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集 勝利回歸 第三章
第二節(續二)
《夜讀心經》妙航
一九九七年夏曆三月三半壁山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題目)
(乘大光明月亮船渡往九天、玉光天、宙心。經,乘。摩訶,大。般苦,光明。波羅,渡船、羅蔔船、月船。密,玉光天。多,九天。心,宙心。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大神咒。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大神咒心、大神宙心。大神,薄伽梵。大神宙心,薄伽梵宙心。薄伽梵,九天。薄伽梵宙心,九天宙心。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九天宙心經。九天宙心,大。經,乘。九天窗心經,大乘)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觀、大觀、如是觀。風地爲觀,風在地上,地上有風。風,鳳。地上有鳳,立足於地,觀天之鳳。鳳居九天,行者坐地觀天鳳,坐地觀九天。大觀在上,大觀,三十六宮七十二殿。盥而不薦,有孚順若。盥而不薦,虔敬。有孚,虔誠至信。順若,低位觀。觀什麽?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行觀要如終始一。始終如一,定、深定、大定。
行觀的外部條件:臨。《易經序卦傳》曰,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臨,相應、接近、加持。故知,臨爲大,爲行觀之大,即相應爲大、爲上、爲首要條件。
自,雙目上的眉心處。觀自,用眉心處行觀。
“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在……時,必須是在“那個”時刻。“那個”,菩薩行。行什麽?行深般若時,行至波羅時,行至密多時,方可……方可什麽?方可“照見”……
打坐,用眉心處行觀九天鳳,保持始終如一的虔誠心態以獲得相應。相應至極處,定。定到深處,大定。大定到深處,般若。般若是什麽?大光明!譬如千日,大放光明。
觀,風在地上,地上有風。風,景。觀九天之景。
在……時,在“菩薩行”時。何爲菩薩行?凡意,大悲心是。隱意,與天魂相應至密處時。圖像語言是,色魂之太極圖、音魂之太極圖、天魂之太極圖相和合時。“在菩薩行時”,是女神功之第六層次。
在……時,在行深般若時。即,天目處呈現大光明時。
在……時,在行至波羅時。行至波羅,行,是指心態的趨向,即心態上已成波羅。波羅,渡、月亮船,表歸心似箭。即,在歸心似箭之時。
在……時,在行至密多時。心態上與密、與多相應時。即,全方位相應無分別心之時。此時已至第七層次。
只有在行觀至此時的時候,方可照……方可見……
臨,相近、相應。臨之太古意,相逼、相迫、兵臨城下、相逼甚急。《易》曰,“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十日兵臨,本意爲渡,元亨利貞。相逼過甚,則八月有凶!羅地與心月狐密令八月中秋大集結大相聚,以與天決一雌雄。左臂神弓,九日墜,一日歸)
照見五蘊皆空。
(只有在行觀至“那個”
的時候,方能、方可行照。用眉心處發射的大般若去穿透遍法界、遍時空,這個以從自己流出的大般若、大光明,方可行照。觀,是在相應態,被動型。照,主動型,自己做得了主。
觀字的起步點在女神功的第五層次。在……時的起步點,是第六七層次。照,第八層次。1-4層次是觀之前的準備,是鑿池。鑿池不待月,即無心行功。池成月自來,即功到自然成。月,波羅、渡、渡船)(待續)
第261集 勝利回歸 第三章
第三節
可以這樣認爲:女神功法第四層次以後的內容均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第四層次的危險性是物質“物質”性的,第五層次以後的危險性是精神“物質”性的。爲了深入探索,爲了全方位的開闢修行之路,不僅僅要打碎門派觀念所形成的固步自封的框框,不僅僅要突破宗教框死的教義、經典,因爲這些教義和經典歷經凡俗人的修改、刪節、滲入甚至竄改,在一定程度上早已失去了其原始。這裏所說的宗教並非是指某一特定的宗教,可以說早已漫延至一切現存的宗教。
