上。即初、二交為地,三、四交為人,五、六交為天。
老子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首先,老子論定:有(陰陽、兩儀)是萬物之母,在這裡,與兩儀生四象不矛盾,但老子特別強調,萬物中的
重點,天、地、人也可以解為:天、地、間。間即人間,以間中人表示、代表天、地間一切生靈。天是指空,地是指時,人是表示,空間、時間所制約的生靈。天、地這兩個因素決定了生靈存在所取的形相。
老子的道德經實質就是對易的註解,註解的方式是總起來說。孔子的注易,有總注,也有分注,即有意譯也有直譯。
第九十一集  密解周易
故而老莊思想與孔、孟之道是同出一源,即「易」,上古時代、遠古時代。古代,中華民族的一切思想、文化都源之於「易」。易可以說是源頭。老、孔的學說區別在於孔、孟注重於易的顯意,老子注重於易的隱意,易的顯意指導人類社會順天地自然去生存、進化和發展,易的密意是指導人類的修行,逆天地自然去進化、回歸。
餘下一個問題是:易是如何產生的?在易傳中有文字說是包犧氏畫八卦而演易,但儒學家認為這是後人的偽托,那麼易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現今的易本,是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八八六十四卦象,二是卦辭和爻詞,三是注語解說。古代將一、二合稱為易經,三為易傳。後世人將經傳合本統稱為易。
易是由三部分人在不同時空完成的同一作品。卦象是天人的一種語言形式,八卦,六十四卦象是由九天玄女傳出,古巫通靈,用通靈法獲其象意,然後用當時的事物為語言,形成卦辭、爻辭,作為是對卦象的解說;後人,例如孔子這樣的大家,再作傳,對卦辭、爻辭進行解注。這樣,卦象、卦爻辭、傳就構成了如今的易本。
在遼西連山的東北面有一名山,稱之為醫巫閭山。上古時代,那裡隱居很多著名的大巫,當時最有名的是十巫,如巫咸等。這些靈巫以其通靈術獲得了易的真諦,並以易測天測地測人測萬物。以後,如孔子這樣的哲理大家,作傳解易之卦辭、爻辭,而成為哲學著作。
第一卦,乾卦,乾表天,表性,表元神,表生命光音能量體,其特徵是純陽剛健,元亨利貞,表現無為空靜如如不動。
第二卦,坤卦,坤表地,表命,表識神,表生命光音能量體的載體,其特徵是純陰,柔順,適應性強,表現有為、造業、實、動、生生不息。
坤的卦辭是: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識神必須如牝馬,而不能如牡馬,若識神為主,則迷,識神柔順,靜閒,元神方能為其主,若識神不搶佔東北(心、腦)而安於西南(丹田),即意守丹田,則吉。
乾卦的注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坤卦的注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乾為性,坤為命,乾為性質,坤為命體,性命相合則萬物生成,天地間的萬物,都是性與命的結合體,性為初始,命為生成,元神應為主,識神應為次,這是修行最基本的原則。
生命的起源在於「乾道變化」,陰陽二氣沖和「保合太和」,與坤體、載體結合後形成生命現象「各正性命」,坤為地,為載萬物之體,載體,生命的載體。
性是命之性,是天給的自然屬性,即生命光音能量體,命是性之命,是地成的。
在乾注裡:「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使載體賦予性命是氣造成的,形成性命品物之後,「大明」——性能量貯存於人體的六個位上,即海輪、水輪、日輪、火輪、風輪、月輪。修行者在修時,是要將六輪中的性能量「六龍」衝至天輪。這樣,「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衝出去了,離開了俗體「庶物」,一切問題就解決了。如此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為要好好修煉。
乾卦第一爻,初九,潛龍勿用,陽在下。
坤卦第一爻,初六,履霜堅冰至,陰始凝。
修行者在這個時候是衝不出去的,陽在下,而陰氣盛已凝為霜,若再不自強,陰氣將凝為堅冰,封住了潛龍。這時人的能量級已近於零。
修行者行動功:潛龍開山,開冰雪陰封之山,行靜功,喚醒潛龍——昆達利尼蛇。但是「易」已明確指出,此時潛龍勿用,地已霜凍,既不能開山上衝,又不能靜坐修「龍蛇大丹功」,那麼,修行者應如何辦呢?
易是這樣指教的:
乾卦一爻變,而成垢卦初六,坤卦一爻變而成復卦初九,且看爻辭是如何指教。
垢卦巽下乾上,女壯,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下有風,垢以施命浩四方,初六,繫於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躇躅,繫於金柅,柔道牽也。
此時修行者是處於柔遇剛,柔將克剛,陰將克陽。如此下去,陰愈來愈盛(女壯),應立止於女色,不可長此下去,識神(後)應主動運行丹田之氣以養丹陽(天下有風),若能控制陽失陰長(繫於金柅),則貞吉,若如此下去則見凶,陰氣雖尚不盛,但如瘦豬,很快就會長壯,故要牽制止陰長。
復卦震下坤上,震為龍,龍在地下,曰潛龍。
「復,享。七日來復,天行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初九,不遠復,以修身也。」
此卦,初爻意為,修行者定要在冬至日起,閉關打坐入靜七日,以養身。不要去忙商旅之事,元神(先王)閉關修身,則亨。
邵雍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包犧。」
天地之心在建子之月,冬至之時,一陽初動則易大動,此時打坐最易喚醒昆達利尼蛇,活化海輪。
以上是按易經修行煉功的第一步。即「待到蓮花盛開時,橫空出世莽崑崙。」此蓮花為雪蓮,又名雪山青蓮,逢冬至日開。此即九陰功第二式,意念潛龍被封在冰雪崑崙山之中,創造出冬至日的條件,九陰功打完,常是手指冰涼。
乾卦第二爻「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坤卦第二爻「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乾卦二爻變,為天火同人「六二,同人於宗,吝」。
坤卦二爻變為地水師「九二,師在中,吉無咎,王三錫命。承天寵也。」
冬至閉關七日後,潛龍衝出海輪,龍頭已在丹田,日輪,此時行潛龍開山式上衝,有利於得見「大人」——性光。此時打坐要身直胸正,心胸寬大虛無。靜坐時,不要有為(不習)是有利的。「天下文明」,即天下火,丹田有熱感。
但此時上衝(天上(龍頭已在日輪)火下(熱感已在丹田)),火為龍蛇上衝,中脈不寬有阻(同人於宗),是不容易的(吝),養龍於水輪,地下水(地水師,師即養龍),即以腎水、精化氣養龍。是正確的(王三錫命,承天寵也)。修行者應動功、靜功結合,此時一級能量。
以上是修行者的第二步。需四十九天修煉,行潛龍開山式及潭中觀月式。
乾卦第三爻「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終日乾乾,行事也。」
坤卦第三爻「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乾卦三爻變,天澤履「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又「眇能視,不足以有明,跛能履,不足以履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於大君,志剛也。
坤之三爻變,地山謙,「勞謙,君子有終,吉。」
修行者要日夜抓緊修煉,「終日乾乾」不息。終日乾乾幹什麼?行修行之事也,即使勞累(厲)也沒關係,此即修丹田之氣,精化氣。
含章,即合光,蓄能量於丹田,以待時而發,「從王事」——修性光,雖目前尚無成,但會有終。
乾之三爻變為什麼凶呢?爻辭已經講得很明白了,在這一階段是修命不修性,是在半邊用力,一味下去終是無成。但上面的坤卦講了,雖無成但有終,此句是有前提的,即從王事——不要忘了目的在於修性,而且要知光,知道是為了修出光來。而這裡卻是「武人為大君」,識神在一味的修命,而不顧及修性。所謂凶,並不是說有什麼凶事,而是指無成。
眇能視——用一隻眼看東西,跛能履,用一條腿走路,此是比喻,只修命是偏的,如踏老虎尾巴,凶——無成。
坤三爻變是說,丹田雖修出光熱感了,但修命仍應居下位(謙),要知道,正位應讓於修性。如果能這樣,而不是「武人為大君」,則吉,吉是什麼?君子修行有終。
以上是修行的第三步,二級能量。易是用隱語,密句講修行之事,故而人們雖讀易卻找不出來,因為不光是隱語,要命的是密句,它把一個事情分寫在四個卦上,必須把四個卦對起來,方可知其密意。
第九十二集  含萬物而化光
在前面一集裡,僅舉了一個案例的一部分,剖析神門功法。道門從易中,悟出煉丹術,寫有「周易參同契」,重在命功上,而未能窮盡易之玄妙,佛門功法重在性功上,而神門功法是從命功入手,直指性光。老子實際已悟出易之全貌,但未直說,只是在開篇第一章中點了一下:「無以欲觀其妙,有以欲觀其竅。」這裡的妙是暗指性功,竅是守竅,指的是命功。
下面,接上一集繼續剖析。
乾卦第四爻「九四或躍在淵,無咎」。「進無咎也」。「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或躍在淵,自試也。」「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坤之四爻,「六四括囊,無咎無譽。」「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在丹田精化氣已足的基礎上,要及時進德修業,即修性是無壞處的,這是修行者由修命進而修性的一個質的飛躍(乾道乃革),可以自己試一試,就是飛躍不上去也無壞處的,也就是仍處於淵位(丹田)。
這一步是要從日輪躍到火輪(心輪),此是性光激發的開始,九陰功的第五式,龍躍於淵就在於此,第四式三度玄關是為龍躍開道。
坤卦中曰,這一步,雖無咎,但要慎重,括囊意為把口袋紮起來,隱意是慎重的意思,慎之方無害,方無咎,若不慎則有咎。
乾之四爻變為,風天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上合志也。」
修行者已修至火輪,即心輪,再上面是風輪即喉輪,此時,以一陰畜五陽力量是不足的,心要平靜,不可急於求成,而且這一步的時間要長,要反覆,龍躍於淵,如果過急,猶如一陰戰五陽,會受傷的,只要戒燥,堅持修煉下去,方向是對的「上合志也」。
坤之四爻變,雷地豫「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長遠利益」「志大行也。」.
此卦爻含意較多,一是此舉是行大志,獲大有,是高興的事(豫)。二是不能懷疑、動搖而使氣散,要五陰保一陽,用全部能量向上衝。三,如果運行的好,會如同雷聲滾滾地從地下(海輪)衝上來,伴隨雷聲,身體會有震動的感覺,有時雷聲閃電,震動同時出現而產生快感(豫)。四,完成這一步龍躍於淵,要看你以往修的根基,同時這一步也是為下一步創造條件。豫卦的總卦象是「利建候行師」,即有利於上行,行師即率兵上衝,利建候是隱語,即將有利於下步「見」喉輪之功。
以上是修行的第四步,四十九天,三級能量,九陰功,龍躍於淵(第五式)以及九陰功二、三式。
下面是第五步,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飛龍在天,大人造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虎從風。」「飛龍在天,上治也。」「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這一步是完成衝開風輪,風輪在頭部咽喉,故曰飛龍在天,衝到這一步是有利於出光的(利見大人)但這一步,修天德很重要,取得天師的加持是個關鍵。得到這種加持,就會形成雲從龍,虎從風之勢。此步也在於完成上離中真陰,降下坎中,下坎之真陽上填上離之虛(水流濕,火就燥),這樣才能完成日月合明,天目出光。九陰功中第六、七兩式彩雲追月、海底撈月即是。
此時的成果是天目前西天月一輪,四級能量。
坤之五爻「六五,黃裳,元吉。」
黃裳的隱意是,地下(海底輪,臍輪等)的能量上衝至此而發光。
乾五爻變火天大有:「火在天上,順天休命。」「六五,厥學交加,威如吉。」
火即飛龍,已衝至天(風輪),應順天修命。此時,要返修命功,以養後勁。
坤之五爻變,水地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水在地上,全部能量都已調上來了,此時更應無為修行,能量依其自然,來者不拒,在下面的不上來,也不要強調上來,這樣做則吉。
以上是第五步修行法,可配合九陽功大虛無法。
乾之六爻「上九,亢龍有悔。」「高而無民,是以動而有悔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飛龍已衝至月輪(天目),能量用盡,位高而下無民,民在此謂陰能量,精化氣之能量,亦謂識神不能與元神同步,此時應放慢速度。
坤之六爻「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其道窮也。」「陰疑而必戰,天玄而地黃。」
這裡是兩個含意,一是識神與元神開戰,不願讓元神再往上衝,二是元神的能量不夠,此是描述修行者思想鬥爭。
乾之六爻變,澤天夬「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居下,居德則忌。」「上六,無號終有凶。」「無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是決定之意,必須要去除識神的干擾方可有成,同時在功法上,月輪要向下,向日輪注入甘露(君子以施祿居下),(詳見龍蛇大丹法),這樣,識神的干擾終將被去除。
坤之六爻變為山地剝:「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這裡是兩個意思,一是修行的基礎若不好,猶如高山建在薄地上,會剝落的,若是如此,要返過來「厚下安宅」;二是碩果已成,但識神干擾,因為一旦元神修成,乘車(輿)而去,識神就失去了房子(身軀)。
在九陰功裡這是第八式,三度還魂,海底藏身,采海底花(精)補氣,重衝上天。對應的九陽功即是龍蛇大丹法,這是修行的第六步,能量級卡在四級上,衝上去了,則進入五級,甚至六級,衝不上去,就卡在四級。
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大哉乾元,乃統天。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天下治也。」「乃見天則。」
此卦是講從月輪衝上天輪,衝出天輪,修行的大功初步告成。元神衝出去了,則人此時了知了「天則」,在宇宙生命是平等的,都是龍,故無首,佛、菩薩也是平等的,故無首可言。
坤卦「用六,利永貞。」「以大終也。」「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意為衝出梵輪、天輪、利永貞,修行事告以大終(指告一段落)。
以上是修煉的第七步,九陽功的第六、七、八、九式,此步完成則可為五級、六級,甚至七級。但不是沒有,極少能修成。
第九十三集  易理無全
易有多種用途。其最原始的用途是用來卜筮,即算卦,但算的方法與目前街頭巷尾的算卦是不一樣的。現今街頭巷尾的算卦者,多的看面相,看手相,已經沒有用古易、古易法算命的了,但現今,有的易學家依然用古易法預測事物的變化。
孔子認為:古人(朝廷)在大事之前必先卜筮以斷吉凶,然後方行事。後世人認為是迷信活動,但孔子認為不是,孔子在注易中,認為易是能夠準確無誤地斷出天地、人物的變化及吉凶。
孔子雖然認為易之本是卜筮,然而,他又認為若體解易之理,則是人類社會治世和發展的指南。後世的儒家把功夫用在易之理上,把學問用在解易之義上,從而易的其它用途暗淡了,卻顯現出哲學的光輝。老子根據易的物理及義理,寫出了道德經。後世的道學家,根據易的生理,寫出了「周易參同契」。形成了道家修行的內、外丹門派。
春秋戰國以前,自黃帝至夏至殷商至西周,易是朝廷、王者的專用密書。最古、最原始的易,只有卦而無辭,用時,根據卦象由大巫直接斷出吉凶。以後,先人歸納了大巫的斷辭,並直接附在卦、爻的後面。之所以這樣做是兩個原因:一是用起來方便,有了過去卜筮的例子參考了;二是,巫的通靈術,隨人類的進化而減退,與天人相距越來越遠了;故而在斷卦時,必須要在前人——大巫、靈巫論斷的基礎上,再行推斷。這樣,王廷中的易就由易本卦及系辭、爻辭組成,先古稱這種是卦與辭組成的易為易經。
數百年又過去了,易經從王廷中傳了出去,世人對易經又看不懂了,於是孔子等人對易經作注,王廷稱後人作的註解為易傳,後世人則把易卦、卦辭爻辭——易經,以及易傳合本,統稱為易。
易除了公開的卜筮用途,哲學用途之外,在先古王廷中,它還有一秘密用途,就是修煉回歸天上的功法。這種回天功法是古王廷獨家控制密而不傳的神門功法。
古巫得到易卦之後,用通靈術與天人聯繫,天人給每一卦、每一爻的內容是顯圖像來述說,古巫將圖像用隱語記錄在每一卦、每一爻之後而形成卦、爻辭。但天人傳易,已將易卦排列好了,用隱語繫上的卦、爻詞所表示的內容是顯意,而密意是分散在最少四個卦中,即密意的一句完整的意思,是分解在最少四個卦裡,使用時,要將四個以上的卦合併,方可明確密意的內容。神門修煉的功法,就是用這種方法潛藏在易之中。
例如,神門功法之一,龍蛇大丹法、九陰功、九陽功,就是最少在二十四個卦裡隱現著,用者要提出一個功法,必須同時研究最少二十四個卦。
神門功法是總則,是以天地卦為體,其它細則又分別在另一些組卦之中,從易中提出一套功法,是按易的規則進行的,若是掌握了這種規則,任何人都可以從易中提出功法來。具體提煉的規則、方法,在「密解周易」一集裡已舉天地卦為例作了介紹,掌握了這種密法,懂得了系辭的密意,一套神門功法就展現出來了。
易原本只有卦,無文字,是無字天書。古巫用通靈術得到象,然後根據象意用密語作系辭(卦辭爻辭),後世文人如孔子,又對系辭進行解注,這就是現世易本的全部內容,即卦、辭、傳,前兩者稱為經,故易本是由經與傳組成。春秋戰國時期,即東周時期,易經從王廷中傳出,諸子百家如獲至寶,紛紛學易、注易、解易。孔子、孟子、莊子、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等,均是從易中開悟,發展了各自的學說。可以說,中國的古文化,是以一易以蔽之。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一日
天地卦的另一種密解法是:提出如下變化的一組卦:
第一套,乾、坤兩卦;初爻、初九、初六;變爻,垢卦初六,復卦初九。
第二套,乾九二,坤六二;變爻天山卦六二,地澤卦九二。
第三套,乾九三,坤六三;變爻天地否六三,地天泰九三。
第四套,乾九四,坤六四;變爻風地卦,六四,雷天卦九四。
第五套,乾九五,坤六五;變爻山地剝,澤天夬。
第六套,乾上九,坤上六;變爻,地卦,天卦之上六、上九。
第七套,乾用九,坤用六。
下面分析此例:
第一套,詳見上集,主要是告訴修煉者在一陽初動之日冬至應閉關七日,斷女色,遠商務,靜心打坐,以養陽氣。
第二套,至天下火時,古歷陰六月應退藏閉關,遠離社會,此時已修至水輪而臨近日輪(丹田),「鹹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從冬至閉關修行七日,以後不斷煉功,至六月已八個月,已修至水輪而臨近日輪,如果此時(六月)閉關七日,遠離社會,促使生命之氣雲集丹田,則吉,無不利,若此時(經八個月的修煉)陽足而在社會近女色(順命)則大凶。
第三套,修行者的意點、重點在日輪(丹田),若終日乾乾(乾乾,意為運氣,吸收天之生命光子——陽氣)「含章可貞」,即把這能發光(章)之氣貯藏於丹田(貞),則可有終(即有成)。(參見上一集)
「包羞」是乾之三爻變的爻辭,意為,此時,應忍恥固位,屍位素食,無所作為,像曰:「包羞,位不當也。」此時修的是命功,故曰位不當,應謙,包羞而行。
坤之三爻變其辭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上述兩個之卦,其卦辭為「大往小來」,「小往大來」。此為調息運氣和天地之氣以養丹田,調息時而先大往小來,以排濁為主,然後是小往大來,以納新為主。要堅持(艱貞)這樣往復修煉,儘管陽已足,仍應戰戰驚驚如履薄冰,居安思危那樣的修煉,天道無情而我無為,仍應思我所應思,行我所應行。
在這裡有「包羞,位不當也。」在上一集修到丹田時,也有「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意為,誠告修行者,丹田氣足之時,不可任意行事,仍應潛修。
現在社會上修煉氣功的人,往往在此時就出手為人發功治病,此正應武人為大君,如履虎尾,大凶,所謂凶,即無成。因為修到此步時,僅三級能量,不堪一用。故而應含章、包羞,終日乾乾,勿恤其孚。
第四套,乾之四爻變,為風地觀。此時已修至火輪。(參見上一集的龍躍於淵、風天小畜及雷地豫)。
觀卦辭曰:「盥而不薦,有孚順若。」象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順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修行者到這一步時,在龍躍於淵,行火輪之修行,由命功質變為性功,此時入靜打坐如觀,觀在這裡是宮殿樓台的意思,是一種威儀觀,顯得神聖的意思,如道教的「白雲觀。」盥是指沐浴、洗手、淨身準備禮神、祭祀入坐靜功要如敬神,一心一念,精誠專一,祭神如神在。
不薦,章未薦之時,薦是淨身之後去擺供品,忙於務了,心也散了,意為修行者打坐入靜,始終要保持在未薦之時,即淨身之時那種心態,心誠專注之態。入靜之後要觀,此觀為觀想之觀,觀什麼,觀「大觀在上……」,大觀是指宙心,指天目前的摩尼珠,為光,為明月。
「有孚順若」,有孚是指識神、陰神,只有盥而不薦,一心一念之時,才能調順後天識神入靜。
「六四」一句是說,觀到性光、摩尼珠之後,你(賓)才可為王(先天之靈)。
「聖人以神道設教……」孔子就是聖人,老子也是聖人,文中之聖人,是孔子、老子等聖人,即神明,具體就是九天玄女,於黃帝之時設立了神教。「天下服矣」,是說,黃帝依此神教而服天下。
第四套中坤之四爻變為雷天大壯,意為雷行天上,如龍躍於淵,趁陽足之機上衝於天。「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於大輿之腹。」意為道路已通,力求上進。
前面的「觀」是修靜功,靜以觀性。這裡的「大壯」意在動功,沖天上進不止。
第五套,是「飛龍在天」,「黃裳無吉。」配「碩果不食,君子得輿。」「無號,終有凶」。此時已修及風輪,已明顯得光。「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詳見上一集)此時,要顧及底氣,丹田命宮之氣是否充足,若足,則識神終有凶。(參見上一集)
第六套,「亢龍有悔,高而無民」。「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此時,若血氣不足,則難以上衝。「亢龍有悔」,有悔的意思是,要返回去充足命功之氣。「龍戰於野」,天玄地黃,意為已到了決戰的時刻,決天地,決上天還是入地的時刻。