在前面的篇集中研討過宗教的起源,它的世界性的原始是巫。古巫具有通靈大觀的功能,漸漸地人們將古巫通靈大觀中的內容記成了典,而能夠較圓滿的解釋典的人就成了當然的領袖。
漸漸的,在發展中形成了社會分工,女巫專門行觀,男人集成典之後於以解釋。這種分工是父系社會的需要,因爲男人需要掌權並支配社會。經過漫長的歲月積累,“典”終於形成了,講解典的人就組成了宗教,結束了由大巫領導社會的歷史,人類社會由巫社會步入了宗教社會。
爲了統治的需要和方便,宗教領袖階層就不斷地修改典籍、經典,故而原始成份愈來愈少,市俗觀念大量進入經典。
社會的發展、生産力的發展,給個體的人形成了法障,法障使大多數人失去了通靈功能,故而只能一條條一句句按照經典去行事去思想。
經典保障了宗教對人類社會的物質統治和精神統治,但是,通靈女巫的存在,對宗教的合法統治是個極大的威脅,因爲她們可以發現經典與原始有出入……這使得宗教統治集團日夜不安,因爲他們最擔心的是民衆掌握真理。
於是,宗教界宣佈,女巫爲異類,爲邪惡,是魔的代言人等等,並制定了殘酷的刑法,只要是女巫,則格殺勿論!殺前還要用盡酷刑進行拷打、審問。
抓到女巫後並不立即處死,而是先進行殘酷的拷打審問,逼女巫行觀再說出點東西,然後立即封殺。據史料記載,僅僅在西歐,有資料可統的被殺的女巫就有九百萬人。一份歷史資料記錄,當時有兩個村子,誅殺女巫之後,兩個村子僅各存活一名婦女,其餘均被誅殺。
當宗教勢力感到它的統治受威脅時,其兇殘的程度不亞於法西斯。
女巫自身並沒有威脅宗教,正如中國古代門派勢力之爭中的一句話:你並不該殺,但你持寶,故而非殺不可!
正當宗教全力對付女巫時,卻不防有一支異軍突起,科學!
宗教視科學與女巫是同類,但對科學要比對女巫客氣多了,僅僅是處死,這就是哥白尼和伽裏略。
現代人爲之震怒!宗教竟然處死了兩名科學家!但是對宗教處死的有記錄可查的九百萬女巫卻不以爲然。
這就是修行爲什麽必須突破門派以及宗教框子的原因,因爲門派的理論以及宗教的理論均竄入大量的市俗後天有爲。
作爲異軍突起的科學最終擊敗了宗教對市俗的權力統治,其方法是以科攻宗,分科突破,使宗防這科顧不了那科,最後將宗瓦解、支解爲科,宗之教演變爲科之學。
科學的發展,其高深是科分得越精越細爲標誌。但是,代表科學最前沿的歐美,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即什麽是科學的大總持?初始,科學界認爲物理學是科學的大總持,但是,從19世紀末,直至整個20世紀,科學的最前沿已經認識到物理學並不是科學的大總持。這些科學家痛苦的發現,“心”是科學的大總持。於是,一批科學家又返過來研究宗教學,靈魂學等等,並定義以科學名詞,稱之爲心理學、超心理學、精神學、精神分析學,以及微精神分析學。
歐美的超科學界是從兩個角度去突破的,一,從宏觀角度,以考古學爲手段。二,從微觀角度,以超心理學、精神分析學、微精神分析學爲手段。
在氣功大潮中,大氣功師們使用的最超前的理論,即“潛意識”、“深層潛意識”等等名詞,這些都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科學界研究並早已發表的理論,而且這些理論早已不再是科學前沿的內容了,這方面的理論權威是歐洲的“佛羅裏德”,他已在1938年就故去了,而氣功學中使用的科學名詞都是佛羅裏德的論述。
歐美科學界在考古挖掘中發現,在宗教社會之前的幾萬年裏,地球上是女神社會,幾乎是全球性的崇拜大女神。在一次土爾其國的考古大挖掘中,挖出了上千座女神石像,而這些要早于古希臘神系。
土爾其的位置在歐亞大陸交界處,土爾其國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而土爾其、伊朗、伊拉克、埃及等等,即地中海的東岸和南岸,正是太古時代的“古波斯”。歐美科學界如今把“古波斯”中的土爾其,稱爲“老歐洲”,認爲那才是早于古希臘文化的老歐洲文化。
實際上,這個老歐洲文化就是羅刹女文化,從考古學上看,正是新石器時代。從《修行者》一書的立點看,新石器時代,與以後的青銅器時代的先期,是屬於第二次天地大戰期。
歐美在微觀方面的突破,目前已研究至“微精神分析”階段,投入這個研究領域的大多是精神學家、醫學家、外科醫生、物理學家以及一些教授。他們在研究中痛苦的發現,“人”這個形式,這個物體,以及人所具有的一切,包括人的一切行爲,僅僅是“生命”借“人”這個形式做出的一種嘗試。他們通過大量的醫學論證,證悟出人的有爲僅是一種假像,這種有爲是受“生命”的無爲支配的嘗試。但是歐美科學家在論述中並沒使用“無爲”這個名詞,因爲“無爲”是漢語,他們使用的是英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日語。漢譯家把他們使用的名詞譯爲“中性”,並解釋這個“中性”是表示其特徵是“不偏不倚”、“無目的性”、“具有盲目性”。
在漢語科學中,把這個“東西”譯爲“中性”,而使之成爲科學名詞。但這個“中性”實際是指無爲態。可是在中國的科學界,說什麽也不能使用“無爲”兩個字,因爲一使用這個名詞,就成了“僞科學”。
代表這個領域的歐美科學教授是瑞士的“方迪”,他從20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就專職投入了這個研究領域。
方迪教授于1992年8月7日在瑞士的“古外”村寫道:“1961年我應邀請去過中國,在兩個月內跑遍了這個遼闊無際的國家。目前,“虛空”的思想日益深入科學領域,它是《微精神分析學》的基礎。我甚至覺得,是在中國度過的日日夜夜和在中國的親身感受,使我最終確立了虛空的思想。人都是由“虛空——能量”構成的。我們都來自虛空——能量。這一共同的來源,使那些人類至今仍死死抱住不放的所謂區別,成爲幻影。
從方迪教授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他已臨近了“無分別心”,臨近了“色空等同觀”。從《修行者》一書的立點看,以方迪教授爲代表的研究成果,已經徘徊在女神功法第七層次的大門外。而中國的學者,目前仍徘徊在第四、五層次之間。但不必氣餒,方迪先生是從1939年前後起步的,至92年時,他已“修研”了五十三至五十四年了。問題是中國學者求功心切,不用說五十三至五十四年的時間,就是三、五個月就焦燥的了不得。究其原因,在於方迪不等錢用……
方迪教授的研究成果已是很了不起了,但是方迪教授的探索精神更是了不起。他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成也英雄,敗也英雄。
方迪從1955年至1988年,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苦苦研究、論證、實驗,建立了“嘗試”概念。方迪認爲“生命”具有“嘗試本能”,並進一步發現“人”這個形體,僅僅是“生命”嘗試本能借用的一種形式。進一步又研究至,這種“嘗試本能”在人及動物、生物體的形式上表現爲“性本能”。成年人的一切成就,實質都是性本能的體現。方迪把“嘗試本能”稱爲“伊德”。
方迪在1988年寫道,當時我已隱約感覺到虛空的存在,感覺到虛空是世間萬物的載體。但是,無論是它的存在還是它負載萬物的功能,都那麽令人難以相信和接受。
方迪接下寫道,怎樣才能與這個歷來被人詛咒的虛空溝通?……我仔細研究了幾十年探索的記錄,幾十份與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進行精神分析時所做的記錄……我很快發現了“虛空”的一般規律,然後又順利發現了“死亡——生命衝動”,進而發現可以用“神經突觸”表述虛空的創造作用。
我確立了結論,我確定了《微精神分析學》的三個基本要素:
一、我的細胞甚至血液,不源屬於我。
二、我的嘗試本能及其能量,不源屬於我。
三、我的所有的夢構成一個夢,這個夢不源屬於我。
於是,我才明白,方知:
很少
甚至幾乎沒有什麽東西
源屬於我……
這正是我曾經拒絕、懷疑、猶豫的原因……
方迪又是如何“切入”這個領域的呢?他在1981年寫道,15年前,從大量的研究記錄中感覺到了虛空的存在,並終於以“嘗試本能”這個名詞表描“生命”的特徵。於是,我全力以赴開始尋找恰當嚴謹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
不久,神奇的睡眠,不斷被來自“嘗試本能”的閃光照亮……並漸漸離我而去……正是在這個時候,“虛空”,令人難以置信的虛空,和它所具有的令人難以接受的負載萬物的功能,開始若隱若現、嶄露頭角……
當時,我感到非常累,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感到精疲力盡,在辦公室呆上一小時便疲憊不堪。
我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麽我肯定“虛空”的存在?離不開它,卻又不能說服別人接受它?