第七套,同於上一集,「見群龍無首,含萬物以化光,以大終也」。修出去了。
通過這幾集的案例分析,第一,讀者可以掌握一種讀易的方法。易的各種讀法都是對的。就如群盲摸象,摸的雖都是局部,但都對,都是摸至大象了。摸到象鼻,有象鼻的用處,摸到象尾有象尾的功能,各有所得,各有所用,但均無法將易窮盡。世上有很多註解易的書,都不錯,都自稱是易之全解、全注,但這是不可能的。所有後世人對易的全注、全解,都是局限的。有的側重於義理,有的側重於術數,有的側重於卜籃,有的側重於史實,有的側重於醫巫,有的側重於丹術等等等等。
所有世人書寫的周易大全,名之為大全,實之都不全,若集眾家之所得,共書周易大百科全書,也許種類能全,但深度又不全。
為何無法解注以全,因為易乃天物,無法言全,古孔子深知此密,故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他告訴後世人,對於易,無論出多少書也無以盡其言,無論如何寫,也不能盡其意。五千多年以來,易之所以長存不衰,正是因為世世代代的人,無能將其挖掘意盡。
第九十四集  巫門功法
讀者若從第一集閱至此,可以看出,無論是佛門、道門、巫門、古瑜伽以及神門,其功法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在修法上也是類同的,打坐入靜。其區別僅僅在於手法上,對同一問題的理論上各有千秋。這正說明一個問題,萬法歸一,萬宗同源。故而更不應有門派之見。
哪一門的功夫都有自己的特點,關鍵的區別在兩點:一是訓練的方法;二是受訓人的承受能力。
本集重點介紹一下巫門的訓練方法,目前在國內,巫門培訓基地只有長沙一家。
長沙巫門的理論核心是,人有病,體弱,以何為藥,以何為無上大藥。其認為最上乘的大藥就是「丹」。此即自古以來,為何稱「靈丹」為「妙藥」。巫門氣功認為,此藥人皆有之,但不經煉功,丹藥無以成。
故而其靜功中主要是「玉女採藥」,「太極煉藥」。這是巫門的主修課,其旁修則有:符咒、祝由、通靈五雷掌、九陰冰雪掌、泰山神樁、古墓真陰法等等,但是否能學成,全在於教法和學法。
1.巫門的手印,主要是紫雲手印、天地印、大光明印、龍虎訣、玉女印、五雷印、老君印、請玄女印、平安手印等等。從手印、指訣可以看出,巫門包含佛、道、神三門。
2.符咒的實質是陰陽之精、神靈之動。畫符的工具,羊毫筆(或用
劍指),切忌用狼毫筆,配以硃砂(紅),或用松香研墨(黑),一般不用墨汁或炭素墨水,其內有化學防腐劑,而為鬼神不用。
符,大體分四種:(1).治病;(2).配帶;(3).壯陽鎮煞(紅);(4).通陰退煞(黑)。
畫符有七戒:
(1)心不可不正(不誠);
(2)手、口、用具不可不潔。在畫符的房間裡,不可有油污、洗腳水,男短內褲,女人內衣,以及晾衣竿等。特別是手,是一定要洗的。
書符用的紅紙、黃裱紙,毛紙等要用紅紙包封好,法器在不用時,也要用紅紙包封好,因為紅色避邪,用時,符紙要放在專門的盤子裡備用。畫符的用具,不能存在婚房臥室。
(3)畫符時,口、心、手要一致,即靈力、法力、心力要一致,心神要定,在第一感覺,覺得可信、可行之時方可畫符。
(4)方向要正,有的符有特定的方向。
(5)婦女在經期、孕期不能畫符。
(6)畫符的前三天內,不得殺生、食蒜、蔥等物,即三天內有前者則不能畫符。有天意一驚時不能畫。一般的符要在下午兩點以後畫,以晚上畫符為最好,午後為陰時,陰神才能出來,午前陰神不出。
太陽咒、吉祥咒、平安咒在上午八至九點,東方太陽升空之時書之為好,夜裡書此類咒,采陽困難,需透過黑暗。
(7)畫符必須一氣呵成,其間不可頓筆,即一口氣之下畫完一符,不可頓筆喘氣。先畫符頭,次畫符腳,後點符膽。無符膽之符無效。
畫完之後,要面對符指天劃地,執罡煞訣。
畫符的環境要潔淨,最好在淨室裡,先上香,屋裡要肅穆,安靜,不要開燈。用的水及水具要淨,畫時,眼要一直注視筆,心不可走神、想別處,不可和人講話。此時的自我感覺是:心裡在百分之百信,才能畫,否則畫出的符無用。
淨口、淨水,心放鬆,求符人的形象要出現在眼前,一般畫符要面向東,因為九天玄女的道場在東方,九天玄女是符咒之祖,是她把靈符神咒傳給了黃帝而流傳於世。
若以劍訣畫符,要經過劍指點水訓練之後才有效,這種訓練就像是民間女巫的「發馬」。畫符要訓練,一道符要練畫萬次以上才有符力。未經過訓練的人,畫的符沒有符力,廢紙一張,反而其自身還得罪神靈。
練習畫符每天兩次,早一次,晚一次,練習畫的符要燒掉,不可亂扔,練習前要聲明,此為訓練用,多有得罪……
一些重要的大符在畫前除上香之外,還要擺供,若常畫符,在一些特定日子,例如古歷二月十五日,九天玄女生日,三月三,玄龍大帝生日,六月六日,九月九等均應擺供以慰神靈。尤其是九天玄女和玄龍大帝,要用大供。
應注意,供桌上一般不上三樣供品。如三樣菜,有祭人的意思,是敬死人用的,不能上桌。
大供要五生(牲)、五素(乾果品)、五果(鮮果品)、魚、肉葷素不忌。
以五為數是應陰陽五行相生之意,另,供品中,不可有茄子、蕃茄、荔枝,玄龍大帝不食此物。另有兩物玄龍也不食用,西瓜,洋白菜。
供品的名稱,在發音上和外形上以「園」、「發」、「生」為好,聽起來口風上兆頭要好,擺供時要以園的東西開擺,以園的東西結束。每盤的供品不要太滿,滿則損。
巫門與道門中的某些派別一樣,是開殺戒的,講究順我者存,逆我者亡。巫門開殺戒是因為,巫產生於黃帝時代,繼西洋天人、東洋天人大戰之後,人間又發生大戰,故而巫風傳至今日仍開殺戒。民間有些小巫歸了佛門,閉了殺戒。
因此,有些符是有殺傷作用的,此類符稱為「肅殺氣訣」,也叫鎮殺訣,其理論(說法)是:鬼無殺不滅。故以此鎮殺陰氣、鬼氣。這種鎮殺訣主要是用於鬼魂附體產生的惡病。行訣時,要用青龍劍訣,足踏丁步罡(請神)。
行訣前淨手、上香,一杯清茶放在面前,口中唸唸有詞(請神醫天書),例如取生炁秘訣:無生不救之,無生不顯靈。
此時觀想(心想)一字——鬼襄(此字就是符),左手拇指揉食指第一指上紋。右手或持青龍劍訣,或持此符(若用筆畫符),腿根夾緊,從湧泉沿照海、交信、命門至臍深吸三口氣,井噴氣三口於右手符上,(如猛虎噴氣)。
行鎮殺訣者要有功底,否則鎮殺不足,不僅治不好病人,反引鬼上身。功底就是練符萬遍以上,青龍劍訣點水發馬功四十九天以上,青龍神樁四十九天以上,而且此四十九天內不可洩陽,女不可與男同房。
青龍劍訣點水發馬功的練法是,左手持五雷訣,右手劍訣,意念面前一杯水,合目,以劍指迅速輕點杯中水,同時.合併的兩腳、足跟抬起,以腿上下微曲之力,抖動身體,助右手劍訣點水,練時,要注意周圍不要有什麼東西,初練的人,旁邊最好有人照應,不要碰了什麼東西,每天一練,每次十——十五分鐘即可。
青龍神樁的站法如九陰功第五式的預備式——龍爪抱月式。此樁的作用還可治病、排病氣、防身、技擊。每次站三十——四十分鐘即可。練時,意念自己就是青龍神,高高站在神山上。
巫門治病還有水字訣,水字訣不可去治畏冷的病人。如高燒三十八、三十九度,寒熱、寒濕類的病人。(本集不作詳解)
總之,巫門的符咒主要是用來治病、鎮宅、保平安。但行符之前的訓練階段,要練就一身正氣。例如青龍神樁,意念自己就是神龍,一身正氣,一股野勁,無所阻擋,勇往直前,且亢龍無悔,如天龍一般,一股野勁沖天入地。此樁練四十九天之後,人的氣質大變。威武不曲,神勇無敵。
劍指點水發馬功,實質是動功,是無為動功。行功時,心要放鬆,各個關節,要放鬆,九大關竅要貫通,尤其是頸、脊、腰、胯、膝、踝、肩、肘、腕,要象流水一樣放鬆,如高山流水(先靜站,觀照海穴,體會一股水自上流下),要松得如一攤稀泥。心要空,空而不虛,並非全空,尚有一點靈(自我),如此的自發功可謂之發功,若沒有心中一點靈,失去自控能力就不叫發功,叫發瘋。
十多年前,全國普及鶴翔樁功時,一些人掌握不了這個尺度,故而好好一個自發功,變成了發瘋。發功猶如酒醉,心裡明,依然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何,不少習氣功者已能通靈,平素要掌握好一個尺度: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若見人說鬼話,則人會認為你在發瘋,神精上有毛病。
巫門的人敬重鬼神,在清明的前三後四必祭亡靈。祭時,在空地上擺供、上香、燒紙,並把大米浸於水中,然後灑於地上。
第九十五集  科學與實踐

長沙巫門氣功的基礎功是太極煉藥,習功者入練功房後,上香、叩拜、行太極抱拳禮,請太上老君臨位,拳從眉心降至膻中,三叩之後,口中唸唸有詞:心間一柱香,絛繞上青天,老君送丹藥,吞入我丹田,伴滋露和丹,丹光照身全,溶藥於丹珠,煉氣九回轉,封閉眼耳口,陰密臍命門,丹氣和丹藥,送至兩腎間。
然後上座,持老君煉丹印,入靜。四十九口氣深呼吸,八十一口氣緩呼吸,即先武後文,和氣生丹。同時意念坐於太極圖上,頭上一太極圖相照,丹田設丹爐。
玉女採藥功是巫門通靈之上乘功法,這裡不便介紹,願學習者可自去長沙求教。
巫門的觀音功,上香禮觀音,叩拜畢入座,持觀音大光明手印,誦大悲咒,吟觀音聖號。
由此可見,巫門無門派之見,將佛、道、神溶為一體。但其基本功法仍屬神門、道門。
巫門通靈功的功前準備有七項:左手中指點搓上唇、鼻下七次;雙手中指點搓鼻兩側各七次;雙手展眉七次、眉天堂七次;搓點耳後七次;點揉太陽穴七次;雙手神門以及雙手虎口對應各七次;扣齒 36下;左手自下而上擦天堂七次;最後持請師訣,持咒三遍。
巫門認為,所有的法術都怕髒東西。練功時也切忌雞飛狗跳,忌生人入練功房,忌孕婦、女經期入練功房,且練功閉關期間要不食狗、牛、羊、無鱗魚,尤其是狗肉不宜食用,因為狗對人忠義,死後血氣不散,故有狗血封門之說。練功時,一旦受驚,如有生人闖入或有人叫,可立即緊急收功,用左手封住頭頂,並有個收功意識即可。
下面介紹巫門的通靈五雷掌,五雷掌的用途是治附體病,膽結石,聾啞等。練習時的基本功是練聲波,要先聲奪人,聲音要即低沉又高亢。雷又分陰雷掌,陽雷掌,陽雷要打在地面上,不要入地開花,習功者可雷打三丹田,提高功效。
巫門有歌謠:手有五雷在,不怕仇人來,見影打過去,愈醫愈成災。
用時,以右劍訣畫雷符於左手,左手持雷訣,以腰勁將雷掌向前推出。練功時,上香請雷神、電母,打坐入靜,觀想閃電雷鳴。此功猶在雷雨交加時練好,但需三年苦練方成。
五雷功是火功,九陰冰雪掌是陰功。九陰功的功效在於治風毒症、腫、消炎,但不可治風濕症,此亦是防身功。習九陰功可延年益壽,如龜,如萬年蛇。
習九陰冰雪掌之人,在習功期間要少言默語,心如冰,見事不笑,保持這種心態,方易入門。入門時,先立雪山聖祖神位,上香,一杯淡茶,水高不及 2/3處,供桌上,自身上不易有火字的東西,電的東西,熱的東西,叩拜後打坐入靜,意念自己是冰山一座,身坐萬古恆冰之大荒,天上大雪紛飛,陰風四起,地上冰氣入骨,全身冰冷,五臟結成透明冰塊,你如冰山如如不動,在冰天雪地之中,與世斷絕。
收功是要把冰氣從身上排淨,收功前不要和沒練功的人說話。練功時間且在子時,以四十九天為一期,一天不能中斷,若中斷,再從來四十九天。行功時,以左手托「萬古恆冰」於腹前,右手劍訣於右膝上。練此功要冰清玉潔,最忌不乾淨。
以上是簡要介紹巫門氣功,因氣功種類太多,而巫門氣功僅長沙這一家,故介紹一、二。長沙的巫門宗師,自幼拜一女尼為師,以後在洞庭湖湖心島(龍女牧羊處)學醫,自八八年出山教功。
目前,除正宗巫門之外,民間尚有邪門巫術,如制木人、泥人、面人、紙人等以針穿之唸咒,又如持一肉皮,以紙寫上仇人姓名、罪狀,附於肉皮之上,並以刀跺等等。如遇此種情況,破解之法極簡單,通常是以雞血灑房四周,或置女尿盆於室內即可。另,港台多有旁門巫術如五鬼運財法等等。
中國的儒、道、巫同出一門,此門為易,儒教取易之理義,道教取易之道筮,巫學取易之術數,而易又來之於神。
易的主要體現是卦象。而天地卦是易之門,易之根,易之本,天卦、地卦構成了易。天卦為純陽,地卦為純陰,天與地交合成否、成泰(半陰半陽)。否表示陰陽相分、相剋、相離,泰表示陰陽相合、相生、相成。以八卦一橫一豎所形成的六十四卦平面圖,天、地、否、泰正處於四個角點,此為四相點。
即易生天地(陰、陽、兩儀),生四相點(天、地、否、泰)。
易的根本卦,天、地即乾、坤之結構為:初、二、三、四、五、上、用七個結構點,從初至用正是人體中脈,七個結構點即為海、水、日、火、風、月、天七輪。
日輪相當於氣功學中丹田,月輪相當於天目玄關之性光,火輪為藏靈之處,水輪為藏精之處。日又表示陰中一點陽,真陽,月又表示陽中一點陰,真陰。
易卦強調中、正、大、位。其另一意即中正指不離中脈,大位指不離七輪,中脈七輪的概念正是印度古瑜伽的最基本的概念,古瑜伽的中脈七輪又是佛門密宗之本。瑜伽意為相應,實為天、地、人相應,易的卦中,各爻位也是強調相應,相和合。
由於易、瑜伽的基本理論結構(中脈七輪)相合,反映出的瑜伽功法,佛門功法、道門、巫門等功法,實質是一樣的。都是在日、月上下功夫,都是從海底衝到天。所謂氣功學,就是專門研究日、月兩點的功夫學。不在此兩點上用功的氣功,均屬於皮毛氣功,在此兩點上用功的氣功可稱之為日、月功。其功理在於使日、月相合,相合則明,反映在人體上,就是天目出現光明。無論是古瑜伽、易學、佛、道、巫、氣功學等,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光明、大光明。
光明就是瑜伽。易、佛、道、神就是生命的本質——摩尼珠。就是生命的本源宙心。就是太極、無極,就是大道,就是一,就是易中所說的「含萬物而化光」。這是人類逆自然法則的進化,朝向光明的進化,是熵由低位向高位的進化。
順自然的進化是能量由高向低,由生向死,由明向暗。
逆自然的進化是能量由低向高,由死回升,由暗至明。
科學是研究用什麼方法延長由明趨暗的時間。
修行學是追尋獲得永恆光明的實踐。
第九十六集  動、靜雙修
隨著人類歷史的進化和發展,人類的思想變得愈來愈開闊豁達,愈來愈不拘泥於歷史的偏見。宗教、巫風、巫俗、神話、氣功也漸漸不被認為是一種單純的迷信活動,而被視為人類的一種文化現象,是時代的正常反映。猶如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神廟,中國的萬里長城(龍的象徵),是人類某個時代的文代遺產。在人類的歷史上,在某個時代裡曾風光一時,留下不朽的形象,萬古常存並永遠閃爍光芒,散發種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現代文明發展得太快了,物質享受在經濟發達國家,或是不發達國家的某些階層中已變得艷膩。這種文化現象,促使一些人在醉生夢醒中反思,人類存在的價值就在於物質享受嗎?人類中的一些人開始追尋上古自然而純樸的古風。這使得沉淪在現代物質文明中的宗教文化,上古文化得以復活和發展。
當一個人應有盡有時(相對而言),有時反而淡漠了人生,他所擁有的一切,在他靜下來時一看,都是死的,如夢如幻,而在他死後,這些卻是活著。人們感到百年人生太短了,難道到頭來就是一把火化為灰燼,在地球上、在宇宙中永遠的消失?
人類渴望永存於世的慾望,促使了科技文化的發展。人造胃,人造心臟,假肢等等出現並應用在人身上,人類可以把全身都換成木製的,不銹鋼製的,塑料的等等,只保持大腦的存在,就可以標緻這個人依然是活著,享受著世間的一切。但人會發現,整個人身是他,又不是他,心臟換了,血也換了,肚腸是代用品,胃是假的,只有腦神經是他的。
終於腦神經也壞了,代之以電腦,這個人依然活著,但身軀全是人造的代用品。這時,人類會發現,身軀不過是生命的載體。此時,這個人會想:「我到底是誰?」「是誰在這個身軀裡?」「如果不要這個身軀,沒有這個身軀,我將在哪裡?」
那時人們會發現,生命並不是身軀,身軀僅僅是生命的附屬品,是生命的載體,那時的先進的科技文化,會猛然覺醒,反過頭來去追尋生命,這時往往會發現,宗教早已在前面。
並不是宗教早已在前面,而是遠在宗教產生之前,史前人類的文明、文化早已在前面,宗教僅僅是對史前文明的總結、繼承和理論化。
在人類的顯態生命過程裡,是以權勢、錢財論高下,在另一個隱態生命過程裡,生命是以能量的大小論高下,能量大的生命體是能量小的生命體的統治者。
平等是相對的,在人類社會也是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在五星級大酒店擺上幾桌几百萬元的宴席,這就是平等,只要你有錢。
在隱態生命中也是如此,任何生命體,都可以把生命之光發放,映射整個宇宙,只要你有足夠的能量。
如果你沒有能量,你就會沉淪於黑暗之中,如人世的貧民窟,隱態的地獄。帝王活著的時候為自己造的地下宮殿,就如活人為自己蓋的大廈一樣,死後不知是誰的。地下宮殿將為能量大的生命體佔有,大廈將為有錢者吞併。
佛教中所謂的修來世,實質是指修生命體的能量。一些人做功德、上香拜佛,實質是為求得在來世,期望超級能量生命體的庇護。道教的修現世,僅僅是為了求得在現世延長生命體的顯現時間,目的也在於以足夠的時間去修來世的能量。
初級氣功是為了解決人類在現世顯態生存中的生活質量,高級氣功是為了解決來世生命體的能量。
一切為現世生存而修煉的氣功均屬於初級氣功,儘管其自譽為高級氣功(手法高,但級不高),一切為來世積累高能量的氣功可稱之為高級氣功。
人類的現代文明,是人類社會數百年、數千年發展的結晶。而逆向進化要在幾個月、幾年、幾十年中去完成,可見其艱難困苦的程度。故而修行的事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世之功。
若能了知修行的艱苦性,漫長性,修行者的思想方可有足夠的精神準備,方能平心靜氣的去修,而不急不燥。如此,反而進展得快,心急如火反而無成。修行是靠日積月累,猶如古人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大海。又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里之波,日夜兼程。
下面,討論修行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吃與睡。這裡是兩層含意,分述如下。
修行者要有吃與睡的條件,是起步修行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首先要解決吃的來源和睡的地方。第二步是在上述條件解決的前提下,是否能解決吃得更好,睡得更好。這裡所謂吃得更好,是指是否不再為解決吃的來源而操心。睡得更好是指是否解決一個適於修行的環境,就是你呆的地方是否較適合修行而無干擾。
上面講的是吃與睡的第一層含意,它決定了你是否能修行,是否能修行下去,是否修行起來較方便。人們不可盲目貿然走上修行之路,首先要看看吃與住是否解決了。
有些人想以修行代替造業,以修行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並以修行解決吃與睡的問題。這是不可能的,這會使你修不下去,甚至會使你無法正常生存。你必須有資糧保障方可以踏上修行之路。
吃與睡的第二層含意是,它倆是一對矛盾,是正比例矛盾,對修行者來說,當你進入中、高級修行階段時,你會漸漸體悟到、感覺到吃與睡與修行之間的愈來愈顯著的矛盾。
當吃得好,吃得多時,睡得就好,就多,就長。如此,將失去修行的時間,但是不吃不睡,身體又受不了,以至無法修行。此時,就需調整好吃、睡與修行的關係。在修行至中、高級階段,你會發現素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可以減少嗜睡的時間,提高修行的效果。
你也會感到少餐的必要,一日三餐會使你感到是修行煉功的負擔,此時,你會減為兩餐。當你只是一味修行而無勞務時,你會感到吃得飽會增加睡眠,頭腦發昏沉,故而每餐六成飽就顯得必要。
到一定的時候,你會自己實行過午不食,甚至每日一餐。餐之事不必強求,要看你的具體情況來定,尤其對於在家人,有勞務在身,要視勞務與修煉情況來定,不必強行一致。到一定的程度、條件、環境時,會自然減為一餐,有時也會由一餐改為兩餐、三餐,總之一切要依修行情況和環境變化來定。
每日就餐時,以感覺不饑不飽時為正好,一旦有飽感,就是食過了。
修行者在不同的修行階段會有不同的言語表現。初始階段會是多言多語,這反映有氣了,有感覺了;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會表現為少言少語,氣化光了;再以後一段時間是不願言語,處於某種定態了;最後是不言不語,大定了。
打坐的坐姿最關鍵的「易」中反覆強調要直、中、正,表現在身體上就是頭、頸、胸、腰,即中脈要直、中、正。只有這樣,七輪才能各得其位。人們打坐時,最易犯的病就是中脈不直、不中、不正。
對於中級以下的修行者而言,不可輕易放棄動功和站樁,過早地進入純打坐,一是進度會慢,打坐的一些技巧問題不易掌握;二是龍戰於野時,後援中斷,猶如滑鐵爐戰役,動功、站樁是解決後備軍的問題。
站樁可採用青龍神樁,即九陰功第五式的預備式,龍爪抱月,腿微曲,如果狀態好,站十多分鐘時,會感到腿部有一股氣浪在盤旋,這就是底氣,底氣訓養足了,才利於飛龍上天,龍戰於野。
靜坐、動功、站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最好是交替進行,打坐是每日必煉的,動功、站樁要隨時加入,不要人為的劃分動功階段、靜功階段,初、中級的整個過程,都應動、靜結合,陰陽結合,不可偏廢。
第九十七集  逆行與順行
在人的身上具有兩種能量:一種是人類日常生活所使用的體能,一種就是反映所謂超自現象的性能。人的體能是靠食物來供給。體能是維持身體的存在,體能表現在力上,可稱之為體力。一個人的體力大小是通過兩個指標來衡定的,一個就是耐久力,另一個是暴發力、耐久力是反映體能能量大小的主要指標,暴發力是一種瞬間力,它表示人能夠把體能集中於一點的能力。暴發力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體能,但它又是在體能基礎上的體現,暴發力的大小不僅與體能的大小有關,更重要的是一種訓練和使能量暴發出來的一種技巧。
性能是表示人體的生命本質所具有的能量。性能的來源,一方面是先天性的,一方面是後天性的,所謂煉功過程吸收天地間生命光子所積攢的能量。人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性能,而性能每時每刻都需要補充,哪怕是幾十分鐘,幾分鐘不補充,人的生命就會窒息,而表現出「死亡」狀態。
通常人體性能量的補充是通過呼吸來完成的,故而各門功夫學,都把調息,深度呼吸作為訓練的最基本的內容。
人體在呼吸時,除了有已知的空氣進入人體之外,另有一種天地間的生命光子所形成的氣流,在中國古代稱為炁的東西也進入人體。炁就是人體性能量的後天來源,所謂風水、氣場好不好,實質就是指炁的濃度如何。
生命能量體與肉身結合時,其能量貯存在腦、脊柱,其物質載體是腦汁和脊柱裡的骨髓,性能量的集中貯存點是海輪與水輪區域。
人體對性能量的消耗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腦力方面的消耗;一是精力方面的消耗。
人體剛形成,以及幼年時代,性能主要是貯在月輪,現代解剖學稱之為松果體。松果體僅是一種表面現象,它實質是人的生命光音能量體——摩尼珠的載體。
隨著人體的長大,後天意識的加強,失去能量的生命體——靈,沉入心輪,而性能則下沉貯存在海輪、水輪。
性能量一方面以腦思維——腦力的形成排出(消耗),一方面以精的形式(精力)排出(消耗)。
人食用的食物,大量是以熱能的形式補充體能的消耗,其極少量的精華也轉換為性能貯存在水輪上的腎臟,故而人的性能,其後天來源是呼吸以及食物中的精華。
人體後天生命現象的主要支承機構是人體的消化系統,但消化系統在消化食物並使之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中,其自身就要消耗近百
分之八十的能量。有點像一台鍋爐,它以煤為食物(原料)轉換成熱能時,其自身要消耗一部分熱能電能,比如自身消耗百分之二十,人們稱鍋爐的出率,效率為百分之八十。
但人體的這台鍋爐效率僅為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而且轉換過程中也要消耗性能電能。故而古瑜伽學一直堅持素食是上等「原料」,因為極易消化,耗能少。
人在飽餐、大餐(肉類)之後,表現為一時的倦懶、思眠,不願動,那是因為,人體的內能(體能與性能)大量集中用於消化食物。雖然,大餐食物在消化吸收之後也能轉換為內能,但對於修行者來說,他失去了時間。大量的時間用於消化食物而不能煉功,而且還要排除肉類食物在消化過程中,釋放的毒素。
以上就是古瑜伽修行者為什麼提倡素食、禁慾的原因。當然不搞修行、煉功的人,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前面提到,體能的指標是耐久力和暴發力,性能的指標也是耐久力和暴發力。耐久力表現在腦力、精力的持久性,暴發力反映在腦力方面就是靈感力。但對於修行者而言,性能的指標,其耐久力反映在能量級上,其暴發力是反映在特異功能或是神通力上。
與體能表現的暴發力一樣,性能的暴發力是一種特殊的訓練和技巧的結合才能表現出來。這種暴發力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天生性,如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其實我比他力氣大,但是我不會使那個勁,他特別會使那個勁。」比如舉重,一個力氣大的人的成績,有時比不過比他力氣小的人,就是他渾身有勁,使不出來,這就需要訓練。
因此修煉氣功有兩個主要課題:一是如何吸收、提高能量的等級;二是對引發那種突發力的技巧訓練。比如,很多女巫的能量級並不高,但她們會使那個勁,例如:零點的調整,而不具備天生性的人,就需要一定的訓練才能表現出性能的力量。印度瑜伽就是專門研究這種訓練的,它有成套的訓練方法和訓練理論。
但是,對於並不是急於要表演的人,並不一定要把功夫用在技巧訓練上,而應把功夫用在能量級的提高上,當能量級在四級以上時,就會在某個方面表現出其自然的屬性,表現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某種功能或靈力。
在社會上立足的氣功師,有的能量級較高。比如,三級半至四級,有的能量級並不高。比如,兩級至三級,但是他們都掌握了某種技巧,能夠表現出來。而學功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掌握那種技巧。有些技巧是容易傳授的,比如治病的手法,但有些技巧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比如念力至動、搬運。
比如:發馬,即靈動,有些人就較易進入狀態,但有些人就不易進入狀態。這裡有個先天性,但對於沒有這個先天性的人來說,只要掌握了技巧,照樣能夠發馬、靈動。
發馬、靈動的訓練是敲開通靈大門的關鍵,也是訓練性能引發力的技巧問題的關鍵,但是發馬、靈力訓練需要一種特殊的場合,否則無法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這種場合就是「和平與寧靜」,否則,一方面是不易成功;一方面是容易出偏。
和平與寧靜對於修行者來說至關重要,你若沒有和平與寧靜的環境,以及和平與寧靜的心態,修行是無法進行下去的。
但是就環境與心態而言,心態更為主要。故而,修行者都要時刻訓練自己處於一種和平與寧靜的心態,否則是修不上去的。
那麼,如何才能有和平與寧靜的心態呢?豁然、大度、與世無爭、把自身置之度外、謙讓、無貪等等是必不可少的風格,這些品質也應是修行者所應具有的風度。在精神上還要堪忍,能吃苦而不認為是苦,性格上古樸無華。在外在表現上,一言一語,一舉一動,接人待物都表現出和平與寧靜,像一座靜靜的山如如不動,像江河源遠流長,像月亮皎潔明亮,默默地掛在空中,像和風細雨,安安詳詳。
如果你打算踏上修行者之路,首先,你要訓練自己如上述講的和平與寧靜的心境。這比什麼都重要,你若在這種心境狀態中去煉功,那是自然而成。
「易經」講的基本思想就是,人外在、內在都要表現出順應自然,保持一種和平寧靜的心境,並去創造一個和平寧靜的環境,而在生命本質上卻要逆自然而行。老子的「道德經」其基本思想也是如此,在環境上和平寧靜如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修煉上,則是「知其陽而守其陰,知其白而守其黑」,逆天而行。過去,人們對易、道德經的批判,不是從修行的角度,強調的正是相反,在環境上要逆其自然,在生理上、生命上卻是順其自然。這就是修行與不修行的根本差別,是兩種不同的進化方式。
第九十八集  有神則靈
氣功研究者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三會的接軌,即代表科技界的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會、宗教協會、氣功協會(研究會)的接軌問題,其不能接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三者各以各自的概念、方法去研究人體的潛在功能,這種研究太拘泥了,太「點」化了,如果放開視野去研究宇宙多層次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質,反而容易找到共同的語言。
宇宙生命本質具有光、音、色三種特徵,而這三者又以光為主,音、色是伴隨產生的效應。生命之光的特徵與物理之光不同,物理之光是熱能的一種表現,它有速度,而生命之光沒有速度。在科學上研究物理之光是首先測出它的速度,經典的辦法是用兩個轉動的齒輪,但是生命之光沒有速度,故而無法測量。
「維」的概念是人為的一種概念,維實質是不存在的,人類僅僅是為了研究某種現象,而命名出維的概念。三維空間的特徵是物質的速度最大極限為光速。物質的溫度,最低極限為負二百七十三攝氏度。
生命光子的最低速度,大於物理光速,而大於物理光速的物質,人類用物理光速以內的儀器是無法測量和感知的,這種現象就稱之為隱態。
生命光子的速度無限大,其速度稱之為太極,大到已經沒速度了,稱之為無極,接近大極(速度)、太極(速度)、無極(速度)就稱之為如來。如來的意思是:如去如來,感覺不到去也感覺不到來,因為太快了,感覺不到去已去了,感覺不到來已來了,故而表現出一種如如不動,並命名為佛。
舉個不科學的例子,孫悟空一翻跟斗十萬八千里,一個跟斗一秒鐘,速度是每秒五點八萬公里,而物理光速是每秒三十萬公里,如來佛的速度又遠遠大於光速,故而孫悟空被如來活捉。
人類的宇航速度大概是每秒八萬公里,遠遠低於具有超光速的飛碟,也就是說,飛碟的本事已經遠遠大於當年的孫悟空。
搬運功夫是對生命光音能量體的一個具體的應用,因為速度太快了,已經如去如來。
生命光音能量體,何以能表現出顯態的力呢?這是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研究宇宙生命本質的突破口。
生命光音能量體表現為力的顯態現象,在修煉者身上是經常發生的。比如,當你雙盤打坐穩穩坐好時,一種力量會使你震盪,反彈於地面,把人體拋出,如果這股力量能持續,而修煉者又能掌握平衡技巧的話,就是飄浮現象,這種現象在印度瑜伽術中有所體現,在西藏喇嘛中也有記錄可見。
當一個人雙盤打坐,被拋出時的瞬間生命能量級是五級,而能夠懸浮起來的瞬間能量級是六級,意念搬運時所表現出的瞬間能量級是四級,但是瞬間能量級並不代表這個人的生命能量級。如上一集中講的,那只是突發的、瞬間存在的一種引發功,就如同跑百米,十秒,但是他不能以每百米十秒的速度跑完馬拉松,百米是瞬間的暴發力,是暴發速度。
現在的問題是,科學有沒有辦法,在生命能量突發的瞬間,測出點什麼數據。如果僅是測量一些小來小去的現象,是找不到問題的突破口。如果就拿搬運和懸浮這兩個現象下手,去硬碰硬的研究,這比較實在一些,但目前的科學儀器在這兩個問題面前,顯得無能為力。這表示,人類的實踐已跑到科技理論的前頭。
故而氣功學仍需摸索前進,宗教依然以千年古典為修行的依據。
有讀者關心,九陽功共九式,已介紹了五式,另四式如何。
在讀者習煉九陰功和九陽功前五式時,如果熟練了,得手了,找到裡邊的勁了,就會產生瞬間突發力,這種突發力能量級在四級以上,修者需要一次次的去適應它,在適應過程中去掌握它的規律和技巧,這就是九陽功第六式至第九式的內容,是無式之式,但可以歸類,目前筆者尚無法控制,故而難以以定式用語言陳述。這四式大體可歸類為,第六式,搬運,第七式懸浮,第八式遁術,第九式上陽下陰。
本叢集共一o八集,從第一集至此第九十八集共七篇,尚餘十集是後記。
上述七篇,概括起來是提出一個有關宇宙生命的理論。根據這個理論確定生命逆向進化即修行的需要性與可能性。第三,提出以中脈七輪為核心的神功修煉方法,即摩尼功法,它包括九陰功和九陽功。第四,分析了古代修行經典,號稱經中之經,一卷經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易經」、「道德經」,以及古瑜伽的修煉方法。
以上七篇內容就是太平天師寺的修行、修煉的法門。
太平天師寺以修行為宗旨,以修出摩尼珠回歸生命天河為目標,以九陰功、九陽功為基本訓練方法,並溶佛、道、神、巫各門精華為一體,為專修課題。
天師寺不做一般的「佛事」,除提供眾生拜願的方便之外,另設疾病診詢服務處,為眾生排除疾病,提供治療的方法和建議。
天師寺是大日如來、九宮娘娘的道場,是天龍雲集之地。天師寺上通天庭佛殿,又溶西洋、東洋,溶佛、道、神、巫為一體,古印度瑜伽亦是天師寺的基礎訓練方法,天師寺也為古印度瑜伽的開宗始祖薄伽梵大神提供了道場。
太平天師寺所在山不高,但有神則靈,天師寺院落不大,但有靈則驗,願天師寺的修行者,刻苦精進,大道朝天。
宇宙生命學  後記
第九十九集  信者不迷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著一個問題:「生命」,指導人類活動的語言、文字就稱之為理論和方法,或法。例如,佛教稱以釋迦牟尼的言論為根據而由後人書寫的經、律、論三藏十二部,為人類轉迷成悟,轉癡成慧,轉凡成聖的大法,即佛法。
在佛法裡,即含有理論——法的依據,又含有方法——實施的步驟、形式。
指導人類生命活動的理論方法有很多,因為生命活動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指導這種活動的理論方法也就因此而分門別類。
比如指導人類生命社會活動的理論方法——辯證唯物論,人口論……
指導人類生命經濟活動的理論方法——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市場學……
指導人類生命物質活動的理論方法——自然科學,植物學,動物學……
指導人類生命健康活動的理論方法——醫學,運動學,生理衛生學,環境學……
指導人類生命防衛活動的理論方法——武術,步兵操典,兵器學,軍事學……
指導人類生命心理(精神)活動的理論方法——藝術,文化,教育學……
上述六大類可統稱為人文科學,這是全世界絕大多數人所共認,所接受,並用以指導人類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理論方法,或稱之為法門,簡稱之為「法」。
上述這些也稱之為現代科學,因為在人類生存的百萬年中,這些理論方法僅是近幾百年裡的事。
但是,人類的生命活動並不是近幾百年才有,它已延續了百萬年,甚至更久遠,那麼,近兩千多年以來,人類的生命活動是靠什麼理論方法指導的呢?是宗教學。宗教流傳至今,宗教活動依然存在,依然做為一種指導人生(人類生命活動稱之為人生)的理論方法而存在,僅僅是被視為迷信活動。
但是宗教本身不承認自己是迷信的產物,不承認是迷信活動。西洋人信基督教、天主教,西洋人不認為基督教、天主教是迷信,但是認為佛教是迷信,而佛教的人卻又自稱是無神論者,認為西方教、東方教(如道教)是迷信,而佛教不是迷信。
道教認為我也不是迷信,宗教都不是迷信,巫、大仙才是迷信。
而巫卻說:不迷不信,信者不迷,迷者不信,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中國的知識界崇拜西洋的科技文化,甚至西洋的社會制度,但是西洋的知識界卻信天主教、基督教,美國總統就職時要以手撫「聖經」宣誓。
人類現象就是這樣奇怪。
那麼,兩千五百年前至五千年前,七千年前,十萬年前,幾十萬年前,人類的生命活動是靠什麼理論方法指導的呢?
有人說:沒有理論方法。那就是說,人類象狗一樣,熊一樣在生存、生活?人類之所以是人類而有別於其它動物,就是因為人類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有理論方法的。在兩千五百年至幾十萬年以前,那時雖然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宗教,但是人類仍有不稱之為理論方法的理論方法,那就是巫,全世界的人類都是如此。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在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科學也是如此,或者只能這樣說:「人類,一切人的老祖宗都糊塗,都信巫,而現代高科技的人類正是這群老糊塗的子孫,這叫青出於藍勝於藍。
氣功學者不承認自己是迷信,但科學者卻認為氣功學尚不是科學,有些甚至認為是一種騙術。佛教不承認氣功,反對氣功,尤其是自認是正宗佛教徒的人堅決反對氣功,因為佛經裡沒有氣功這兩個字,佛經裡也沒有飛機、火車、汽車,沒有錄音機、麵包等等這些字。
但筆者不反對這些,不反對一切,因為一切都是因緣而生,一切又會因緣而滅。
釋迦牟尼佛也不反對這些,釋迦牟尼佛不反對一切。釋迦佛尊重一切眾生,尊重一切生靈,尊重人、動物、鬼、仙、神……連蒼蠅也尊重。
釋迦牟尼佛尊重「外道」,尊重婆羅門,沙門,尊重一切修行、修煉的人。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教化他的親學弟子,使之有大悲心,使之「悲智雙運」普渡眾生。
故而佛曰:佛心者,大慈悲是。猶以大乘佛法,是以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為已任,若缺乏大悲,即不能成辦。
故而佛的弟子不應反對科學,不應反對其它宗教,不應反對產生宗教的巫,也不應反對氣功學,若反對的話,釋佛又何必下世娑婆世界呢?何不自去西方極樂國與阿彌陀佛同在為好呢?
佛教創始於印度。釋迦牟尼生時,古印度已由「吠陀」時代到「奧義書」時代,婆羅門教的勢力在印度已根深蒂固。婆羅門教就是古印度瑜伽,它發源於古印度的西北部,並沿恆河流域向東發展。
古印度瑜伽(婆羅門教)認為:宇宙中有神秘的「實在」,稱之為「梵」。宇宙萬物(包括人類)是以梵為本體而發生的,人類的生命本質,是與大梵同性質的,是常存、永恆的。
在古印度瑜伽的理論(吠陀經、奧義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瑜伽,其基本觀點、理論方法依然如古。認為萬物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由宇宙精神(大梵)與個人精神,兩大元質和合而成的。
瑜伽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個體生命本質與大梵(神)相合,即天人合一,這是生命的最理想的歸宿。
瑜伽認為:通過各種不同途徑的修行、修煉方法,是可以實現這一崇高理想和目的的,其基本形式是蓮花坐。
其方法是:誦古經以開智慧,通過打坐,衝開梵天輪(天門),讓個體精神與宇宙本源——梵相合,從而獲得梵的能量,而獲得大智慧。
一種方法是:極度苦行,崇神(梵)律已,靜心寡慾,服從梵所訓示的真諦,從而達到與梵合一的最高境界。
一種方法是:以敬信之心禮神(梵),以仁愛之心愛人,以純潔自己的靈魂為修行,以期與梵同在。
在具體修行的手法上,是以中脈七輪為主要的修煉目標,通過呼吸(調息)使個體生命衝出中脈與梵相合。
在修行上要遵守八種戒條:1.控制慾望;不殺生,不說謊,不盜,不淫,不貪。2.遵循清淨、知足、苦行的生活方式,並誦古經、禮神敬天。3.堅持瑜伽姿式訓練,猶以蓮花座為重要。4.注意控制呼吸(調息)。5.制約、限制人體的各種感覺(眼、耳、鼻、舌、身)。6.內省,精力集中,意不分散。7.靜慮默想(冥想)。8.三摩地(入定)。
從古、今瑜伽中可以看出,其與中國氣功極為相似,在中國古代,把以調息為主的修煉方法稱之為氣功。
古印度瑜伽,始於七千年前,創始人是薄伽梵,在佛教裡尊稱薄伽梵為古佛。即古代的大徹大悟者。
在兩千五百年前,西北方的婆羅門與印度東方的沙門發生了衝突,沙門反對苦修行,而淪於奢侈。但是,關於生命輪迴,人生的意義在於尋求解脫、涅槃的觀點,在古印度各地早已是公認的理論與事實。
釋迦牟尼正是在印度東、西兩方發生宗教理論衝突時,提出了不偏不依的「中道」說教,並建立了僧團,創立了新的宗教——佛教。
問題是,同時代的人,老子為什麼沒有以道德經為理論在中國創立宗教而立足呢?
第一○○集  信能生靈
只能有一種解釋:老子沒有應時而生。
釋迦佛是應時而生,印度東、西方的宗教衝突需要以一種新的人生理論去解決,古印度各小國的分裂局面需要有一種理論去統一。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崇佛教,統一了全印度,佛教理論在印度站住了腳,並借助阿育王的力量向世界傳播。
老子服務於周朝天子,但正值春秋之際,諸俟林立,形勢不是統一,而是各自獨立。老子的思想不合時勢,無力幫周天子統一天下。老子西出涵谷關去秦國,以期秦王採納他的理論,但秦王未見,也不採納,故而老子與他的道德經未能在當時,如釋迦在印度那樣光大。假若老子再晚投胎一段時期,若值戰國時代,情況也許就不同了。
按佛經記載,釋佛投生前,天人已幫其測算了天時,故而一舉成功。
難道太上老君沒有測算好天時嗎?難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嗎?按中國古書記載,當時三清之間鬧矛盾,通天教主支持殷商抗周,而太上老君支持周滅殷商,待周朝要亡之際,太上老君又親自投生以估周王朝,但歷史的車輪只是向前,天神都無力使歷史的車輪倒轉,何況又投生為凡人。
天道不管閒事,任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而如如不動,始終是不偏不依,泰泰然然。
釋迦牟尼正是抓住了天道的這個特點,提出了不偏不依的「中道」理論,適時創建了佛教。
釋佛的中道教說有兩種:其一,緣起中道;其二,八正道中道。
緣起中道是反映人生的一般規律,八正道中道是論述人類尋求生命解脫的理想的實踐法則。
釋迦佛針對印度當時東、西兩方的宗教理論弱點,而離兩邊說中道。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生緣老死(因為有死才有生,有生才有死。此是解釋輪迴的原因)。生滅則老死滅,即不生不滅。這就是緣起的法則。
根據緣起的法則,解釋人生為什麼痛苦(此苦系指無常,如有了還會失去,生下來還會死掉等等)。苦,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有因由的。也並不是上天,梵(天帝)給施加的懲罰。上天是不管這些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個體生命自己造成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報,宇宙萬物都是這種因果關係。這就是緣起的流轉定律,即,一切生命現象、萬物都是隨機緣而流轉變化,這個自然的緣起的流轉律,使生命不息,輪迴不止,得而復失,好而又壞。
如果此時,打開老子的道德經,開篇就是「有」與「無」,「兩者同出而異名」。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離開另一方面而獨立存在。有生就有死,有美就有丑,有進就有退。一切事物都是向著其相反的方向去轉化,「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的思想也反映了中道的思想,實際上,五千年前的古易,就是中道的思想,易指出要得中,否則極必反。
但是,釋佛根據緣起法則,進一步指出解脫的可能性,即「斷因則無果,無生就無死」。這就是緣起的還滅律,此即中道二律,流轉與還滅。
其實老子也發現了還滅律,在道德經中說,王者若不珍重珍奇,民間也就無盜。老子是把還滅律應用在治世上,釋佛是把還滅律應用在人生解脫上。
下面,釋佛又進一步指出緣起法的空寂性。即有,並非是實實在在的有。無,並非是實實在在的無。有非實有,只是名之為有;無非實無,只是名之為無。若執著於有,或執著於無,則落二邊見,非中道也。亦即,一切法,均是因緣而有,因緣而無,一切是不實的假名,其本性空寂。亦即,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的假名法,人類應該在這因緣之中,各相世俗法中,去體觀空寂,不要執著於「有法」、「非法」二邊見,不要只在一邊上下功夫。緣起法的空寂性,反映出諸法的生、滅、有、無的相對的真實性。(空寂與真實並存)。
這就是中道的空寂律。
道德經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也指出了有與無的空寂性,同時指出,若落於空寂這一邊,是觀其無常的莫測變化,若落在真實性這一邊,是觀其有的運動現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
釋佛又根據上述理論提出:1.諸行無常(諸行空);2.永恆不變的法是空;3.涅槃就是寂靜(無我我所)。此即佛法的根本思想,即三法印。
根據三法印這個理論,一切萬物都是因緣關係的生滅,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一切事物都具有暫時性,相對存在或相對消亡性,而不具有獨立的存在性,固定不變性,絕對獨立存在性。人類若能體驗到這種本性的空寂,即得解脫(了脫生死)。
寫到這裡,也不知讀者能否看明白,不過,明白也罷.不明也罷,倒是可以看出,古人不是鬧著玩的,是很認真的,是在研究人的生命、人的生死問題。
很多僧人、居士,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了脫生死,尋求解脫」。但是對於解脫兩字的含意並不知道,只是說,若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解脫了,跳出了三界不在五行中,不在六道輪迴之中。
解脫,只是名為解脫,而非為解脫,在以前的集子中已經講了。解脫就是溶進了光的海洋而再也找不到自我了,空寂了,即不人又不鬼,只是光的海洋中的一滴水。有的居士、僧人說不對,「那裡有房,有吃,無限美」。但是佛說了,空寂就是解脫,有房有吃還叫什麼空寂呀!