在必須確立“虛空中性動力”即嘗試本能的那些日子裏,我的睡眠越來越不好,常常突然驚醒……時而似是在一巨大的岩洞裏,洞穴中回響著“嘗試本能”接連不斷湧現時發出的聲響,還有不知來自何方的、震耳欲聾的嘲笑聲,就像“佛羅裏德”當年面對“死亡衝動”一樣。
我感到“嘗試本能”和“虛空中性動力”是某種不祥之兆。在那種不安與混亂的狀態中,我幾乎成了完全擁護中世紀教會燒死預言家和其他通靈活動的人的做法的人。
我不願意並拒絕和任何人交往,總是獨自靜靜的呆著,甚至連最好的朋友也不見。我開始粗暴的對待我的“本能”,因爲這個“本能”使我與這個世界上存在的隨便什麽東西沒有任何區別。
終於,最壞的事情發生了,即對職業的懷疑?是否是對微精神分析學的研究把我引入歧途?
爲此,我重讀自1939年以來我的筆記和記錄(大約幾萬頁紙,文字量估計是《修行者》一書的兩倍至四倍)。同時,我又研讀世界各國“精神分析學”著作。我發現,多麽不幸!不知道是科學傳統派堅持視而不見,還是我在異想天開?從形式上看,我們的確有相同之處,但是從內容上看,我們之間的距離又是那麽大!
從方迪教授的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連他本人也不明白的事。什麽事?他無意之中撞在了神殿的大門上,他的心態及體態反應,正是通靈前期的“女巫”反應。那麽,他感受到的“虛空”又是什麽?是摩訶,是摩訶王,是復仇女神雅典娜,是大光明王西洋女王……
方迪在文字中抱怨,爲什麽他的同事,衆科學家死抱著傳統科學不放,而對“虛空”視而不見呢?方迪忽略了一個問題,他在無意中闖入了相應,在神奇的睡眠中獲得了閃光的加持,又在無數次的睡眠中在一古巨岩洞中,受宇宙音流唵的加持而驚醒,在日間總是累,疲憊不堪,不想見任何人,這是他往世的萬緣開始接近他的“功態”反應,故而他“視”而有見,而衆科學家卻是視而無見。
另,從方迪教授的案例中,可見記錄的重要性,它可幫你進入神殿,也可以幫你從神殿中退出。
方迪教授寫的那本書是“尚衡”於1992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翻譯的,由北京大學的兩位先生校閱的。這本書是尚衡的導師“N·D”女士推薦給她的。
這本書在中國大概是屬於內部研究讀物,書後沒有價格,沒有出版時間和印製單位。是一位學者托人將此書交於我,可一直沒看也沒動,因爲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看書。今天是97年4月13日,忙了一陣之後打算休息幾天,收拾東西時發現還有這本書。隨手翻開讀了“序”,就是上述內容,正文尚未看,但從“序’中已略知一、二,這位科學家,瑞士教授,撞在了神殿的大門上,於是試圖以科學語言來描述虛空中性動力,以及生命。不過,方迪教授的研究成果尚局限在“生命”的表現外部特徵上,仍屬於現象學,尚未切入“生命”的本質上。而此時此刻方迪也老了,年邁而體重,坐在沙發上喘大氣……這就需要他的衆多的歐美各國的學生,接過接力棒去努力敲開神殿的大門。
1938年弗羅裏德故去,1939年方迪接下了接力棒,一個長跑就是50多年……當年弗羅裏德在臨故去時,他焚燒了他的全部記錄,一邊冷笑著一邊焚燒著……不立文字。
方迪在序中寫道,他正坐在沙發上喘氣,他的一個學生手裏拿著他自己剛剛完成的“圖騰與禁忌一覽表”走來……看到我呼吸不太舒暢,他說:先生,您可以平靜的死了,您給我們帶來了這麽多光明!