有讀者問,這些是否與修行、修煉無關。太有關了,修行的方法就是根據這個最根本的理論,否則就會落入盲修瞎練而不得正果。
中道之說的另一個就是「八正道」。所謂人正道就是告訴實修者,在尋求解脫的修行中,要採取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亦即離苦、樂兩邊,既不執著於苦,亦不執著於樂,在無苦無樂的中道上修行。
釋佛提出八正道的實修方法,是針對當時印度外道,西面的婆羅門的苦行僧,東面沙門的極樂主義,因此,中道行在當時是佛教的特質所在。
中道修行,反映了佛教的特色,是內求法,信、智合一,要有充滿理智的信,意在人生的智,而不是向外去尋真。不是靠神來解救,也不是靠佛、菩薩來解救。
修行的方法,首先得有信,這也是一切宗教的特徵,不信則不靈。若是不信也靈的話就不叫宗教,而是科學。宗教不是科學,不信則不靈是宗教的特徵。氣功也是,不信則不靈,這就是為什麼氣功不屬於科學範疇而屬於宗教範疇的原因。但是,不能把「不信就不靈」的東西稱之為迷信,因為有「信則靈」的實際存在,有存在就不叫迷信,而僅僅是科學尚無解釋的能力,無破譯的能力。
因此,宗教學是專門研究人類生命本質的理論和方法,是與上集中六種人文科學不同。六種人文科學是研究生命之用,而宗教學研究的是生命本體。從某種意義上說,宗教學是高於上述六種科學。氣功學僅僅是沾了點宗教學的邊,但害怕扣上迷信的帽子卻又不敢沾宗教的邊。
如果,宗教研究的是確實存在的,那為什麼不信則不靈呢?因為生命本質是一種超心理現象,信與不信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活動。信,才能使心力集中而產生超心理現象,不信,則無法使心力集中,就不能產生超心理現象。
故而佛說:不信者不能渡。就是因為不信者,是無法產生那種超心理現象的。故而無法得渡。降低格調比喻一下:比如,全國的人都不相信這個總統,這個總統就很難當,若是全國的人都相信這個總統,這個總統辦起事來就會很靈。難道這個總統不科學嗎?人類的心力是一個看不見的巨大的力量,反映在個體上,信念就是一種超自然的力,它可以表現出科學無法解釋的、違反科學規律的超常規、超自然的現象。
第一○一集  信是修煉之本
修行與修煉的前題、先決條件就是一個信字,氣功學亦是如此,很多人修習中,進展不大,難能有成,除方法不當之外,很大程度是在信上。故而,修行,修煉要先修「信」。
那麼,信又如何修呢?下面介紹一下佛門關於「信」的修學方法。
第一是信順。內心不能存在絲毫的成見,而要以理解為基礎,這就是「理解萬歲」,丟棄主見,才能信順真理,丟開你平素的經驗之見,信心才能得以清淨,才能與三慧中的聞慧相應。
第二是信可(解信)。在信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深刻瞭解你所信的「對像」,去印證、印可它確實如此。只有認得真,才能信得深,故而要內心去思考,以求信與智的統一,這樣,才能與三慧中的思慧相應。
第三是信求。根據智慧思考後,採取行動,以求獲得,與修慧相應。
第四是正信。通過修習,體悟到真理與最初所信之事完全相符,這樣,就與現證慧相應。
上述就是佛法所說的「信智合一」,信智不二法門。這也是佛教的特色,信不排智,智以信成,信是手段,智是目的。
根據這個信智合一的理論,大多修行、煉功的人都是徘徊在第一步而止步不前。為什麼往往婦女比男士修的速度快,就在這個「信」字上。修行、煉功,首先要在這個信字上下功夫。比如,氣功治病,不信就不靈。煉功也是如此,不信,不堅信,甚至是盲目的信,就難有進展。
為什麼宗教學、修行非要信字當頭呢?因為佛法中的智慧,是從自證中來,佛法中的大智大慧(功能),即一切所得的知與識,都是立足於以人為本位,而不是從外界,憑經驗、學問而來。只有通過內證,瞭解了人的生命本質,掌握了生命本質的智慧,再去觀察宇宙萬物,才能通達無礙。
佛教修行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上述介紹的「信智合一」的內求法。第二個特點叫「悲智雙運」,即修行求開慧(開開慧眼,得到觀察宇宙的大智慧),必須要以慈悲之心對待世上一切眾生。佛門講的慈悲是兩層意思:一是報恩而不是施予;二是冤親平等,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慈悲。
人類所表現的慈悲往往是以我為中心的慈悲,把慈悲當作是一種施予,而不是報恩。另就是順我者可施予慈悲,不順我者則亡。這種慈悲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具有獨佔的排他性,在慈悲的裡面含有歸屬性。若歸屬予我,就慈悲之,不歸屬於我就毀壞之。這種慈悲是愛與殘酷的仇恨的結合。
佛門主張的慈悲是冤親平等,不具有歸屬性的慈悲。這種慈悲方法提出容易,做起來難。就以佛門自身為例,不同觀點的可否相容,對外道可否相容,釋迦佛能做到,但佛門弟子就很少能做到。故而就要學佛,要修習慈悲心。若不修習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心,開慧是不可能的,就會為業所障。
上述這些就是佛法,根據緣起律而成的因果法則,這是宇宙的因果自然法則。惡因惡果,善因善果,無因無果。福、禍並不是上天的賜與或降罰,而是生靈的自作自受,種善因得善果,結善緣得善報。
根據因果法則,可以看出人的命運可以自己把握,種善得善,種惡得惡。
在中國的古易、道德經裡也可以看出這種觀點。即上天是如如不動的,獨立而不改,並不去理會人間的事,只是按照自然法則運行著,而無論是人、鬼、神等等,都要受到這種自然法則的支配。
釋迦佛根據這個因果自然法則提出了生靈修行的相應的修行方法。即信智合一,悲智雙修。
故而「信仰、智慧、慈悲」為大乘佛法的三大心要,只有均衡發展的修,才可由凡夫位,次第修學,進達於最後究竟的佛果。
世人學佛目的是究竟涅槃了脫生死,而並不是進廟燒燒香,會誦幾段經文,能唱幾段偈。關鍵是要學習佛法,然後根據佛法去如法修行。
佛法分兩大類:一是教法——教,即是由釋尊以語言文字所傳授的,解釋宇宙生命真相,以及生人、生天、成佛的一切教說。即後人所編寫的一切經典;二是證法一宗,即釋佛關於如何修學以達到解脫的方法。前為理解,後為實踐、修證,二者不可分割。
關於教法,需要有兩點基本上的認識和理解。一是「法界等流」,即法界(諸法實相)本不能以語言文字代替。正如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玄之又玄……故而只能藉語言把它相似相近的表達出來,成為與法界平等流類的佛法。這種語言的顯示,雖不是諸法實相的本身,但可從中領會。這就是說,佛法並不是事物(諸法)的實相,而僅僅是與之相似,盡可能與之相近的一種對事物(諸法)實相的描述和解說。
二是「大悲等流」,即佛法是釋佛把自己證悟的法門宣示出來,並不是為生活說法,也不是為名利而說法,而是以利益眾生而說法。
佛法的第二大類是證法,即修證,對佛法作實際的參究和體證。因此,學佛法,無論是念佛、禮佛、持戒、佈施、修定、修慧,只有從實學、實修、實證中才有所得,若學而無得(無證、無成就)則是仍在佛法之門外,未能進佛法的領域。
學習、修習佛法的所得,即成就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信成就。華嚴經曰:「信為道源功德母」。若信不誠真,在信字上沒下功夫,再精進,再勤學苦煉也是得不到佛法。
這令人想起女巫成道的經過,一般民間女巫並不修煉什麼,而且文化水平大多也不高,但其眼功、耳功開得很快,往往是幾個月至三年,就可開開,那麼她們到底是如何修的呢?非常簡單,立個大仙堂,還請上一尊觀音像,有條件的就到廟裡請一張全佛圖。然後就每日三次香,每日叩頭拜三次,非常誠信,不久就出現了眼功和耳功,由此可以看出,一切宗教、類宗教(如民間女巫、氣功等等)均是以信字打頭,不信,信得不真則入不了其門,佛教也是如此,首先也是要在信上修煉,民間女巫往往是生活中出現了麻煩,坎坷命運迫使她無路可走,為了求生不得不信,發自內心的信,只有這一條生路了,於是虔誠地信,五體投地的信,悲痛地信,結果卻出來了功能,給了她們一條謀生的路。有的是被病磨得死去活來,久醫無效,只好信了,只好在信中求活,結果病好了,功能也出現了。
二、戒成就。受戒的人先要經過三十至五十天的拜懺,差不多每天晚上七點至九點,念佛一聲叩一個頭,站起來唸一聲又叩一個頭,連續叩二個小時,用這種叩頭的修煉法獲得信的真切,信的清淨,然後經過三白羯磨,成為止惡行善的新人。
三、定成就。坐禪僅僅是求定的一種修煉方法,但並未真的成定。真正成定時,在身心上會有變化,達到不同定境程度時,會反映出不同的定德。比如對欲界的一切惡、不善法,因定德已具,離欲而不起心,出定以後,往往在飲食、睡眠上會自然減少,且身心輕安非常人所及。比如,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急不燥,事成、不成依然如故,心靜如水,看世間的事就像是看動畫片,只是默默地觀,不偏不依,不進入角色,不為之所動。
四、慧成就。到了這一步就了得了,有了明瞭抉擇的功能,解脫出世均是以此而成就,在初步有了慧成就時,又會強化了信、戒、定,故而慧又是真信、真戒、真定之根本。
上述就是修習佛法的四大步驟,信、戒、定、慧。這裡首要的是個信字,信能得戒,不戒而戒,信能得定,不定而定。信能得慧,不慧而慧。但修行者,往往輕信,而重在定、慧上下功夫,今觀很多僧人,久修無成,原因就在於這個信字。
第一○二集  人生難得
如何驗知自己在學佛修習過程中是否有所成呢?有一種旁證的方法,即,在修行中會產生四種不同的殊勝心境。
一、夢境:夢中見佛、菩薩、天人、蓮花、菩提樹等等。
二、幻境:在靜坐時,若心境不亂,會出現幻境,如明淨的虛空,無邊際的大海、原野、蓮花、日、月、佛、菩薩、天仙……會聽到虛幻的心聲,各種音聲、傳法聲,有時有異香味等等,出現時可試著與之交談,但莫追,莫留,任其自然變化,若出現不良幻境,則以法排除,例如心中念佛號,六字大明咒等等。過去,一些習氣功者也出現幻境,但不少是不良幻境,出現後又無法排除,習功者稱之為走火入魔。
三、定境:若是真得定境,會有種種細微的定相,獲得定境成就的會有定心現前(一般功夫稱之為元神),其可來去自如,自己可以任意支配。
四、證境:這一步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佛門稱為法性寂,其人可獲得不生不滅的自證,此為最高究竟的智境。
夢境是反映信成就,幻境是反應入靜的情況,反應戒成就,定境是反映定成就,證境是反映慧成就,讀者可對照檢測一下自己,找到差距,就易了知應在哪方面再下功夫了。
一般的人,心識散亂,追求外界的欲塵,不能按佛法如法去修行,就很難出現上述種種境地。
這種在修行中所得的境地,是宗教領域裡的事實。每一宗教都有它特殊的境地,這是確實存在的,是修行、修證中的一種特殊體驗,佛門,真正懂得佛法的人,都會承認這是事實,故而不能用常人、非修行者的機械的眼光去一慨抹殺,謂之以迷信。
前面三集主要介紹了佛法。修行人若不知佛法又何從修起呢?
下面談談怎樣理解「人生是苦」。首先,此苦非彼苦,釋佛在佛法中所說的苦,並非是世人口邊上所說之苦,釋尊所說之苦是指心苦,而不是指身苦,若是身苦的話,修行就是要吃得身苦,若要不苦,人又何必去修行呢?
所謂心苦也並非真的說是心苦,只是名之為心苦,而非是心苦。那麼,釋佛到底指什麼才是人生之苦呢?這個苦就是指無常,指變化莫測,指朝福禍夕,指事物的變化,指一切都不是實實在在的永恆。
比如,人活著,但不能永遠不死,發了大財,轉眼又丟失,好容易生活好轉了,但人又病倒了、老了,這種沒有永恆保障的事,釋佛命名為人生是苦。
在人生是苦這個情況裡,佛法指出如何去修才可以了卻此苦而獲得永生。這裡的永生並不是說人長生不老,因為那是不可能的,這裡的永生是指不生之生,是不生而獲得永生。
另一個概念是「出世法」,這裡的世是時間的意思。「世界」這個詞,世是表示時間,界是表示空間,世是表示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所謂出世,就是不受時間制約。
如果用現代物理學來解釋,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不受時間因素控制呢?就是當速度大於光速,無限的大於光速時,就不受時間因素控制了。現代物理學的研究,證明了「出世」的可能性。
那麼,什麼樣的東西才能具有超光速呢?只有具足夠大的生命之光能量的物體才可具有超光速而出世。因此「出世」、「了脫生死」的實質,就是你如何通過修持,使自己的生命光音能量體有足夠大的能量。
再一個概念就是佛法中的「一切皆空」。關鍵是這個「空」字,這裡說的空,並不是指什麼也沒有,而是指:由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實在的不變體,稱之為空。
佛法中講的空,與老子道德經中講的「無」是一個概念。無,並不是指什麼也沒有,而是指變化莫測。「無以欲觀其妙」,觀「無」什麼呢?觀「無」之妙。妙是變化莫測,沒有常態。
空也罷,無也罷都是相對於一切皆有而言。有,是指因緣和合體,是具體的存在,但又是隨因緣變化而變化,而無固定的一成不變的常態。有從空中而來,從無中而來。道德經中說:「有以欲觀其竅」,觀什麼?觀有的變化軌跡,竅是指軌跡。
「一切皆空」的含意是相對於「一切因緣皆有」而來。故而修佛法,不僅要證得空性,還要證得「即空即有」,而不能落在一邊,知有不知空,或知空不知有都不是中道行,而是落二邊見。
下面再談談做「佛事」。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寺院裡成天忙的是做「佛事」。所謂做佛事,就是在家人花一些錢,請寺裡和尚給拜懺,以超度亡靈,或減罪等等。
在釋佛時代,在古代沒有這種佛事,這些事情都是信佛的人,自己照本誦誦經,懺懺悔,替亡靈懺懺罪。以後,做官的為了講排場,就花錢雇和尚來誦經,由和尚替自己懺悔,由和尚替自己超度亡靈。
上行下效,而成了「佛事」之風。花錢請和尚,或花錢雇和尚去做佛事,本身無所謂好不好,只是要看有沒有用。筆者說:沒有用!因為禮懺、懺侮不是別人能代替的,請別人來超度亡靈,遠遠趕不上有血緣關係的人自己去超度亡靈,請別人超度亡靈,那亡靈不知會超度到哪去了,也許做到地獄裡去了。
打個比方,市裡分配給一些單位種樹,指定必須是機關幹部參加,有的單位,以幹部太忙為理由,抽調車間的人去種樹,或是乾脆花錢雇農工去種樹,樹種完了,那麼效果如何呢?
市裡指定機關幹部去種樹,目的是通過種樹,使機關幹部參加集體勞動,從而淨化思想。這和花錢雇和尚做佛事是一個道理,沒有用。另外,寺院裡出家人的主要事業是修行,若是寺院忙於佛事,表面看上去熱熱鬧鬧,實質卻是佛教衰敗的一種表現。
筆者知道有些寺院是不做佛事的,例如多寶講寺、天師寺,但天師寺提供香堂,由在家人自行拜懺,自己給自己做,這樣效果就更好。
近幾年,城鄉「佛事」大興,一方面是表示信佛的人多了,一方面,這種活動有濃厚的迷信色彩,會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最終影響佛法的弘揚。
有不少學佛,見面就說:人活著真苦啊!其實人生並不苦,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與樂是相對的,窮有窮歡樂,富有富中苦。人們看「紅樓夢」,賈寶玉,林黛玉,詩社,花前月下,老太太祝壽,有樂,但林黛玉病死,老太太祝壽上的菜,一次不如一次,大觀園敗落,又顯出苦像。人生有樂,相對於樂才顯出苦,人生有苦,相對於苦才顯出有樂,佛法中所說之苦是指苦樂無常,不能長在,是指無常之苦,而此無常之苦,在人生中並不容易感覺到,即使有人感覺到了,也會認為無常是正常現象,不可能有常,不可能長在。猶如流行曲中,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一般。
所謂「人生是苦」,是指這個不常在,但人生難得,能得人身本身就是福報,福享盡了,人身也就消亡了。「人生是苦」是相對於這個而言的。佛法是告訴人們如何去尋求永恆、有常,從而擺脫這無常之苦。人活著,本身就是福,問題是不要把福享盡了,在福報未盡之時,抓緊學修佛法,以獲得永恆、常在。正如:「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佛法中的空,就是指無常。
因此,學佛,不要只停留在見面言苦,吃素、念幾句佛、經上,那只是表面,並未進佛法之門,而是要在上述基礎上,再進一步去明瞭佛法。明瞭佛法也並不是能背下「禪門日誦」,日誦是為了方便,把佛門五宗的日誦集中在一起了。實際上,你修什麼就只看什麼好了,你若能打坐入靜,那比背誦什麼經都要強得多。
第一○三集 十年磨一拳

「無上甚深微妙法,我今見聞得受持,百千萬劫難遭遇,願解如來真實意」。此四句是佛門誦經、講經時的「開經偈」,十分有名氣,這是武則天女皇的手筆。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代女傑。她不是凡人,她的原名叫「龍彩珠」,是東海黃龍的第九個女兒。第八個即是前集中談到的崑崙八妖。大女兒即是第二代天皇,即天公的易妃。龍彩珠是天後聖母的私生女,天後聖母就是媽祖,亦稱海神娘娘,這段戲是天宮密史,世人無知。
龍彩珠召至天庭之後,因其極媚而得寵,被封為小王母娘娘,民間傳說中的王母娘娘就是此位。當時天庭中眾女仙不服,有不少都被她打下界來,織女就是其中之一,織女又名七仙女,小名叫水珠。龍彩珠也多次被打下界,武則天就是其中的一世,但她每次下界之後,又都是觀音將她渡回。
武則天在世曾一度為女尼,其登位為女皇時,大興佛教,如今佛門重要經典的開篇,均把她寫的四句偈放在首位,大法師宣法時,也是先誦她的四句偈。
其在天庭時,原住在水晶宮,此宮現為九天玄女所居。在天庭的一密室裡,現供有小王母娘娘的靈位,她目前已不在天庭。
市俗間的佛門僧人往往自持為大,這並不符合釋佛的教誨,釋佛待天人一向是以禮相待,相互尊重,並無市俗間僧人的那般分別之心。有時佛、菩薩也開開玩笑,居然讓市俗眾經之首,都印上王母娘娘的四句偈。
自持為大,有所持,有分別心就會產生嗔心,而燥,而怒,而煩惱而不靜,這與佛門宗旨,大慈悲心就不相符了。
在美國定居的宣化上人在佛門中很有名氣,他說:有五種人可以說經。一是佛本人;二是佛弟子;三是天上的人;四是一切的天人;五是化人。宣化上人站的就比一般佛門僧人高一籌,因而就能心更寬,慧更廣,把事就能看的更開。
自持為大,自持佛門為大,正是業重情迷的表現,而不能業盡情空如佛。古代,道門一度自持為大,反而敗落,若佛門也自持為大,物極必反。
不少修行、修煉的人,修持一段時間之後,因感覺不到進展而懈怠,而放棄,或生燥心而煩惱。殊不知修行一事急不得,不是今天修一陣明天就可修成,而不必再修,修持是一輩子的事,並不是三、五個月或三、五年就可修成的,要不急不燥把修持作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或修持就是生活。必須切記一條:修行是突擊不出來的,但有的人起修時間不長,卻進展很快,這種情況是兩種原因:
一是往世的根基;二是神力的加持。並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由於某種因緣所至,人不必和人去比,因為因緣不同,無法攀比,那是往世,種下的因,現世收得的果。
七年前,筆者在一園內見一女子習拳,每天只打這幾式,反來復去的練,筆者問,你的拳已打得很不錯了,為什麼不換換別的拳種?答曰:此拳僅打了三年,還須再打七年,十年磨一拳。
拳尚如此,何況修行,若有人能持十年磨一打坐的思想,就可謂是有成的希望。釋迦佛打坐六年,達摩面壁九年,若世人僅習打坐一、兩年就起妄想:怎麼還未成?難道你的根基比釋佛、達摩還深厚嗎?
在氣功界也常有這種情況,有的人學了三個月,打坐了三個月,無感覺,未出神通,於是再換功法,又修三個月,無成,又換。等於上了這家小學的一年級,又跑到另一家小學重上一年級,永遠只上一年級,永遠只是一年級的水平。
另一種情況是:教師本人是大學水平,他在小學裡任教,但學生從他的修學、充其量也只能修成小學水平。一些小學生會想,師父是大學水平,何故其所教的學生永遠只是小學水平呢?上述這個情況,就是目前氣功界的狀況,何故?
兩個原因:其一是體制,體制的局限,只能使學生最高為小學水平;其二是學生的基礎,基礎是幼兒園水平。
有讀者問:應怎樣以修行為生活,以生活為修行呢?
且聽:
水流風動演摩訶,
黃花翠竹現法身,
到處隨緣度歲月,
光明普照日常輝。
有學佛者問:佛、菩薩何不用力,用神力把地球上一切眾生全渡到西天,又何必讓眾生流離失所,修起來那麼費勁?
試過,但失敗了,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另外魯迅也寫過一篇文章論及過此事,此文叫「聰明人,傻子和奴才」,意思是硬渡是不可能的事,渡不動,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推一沉重的手推車,在啟動時是十分費力的,力不足的人是啟動不了的,但是手推車若已動了,推起來就不費力了。
另,人的生命體能量下降如手推車下坡,不借外力,自己就向下墮去,而回歸宙心是要增加能量,如手推車上坡,十分艱難,故修行是十分艱難的事,自己要往上用力,還須借助佛、菩薩、天人的加持。
史前有一段傳說,說的就是十大菩薩強渡眾生,失敗而還。故事是:天上突然現十個大日,地上萬物幾乎絕滅,此絕滅就是生命載體的滅絕,而把生命能量體收歸宙心,故事又說,此時出來一神,持神弓射落九日,只留一日在天。
說明,眾生在不理解時,會求助於神對抗回歸。
此十大日即是十大菩薩,即九宮娘娘及大日如來一文殊菩薩。持神弓之人,即是玄龍大帝的化身,給眾生幫了個倒忙。
十大菩薩不僅未渡成功,反而墮下九個,或轉為狐,或轉為蛇,或轉為海中生靈等等,又經多世修行、修煉,方又修成。經多少萬年之後,大日如來又遣釋迦轉世,設教渡人,讓眾生自修自渡。故而又有佛不渡眾生之說。不是不渡,是渡不了,眾生須自悟自渡,佛僅僅是傳授自渡的方法。
有讀者問:在自修時,什麼情況表示已進入高層次階段,在高層次階段應注意些什麼?
當你打坐,僅僅一至三個呼吸就是光明、光芒一片時,此時,標誌你已進入較高層次了,此時再往上修,就須閉關,但是在閉關時,一定要有幾個同修或師父在外照應,否則危險極大,後果不堪設想。
若要閉關,就需提前準備閉關的條件,在家中是難以閉關的。另外,世上不少人動不動就說是閉關,實際不叫閉關,而只是應用閉關這個名詞,或是僅僅是把閉關作為一種初、中級層次的修行方式。真正的實質性的閉關,個人的先決條件是,一至三口氣出現光芒或大震動(氣入中脈的一種反應)。
在家中閉關往往干擾太大,也會給家屬帶來不安和恐怖。因為會出現多次死亡(休克、假死)現象,家屬無法處理,甚至會出現真的死亡情況,會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倘若你功中出現假死,三天不醒,醫生鑒定,開了死亡證明,推到火葬場燒了,那時你將後悔莫及。因為你尚未修成,還需借助身體修行,但身體沒有了,只好變成個鬼仙或再轉世。但一住胎,又是迷昏,以往的一切又全忘記,又得從頭修起。那時,命運會幫你,迫使你不得不走上修行之路。
閉關,以在清淨的、佛事少的小廟裡為宜,為方便,只要有間6平方米的小室就足夠了。室內應為地鋪,可打坐,可睡臥,其它東西少有,尖硬的東西更應少放,因氣入中脈時,人的震動力十分巨大,席地而坐不至於摔傷,室內無物不至於碰傷。
打坐時,身後約半尺,應放棉被堆,打坐時的氣浪會把你掀仰,這樣以免頭部受傷。
最後一點,閉關時,應出家為好,因為會出現意外死亡現象。在禪宗的修行中時有這種死亡情況的發生,在瑜伽密宗中,死亡屬正常現象。倘若你未出家,一旦死亡,那是相當麻煩的事,家屬要打官司,公安要調查,記者要採訪、報導、宣傳等等,因為這種修行本是宗教上的事,對於在家人的調查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還要為你吃官司,何苦呢?若出家,修行中的死亡是正常現象,死個和尚無論是公安、記者、社會都不會大驚小怪,推出去燒了,無人會過問。
第一○四集  佛學手冊 三十三則

一、為什麼要學佛
走進寺院並不等於邁進佛門,進了佛門並不等於了知佛法,學佛的人不能只學佛門的表面形式,如吃齋念佛、燒香拜佛,而應學習佛門的真諦,真諦是什麼?就是佛法。
佛法並不難學,只是被一些古代翻譯過來的名詞搞糊塗了,其實只要把這些名詞大概弄懂了,佛法也就易學了。
但是學習佛法與學習文化課不一樣,在學佛法的同時,必須以佛法去修行,否則佛學是學不到手的,到頭僅僅是會說幾個名詞而已。
太平天師寺的佛學手冊就是專門為想學佛但又不知道如何學起的人服務的。手冊不僅具有一定的知識性,也提供切實可行的實修法門,目的在於普渡眾生。
首先要討論的是為什麼要學佛?不學行不行?學道、天主、基督、氣功等等行不行。
人們吃飽了沒事做,有時會想:人為什麼生?又為什麼死?人能不能不死?人死後還有沒有?難道一死就了了嗎?就永遠消失了嗎?佛學、佛法就是專門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的,佛學就是關於人類生死之學,佛法就是研究如何解決生死問題的方法。所有的宗教都是研究生死問題,而人世間的其它各種學問是研究在生與死之間這一段如何生活的問題。
生與死原本是人之頭等大事,但人生的多了,死的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不以為然了,反而重視生與死之間這一段百年時間的事了。但百年轉眼即逝,人在臨死時,方會有所悟,死後怎麼辦?正是: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學點佛學,知點佛法,就是為了知道死後怎麼辦。
人並不是一死就了結了,人的生命體是永恆的。人的身體只不過是生命體的載體。比如,你坐在一隻小船上,可以在大海中飄蕩,你好比就是生命,小船就是你的身體,是生命的載體,當小船壞了,沉下去了(死了),但生命並沒死,依然飄在海面上,去尋找新的空船,你有沒有足夠的能量堅持到抓住一隻新的空船,已經不行了,堅持不住了,好容易抓到一隻空船,爬上去一看,卻是畜生船,但又不能再跳下苦海,會沉下去的,那海底,人們已經給它定了名字,叫地獄。
難道生命就永遠在這苦海上飄呀飄,生命是從哪來的?為什麼會飄落在苦海上?
二、生命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僅是太陽系的一個小星球,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微塵,而銀河系也不大,僅是宇宙的一點點,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就顯得極微乎其微的小。
人在地球上有走不完的路,因為地球比人大得多,人在宇宙裡又處於什麼位置呢?人的生命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地球不會孤立地產生生命,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宇宙,是宇宙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來源於宇宙之心,簡稱為宙心。宙心是時間的起點,又是時間的終點。人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這是千真萬確的。「宙」字的含意就是時間,它既是時間的起點,也是宇宙中一切生命的起點,它既是時間的終點,也是宇宙中一切生命的終點。
任何事物都是有始有終的,說它無始無終是相對於人而言,因為人太小,人身的壽命又太短,人對於宇宙來說只能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故而稱之無始無終。
宇宙之心是一個高速旋轉的光、音、色能量團,這個光音色能量團就是宇宙一切生命的本源。無數的生命光子從宙心向外飄流,形成無數條由生命光子流形成的生命天河,眾多的生命光子和合成有一定能量的生命光音能量體(簡稱為生命體),當生命體與有機體結合時,就形成了地球上有身體的生命,如人、動物、植物、昆蟲、微生物等等。生命體的能量級高可形成人,低能量的生命體形成不了人。當生命體與人身結合時,在形成人的過程中,其能量已耗盡,人必須依靠不斷地呼吸,吸收宇宙、天地間的生命光子,以補充生命體的能量,因此,呼吸一刻也不能停止,有的人練功夫,把自身生命體的能量搞得較大,故而長時間不呼吸仍然可以活(如印度瑜伽)。
當人身老化死亡時,生命體就離開人身,由於能量很低,就開始下沉,人們把這種無載體、低能量的生命體,命名為鬼魂。只有當它吸收到足夠能量時(一般要用70年時間),就有足夠的能量再去尋找新的載體。若成人能量級需達到四級,能量低者就是動物、蟲子等等。
三、人身難得
佛說:人身難得。因為,必須是足夠大能量的生命體,才能獲得人身,大量的低能量體只能得動物身、蟲身、植物身等等。因此,人類應珍惜這個人身。
佛又說:人生是苦。這個苦是指人身易損壞,也就是百年之身,而且大量的人還到不了百年,活到七十歲就死了,在陰間修煉七十年好容易有了能量投生為人,活七十年又死了。如果在陰間沒有修煉好,能量不足,一投生,也許是牛、羊、雞、狗、狐、黃鼠狼、蛇、植物、蟲子等等。如果在陰間沒能吸收到足夠的能量,就會再往下墮沉,越沉越深,人們把那裡命名為地獄。
佛說人生是苦,是指人無法永遠活著,生下來又死掉,再生起來,就不知是什麼東西了。只有憑個人的福報了。
福報的大小稱為福量,福量就是生命體的能量。若獲人身,生命體的福量要在三至四級能量;二至三級是動物;0級至負級是鬼魂;負三級至負十二級是地獄之鬼。
五、六級能量就是地仙;七級能量就是羅漢;八級能量就是菩薩;九級至十一級就是佛;十二級能量就是宙心的能量,佛門稱之為大日如來佛。
聖觀音的能量是十一級,釋佛、阿彌陀佛的能量十一級。
佛傳佛法,目的是使眾生通過修行,在有限的人身這一生中爭取把生命體的能量級修上去,修到羅漢位、菩薩位、佛位。因為眾生原本都是在佛位(宙心),只是沿生命天河飄流下來了,越飄越遠,越遠越迷,而不知歸路。
所謂成佛,就是獲得超高能量回歸宙心,不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止,從哪來再回哪去,事情就這麼簡單,並不是那麼神乎其神、玄乎其玄。
佛法就是告訴眾生怎麼樣修才能獲取高能量修出去,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經文說的就是這個東西,都是佛的弟子總結的學佛經驗。比如,著名的楞嚴經,就是二十五位大菩薩、大羅漢座談他們學佛的體會,最後佛說:觀音學的方法最好,眾生都要修學觀音法門,這是眾生唯一能修出去的法門。其他二十四種法門不是不好,只是太難修,不容易修出去。
四、深入佛門
很多人信佛、學佛就是為了不再輪迴不止,於是吃素、念佛、誦經、持咒,甚至朝山焚香拜佛;不少人還辦了皈依,受了五戒;更有不少受了菩薩戒。這是不是進了佛門呢?這只能表示在形式上是進了佛門,在實質上並未邁進佛門。
怎樣才算是真的入佛門呢?就一條標準:了知佛法,即使是出家人,若不修習佛法也不叫進佛門。
什麼叫佛法?佛法就是佛門所特有的為了脫生死、免除輪迴而修行的方法,是釋跡牟尼佛通過自身修煉、體悟、證悟出的究竟涅槃的方法。其中,也包括釋佛給予肯定的一切天人、化人成功的修行方法。
什麼樣的人才能從修學佛法中真正受益?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悲心。否則學也白學,故而修習佛法,首先要修信心和悲心。佛門稱這種修習方法為「信智合一」、「悲智雙運」。這也是佛教的兩大特色。
具備信、慈悲做什麼?是為了更好地獲得智慧。在很多學佛的人中,往往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專修信、慈悲而不聞佛法;一種是專想攻智慧而缺少信仰和悲心。這兩種都不如法,都不是釋佛主張的中道行而落於二邊見。因為,信仰、慈悲、智慧為大乘佛法之三大心要,缺一不可,均衡發展,方可由凡夫位次第修學,進達於最後究竟的佛果。
為什麼三者要同時修習呢?佛經曰:有智無信增邪見,有信無智長愚癡。又說:佛心者,大慈悲是,而唯有真智中才有大悲,為什麼要有大悲的呢?因為大乘佛法以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為已任,若缺乏大悲,即不能成辦。
什麼是大悲心,大悲心並不是施捨心,而是報恩心。施捨心有局限性,功德小,報恩心廣大無邊,功德大。施捨心是以自我為主,順我者施,不順我者不施,甚至令其毀亡。故而佛門大悲是冤親平等的報恩心,這是有別於其它宗教的施捨心,也是大乘與佛門小乘的主要區別。小乘偏重理智,而缺乏救護悲心。
讀者可參考天師寺妙航心語第九十七至一0二集,此六集專門論述生命體,以及佛法的主要內容,如何修習佛法。
五、佛經常用名詞之一
1、佛門五宗:禪、教、律、密、淨。淨土宗是目前大多數僧人修習的法門,它適於一般根基的人。
2、藏密五教:紅、白、黑、花、黃。漢地的密宗多為黃教,密宗適於有一定根基的人,密宗的基本功法是瑜伽,修中脈七輪、明點。
3、業:行為;因:事情的起因;果:事情的結果。佛門認為六道輪迴:困惑造業,因業輪迴;惑,無明是因,輪迴是果。
4、涅槃:離肉身,出三界六道,不生不滅,了脫生死。
5、佛經:是由佛弟子整理編集的,釋迦牟尼通過自身證悟,了脫生死,獲得大自在、大智慧的說教,即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共八千五百多卷。實際上,經是由四種人說的:一、釋佛本人;二、佛弟子;三、一切天人;四、化人。原始經文均是印度梵文,以後由古人譯成漢文。藏文,有一部分經是從藏文譯成漢文。佛經中難懂的一些名詞是梵文直譯成漢文,如:陀羅尼一咒;佛,是佛陀耶的簡稱,是指覺行圓滿,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神通,九——十二級生命能量的人或生靈。
6、菩薩:系指上求大覺,下渡有情的人或生靈,自渡,又渡人。
7、羅漢:修習二乘(聲聞乘),具有七級生命能量的人或生靈,渡已不渡人。
8、佛:具有三覺(大覺),即本覺、始覺、究竟覺。另一種說法:三覺,自覺,如聲聞、緣覺二乘人(聲聞乘即小乘);覺他,如菩薩乘(大乘),行菩薩道。覺行圓滿,系指成佛。
9、小乘(二乘):修苦、集、滅、道及十二因緣(因無明、惑而產生行、行為、業,因行產生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人,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即老死是由無明而來)。
十大乘:修六度萬行。即佈施、捨度貪;持戒一止惡行善;忍辱度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自覺、覺他。
讀者欲詳盡,可參閱「覺海慈航」一書。
六、修何法門
1、什麼樣的人適合修淨土?如何修?
體質虛弱的人、年齡較大的人、文化知識不很高的人、婦女最適修淨土,而且收效極快,不費力,安全可靠。
修法:念佛、五戒、十善、修習六度。具體:設一小香堂,一張西方三聖像,一個小香爐,每日一至三次香,拜佛、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心裡念,口出聲,叫佛一聲應一聲。或是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遍)。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魔化為塵,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三遍)。
若有時間,打坐誦「心經」,或阿彌陀經,或大勢至園通章,或金剛經,或地藏王經,或普門品,或藥師經,或大悲咒等等。
嚴格說,大悲咒是密宗的,打坐是禪,密宗的,但這對於淨土有好處。若想修大功夫,而不是修著玩玩,那就每晚上香後,叩拜一百零八個頭,叩一個頭站起來,再叩第二個頭。叩一個頭,心中念:南無佛、南無法……一遍。然後打坐誦心經三遍,這是最上乘,效果最好、最快的修持法,也是太平天師寺淨土修持密法。這種修持法要比早、晚課,其它法門效果強百倍,你的身體不僅會好,而且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神通。
2、修禪宗、密宗行不行?如何修?
修此兩門要有一定的條件,你要有一個靜室,一個和平寧靜的環境,和一個和平寧靜的心境,而且要拜師,以便經常予以指導,否則容易出偏。另外,你要能吃苦,比如,雙盤蓮花坐起碼要四十分鐘,或單盤坐,腿這一關要花兩至四個月的苦練才能過去,每天要有一至二個小時的修煉時間。具體如河修,拜師後,師父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佈置功課。在太平天師寺,修禪是無為禪,但去靜坐,修密是以中脈七輪修摩尼珠,即摩尼功法,均以打坐為主。
若詳盡,請參閱:太平天師寺妙航心語一○八集。
七、信是敲門磚
1、佛學入門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個「信」字。信者能入其門,不信者入不了其門,信才能誠,誠才能相應,相應才能得到加持、護持,產生共鳴、共振、和合才能獲得宇宙生命能量。
因為宇宙的生命本源是光、音、色能量團。所謂佛、菩薩、天人等等都是生命光音能量體,只是他們的生命能量級別巨大。比如釋迦佛、阿彌陀佛、聖觀音等等,其生命能量級均為十一級,天人以上的羅漢、菩薩、佛的能量級在七至十一級。
而生命體與人身結合後,損耗巨大,絕大多數人呈零級到半級,在人死時,又要消耗大量能量,那時離開人身的生命體,其能量往往呈現負級,故而下墮、下沉淪為鬼魂。
有的人死後,生命能量是零級,本應是孤魂野鬼,自己去找個荒山野地去修,以圖獲得足夠能量後再投生,但此人生時,作惡較多,比如殺生等等,在其剛死時,其生命體處於昏迷狀態時,其一生中,或往世中所造之惡業,眾多「不良」生命體就齊而攻之,奪取他的能量,往往在他清醒後,自體能量只是負三級、負五級,甚至負十二級,只有往下沉,地獄就成了他唯一的去處。
所謂信,就是你的生命體與你所信的「物」,比如觀音,在光、音、色上就能相應,這樣,你就可以獲得觀音給你的能量加持,如果不信,就不能加持,加持不上。比如,觀音的能量遍及虛空,頻率、波長是個定數,你若信,你的生命體的因數就能調到與觀音相應,就可以接收到,否則就接收不到。
任何宗教都是如此,信則靈,不信則不靈,正是因為有這種特性,社會才定義宗教不是科學。凡是具有信則靈,不信則不靈這種性質的事物,都不是科學,都是屬於宗教性質的東西,但這並不是迷信,宇宙中存在這種性質的事物。
2、怎樣才能信呢?
事到臨頭自會信,門前流水自朝東,蜂忙蟻碌營巢穴,無常一到始知空。
八、何知己入門
1、體弱多病、年齡大、文化少、婦女比較易過「信」字關,故而修習淨土為宜,文化高、體質好,男士,易多疑,難以過「信」字關,故修淨土往往徒勞,這些人適於修禪、密宗,修一時期,心身就會有感知,故會產生信,有了信,就可修淨土宗了。
2、怎樣才能知道自己修入門了呢?比如入淨土門、入禪門、入密宗門。
(1).修淨土念佛的人,修到一定程度會「得夢」,夢中見蓮花、佛、菩薩、天仙等等;以後在打坐念佛中會「得幻」,出現幻象,蓮花、佛、天仙等等;進一步修上層次了,會「得定」,自己打坐念佛,但又覺得自己走了,飄來飄去;最後,最高層次是「得證」,佛門叫法性寂,那種境地只能修到那一步方能知,寫也寫不出來。
如果你修了多年淨土,連個蓮花夢也沒得到,則表示你仍在淨土門外徘徊,還需在信上下功夫。
(2).你若坐禪,感覺不到呼吸存在了,表示你已入了初禪門;若不僅是呼吸斷了,脈也斷了,此為二禪定;若念也斷了,三禪定;連細微的念也斷了,此為四禪定、大定。不過修禪可不是一般人所能修得的了,沒有功夫是修不了禪的。
(3).若修密,只一打坐,立時見光,表示氣入中脈,宇宙生命光子流已進入你的中脈,這表示入門了,若一坐,三個呼吸過去,仍不見光,則尚未入門,還得下功夫。
3、我想學佛,應找什麼樣的人為師?
找善知識,佛門善知識本身具足五級能量,但找不到,國內具有五、六級能量的人在康藏密宗中只有三位,四級能量的也極難遇到,著名的氣功大師嚴新是四級能量,但做場報告就走了,去美國了,也找不到,若能找到三級能量的就很不錯了,但還得他願意教你,在美國的宣化上人,是四級能量。
在國內,佛門中,四級者四人,均在康藏、青海,三級以上八百零九人;道門中,四級二人,三級以上至三級半四十六人;氣功界四級七人,三級以上一百九十六人。
4、道門為什麼少,氣功界反而不少?
有個基數問題,全國道士僅一千餘人,僧尼十萬人,修煉氣功者六千萬人。
從統計上看,修行不是一件易事,找師更是不易。
九、怎樣才能升西天
1、什麼樣的人死後能升天?
具有七級能量,即羅漢位以上的人死後,其生命體有足夠的能量方可呈上升態;四、五、六級能量者可投生為人,也可不投生,而分別成鬼仙、人仙、地仙,繼續修升;三級以上勉強可投人身;二至三級為動物身;二級以下為鬼魂;負三級以下墮入地獄。
2、阿彌陀經說,人死時,會有接引之光,把死者接往西天,不就行了嗎?
所謂接引之光,就是觀音、大勢至發來的生命之光,可以接引,但必須是你的生命光音能量體與之相應,若不相應,一錯位,即一念之差就接不上關係了,而你的能量又低,僅為零級(平時不修煉),加上造業的惡果來報應,奪取你的能量,它們不是不報,時候沒到,在你剛死時,生命體呈昏迷狀態時,毫無抵抗能力時,就會一擁而上如狗扯羊皮。故佛經說:一念之差必墮地獄無疑。
3、怎樣才能克服這一念之差?
就看你平素信佛、念佛的功底了,看你的條件反射能力了。比如,平時遇到驚嚇,你脫口而出:唉呀媽呀!那就全完!如果條件反射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音,也許就接上了,觀音,在此時,觀到音必救。就像是用秘碼呼叫電台,對上號了。
佛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心無雜念,一心念佛,臨終時會有接引之光。那麼你能七日一心不亂嗎?非七日不可嗎?人死時,昏迷的生命體,佛門稱之為中陰體,活時下的功夫,體現在中陰體上,昏迷中依然是一心不亂,呼叫觀音的電台,求救,中陰體要停留七——四十九天,你要堅持七——四十九天一心不亂,等待西方接引之光的救援,這就看你平素煉功的定力、念力了。
4、不能一死馬上就來接嗎?
那要看你的造化了,同時死那麼多人,平素有沒有那個功德,積沒積那個陰德,冤家債主多不多與觀音在平素是否就建立聯繫了。最主要的就是看你平素修淨土宗的功底了,若無功底,怎麼也不行,功底的關鍵是個「信」字。
十、煉氣功的人能往生西天嗎?
1、修禪宗、密宗的人能升西天嗎?
修禪、修密,是想在有生之年把能量修到七級以上,死後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升,認為這樣無依靠性,更把握一些,若修不到七級,能修到三、四級,進可立即投生人身,退可為鬼仙,在隱中修行。
修到五級以上就是極少見的了,那不是一世之功,故而現在禪宗多與淨土混修,其死時,生命能量體呈三、四級,不是那種昏迷態。此時呼觀音來渡就更主動一些。故而佛門曰:禪宗加淨土,如添翼之虎。
既然禪宗可加淨土,淨土若加禪宗,終時照樣能自主。
修密的人一般均可達到三級,但修密的人都持咒,通常是觀音六字大明咒,此咒藏人一天到晚的念,這點比淨土還淨土,死時,生命體持此咒是為了對抗不良生命體的侵襲,同時又是對觀音的秘密呼叫。
往往修密的人自認是和觀音有緣,是觀音的後代。西藏人就認為觀音是他們的祖先,這一點不假,千真萬確(詳見天師寺心語一0八集)。
2、煉氣功的人能往生酉天嗎?
煉氣功的真實目的,是提高生命體的能量,若能煉到三級以上,就可保個人身,但從統計中可看出,全國六千萬習功者,三級以上的僅二百零三人,這不能不說是氣功界的悲哀。如果修習氣功的同時,供上觀音,平素執六字大明咒,就類似密宗的修法了。一般氣功界也講究不殺生,知道死後,不良生命體的厲害。
氣功的實質是,不是宗教的宗教,因為它具有宗教的特徵,信則靈,不信則不靈。佛門的人不應排斥氣功,若排斥氣功就不能算是佛門大乘。
3、道門的人能不能往生西天?
各宗教都有各宗教的歸宿,就像人間的國,你可以加入美國藉,但有個條件,必須是美國政府同意接收。道門有道門的洞天,天主教有天主的天國,神門有神門的天宮。宇宙大得很,但無論是哪一宗,主要問題是能否解決升上去的辦法,那就是修行的功底了。到那時,誰也救不了誰,全看你平素的所為了。
十一、受戒與吃素
1、學佛必須要受戒嗎?
初學的人最好先不要受戒,即使要受戒也要先瞭解一下戒條的內容,思考一下受了戒之後能不能守戒、持戒,受了戒再犯戒就沒意思了。
當你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內心有種強烈的要求,覺得不受戒不行,那時再去受五戒。
2、受了五戒就必須吃素嗎?
不一定,五戒裡是不殺生,沒有說要吃素。吃素是大陸漢僧、尼的習慣,藏密、東南亞佛教、印度佛教都不強調素食。但是印度瑜伽提倡素食,認為素食是最好的食物,只是在某些情況,人家只提供肉類食品時,也是食用的。國外、西藏、內蒙一般人以肉食為主,吃素食反而不容易。但大陸就不同了,素食比較方便,過去窮人反而吃不上肉食,認為吃肉是一種享受。
但是,當你學到一定程度時,自己就要求吃素了,因為你會發現,食肉會噁心,修行煉功時會不好受,你自己就會要求食素,這樣比較自然。
其實吃什麼並不重要,釋佛並不對吃上有特殊限制和要求,完全是一種自我心理感覺,你若感到肉是動物的死屍,食肉如同食屍,心裡就會噁心,不願吃,也不願見。
3、學佛人也要象寺院僧人那樣背誦早、晚課嗎?
不一定,十方叢林(大寺院)一般按早、晚課去持行,在家人,小寺院就不一定。因為早晚課的內容是集中佛門五宗的修習內容,在十方大叢林,僧尼來自四面八方,修什麼的都有,故面面俱到,自己修行,可結合自己修的內容,節選出來誦念,沒有必要按十方大叢林那樣去做。
4、哪些經文是必讀的?
心經、大悲咒,前面加上開經偈,後面加個回向偈就可以了。心經是經中之經,是八千五百卷經文的總持,號稱一卷經,心經是佛經的精華,它包含了全部佛法。心經的經文最短,文字最簡,但寓意最深。
十二、寺院存在的價值
1、寺院是眾生去禮佛、請教佛法的地方,但為什麼要收門票?
國外的寺院不知收不收門票,但國內的寺院大多收門票了,票價從兩角至五元、十元、三十元不等,但仍有不收門票的寺院,比如:多寶講寺、太平天師寺等等。
寺院收門票有多種原因。有的寺院是地方政府管理,農村生產隊管理,他們的工作人員要開工資,寺院需要修善費用。有的寺院是僧尼管理,他們需要補充伙食費用。不收門票的寺院,無論是國內、國外,那是因為有其它經濟來源,比如,在家人的佈施等等。
寺院需要一定的開銷,比如,維修、家俱、伙食費、香火燈油等等,主要是依靠社會的佈施,因為寺院不是生產單位,是消費單位,是個學校,但是寺院去搞創收,獲取利潤就不如法了。
目前國內的寺院其經濟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大寺院有地方財政撥款,提供維修費用、伙食費、衣單費,有時有國外捐款,在家人的佈施款,寺內僧人做佛事的收入,法物流通處以及開飯店等等的收入;小的寺院主要依靠在家人佈施和做佛事的收入。
2、寺院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寺院的存在是一種古文化現象,寺院存在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是研究和實施人類的另一種進化,即生命的昇華。因此,寺院存在的價值不是旅遊觀光,也不是做佛事,而是研究如何修行和實踐修行,為人類揭示生命之謎,為人類提供生命昇華的進化途徑和方法,除此之外,都是多餘的,都是造業。
3、寺院應是傳播佛法的地方,可是去寺裡卻不聞佛法?