孩子口中無謊言,他的話簡直讓我哭笑不得。我反駁道:蠢才!你爲什麽把禁忌放在左面,把圖騰放在右面?重做這個表,記住,沒有人強迫你顛倒一切!
從譯者尚衡寫的幾句短短的感謝話上看,能看到方迪教授的書也是幸運。尚衡寫道,感謝方迪教授出資印刷漢譯本,感謝北京大學的教授不辭辛苦的爲本書的(內部)出版而奔走……
任何事物一旦過了中點就開始走向自己的反面。宗教在中點前確實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誅殺女巫已表示宗教越過了自己的中點。那麽,科學的中點是什麽?正如作爲一位醫學科學家的方迪教授驚訝的發現,衆科學家死抱住傳統而對生命現象視而不見。他說,在這個領域裏從事研究,不論有多大的成果,也不會獲得諾貝爾獎金!
方邊寫道,多麽不幸!……一天夜裏,我迷迷糊糊的打開了衣櫃,那裏放著我學生時代的紀念物……
這是方迪在建立生命現象的“嘗試本能”概念期間處於不願見人的恍兮惚兮狀態的事。
這些紀念物有大學畢業時寫的論文,還有一篇在修道院裏用德語寫的文章……我忽然想起了“伊爾德封”神甫,他是我的哲學老師。
爲了這篇文章,神甫把我叫到他的房間。
神甫說,你的作業本來不合格,但是我給了你最好的分數。因爲,你將在今後的生活中經受很多磨難……
(現在分析,這位神甫是通靈者)
方迪說,他當時並未理解神甫說的話。
方迪翻開了那篇文章……“所有的學者都是神奇的人,他在堅持不懈的研究中産生的未知和犯的錯誤都是神奇的……
這就是靈魂的學者!他比別人要多問自己一千次‘爲什麽’?他比其他人要多懷疑一千次。
靈魂的學者自認無知,也不爲人知,他是精神的乞丐。他回避人,人們也回避他。除了靈魂與夢,他沒有任何其他標記。人們拒絕給予他鼓勵和理解,拒絕與他對話。靈魂學者不會獲得諾貝爾獎金,甚至沒有獎學金……
真正的靈魂的學者已經全面的考查了自己的靈魂,對它了如指掌,因而不再囿於對靈魂本身的探求。但是他的靈魂卻朝著某一方向繼續前進、飛翔、繁殖、解體、死亡、再生?甚至重新開始一切?那還是他的靈魂嗎?或已是另一個人的靈魂?其實,靈魂學者已經沒有靈魂。也許,靈魂是人忘掉、喪失一切,乃至物質後,所剩的東西。也許,靈魂是虛空之精華……”
方迪寫道,重讀了那篇文章之後,在經過數月的痛苦之後,就在那一夜,我第一次恢復了所謂兒童般的睡眠。第二天,我決定重新回到弗羅裏德的理論中去,因爲憑著弗氏理論,我至少可以表述自己的思想,簡單、中立。
於是,在發現
我身上
很少
甚至幾乎沒有什麽東西
源屬於我之後,我才明白,不久前我的那種狀態,是不可動搖的“虛空”、虛空中性動力、嘗試本能,曾經和我的令人同情的“本我”,即潛意識,進行了一場力量懸殊的搏鬥。同時我還發現,對於精神和肉體來說,這種探索很有可能不無危險……
從方迪醫學教授的這段文字看,他經歷了女巫現象,即附體現象。但是方邊教授沒有像本書以前篇集中舉的乘飛機試圖面見我的那位醫學教授,方邊教授堅持走下去了……終於使他成就了在歐美的學術成就,即便是傳統科學不肯頒發諾貝爾獎金……
方迪繼續寫道,在我“康復”期間,《微精神分析學》的基本框架概念終於形成了。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不知是不是弗羅裏德的“心靈感應”理論在起作用,沒有任何預先通知,曾接受我分析的人紛紛從世界各地來到瑞士我居處的“古外”村。她們(他們)在我家裏、村裏以及附近的小旅店裏住下,二、三十位貧富不等的不同年齡的男女使我的家裏充滿了生氣,他們中有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物理學家、企業家、銀行家、商人和大學生。
他們開始整理我的兩萬頁筆記,開列章目,打字,譯成英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他們每天工作16個小時……我經常小題大作的向他們大發脾氣,他們總是很理解的微笑,表現出經過精神分析移情後所具有的寬厚與超然。對於他們來說,我的存在是一種“場”,或說是“在場”。
他們中還有一個13歲時曾接受過我分析的“蒂娜”,我的小仙女。她在16歲時,曾經面對“圖蘭”大學的三百名教授和大學生,就什麽是“微精神分析”這個題目即席發揮,做了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講座。
現在,她坐在打字機旁將本書的手稿打了又打而不知疲倦。一天,她對我說,我不知道爲什麽,過去我還有一些情怨,現在一點也沒有了。在我身上出現了一種不可打破的平衡,一種平平靜靜生活的幸福感。
她說這番話時,在她臉上流露出一種幾乎讓我心酸的平淡和超然……
從方迪教授的這段文字看,他的《微精神分析學》是又一種形式的“零點調試”和“身心分離法”。
方迪在書的序中最後一句是,我仿佛看見弗羅裏德在屋子的一個角落裏看著我,他似乎覺得這一切很好笑。
這裏,方迪使用了一個“仿佛”名詞。那麽,我也可以在《修》書中寫道,我仿佛看見西王聖母坐在我的身邊……其實不是仿佛,在寫這段19頁稿紙的文字時,西王聖母一直坐在身邊……
天亮了,4月14日了,又是坐了整整一夜。這一夜僅閱了方迪書中的序,以及寫的這19頁稿紙的文字。
現在是4月14日夜晚11點38分,入座,開始寫……
有學者問,爲什麽整日整月整年的不練功?是不是已經煉成了,不用煉了?
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任何人,不論是什麽層次,又哪里有煉成的時候?修煉是無止境的,天尊、三清以至佛王都在煉功,何況凡人?