國外的寺院倒是常開講堂,國內也不是沒有,但較少見,國內寺院大多忙於做佛事,一方面是講法的人少,另一方面要求聽法的人也不多,大都是看看玩玩,或做做佛事。這表示目前國內的佛教文化水平較低,尚需出家人與在家人共同努力提高。
十三、可以到寺院采氣嗎?
1、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但有時見到出家人斥責在家人非常凶?
你說的這幾種情況是存在的,一個女軍人,看見大殿裡的大木魚很希奇,就拿出捶子敲了幾下,遭到一個小和尚的斥責,女軍人當時承認錯了,但小和尚仍是說個沒完。
首先,大殿裡的法器不可亂動,寺院內的鐘鼓也不可亂動。一個小伙子要敲殿外的鐘,他覺得好玩,並沒有惡意,只是不懂規矩,這時旁邊一位女居士說:不要淘氣,你一敲鐘,和尚就去吃飯了。小伙子又要敲另一件東西,女居士說:這個也不能敲,一敲,和尚就去睡覺了。小伙子表示理解了,笑笑,大家都很高興,其實事情就這麼簡單,只是那個小和尚把事情搞得複雜化了。在家人去寺院,大多是去玩的,看看寺院是什麼樣,佛什麼樣,和尚什麼樣,和尚每天怎樣生活,為什麼要當和尚呢?
在家人是帶著很多問題去寺院的,正是不到一處不知一處謎,不管在家人是出於什麼目的來到寺院,這都表示他(她)有善根,他又種下了善根,這是好事。
但有些和尚看不開,修行的不夠,有時就會發發脾氣,生了嗔恚心,種了不善因,會結下不善果。如果以後他明白了,開悟了,自己會後悔的。如如不動的,因果法則不會放過任何人,對於出家人更是嚴重。
2、有些煉氣功的到寺廟采氣,被和尚攆出來,對嗎?
不對!煉氣功人到寺裡采氣,說明他信佛,而且不是一般的信,認為寺廟乾淨、清淨,氣場好。寺院裡有的是氣,採之不盡,用之不完,何必那麼小家子氣,沒有大家風度,沒有大乘風度。天師寺歡迎煉功人來采氣,向所有修煉者提供最好的氣,佛氣、菩薩氣、大乘之氣,佛、菩薩是大家的,佛氣、佛光是無量的,全世界的人來天師寺采氣也采不完,永遠采不完。以後,在天師寺貼個告示:歡迎來采氣,而且兔費!
十四、佛法與氣功
1、煉氣功的人可以信佛嗎?
可以!佛門對任何人都敞開大門,尤其是對煉氣功的人。
全國六千萬煉氣功的人,幾乎80%以上都信佛,儘管尚未皈依佛門,但這無關緊要,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另20%也不反對佛,這六千萬氣功大軍正是佛教的社會基礎。
煉氣功的人已經有了一定的功底,比如念力、定力等等,如果再了知佛法,掌握佛理,會是一批相當好的修行者。
氣功的門派繁多,無論是哪個大氣功師也統不起來,但是無論門派再多,也跑不出佛、道、神(巫)這三門。氣功越是往高層次發展,就越是接近佛、道,因此,佛門、道門決不應反對氣功,而應支持氣功事業的發展。
最根本的是,佛、道、氣功等等都是研究和實踐人類逆向進化,即生命昇華的問題,因此,不應考慮門派,而應在人類提供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上下功夫。
2、如果信了佛還可以煉氣功嗎?
可以!你可以選擇你認為是最適於你的法門去修行,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樣的法門,重要的也不是選擇皈依哪個教門,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修出去,如果強調教門,就不叫宗教了,而叫宗派。
佛教是釋迦佛通過自身修持,實修出來的,其理論、佛法完全來源於實修實煉,是成功者的經驗。釋佛是過來人,他的方法是比較實際的,他的方法,世人有時很難理解,因為釋佛修成了,具備了三身、四智、五眼、六神通的功能,故他有資格指導世人的修行。
3、但是,寺院的僧人忙做佛事,不太注意修行?
僧人和佛法是兩回事。一些僧人忙於佛事並不表示佛法過時。連僧人都不按佛法修了?佛法並不是單純提供給僧人修行的,佛法是提供給全人類的,佛法沒有階級性,誰修就是誰的。
十五、做佛事誤佛事
1、為什麼不少佛門的人自己忙於佛事,不注重修行,還要反對在家人煉氣功?
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佛法確實高超,是了脫生死的唯一法門。觀目前氣功界之眾多門派,十幾年的氣功熱潮,捲進去六千萬人,又有幾人修出去了,三級能量以上者僅二百零三人,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大多傳功者,傳的都是初級功法,一個人如果反來復去只讀小學,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達到大學學位的,這種大量的低水平的傳授實在是誤人子弟太多。
第二個原因是:佛門的人自持佛法舉世無雙,故看不上氣功。問題是佛法高,不等於僧人也高,只有了知佛法並實行的人才高。
但是,佛法雖高,佛門內按佛法修持的人又太少,能宣講佛法的人就更少。真可謂是:做佛事,誤佛事!
2、難道國內這麼多高僧大德就不能想想辦法嗎?
漢地的高僧大德都忠於佛門,可歌可泣。但佛門僧人隊伍的普遍文化素質又較低下,佛法高超,都看不懂,大德講法,卻聽不懂,只好敲敲打打,說說唱唱做佛事了。
另外,經濟的開放,市場的繁榮,對僧人的隊伍是個刺激,眾多僧人忙於做佛事,搞經濟活動,而佛法就少人問津了,高僧大德也控制不了這個局面,甚至為局面所左右。
最主要的是,高僧大德少有三身、四智、五眼、六神通,沒修到那個層次,無法以事實去掌握局勢,若是有幾個寶志公、寒山、拾得、布袋和尚,再加上達摩大師也許局面就不是這樣。不用說他們,就是多幾個宣化上人,印度的紅蓮花教主,那也是相當可觀的。
這樣,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今佛門十方大叢林的早、晚課,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僅僅走走形式,為什麼不能拋棄沒有實際價值的形式,而去搞點真正的佛法上的實修,為什麼把本是從實修、實戰中總結出的佛法束之高閣,而僅僅去追求形式呢,僅僅是披著袈裟的威儀就能究竟涅槃了脫生死嗎?
十六、因果報應是真的嗎?
因果報應是不是嚇唬人的?
不是,不過不應說是因果報應,應說是因果相應。宇宙中的一切現象事物都是成對出現,史前的古人早就發現了這個規律,並把它稱為宇宙的基本規律、基本法則、宇宙大法、天地大法等等。
在中國,五千年前的「易」——八卦,反映的就是這種事物總是成雙成對出現的規律。春秋時代,老子的道德經,其基本思想也是闡述宇宙中的現象都是成對出現的。
現代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的三大基本定律,最重要、最先決的第一定律,就是對立統一定律,這是「自然」的基本法則。宇宙中的任何事物、現象都是遵循這個法則,即一切事物都是成對的出現,既矛盾又統一。
只不過是,現代唯物辯證法把對立出現的雙方,一個叫矛,一個叫盾,並認為矛盾無處不在,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矛盾可以相互轉化。
在數千年前的古易,把這對立的雙方,一個叫陰,一個叫陽,陰陽無處不在,陰陽遍及一切事物之中,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可以相互轉化。
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經上,把對立的雙方,一個稱為無,一個稱為有,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相互轉化。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佛獨立證悟了這個宇宙自然大法,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存在因果關係,因與果同時產生,因生則果生,因滅則果滅,釋佛稱此為緣起定律,認為這是宇宙、自然、天地、萬物的基本大法則,並把這個法則定為佛法中的基本大法。
實際上,陰陽、有無、矛盾、因果反映的都是同一件事,即宇宙的基本法則。故而因果關係不是嚇唬人的,陰陽、因果、有無、矛盾,是宇宙的客觀存在。萬事、萬物、人類都不得不服從這個法則,不得不受這個法則的支配、左右,沒有別的辦法,佛、菩薩、仙神、人、鬼、動植物、萬物都逃不出這個法則。老子稱之為「大道」,史前先祖稱之為「易」,現代人稱之為矛盾,釋佛稱之為因果。
十七、佛法是科學嗎?
1、現代人普遍都接受「矛盾」法則,既然因果就是矛盾,但人們為什麼不易接受呢?
矛盾法則,因果法則,陰陽法則,有無法則是同一法則,都同時指出:有生就有死,有苦就有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釋佛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指出,無生就無死,不苦就不樂,不種瓜就得不到瓜,這難道不對嗎?為什麼就轉不過這個彎子、接受不了呢?
正是因為有生就有滅,故而心經指出:不生則不滅。
釋佛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指出,如何通過修行使生命達到無生的法界,從而不死、不滅,以求得永恆的存在,那就是涅槃,就是成佛。
世間人再偉大,也畢竟是肉眼凡胎,不具備五眼六神通,故而看不到這一步,如果釋佛現在是某個國家的總統,國民就會馬上相信,因為世人雖不具備五眼,但都具有勢利眼。
釋佛所說之法,都是以五眼六神通觀察的結果,故常人有時難以理解。比如,二十年前,有位領導作報告:美國人出洋相,還在廁所裡安電話,台下哄堂大笑,嘲笑美國人的愚蠢,二十年後,中國人也開始在廁所裡裝電話了,發展到這一步了,也就理解了。
2、這麼說,佛法是科學了?
不,佛法不是科學。科學有局限性,局限在常人用常規儀器所能測知、證明的領域。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常規儀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科學只能解釋宇宙中一個極微小的部分,尚有無限寬廣的領域,科學解釋不了,科學對宗教解釋不了,對五眼六神通,對鬼神,對人體特異功能,對超自現象,對氣功,對飛碟等等均解釋不了。凡解釋不了的東西,人們又相信它存在,科學把這種現象定義、命名為迷信。迷信就是尚無法解釋的信,像迷一樣的信,信是存在。即像迷一樣的存在。故而,迷信無所謂好不好,它僅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文化現象,一種用常規觀念無法解釋的現象。但人不應盲目迷信,有理智的迷信與盲目迷信是有區別的。佛法就是有理智的迷信,或稱之為超科學。凡有理智的迷信,均屬超科學。
十八、佛法是超科學
除佛法之外,還有哪些是屬於有理智的迷信呢?
在上一冊中已經講了,有理智的迷信,即科學暫時無法解釋的存在現象,稱之為超科學。比如,心理學是科學,英國的超心理學就是屬於這種超科學。外國人有時比我們看問題更客觀、更實際。在一百多年前,英國人就公開承認這種現象的存在,並命名為超科學。不過他們是叫超心理學,筆者把它命名為超科學。
世界上一切宗教的法典都屬於這種超科學,比如中國的易經、大六壬、太乙神數、奇門遁甲等等,又如巫學、道學、瑜伽學、聖經(新、舊約)、可蘭經、吠陀經、奧義書等等。
任何宗教都有超科學的一面,也有盲目迷信的一面。不可能只承認其超科學的一面,在上一冊中已經論述了,成對出現是自然法則,消滅了其中的一個,另一個也就要消失。超科學是孕育在迷信之中,而超科學又促成更加科學。
宗教中的很多形式是屬於迷信,但若把這些迷信的形式統統去掉,宗教也就消失了,依宗教而存的相應的超科學也就不存在了。
氣功學也屬於超科學,也具有迷信的色彩,「信則靈,不信則不靈」。故而雖是氣功界的人士拚命想登上科學的殿堂,但在審視的、懷疑的場態中去考核時,氣功師紛紛失敗了,慘敗,不僅丟了人,還被譏為騙術。這是因為氣功師雖從事氣功研究、修煉,但並不明白氣功學這種超科學的性質。氣功學者努力把超科學的東西,降格往科學(常規科學)上拉是愚癡的,是概念上的不明白。
佛門的很多人疾呼:佛教不是迷信,佛教不是宗教!這種人太勢利了,心倒是善良的。我說,佛教就是宗教,宗教就是迷信,氣功也是迷信,迷信又有什麼不好?不迷不信,不信就不靈,就入不了門,就發現不了被迷信掩蓋的宇宙真諦!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忘了這是哪位偉人說的了。
十九、安養院有用嗎?
有些居士籌劃建安養院,是說能往生西天,是真的嗎?
安養院的想法是源於「阿彌陀經」,它的理論根據是:人臨終時,生命體脫離人身呈現昏迷狀,這種處於低能量狀態的生命體稱之為中陰體。人平素念佛,呼佛號(西天的電台號碼),但中陰體呈昏迷態時,就不能一心不亂的念佛了,此時,不良生命體(此人往世的冤家債人們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就設立安養院,在人臨終時,由助念團一邊念佛號,一邊提醒中陰體保持一心不亂,同時應用法器,咒、驅除不良生命體。助念團要工作七至四十九天,直至中陰體被接往西天。
設立安養院是一種補救措施,是對於平素念佛功底不高的人的一種補救,但是,安養院保證不了去西天,往往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形式。
不能保障成功的因素多種多樣,首先是中陰體本身,西天願意不願意接待,並不是平素不修善果,不修行,臨終時念聲佛號就有人來接。這裡也有幾種情況,一是你的念力足不足,也就是你這部發射電台發出的信號是強還是弱,還是根本發不出去。你平素接上關係沒有,是否經常保持聯絡。
你往世、今世的冤家債主,欠的帳都還清沒有,沒還清之前,西天不可能來接,若接走了,欠的帳誰還?因果定律是宇宙大法,佛也在被控制之內,有欠的因就得有還的果,不了這個緣是出不去的。助念團也沒有用,除非助念團的人替你還帳,替你下地獄。佛、菩薩都沒有辦法,助念團難道就如此神通。
若是行的話,佛、菩薩何不死一個接走一個,死一個接一個,用不著那麼費勁?那是因為接不走,因果大法橫在那裡,任何生靈均無法逾越。
如果佛將此人接走,眾生靈就會圍而問之:他過去殺了我,吃了我,害了我,這筆帳誰還?難道佛不講理嗎?佛會啞口無言,因為眾生在佛面前平等。故而佛、菩薩也不會去自找沒趣,任你怎麼呼叫,任助念團怎麼禱告,佛如如不動。
如此,安養院又有何用?
二十、佛法的根本
1、佛、菩薩是否有時也不靈驗?比如,一次我惹了麻煩,求佛幫我把麻煩解除,但沒有用,麻煩還是找上門來了。
佛不是救世主,佛僅僅是一盞燈。對佛、菩薩來說,有求必應是屬於迷信,是庸俗化了。佛法的因果律,因果關係是佛法的根本法則,也是宇宙的根本法則。種下因的同時,果就誕生了,了結了果,才算是了了緣。麻煩找上來了,這是果報,報完了,果也就隨之而滅。其他一切事情亦是如此。
若求什麼,就應什麼,那是佛、菩薩造業。佛是大覺之生靈,早已業盡情空,任你怎麼拜求,佛只是如如不動,不為所惑,不去造業。
2、有的大仙堂,例如供的狐仙,可總是有求必應?
大仙堂的確是有求必應,一方面是大仙本身層次不高,仍屬業重情迷;另一方面,大仙也在修佛,在積善積德,在種善因,你求它,它指點了你,種了善因,必有善果,而你欠了它的情,它就是你的債主,你早晚會要還的。
3、大仙要什麼作為報酬呢?
要它最需要的,是什麼?是生命能量……
4、我若求天神,天神若幫了我,他們要什麼呢?
要你的心。
5、我若求佛、菩薩,他們若幫了我,他們要什麼?
要你跟他們走。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由的,不會是無緣無故的,有其因同時必生其果。你只要了知了這個原理,就表示你掌握了佛法的根本。
6、難道號稱三藏十二部八千五百多卷的佛法就這麼簡單?
是的,越是真的東西就越簡單明瞭,只是佛的弟子們覺得不夠味,搞得複雜化了、玄化了、莫測高深化了,讓人望而生畏,摸不著頭緒化了,致使佛法難以宏揚,佛知道會有這一步,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末法時期。佛臨終時,什麼也不肯說,免得眾弟子又編寫一大堆,於是拈朵花……笑笑。
二十一、居士家裡供大他行嗎?
我看有的居士家裡除供佛、菩薩之外,還供仙、神、三清、大仙等等?
這是普遍現象,佛門的人對此十分惱火,並大加斥責,但毫無辦法,民間依然是按自己的心願去供奉,如何理解呢?
分門別類是宗教自身的事,因為宗教是屬於專業化,各自自成體系,按自己的專業去修行、研究。故而寺中供佛,廟裡供神、三清,天主教堂供聖母,清真寺供真主。
但民間是應用,應用就是拆著活用。比如大學裡,英語教學組專講英語,數學教學組專講數學,物理教學組專講物理等等。英語教供的是中英大詞典,數學教供的是高等數學,物理教供的是普通物理等等,但學生供的就複雜了,有英語詞典、數學、物理等等。英語教的僧人(老師)不會斥責學生不專一,因為他理解,教物理的道士(老師)也理解。
但有時中學的教士(老師)就不理解,歷史教教士(老師)斥責學生只重視數理化,不重視歷史課等等。宗教中的僧尼、道士、教士等等有時比中學歷史教士還要嚴重。
對於民眾而言,對於一部分居士而言,猶如學生,無論是佛、菩薩、仙神、三清,都比他(她)大、高、有本事、值得尊敬、供奉,連佛、菩薩都不吃醋,僧人又吃哪門子醋呢?
對於佛、菩薩、仙神、聖母、真主、三清、大仙等等我都信,都信他們確確實實的存在,都與他們廣結良緣,決無分別之心,比我高者,皆為我師,但本師只有一位,即釋迦牟尼佛。告訴我本師是釋迦佛的人,並不是高僧大德,而卻是他們稱之為的外道,是外道幫我查出來,我的本師是釋迦佛。
故而對民眾而言,不必責其供誰,你信什麼,你就供什麼。如今,民間的香堂上有不少都把毛、周、朱供上了,認為他們已成神,這難道不對嗎?我看沒有什麼不對,你信他是神,他就是神,如今,不少寺裡把關羽都供在殿堂裡,難道關羽死後出家當和尚了?你十方大叢林寺院能供關羽,他自家小堂上就能供大仙,你寺院用關羽保廟,他用不起關羽,就請大仙保家。這都是無所謂的事,只要理解,什麼事都是無所謂。
二十二、你認識佛嗎?
1、現在,民間供觀音又供大仙的人非常多,你供過沒有?
供過。
2、是出於什麼目的供的,一般人家是出於什麼目的供的?
是出於好玩,因為它們是生命的一種現象,我想研究她們。一般人家供大仙不是為了好玩,是很認真的,上香叩拜,求保家平安、陞官發財。女巫家中供大仙是為了給人查事、看病,並以此為生。
3、那你為什麼不求它們保平安、發財、查事、看病呢?
有所求就要有所還,無所求就無所還,我不求她們為我辦事,只是供養她們,照料她們,觀察她們,瞭解一些她們的事情,這樣她們欠我……
4、一般人家都是有求於它們的,如何還報呢?
上一冊已經講過了,她們什麼也不能要,只要她們最需要的。
5、我見佛門的僧人都很歧視它們,認為它們是畜生,不能給畜生叩頭。
是的,因為那些僧人就是畜生變的,了知畜生的習性,成人之後就歧視它們,說不定下世還要變畜生,給這個叩不給那個叩是勢利眼,不是佛眼。
6、為什麼?
因為種了歧視畜生的因,必然得畜生果報,在佛眼裡,一切生靈都是佛。
7、這麼說,不能歧視任何生靈?
是的。任何生靈都有佛性,都是從佛處來,也要到佛處去。釋迦佛就是這樣,眾生在他眼裡與他平等,都是同出一源,過去都是佛。僅僅是目前淪落了。只不過是釋佛先悟先覺了,早走一步,而眾生仍在迷中,只好相互拉一把。
8、你認識釋迦佛嗎?
我想應該認識。
9、釋迦佛認識你嗎?
我想,更應該認識。
10、釋迦佛能認識我嗎?
你覺得認識就認識,你覺得不認識就不認識,觀音、大勢至、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都是如此,就看你如何去認識了。
二十三、觀世音菩薩
1、現代人為什麼很難修出去?為什麼不能像釋佛那樣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神通?高僧大德不是很多嗎?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過於發達,已不是古代的社會環境那麼清貧。心隨境轉,意隨境遷,修行者靜不下來,為物慾所惑,故極難修成。
高僧大德僅是忠於職守,但也難以克服物質的引誘。小轎車,高樓大床,美食麗服無所不有,再加上接迎送請的社交活動,豪華的宴席,數百元一兩的香茶,古玩,人間如此美好,還去西天幹什麼?
2、這樣下去佛門不就敗落了嗎?
不會的,廟宇寺院會越來越多,殿堂修得會越來越好,只是佛法就越來越遁了。但也並不全是如此,西藏、青康仍隱著不少高僧在默默的修行,國外也有不少成功的修行者,在國內的在家人中,也不乏有成就者。用不著擔心,有擔心的功夫,不如自己去修行,釋佛都不擔心,一切都按因果律走。
3、藏人為什麼修的就比內地要好?
首先是信,藏人忠信於佛,不僅如此,還有血緣關係,藏人是觀音的後代,他們忠信於觀音,精進修行以求往生到觀音的世界。
4、觀音真的是藏人的祖先嗎?
是的。西藏人是這樣認為,觀音是藏人開國之王,以後將王位讓於太子羅地干布,而出家修行,並在大日如來面前發弘願,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觀音佛號為無量功德王佛,又名正法明如來,無量功德王佛亦稱為無量佛。如今,人們習慣稱之為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文,意為無量。
5、阿彌陀佛和觀音不是兩個人嗎?
是同一個人,兩個變相,以佛相立國,以菩薩相度人。因觀音有誓在先,度盡眾生方為佛,故只好以菩薩相度人,把人渡到她那裡去,但她的地方又不能稱為菩薩國,故又有佛相以立國。幫她忙的就是大勢至菩薩,故觀音頭上寶冠是佛相,是告訴人們她就是佛,拜她就是拜佛。大勢至頭上是寶瓶相,意為是幫觀音渡人。(詳見妙航心語一0八集)
二十四、人有命運嗎?
1、大勢至菩薩修的法門是什麼?
修的就是念佛,盛行大陸的淨土宗之修行法門,實質就是大勢至菩薩的修行方法。大勢至說,念佛、念觀音是第一法門。
2、但楞嚴經裡,釋佛不是肯定:觀音法門最好嗎?
是的,釋佛認為觀音法門最好,建議後人按觀音法門修,但佛又預見到,在末法時代,人類的修行、悟性、慧根均無法按觀音法門修習,故提出「念佛」法門,告訴人們可借助觀音之力往生。但藏人除念觀音之外,仍修觀音法門。
釋佛預知末法時期,人們貪圖安逸,難以刻苦修行,而且預知楞嚴經先滅,然後眾經滅,僅存阿彌陀經,念佛法門。以前,一度眾說楞嚴經是偽經,差一點滅了楞嚴經,但終有一天,眾人會說楞嚴經是偽經,眾經皆為偽經,只有阿彌陀經是真經。待阿彌陀經被訂為偽經時,佛法就差不多滅盡了。
3、難道佛法也能滅嗎?
因果法則,有生就有滅,任何事物也逃不脫因果相生相滅的大法。
4、既然佛法都在因果律控制之下,眾生就更是受因果關係的制約了?
是的,但是因果相應關係,也並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是極為複雜的,複雜到有時感覺不到果,得了果又感覺不到其成因。
比如,種瓜之因,果是得瓜,但有時卻得不著瓜,如旱災、水災、蟲災等等,環境中的因是相互交錯的,而且因與果也往往交錯。比如,此因正是前因之果造成的,多種因會產生難以推測的果,但是因果之間有一種潛在的規律性,稱之為命運,但佛門不提倡算命,而是提倡種善因自有善果,何須算命。
5、但民間算命之風極盛,又是何故?
算命所依據的就是因果定律,查出多種因,綜合出必定的果,佛門雖然反對算命,但不少寺院也都設立了算命的服務項目。如觀音簽、地藏王簽等等,設簽算命就表示承認人是有命運的,人是受命運支配的,而命運又是受因果律支配的。
二十五、從凡人修成佛
釋迦牟尼是怎樣成佛的?
釋佛原是中印度一王太子,名悉達多,印度釋迦族人,成佛後被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一生中傳法四十九年,收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左右。
釋佛出生年代大約是公元前五四四年——五六五年,涅槃在大約公元前四六四——四八六年,在世八十歲,相當於我國古代周朝周昭王、靈王、景王時期。
釋佛出生時,印度的宗教已相當發達,尤以婆羅門教為最。「悉達多」這個名字就是國王請婆羅門僧人給起的名,按中國姓名學而論,悉達多是金鳳凰的含意,命為升天,極為權威。
又傳,釋迦在過去世是修仙的,後拜燃燈古佛為師,授記為佛,燃燈古佛命之為釋迦牟尼佛,並讓其轉世度化眾生。
又傳,釋迦是在大日如來佛門下學法,大日如來令其下世度人。
筆者認為,釋佛生於公元前五六五年,港台佛學人士認為的五四四年不對,涅槃於公元前四八六年,香港佛學者認為涅槃於五四四年大概是筆誤。
另,在過去世,釋佛曾以燃燈佛為師,但其本尊師是大日如來佛。
有記載釋佛出生七天後,其母摩耶夫人亡故,其是姨母養大。筆者認為,摩耶夫人的亡故是釋佛出家的原因,釋佛宣誓:不弄明白人的生死問題決不回城。
一般佛教書籍認為釋佛十九歲出家,別了妻子和兒子。另一種說法(美國宣化上人),釋迦臨行時手指其妻,則令其妻懷孕,其妻懷孕六年生子,宮中疑為私生子,並以火刑處死母子,但火變成水,水中一蓮花托出母子二人。筆者認為這種說法不對,釋佛出家時並未修成佛,尚無神通,不可能手指其妻成孕,宣化上人的說法欠妥,其心意是好的。
如果說,釋迦原本是佛,是固有的神通。不對,若先有神通,若已是佛,就不必出家苦修十一年了。過去雖是佛,眾生過去也都是佛,但「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一投胎,什麼神通也沒了,又得從頭修。
故釋佛是從凡人實修成佛的,即從佛轉為凡人,又從凡人修成佛。
二十六、藏密瑜伽
釋迦佛是怎樣修成佛的,是怎樣從凡人修成佛的?
釋迦佛對人類的貢獻,就是摸索出一條從凡人修成佛的途徑和方法。從出家至成道共十一年。
現在的世人,時間觀念很強,總是查找廣告,看有沒有速成法。而如今的廣告也常登載:某氣功師,三個月保教出神通,開天眼,學期短,見效快,學費三百元。不少人去學,讓你看燭光,久看之後,再閉上眼,這時會有燭火的影像出現。其實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是視覺的滯後現象,卻說,學完了,天眼開開了。
傳教普通氣功,祛病健身這不騙人,但說傳神通,時間短是不可能的。
釋佛先修婆羅門教功法、瑜伽功六年,同時斷食辟榖六年,以後又坐樹下雙盤打坐七天七夜。一般佛書記載,於早上明星出現時,釋迦見明星時修成,修成之後,又靜坐四十八天觀想宇宙變化,掌握了究竟涅槃、了脫生死的辦法,獲得了三身、四智、五眼、六神通的功能。
釋佛獲得神通後,用功能收服了原來與之同修,後又離開他的人,收服了迦葉三兄弟及其一千弟子,收服了舍利弗及其弟子一百人,收服了目犍連及其弟子一百人等等,創立了佛教。
也就是說,出家後,苦修了六年零五十五天,然後又用五年創教,共十一年。最起碼,你若具有釋佛的根基,也要六年零五十五天,按中國古易的說法,六是六合之數,即天和、地和、人和(天陰陽、地陰陽、人陰陽六合),五十五是大衍之數。
後世的人編佛經時說,釋佛先修六年是沒有用的,白費力了,關鍵是那五十五天功夫修成了,這種說法不對,正如一人吃饅頭,吃了四個還不飽,吃第五個時飽了,於是認為,前四個白吃了,不如開始就吃第五個。
釋佛的功底就是瑜伽,就是這六年的修瑜伽。至今藏密仍以修瑜伽為正宗,通過六年的瑜伽修行,以後的五十五天大定了,定出慧,獲得大神通。
一般佛書記載,於早上明星出現時,釋迦見明星而大徹大悟,這個記錄是對的,但是,這個明星並不是天上的明星,若是釋迦見的是天上的明星,是不會大徹大悟的。
二十七、天上的明星
1、在第七天早上,釋迦佛看見的,令其大徹大悟的明星是什麼呢?
一般人都以為是天上的明星,其實不是。那時釋佛雙盤打坐,垂簾閉目,已在定中,天上有多少星星也是看不見的,但釋佛確實看見了明星,這個明星就在他的天目前。這不是天上的星,而是人的生命本質「光音能量團」,古印度瑜伽稱之為摩尼珠,觀音大明咒(六字),說的就是摩尼珠,密宗稱之為明點,道門稱之為「西天月」。釋迦佛在定中觀見了生命本質,頓時大徹大悟。七天之後,釋佛又大定了四十八天,此四十八天就是專修這顆摩尼珠,從而獲得大神通。
釋佛的此法只是密傳,以後眾弟子在結集經典時,也是密而不宣,只是用比喻、用隱語藏在佛語之中。如今的藏密就是修這個法門,但藏密對外不傳。過去,藏密傳密時,藏人出家十五年修顯,考核合格之後,才傳密,再修十五年。而內地漢人的佛門各宗,禪宗修的實質就是「明星」。禪宗叫光明,而其它各宗,往往僅是保持佛教的傳統,卻極少有成。故而內地佛教的出家人,不少人也就不修了,只在做佛事上下功夫了。
人出家幹什麼?回答是:為了修行。對嗎?這種回答對嗎?修行並不是出家的目的,出家的目的就是成佛,不成佛出家幹什麼?修行是成佛的手段,但修行不是目的,修行只不過是木船,過河,渡過去才是目的。
2、在家人一般都修淨土,即念佛,那能不能成佛?
不能!阿彌陀經上說,如果念的好,念的有功底,與西方佛相應了,什麼叫相應?叫佛一聲應一聲。在臨終之時,方有西天使來迎去,迎去做什麼?不是去做佛,而是去修佛。
3、淨土宗的修行難道不能修成佛?!
能!經曰: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現今,在說法。諦觀聲聲,從自己流出,唸唸不絕。十二時中,常讀是經,叫佛一聲應一聲,本來面目太分明,若能如是,喚作返本還源。如何是源?水流原在海,月落不離天。
二十八、佛法真的會滅嗎?
1、佛法會滅嗎?
釋佛說末法時期佛法會滅。
2、若佛法滅度了,佛教是不是也隨之而滅?
不會的,那時佛教依然存在,而且熱熱鬧鬧,很發達,大哥大、彩電、汽車……應有盡有。
3、若佛教依然存在,佛法為什麼會滅?
在家人滅不了佛法,滅佛法的只能是佛教本身。
4、佛法為什麼會滅呢?
若佛教的都去做佛事,無暇按佛法修行了,佛法也就滅了。
5、佛法能不能不滅?
能。佛說,只要有人修十二頭陀行,佛法就滅不了。
6、為什麼有人修十二頭陀行,佛法就滅不了呢?
因為可以成佛,可以表現出佛的大神通,使世人有目共睹,相信佛法偉大。只忙於做佛事成不了佛,往往還要下地獄。
7、為什麼?
佛事做多了,做白了,就像演戲一樣,成假的了。得了眾生大量的錢財,唬弄了陰間的眾鬼,種下了惡因,自然會得惡果。
8、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熱衷於做佛事?
為了錢、財。更重要的是,不少做佛事的人並不信佛,但是會演「佛戲」,若是真的信佛,就不敢那麼干了。
9、天師寺怎麼修行?修的是哪一宗?
天師寺裡,出家人與在家人一起修行,不拘泥於哪一宗,是淨土、禪宗、密宗的混合修法,具體是拜佛、念佛、打坐、修中脈、出明點。基本是按觀音法門。詳細內容已在天師寺心語一0八集中介紹了,可去參閱。
10、你認為佛法什麼時候能滅?
在我們這一代滅不了。
二十九、怎樣修出明星來
1、我們想大概瞭解一下,天師寺的眾生是怎樣修佛?
在天師寺修行的人不論是出家人、在家人,都相信因果緣起律。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相信因果律的人,無論怎麼修也修不上去,因此,天師寺的人不敢輕易做佛事,深知,不僅會影響修行,而且一旦不如法,給人家做了,結果就是下地獄。
但是天師寺為在家人提供做佛事的方便,由在家人自己主持佛事,而天師寺的人積極配合,盡力幫助。因為由在家人自己主持,效果就不一般,做佛事的關鍵是心誠、心專、悲切,不在於唱得是否動聽,這樣,在家人的心願了結了,也不影響寺內人的修行,最重要的是對誰都不會產生惡因結惡果。本寺認為這樣處理最為妥當。
再是,做佛事時,寺內有天眼的人在一旁護場,隨時觀察做的效果。
2、寺內人員又是如何修行呢?
自修與集訓相結合,凡有自修能力的,均以自修為主,寺內分期進行集訓,但自修人員可不參加,集訓是以七天為一期,每期、每班的內容均不相同,逐步提高修行的層次。
第一期:每天拜佛、叩頭一百零八次,然後打坐念佛四十分鐘,再叩拜、再打坐,從早到晚,並配以講課,聽課時打坐練腿功。
第二期:瑜伽動功和打坐交替進行。
第三期:摩尼功。
第四期:叩拜、修中脈。
四期以後,自修打坐入靜,然後再返回第一期至第四期。
3、這樣修行的效果是什麼?
把明星修出來,在修出明星的基礎上,自去靜修悟道、證道。
4、講不講佛法呢?
講,但少講,主要是實修。
5、每個人都能修出明星嗎?
能。根基好的人,四期下來就會有明點出現,差的人就需要反覆幾次,甚至多次。明星是每個人都有的,只要功夫到了,就能修出來。
三十、天師寺的師父是誰?
1、天師寺的天師是指誰?
很多、很多,遍虛空、盡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
2、重點的天師有誰?
重點有十二位。本師釋迦牟尼佛、薄伽梵大佛。十大菩薩:觀音、大勢至、文殊、金剛智、虛空印、虛空日、師於香、普賢、阿閦、香手。另外還有一切天人,如五大天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星宿等等。
3、二十八星宿不是道門的嗎?
在天上並不分佛、道。分佛、道那麼仔細是人間的事,在美國的宣化上人,一再疾呼:誰說佛門無二十八星宿?!
4、一般寺院都是四大天王?怎麼……
以前好像講過,第五天王即是九天王,亦稱三十二天王,亦稱天龍王。四天王都是八天的王,是九天王的部下,也是他的師弟。此五位都曾是薄伽梵大佛的五大弟子,掌握黑、白、花、紅、黃五大瑜伽。九天王又是釋佛的弟子,他就是過去專門與阿修羅王作戰的玄龍大帝,不過現在不打了,阿修羅王把女兒給他作妃了。
5、那麼說,玄龍大帝也是好色之徒?
他畢竟是欲界天的天王,但娶了阿修羅王之女後,又後悔了。
6、為什麼?
這樣就比阿修羅王小一輩了,動不動就被阿修羅王罵一頓:混帳東西!玄龍大帝還沒辦法和他打了,姑爺打老丈人,在理上說不過去。
7、釋佛一定罵他了吧?
沒有,釋佛很高興,天人與阿修羅的大戰,總算是結束了,而且這個媒還是釋佛給做的,玄龍大帝當時只顧阿修羅王女的美色了,忘了想後果。
8、這些大佛、大菩薩為什麼光顧天師寺呢?
因為天師寺沒有派性,沒有把天上的生靈分成東一群、西一夥,天師寺象徵天上的大同,人世的太平。
三十一、佛經是怎樣形成的?
1、佛經浩如煙海,學佛之人如掉入迷霧之中,理不出個頭緒,能不能簡要介紹一下,使學佛人略知一下,也好知從何處下手呢?
三藏十二部八千五百卷佛經都是佛滅度後由眾弟子一次次結集編製而成,就其內容分三大類:一、律;二、經;三、論。律為戒,經為定,論為慧,故又稱戒定慧三學。佛學經典言含萬象,字包千訓,世上只有一部學問能與之媲美。
2、哪部學問?
中國的古易,注易者猶如易之弟子。自古以來注易的書也是浩如煙海。老子的道德經,實質是易的注本,黃、老、莊、孔、孟等等,無不拜在易的門下。
3、佛經十二部又是什麼呢?
第一部日長行部,是從頭到尾的總述;第二部是重頌部,是分述;第三部是授記部,記錄三世眾佛的封號;第四部是因緣部,因緣而說法;第五部是譬喻部,解釋比擬佛法;第六部曰本事部,即佛、菩薩傳記;第七部曰本生部,佛、菩薩今生今世之事;第八部方廣部;第九部未曾有部;第十部曰不問自說部;第十一部孤起部;第十二部曰論議部。若要詳盡瞭解,可去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去詢問能行法師,他對在家人十分熱情,還有東北楞嚴寺的仁普法師,浙江多寶講寺的智敏法師,江蘇永慶寺的誠信法師。
4、三藏十二部又是怎樣結集成的呢?
佛經並不是一開始就如現在那麼多,如同中國古易開始只有很少,都是後人幫著收集,編解的。最初,僅是釋佛自己所說的教義,此為原始佛教。
自公元前四世紀左右,佛教僧團因傳承和見解不同而發生分裂,形成兩部派佛教,即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即是當時的大和尚,常隨釋佛的僧人,大眾部即中座、下座的一般和尚。
在公元一、二世紀,即釋佛滅度五、六百年以後,從大眾部中又分化出大乘佛教,而稱原始佛教為小乘佛教。以後,大乘佛教的一部分與婆羅門教結合,又產生了大乘密教。大乘密教中的一部分與西藏原始宗教及中國道教結合,即形成如今的藏密。
三十二、佛教的衰敗與振興?
1、中國的佛教主要是受哪一部派的影響較大呢?
中國的佛教受大眾部中的大乘教派的影響較大。佛滅度後,約在五、六百年以後,即公元一、二世紀,佛教開始衰落。此時,佛門中一高僧以神通度化了原屬外道的「馬鳴菩薩」。此高僧認為,外道中的高手,一旦吸收入佛門,定可重振佛門。「馬鳴菩薩」修外道時,已是功底極深厚,在中印度頗有影響。他皈依佛門之後,與其外道弟子「龍樹」、「提婆」大力宣揚大乘佛教,創建大乘佛教中觀宗,以「空」、「中道」、「二諦」等學說為理論基礎,後人稱之為「大乘空宗」。其三人的學說及傳佛教在印度影響極大。
外道高手「無著」、「世親」兩兄弟,皈依佛門之後,創「大乘佛教瑜伽宗」。他們的學說世稱「大乘有宗」。此五人的空宗、有宗使一度衰敗的佛教重新振興。中國的佛教自晉、魏朝以來,由鳩摩羅什大師將其五人著作翻譯傳入。此五人的理論,即是中國佛教的開端和基礎。
2、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佛教的復興並不是由佛門傳統之人,而是由外道之人,這如何理解呢?
這是事實,也是正常現象。本門的人,久在佛法之中,對佛法已不足為奇,熟視無睹了,往往僅注重形式不注重內容,居高自傲,不進則退。外道則不同,其有一股橫衝蠻勁,刻苦精進求真,一旦獲得佛法,如獲至寶,頓時開悟,悟出佛法中之真諦,故能發揚光大。
在人類社會中,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美國之所以發達,全在於廣收外道(外國人)。中國的古易本無人問津,但洋人一見,如獲至寶,並依據易的原理,發明了電子計算機。
3、如今中國佛教的振興將會如何?
中國佛教日趨敗落,但用不了多久就會大興。大興的原理同上述,也會是由外道把佛教重新掀起,那外道正是氣功界的六千萬大軍。他們一旦獲得佛法,將猶如猛虎歸山,不可一世。
三十三、佛教在中國的地位
1、佛經又是具體怎樣結集而成的呢?
在佛滅度的數月之後,摩訶迦葉(佛的大弟子,有的寺院的大雄寶殿供的是釋佛,其左右有兩個站立的和尚,長者即摩訶迦葉,年少者即阿難。)會集上座比丘五百人,在印度的摩羯陀國的王捨城外的畢羅窟內,結集三藏聖教。由阿難主編「經藏」,由優婆離主編「律藏」,由富樓那主編「論藏」,經大眾同意後,定為是佛說。經歷七個月的編寫,完成結集。後人稱之為「上座結集」,或窟內結集。
窟外的大眾部弟子尚有七百餘眾,由婆師婆為首,別為集會,結集五藏,即經藏、律藏、論藏、雜藏、咒禁藏,後人稱之為「大眾部結集」或「窟外結集」。後人又稱上座部為保守派。
佛滅百年之後,在毗離城由七百大比丘搞了第二次結集。
佛滅二百多年之後,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請了千名比丘,進行了第三次結集。
佛滅度四百年後,印度犍馬太羅國王因僧人傳佛法,一人一個樣,各說各的,問之,答曰:去佛日遠,諸師漸以已者滲入教典,故齊說不一。於是,王召五百大和尚,用十二年時間註釋三藏,造經律論注十萬頌,名為大毗婆娑論,此為第四次結集。經四次結集之後,佛經浩如煙海,世人不敢涉足於內。內容雖是豐富了,佛法也被隱在其中,淹沒了。
2、佛經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在周朝春秋時代,華人就已經知道,印度有了釋佛。孔子曰:「丘聞西方有聖者……蕩蕩乎人無能名焉」。
又,有十八西來僧人傳經,秦始皇不從,扣壓之,夜,十八人破獄而逃。
漢朝大將霍去病擊西,獲俘昆邪王和一個金佛像,漢帝陳於甘泉宮供養之。
漢史張騫通西域,開絲綢之路,得知印度有佛教。印度人、波斯人沿絲綢之路紛紛來漢地傳經、傳教。從此,至唐朝七百年間,大量經文譯出。
3、佛教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如何?
大文豪胡適編寫中國哲學史,半途擱筆寫不下去了,是因為他不懂佛教,無法寫出中國文化歷史,這就是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地位。
手稿第一集完。
第一○五集  佛學手記
一、先退後進法門
1、佛教中宗門極多,道教中道法極繁,世間氣功學更是門派林立,真是讓人眼花繚亂,不知何去何從。最要命的是,又都說自己的最好,別人的不好,能不能再說一說,真正能修成的,到底是哪種法門?如何修持?
聖經上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佛經說:萬法歸一;道門說:萬法同宗;巫門說:萬家同源。世上的各門各派的氣功,無非是來自佛、道、巫等等,由此,對於學者來說,任其五花八門,均視之為同類,不必加以分別。
2、能不能把佛、道、巫合一呢?
在專業上不能合。比如,大學裡,若把歷史教研室與化學教研室合併,老師們(猶如僧人、道士)會發火,說你不懂,外行領導等等,若把歷史系與機械系合併,不僅老師會亂套,學生們也會混亂不堪,故而不能合併。
但對於學者來說,你可以合併,你可以既修歷史,又修化學、機械、外語、美術、音樂等等,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釋迦牟尼有這個精力,他不僅精通世間學問,而且精通外道,何為外道,即佛門的人對非佛門的一切宗教、學問、學術的總稱。外道的含意並不是不好,僅是表示修法不同,而以後的弟子,門派之見嚴重,稱凡與自己見解不同者,斥之為外道。即有門內、門外之分,而落二邊見,非中道行也。
3、能不能介紹一種絕妙法門,供世人修持呢?佛門的人都說淨土法門好,但淨土法門有局限性,即信者能修,不信者修不成。是否可有一種絕妙法門,令不信者也能入門修持?
有這種法門可供不信者修持,而且修的也是極快的,甚至比淨土法門還要快,還要好。
4、這個是什麼法門呢?
叫「先退後進」法門,是天師寺特有的法門,專供不信者修持。
5、按先退後進法門修持,會是什麼結果?
按此法門修持,一修就有感覺,一有感覺就生信,一生信就生靈,一生靈就應驗,一應驗就大信,一大信就入門,一入門就悟道……
二、智識法門
1、在「先退後進」法門中,為什麼一生感覺就生信呢?
一生感覺就生迷,一生迷就生信,這叫不迷不信。「先退後進」法門也稱之為「不迷不信」法門。或簡稱為「不迷信」法門,不迷信就是智識,故又稱智識法門。智識法門最適於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修持,也就是說,最適合於有文化的職工、文化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政務工作者、商務工作者學習。
2、平素信佛的人、出家人可否修智識法門?
信佛的人、出家人還是去直接修淨土法門,除非是半信半疑的人也可修智識法門。
3、在佛教裡,怎麼沒聽說過有這種法門?
不僅你沒聽說過,不少僧人也沒聽說過。何故?佛經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此為其中之一門。又有哪個和尚能把八萬四千法門都說出來?
4、佛門中的禪門、密門、淨土門與此智識法門比較,其特點如何?
禪、密屬難門,無根基、無條件者難以修成,淨土為易成,為易門,無根基者,念佛時就打根基了,附加必要條件較少,但有一條必備之條件,即不信入不了其門,不信,久修亦無成。智識法門的特點是:不信也能成,信者也能成,屬於難中易,易中難。
5、智識法門是哪位大佛、菩薩的法門呢?
此是十法總成,是十位大菩薩認定的法門,十位菩薩為觀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師於香、香手等十位。
6、修智識法門需要什麼條件嗎?
就兩條:一是有時間,每天最少兩個小時;二是能吃苦。此法門修起來是十分辛苦的,不會像淨土宗法門,修起來那麼輕鬆,為什麼苦呢?信就不必吃苦了,不信才需吃苦,若苦也不能吃,那就去修淨土。
三、佛經中有沒有智識法門?
1、智識法門修持的原理、方法、步驟如何呢?
在佛門各法門中,雖然門派不同,但都有一個共性的東西,就是戒、定、慧三修。先修戒,再修定,再修慧,無法可法,萬變不離其宗。淨土法門也是從戒上下手,持五戒修十善方可。而智識法門就有所不同,而是光修慧,再修定,再修戒。是逆法而行的法門。
具體修法是:先修中脈出明星而開慧,產生理上的頓悟,人在這時,自然會從不信而信,然後是慧中求定,頓悟之後,再漸序修道而定。最後是定中生戒。人在定中,不戒而戒。第四步是由戒又生定,即更上層樓的定,由定又生慧,此為慧中慧。
2、釋佛的經論中為什麼未見此法門?
在經論中均常論及此法門,佛弟子也常論及此法門,卻又不知此為上乘法門。
3、可否解說一下?