但是,煉功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內容是煉功,可形式卻是千秋萬別,全在於方便。
比如,上座開寫,表面看是在做事,實際上是煉功。做事寫書這本身就是相應,而做事的形式又是打坐,這又是煉功。這就叫有爲做事,無爲煉功,無爲蘊于有爲中。
又如,以前的篇集中曾多次強調閱本書時最好是打坐或是趴在床上看書,這是爲了讓學人節省時間雙管齊下,摟草打兔子捎帶著就把功煉了。因爲打坐不是一朝一日突擊的事,猶如吃飯一樣,你不可能一次吃一年的飯,然後這一年就不必再吃飯了。飯要天天吃,打坐亦如是。這樣,當你進入較高層次時就不必再爲打坐關過不去而痛苦了。
昨夜閱的“序”,是瑞士醫學家方迪教授著的《微精神分析學》一書的序言,從序言上看,原文是1988年出版的,1992年由加拿大的一位華人譯成漢文,又經北京大學的兩位教授的奔波努力而獲准內部出版。我是昨夜才打開此書閱完了“序”,給我的感覺是,方迪教授力圖使對生命的探索和研究科學化,並爲此做了五十多年的奮鬥和努力。但是方迪教授的理論和方法,在中國大陸上只能作爲一種學術研究,實施是不可能的,是與國情不符的。即便是國家允許實施了,按中國人現有的條件,也是無法實施的。因爲方迪教授進行分析時,受分析人必須保障符合如下條件:
1、必須與方迪生活在一起。
2、方迪去什麽地方,受分析人也必須要跟隨,以便隨機分析。從方迪資料上看,完成一個分析,要去歐美各國五、六個地區,單只這一點,中國人在經濟上就無法承受。
那麽,方迪規定的這兩個條件是否過於苛刻?不是的。試想,當年釋佛的教學,也是有這兩個條件。他的上千名弟子學生與之生活在一起,釋佛去哪兒,弟子隨行。
那麽,有些學人提出,爲何你不能按照方迪教授或是釋佛的做法進行教學,卻是一個學人也不見呢?
因爲不符合國情,也沒有那個經濟條件。方迪的研究與教學,有瑞土政府及歐美各國企業家、銀行家、商人等等的資助。釋佛及隨行弟子去各處,都是地方國王出資供養。而這一點,不用說政治條件,就是經濟條件也不允許。再說,還有另一個問題……方迪在序中已含蓄的透露了,譯者把他的話譯爲“不無危險”。即,這種微精神分析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雖說方迪從事的是科學研究,但,涉及到了隱態。方迪教授已充分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才僅僅擦到神殿的門邊,而女神功的第五層次是要切入神殿去觀個究竟,是故危險性就更大。
除此,還有一個微妙的問題,方迪也認識到了。他在序中寫的那位小仙女蒂娜,方迪寫到,她臉上露出一種幾乎讓我心酸的平淡和超然……
因爲,當完成零點調試及身心分離訓練之後,人的心態往往處於一種平靜和超然。但這種狀態,在市俗及社會,就會被視爲“麻木不仁”,甚至“六親不認”。
故而,學人一旦有成,亦不知是喜是憂?恰如白娘在曲令中所曰,“可憐天下人,憂憂喜喜喜中憂”。
那麽,方迪教授所認識到的危險是什麽呢?
當人一旦發現並認識到,“人”不過是“生命”的一種依託,一個物體,與草木、動物、石頭並無區別的時候,在顯心態上會産生恐懼,若是自製力弱的人,會導致精神失常。
方迪在序中含蓄的舉了一位物理學家的例子,他在序中是這樣寫的……
他們中有一位物理學家。一天飯後,爲了給我一些他曾經從我這裏獲得的力量,他對我說,“依我看,您大大縮小了神秘的範圍。和您的發現相比,剩下的未知都是次要的。”
我早已過了專愛聽奉承話的年齡,不過,聽了他的話,我相信,這個曾被我深入其靈魂的人,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這樣說的。
從上述這段文字可以了知,什麽是“微精神分析”?即,靈魂分析。“微精神分析學”亦即“靈魂分析學”。也由此可知,爲什麽在出版上那麽費勁,因爲微精神分析學已屬於禁區內的學術研究了。
方迪的《微學》一書其目錄如下:
一、序
二、引言