第一、釋佛出家修行,並不信什麼,是在不信中修,「經傳」對此都有介紹,這正是智識法門的第一步,在不信中修。
第二、修了六年瑜伽,瑜伽是修什麼?就是通中脈。
第三、在樹下打坐七天,修出明星,而開慧。
第四、又走到林中,打坐四十八天,慧中求定。
第五、制定了戒律,定中出戒,於是佛告訴後人,可按戒、定、慧程序修行。
人們總說,本師是釋迦,卻又總按其弟子後記的法門修習,而不知應按釋成佛的法門去修習。釋迦佛親修的法門不見經傳,觀經傳,就看你能否悟得出來。
4、這麼說智識法門是最好的法門?
不能這樣說,只能說它是不信者最好的法門,淨土是信者最好的法門,禪、密是有根基的人之最好的法門,律宗是出家人最好的法門。
四、佛教的宗門別類
1、為什麼有了智識法門,還要有那麼多別的法門?
條條大道通羅馬,道道天河通宙心。通往宙心的天河不止一條,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路標,自己的方便去修持。這就叫法無定法,適者為法。再好的法,若不適於你,對你來說也不是好法,別人都說最不好的法,但最適於你,此法就是好法。
東晉時代的慧遠,入廬山修行,與眾居士共建白蓮社,以念佛的方法修持,慧遠認為此法最好,傳了下來,此即淨土開宗之祖。但任何法都有其弱點,淨土的弱點就是:不信,則此法無用!由於當時結社的一百多人都信,故此法就靈,後人大多半信半疑,甚至不信,此法就不靈。反之「智識法門」是不信之法。
南北朝時,達摩西來,於蒿山面壁九年創禪宗法門,教外別傳,不吃大苦難成。
南北朝末期,隋朝之初,「智首」於雲門寺出家,後在長安大禪定道場,制四分律疏,其弟子道宣人終南山弘揚律法,此為律宗開宗之祖。
唐玄宗時,中印度一國王,捨王位出家修瑜伽密,並西來中華。以後又有金剛智、不空來華創建即身成佛的密宗。以後,密宗失傳,如今的密宗是蒙藏密的分支。
從上可見,宗門不過是人為的,並不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產生的。例如:淨土、慧遠並未自立為宗,只是後人為區別修法而訂其名,並追認古代有成者為淨土宗十二代祖師。
2、修智識法門是否需要五戒三皈依?
均可,任其方便自願,這並不主要。佛說的五戒三皈依是:一曰慈心恩仁,不殺為戒;二曰清廉節用,不盜為戒;三曰貞良鮮潔,不染為戒;四曰篤信性和,不欺為戒;五曰要達自明,不亂為戒。三皈依為:一曰歸佛,無上正覺;二曰歸法,以御其心;三曰歸眾,聚眾之中,所受廣大。這是五戒三皈依的內容,既然不信,就不必戒皈,何時信了,再戒皈也不遲。
五、黃金鋪地
淨土法門中說的西方極樂世界,黃金鋪地等等,讓人無法相信?怎麼解釋呢?
在兩千五百年前、一千年前、五百年前說黃金鋪地,不僅人們能信,而且令人嚮往。在古代,人類以黃金為貴重、為富有。比如在童話故事中,說馬車是黃金做的,意思是富有;船是黃金做的,也表示富有,因此,黃金在古代是個形容詞。
比如,形容江河山色的美妙,簡直和假的一樣,故北京頤和園有一景觀叫畫中游。而形容一幅畫好,就說和真景一樣。真的東西好到極點就成了假的,而假的東西好到極點就成了真的。
在兩千多年前,以什麼才能形容好呢?在當時的比喻和形容詞中,以黃金為最,故經中說,西方極樂世界以黃金鋪地,古人一聽都信,都理解,知道那是形容詞,是形容西天的美妙。
不同時代,人們只能用自身的體驗去形容所描繪的事。比如,在一九六七年,筆者在東北的一個工廠裡,聽作業班的一位老班長向工人們說:在北京人大禮堂的國宴上,一定是頓頓都吃炸油條,回答:一定是的。
那是因為東北那時每人每月只有三兩油,半斤肉,一年才供一斤雞蛋,故而認為國宴一定是吃炸油條,油條肯定是有的是了。
但是,在九十年代,人們聽了這種說法不免嗤之以鼻,認為瞎說八道。但是,是不是瞎說呢?不是的。因為所形容的事物是存在的,即有國宴,國宴很豐盛,但用的形容詞「炸油條」也不能說不妥,是三十年前,東北形容最好的食品。九十年代的人就很難理解這個炸油條,而且認為吃炸油條會得癡呆症。
「黃金」一詞在兩千五百年前意為是令人嚮往的,「炸油條」在三十年前是意為令人嚮往的。至於西天到底什麼樣?如同人問國宴到底什麼樣一樣,只有參加過國宴的極少數人才知道,大多數人是無法盡知的。
雖然國宴是大多數人無法盡知,但國宴是存在的。只有當你「修」得好,成為國賓,自有專人專車來接你赴國宴。
六、智識法門的機理
1、去地獄或做鬼的人多,還是升天、往升西天的人多?為什麼?
去地獄或做鬼的人多,去西天的人少。恰如:大道通天少人行,地獄無門繁若市,這是宇宙的自然規律所形成的自然現象。
現代物理學已證明:宇宙萬物的「熵」總是從高向低,而無法逆行。正如水從高向低流一樣。
若要使水由低位向高位流,就需要加泵,一級一級的泵站把水抽提上去。人的生命本質的能量也是從高向低變化,越消耗,能量越低。所謂修行就是如泵站加壓,使生命能量增值而回升。
佛教認為:修五戒是立足於使生命能量維持在人道的水平,下世仍做人,修十善是修天道,下世成天人,修六度萬行是為了成菩薩等等。
2、智識法門的修行機理是什麼?
第一、修氣入中脈。密宗認為,凡修佛者,氣不人中脈則無成。修中脈的第一步是將中脈打通,通常人的中脈是堵死的,猶如一條下水道,多年沉積,已堵死不通了,要把它打通,清污、處理乾淨,這一步的時間較長。
第二步是吸收天地間的生命光子流貫入中脈去補充自身生命體的能量。
第三步是集中能量出明星。
第四步是明星出來以後,但去靜坐入定。釋佛是靜坐了四十八天。明星出來後就可閉關修持了。明星出來之後,不能入定,功能也出不來。因此對於定力不足的人,需行第五步。
第五步、定力訓練,待定力足夠了(這段時間也較長)側可閉關。
3、怎樣訓練定力呢?
最簡單不過,叩頭、拜佛、念佛。你不必信,但這是訓練定力的最好的方法。而且那時,人就不戒而戒了,明星都修出來了,再向前邁一步就有成了,到那時,什麼都戒掉了,你不讓他戒,他自己也要戒。
第一○六集  神秘的九陰功

有讀者問:習修九陰崑崙神功的要領如何?
現將一位道友習九陰功的體驗陳述如下供參考。其來信說:其於十一月份去廣州,將九陰功傳教給幾個朋友,其本人僅學九陰功才三、兩天,只是大略記住了套路。信中說:有幾個朋友學了之後,又去教別的人,他們打電話說,在這些人練功時,見一隱態和尚在旁指導,而上空,有九天玄女在加持。電話中說:練九陰功時,實際是元神在練,只要認真把第一式做好,接上了信息,元神即在修煉,此時的識神、人身只不過是擺擺姿式,做做樣子配合一下。
電話中說:每一式即是一個層次,每一層次(即每一式)完成、修成之後,才可以修下一層次(下一式),若一口氣把九個式打完,並不等於完成了全部層次,學九陰功的關鍵是「性體」與信息的接收,取決於「性體」能否與空間信息接上關係,而肉身的動作僅僅是配合……
上述是習此功者的體會,筆者認為非常正確,即習九陰功時,你自己什麼也不必想,只是默默地去完成幾個動作,只要把第一式做好了,元神就去修煉了,但元神的修煉是需要你給出那幾個動作,便於他飛騰和捕捉生命能量光子,在習功時,不要人為的再去給加點什麼意念和動作,那樣就變成是識神練功,反會把元神扼制住了,使其無法伸展。
關鍵的一條是,你要弄明白「誰在練功」?很多人習功上不去層次,是因為不知道是「誰」在煉功,煉功的目的,講了一百集了,就是捕獲生命能量,而識神是捕獲不住生命光子的,只有把元神放出去,才能捕獲生命光子。
這好比下象棋,不得法者,把力量都花在吃小卒、吃大車上了,而得法者,並不注重那些,他只注意對方的一個子,就是老將。
關於九陰功的層次,在前面幾集中,論述「古易」第一卦天卦,第二卦地卦時已經講得較清楚了,九陰功的第一式是先決條件,接不上關係就是識神練,接上了關係就是元神練。如何才能進入第一式,關鍵不是擺出那個動作,而是要把「心語」一0八集仔細閱幾遍,只有閱進去了,也就進入第一式了。
習煉九陰功有沒有注意事項呢?
初習時沒有什麼注意事項,關鍵是第一式要虔誠,第二式要放鬆,第三式要緩慢,第四式要豁達,第五式要野蠻,第六式要輕柔,第七式要威武,第八式要服小,第九式要無悔。
打到上了層次,出光了,有衝擊波出現時,就要注意了,此時,不要在室外習煉,要在室內,最後是方園三、四米內沒有什麼東西,地面上以地板為好,或鋪上棉被,因為衝擊波太大時,你適應不了時,會跌倒在地,你必須一次次的去適應愈來愈大的衝擊波,如果衝擊波太大,光太強,而你的身體一時又無法適應,此時應減量,即把第五式的九下,減為三下,第八式的三次,減為一次,其餘式不用減,只這兩式是出光,出衝擊波。
如果你能適應了光和波的衝擊,在習九陰功時,可以減少假死的次數。
讀者問:九陰功、九陽功是不是很危險?
對初學者是無所謂的,去追求危險,危險也不會發生,但是一旦打出光和波來,一方面表示層次上來了,一方面表示已進入危險地帶了。九陰功、九陽功並不是專門為祛病設計的,是為修煉層次,了脫生死大關設計的,它的付產品是出現功能或神通,它的功力之所以大,是因為習功時,有神力的加持,這對常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是迷信的。九陰功有錄音磁帶,六十分鐘,自己買一盒質量好些的空帶,去轉錄一下就可以了。
讀者問:學習九陰功學費是多少?
和尚傳東西不收學費,若願佈施就根據自己的情況佈施幾個錢,作為和尚的修廟錢,五塊錢也可以,你若是億萬富翁,佈施幾百萬元也可以。
讀者問:九陰功要花多少時間能學會?
半天時間就可學會、但半年時間也未必學成,自己學會以後,在於每天做一、二遍,打到一定程度時,一星期或二個月作一遍,上層次以後,你會不敢做,一股想像不到的力量,一股巨大的猶如海浪的衝擊波,把你掀得東倒西歪,那光芒,亮得使你膽戰心驚,有人說:那是神的力量,我說:是生命的力量。沒到那個層次的人去追求那個境界,到了那個層次的人,害怕那個境界。
讀者問:一0八集中,說觀音菩薩曾是大羅剎帝國之王,在佛經上有沒有記載。
有記載,但比較零散,需要歸納,觀音是翻譯語,而且又是簡化語,中國人不習慣說名字,吐音較緩慢,不像外國人吐音較快。
觀音的梵文為:阿縛蘆枳帝濕代羅或阿波羅之地使大羅(均為音譯),英文是Aralokittsrara,音譯,就是用同音漢字表示,若音譯文字又能貼切原意那就是妙譯「阿波羅之地使大羅」便是妙譯。
梵文的原意是:大君主,大君主就比較自在,下屬就不太自在,統觀一切的大君主,即觀自在王,觀照自在的意思。
又,觀音就是阿彌陀佛,故經中又稱阿彌陀佛為「觀自在王」。經中記載,阿彌陀佛原是個國王(大君主),後來棄位出家稱法藏和尚,在大日如來所受持,並發誓建西方極樂世界,普渡眾生。
但真正的過程是這樣,觀音拋王位(大羅剎帝國之王位)之後,往生宙心,於大日如來所,與大勢至一起在大日如來所發誓,建西方極樂世界。發誓時,釋迦佛也在場,他們就是那時認識的。以後,大日如來給觀音封號為阿彌陀佛,在完成普渡眾生之後,再加封「大功德山佛」。在觀音下界當大羅剎王之前,原本就在宙心,那時佛號為正法明如來佛。
西方人把阿波羅看成是太陽神,日神,他們把阿波羅看小了,看低了,阿波羅是宙心大日神,即大日如來的化身,而觀音就是大日如來派往地球的最高使命者,大羅王(大羅剎帝國之王)。
以後,觀音醒悟了,在大日如來面前發了誓,要把地球上的生靈全渡回宙心。因為當初是他從宙心帶出來的,但是與他對抗的卻是他的兒子,大羅剎王太子羅地干布。羅地干布要保護地球上的生靈,公然對抗十大菩薩(原始的十個大日如來),用神力、神弓,射墮九日。
觀音下墮後,轉世為紅狐,又轉世為西洋聖母,嫁與羅地干布(即玄龍大帝),控制了羅地干布,又借佛兵滅了大羅剎帝國,將之一分為四。一塊即西藏、新疆,一塊即印度半島,一塊歸西洋,一塊即波斯、埃及。
讀者問:這幾塊地區還有沒有史前大羅剎帝國的遺跡?
有,在人們的心裡,往事存在於人的潛意識之中。比如,藏人,至今認為自己是觀音的後代。又如:羅地干布的小名叫「月兒」,這一帶國家的國旗往往都以月亮來象徵其源流,印度至今自稱為「月之國」。古代,阿拉伯用「月亮刀」大馬隊,一舉攻佔印度,滅了佛教,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正是有前因,即佛兵入侵大羅剎帝國,滅了其國,方有以後阿拉伯月形大彎刀的入侵。
故而在阿拉伯入侵時,印度佛教僧眾絕不抵抗,心甘情願受其因果,果報完了,因也就了了。因此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因果史。一切眾生均不例外,佛、菩薩也無例外,正是在這事實面前,佛、菩薩開悟了,並以不殺生為戒。
故而,以後的佛、菩薩渡人,均以教化為主,決不強求。是故釋佛說:不信者不渡。又,相傳佈袋和尚是彌勒菩薩轉世,無論何人問他,他只是把布袋放下,再問,又「放下」,三問,布袋和尚就說:「我有一布袋,虛空無障礙,散開遍十方,收回觀自在」。收回觀自在一句有多種含意,其中一意就是,要把觀自在的後代,都收歸宙心。但他決不強渡,只是「放下」、「放下……」讓人開悟。
濟公就採取另一種方式,多少帶點強渡性質,他在人世走了一遭,臨歸時說:六十年來狼藉,(強渡必然會狼藉),東牆打到西壁(強渡,眾生不解,就會反強渡),如今收拾歸來(渡不動,還是自己走為好),依舊水連天碧(還是去做佛、菩薩吧)。
由此可見,西方雖好,又有人渡,但願去者並不多見。眾生沉溺於紙醉金迷,被暫短的人生之中的「業」所惑,奔忙一世,為名為利。殊不知,名是虛的,利是假的,只在臨終一刻方悟,什麼也帶不走,一切的一切對他而言都不復存在,以後的路還很長,無盡無休,通往黃泉,人身的能量已枯竭,生命體的能量已耗盡,只有下沉、下墮,獨在灰茫茫的黃泉路上順坡下滑。後面是剛剛離去的人世,明月依然,只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第一○七集  進入角色

九陰崑崙神功的動作十分簡單,半天時間,或者一個小時就可學完,但是若要打出「神功」的韻味,出光,出波,出明星,出西天月,就要在第一式上下功夫。
第一式,神女傳書只一個動作,要點是通靈。而通靈的關鍵,是要把本叢集閱讀七遍,閱讀的過程就是加持功力。有的人在閱讀過程中,天目就可能開啟,讀七遍就是加持七次,這是關鍵的關鍵。
第二個要點,是持咒。在第一式中的幾個咒語實質是對宇宙高能量生命體的密碼呼叫。第一個咒語是對佛國的呼叫,在第一個咒之前的三字真言,是普賢菩薩的密咒,普賢菩薩也是密宗之祖,她的法名叫妙密。
三字真言是宇宙的基本音流,是一切宇宙音的總持,它是呼叫宇宙高級生命光音能量團的總碼,也是人體中生命體與宇宙交換能量的一種方式。
第二個咒是九宮咒,呼叫九宮以期加持。
第三個咒是天龍咒,呼叫玄龍大帝及其屬下的四天王,天龍八部,羅剎戰團。
第四個咒是游神咒,呼叫過往神靈予以加持。
第五個是回向。
第六個,摩訶般若波羅密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當初,是釋迦密傳玄龍大帝的神咒。
幾句咒語,一看就會,但是否能發出去,不在於聲音的大小,而在於一種心力,心力大小的訓練,全在於閱讀一0八集
第二式,全身像一柱香,像一座聳入雲天的山,像一根接收天線,在承受宇宙能量的加持。並不是給你加持,而是給封在山裡(身內)的生命體加持,給潛龍加持,激活它,喚醒它,故第一式要虔敬。第二式要放鬆,識神放鬆了,元神才可得活。第二式是告訴元神,待到蓮花盛開時,你就往外衝。
第三式,是開通元神(潛龍)衝出去的通道,因通道是封鎖著,淤堵著,故要緩慢,一點點通開。
第四式是加寬通道,故要豁達。
第五式是潛龍衝擊了,故要野蠻,把野性打出來,沒有野勁,沒有橫衝直撞的野性,是衝不出去的,當你雙臂上展,身後仰時,元神(龍)已衝上去了,直衝霄漢,當你雙臂飄落時,它又雲遊東海,旋掌吸龍捲風時,要把大海掀起拋向九天,這才是龍的氣魄。出現海浪似的衝擊波,出現光,關鍵全在這一式,故這一式要打得狠,打得野,打得不可一世。
第六式要打得輕柔,真如彩雲追月兒女情長,那是玄龍與碧霞元君的一段戲,在叢集中已介紹了,碧霞元君是黑鳳凰,此式要打出猶如那段戲詞:兒女無非天性,英雄更是情長,最憐兒女又英雄,方是人中之龍鳳。
第七式要打得威武,玄龍大帝要確立天心月,開弓射九日以存萬物。
第八式為什麼要服小,九宮下界找玄龍算帳,玄龍採集海底花,敬獻九宮言和,故有海底藏身以避九宮之銳,采海花以獻九宮以取九宮之悅,此式也是出光的關鍵。
第九式是收式,獲得總加持,怎樣感知已受加持了,各人的反應不太一致,一般的反應是打哈欠,打哈欠的現象在修煉中很重要,那是一種加持反應。
有人在接通信息後,上香叩拜,一個頭打一個哈欠,哈欠連天,這句話並不是笑談,古人的斷詞都是有根據的,不是編著玩的,確實是哈欠連著天。
若要打出神韻,出光出波,死練硬練是不行的,神功妙在通靈,故要反覆閱讀一○八叢集,在潛移默化中通靈。
至於九陽崑崙神功,只要有九陰功的底子,一入坐就出光、出波,那正是「水流風動演摩訶」。至於九陽功的第六至第九式,筆者仍在摸索之中,實無可寫,待能寫出時,會立即見之文字,不會保守。
讀者問:目前九陰功傳播情況如何?
南傳至廣州,北在東北,西是新疆,東是江蘇,中是武漢、長沙,但尚未公開傳,只是一定氣功基礎的人在習煉。未公開傳的主要原因是,它屬於「神學」,與時代精神不符,易引起誤會,故而未公開教授。如果人們能夠理解,它僅是「易」的一種體現,也就沒什麼了。
如果人們把心懷放寬一些,把宗教、神學視為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學術研究,也就無所謂了。神學的本質與政治無關,但有人利用神學去搞政治,這種人就不是學術型的人了,而是政客(政治家)。實際上,利用神學去搞政治的人,並不信神,真正修行、修煉的人是不會去搞政治的,他沒有時間,他認為吃飯、睡覺都耽誤時間,影響修持。在宗教界、神學領域裡、氣功領域裡,若有人搞政治活動,說明他並不是修持者。若要搞政治,可以去政協裡去搞,那裡是專門討論政治的。
另有人宣傳一種世界末日的觀點,搞得人心慌慌,其實,生命是永恆的,僅僅是更換一下存在的形式。真正懂得神學的人是不會慌的。
那麼基督教又為什麼總是說世界末日,最後審判呢?這與佛、道兩教的地獄之說類似,無非是勸人行善止惡。但惡人是止不住的,貪慾之心使他不顧一切,這就需要政權、法律去控制。因此,宗教不能代替政權,也不能代替法律。
那麼世界有沒有末日呢?按現代科學的理論,這種「末日」是五千年一個來回,是宇宙中天體運行的一種結果,但生物大量滅絕之後,又會重新產生。科學界的一種假說就是,飛碟就是監測地球環境的一種工具,問題是它代表誰,齊說不一。
一九五九年,兩位美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金,因為他倆提出並證明了一種理論,根據這個理論,人們推論出,另有一個世界,它與物質世界相反,這個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在宗教領域裡稱之為神的世界。宗教、神學就是專門研究神的世界,研究人類怎麼樣才能進入神的世界。
比較有成就的仍是延續七千多年的古印度瑜伽,瑜伽的神秘與神奇已經征服了高度文明的,代表現代科技最前沿的西方洋人。單就習瑜伽者可以騰空而起,讓人親眼去看,就不可思議,現代科學無法解釋。
但中國的道教與佛教過於陳腐,沒有印度瑜伽那麼精進,不注重形式而是追求內容。一位印度和尚在歐洲傳教二十多年,追隨的西方信徒數萬人,而且都是相當有文化的,因為他能拿出東西,正如當年釋迦牟尼能拿出東西一樣。
目前,中國一些佛教信徒在社會上極力宣傳、爭辯,說佛教不是宗教,不同於道教、基督教,佛教不是迷信。這種說法軟弱無力,遠不如印度瑜伽能拿出事實。筆者認為,佛教與道教、基督教一樣,都是宗教,都屬於迷信的領域,在社會上只有科學與迷信兩個領域,宗教不屬於科學領域。
迷信並沒有什麼不光彩,一切科學、真知都來源於迷信,有時僅是變換一種說法,把迷信稱之為幻想。人們歌頌幻想,因為幻想產生真知,而迷信是有系統的、有理論的幻想。但盲目迷信就顯得格調低了。比如,二十多年前風靡全國的雞血熱,與文革一樣,都是盲目迷信的產物。但宗教本身並不是盲目迷信,而進行宗教活動的人既有「清醒」的根本不信宗教的人,也有大量的盲目迷信的人,前者是騙子,後者是愚昧。
真正研究宗教的人並不迷信,而是相信。比如,能海大師,他並不迷信,而是相信。
佛教提倡相信而不迷信,但是,又只有通過迷信才能達到相信。釋迦佛說:不信者不能渡。就是說,只有先迷而後信,這也是人類認識過程中的規律。
例如習氣功者,你的目的是獲得功能,而氣功的性質與宗教一樣,必須通過迷信的手段才能有所體驗,你若不迷信,總是把顯意識格外警覺,那你就永遠進入不了恍兮惚兮的功態,你也就無所體驗。不要害怕迷信,要在迷信中入門,進入狀態,獲得體驗,然後再把自己找回來。所謂走火入魔的人,就是:進入狀態之後,找不回自己了。
因為人在功態中所體驗的意境,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故而修煉之後要收功,收功就是要把自己從混飩之中找回來,當了四十分鐘的神仙,收功時拍拍腦勺,要意識到,你目前還是凡人。
不能是一看紅樓就出不來了,成天以為自己是林黛玉,一場電影、電視散了之後,可以回味,但更要睜眼看看現實,不能進入角色出不來。
但是真正的成功者、大家,都是進入角色的人,隨時隨地都在角色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