三、第一章 人的能量組織
第一節 虛空
第二節 虛空的能量組織
第三節 衝動——共衝動
第四節 伊德過渡心理學
四、第二章 人的三項主要活動
第一節 夢
第二節 過激行爲
第三節 性
五、第三章 人的心理生物現象
第一節 心理狀態
第二節 身心關係
第三節 老年
六、譯者的話
全書共28萬字。
方迪教授的《微精神分析學》,在層次及深度上已超越了歐美的“瑞克”精神分析的微觀方法。瑞克學的分析是終止在人的潛意識。方迪在引言中寫道:
在微觀精神分析學中
潛意識
不再是精神分析的
終極
一位女傳統精神分析學家在研究了《微學》之後說:精神分析學(瑞克)是在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建立起的斷橋。而《微學》則專注於生命開始之前及結束之後的事情,包括受精……衰老和死亡……
中國急於把氣功輸出,實際上西洋在這個領域裏,早已遙遙領先於中國氣功,僅是中國在這個領域裏只出口不進口,故而中國氣功才得以固步自封。
那麽,西洋已領先,爲何依然引進中國氣功呢?僅是爲了研究的方便,多一個研究的內容和被實驗物。大氣功師的出口,對西洋來說,僅僅是多一個實驗物。一些大氣功師說,可以撈外匯!那是被實驗後給的貼補費。
那位女專家繼續說……
當我對自己進行“微學”分析之後,就可以看到從出生到今天的自己一“嘗試”的積沈。這些嘗試的總和,以其持續的時間長短和獨特的印記,造就了我的個性。
“嘗試”隨時可以改變前進方向。假如我生活中的這些嘗試曾經改變它們的方向,它們也許會造就另一個人……或者另一個物體……而不是今天的我……這真讓人難以想像……
懊!我渾身發抖……什麽是這些微小的“嘗試”的發源地?……這些“嘗試”來自潛意識以外的什麽地方?……它們依附在什麽上面?……這實在是令“人”恐怖……
那位男物理學家接著說……
初始,我尤其不能接受“嘗試”的理論,我反感極了,真想走了……讓您一個人去異想天開吧!我當時認爲,如果承認了“嘗試”的理論,就等於將人異化,把人看成一個可以被“嘗試”隨意使用和消耗的物體……我拚命抵抗和拒絕這種理論和觀點,我真想發作,大喊“瘋了!”“救命啊!”……
從這些文字資料上看,方迪的《微學》其研究的側重點和深度並不是“生命本質”本身,而是生命本質依附於人體之後使人産生的種種表現。而《修行者》研究的側重點和深度,是“生命本質”的本體,而不是它的依附物——人。
方迪立了個名詞“嘗試”,並用“嘗試”這個名詞代表靈魂這個名詞依附後的表徵。方迪選的這個名詞既得當又得體,既表現出靈魂的外部特徵又能使科學勉強接受,實在是不容易。
方迪在引言中寫道……
“嘗試”的概念有某種令人難以接受的東西,多年來我對這一點已確信不疑。我已證實,個人及社會對《微學》分析的抵制,首先表現爲在潛意識中抵抗嘗試和嘗試的兩個特點,即“嘗試”特徵的“中性’與“非目的性”。
方迪使用的“中性”名詞,可以相當於“無爲”這個名詞。“非目的性”這個名詞,可以理解爲“適應”這個名詞。
但是,進一步推敲方迪的‘中性”與“非目的性”,又不能以“無爲”和“適應”去完全替代。方迪的“中性”含有兩層意思,1,無爲。2,陰陽和合。即,方迪發現“嘗試”具有這樣的特徵,即是“無爲”的,又是個陰陽和合體。而以後具體體現爲陰性還是體現爲陽性,就“嘗試”本身而言,它是非目的性的,而是完全依環境和條件,去適應,從而表現爲陰性或是陽性。具體表現爲何種特徵,完全是一種偶然。
方迫在引言中寫道……
嘗試
是
偶然的孿生兄弟
方邊接下寫道……
當人突然被迫面對原始自我時,……我們發現,在人的社會外表下,在社會契約的控制之外,人是由其所進行的“嘗試”創造而成的。形勢越嚴重,嘗試越是以殘酷的中性安排著人的命運。
一位精神病醫生在研究了《微學》理論之後說:……真奇怪,很少有人研究恐慌。個人的恐慌和恐慌狀態中表現出的不可思議的恐懼……粗野的恐懼,……集體的恐慌和那害人的、喪失了體面、道德和責任感的因恐慌的潰逃……這時候……那些著名的理論都到哪兒去了?……那些安安穩穩坐在辦公室裏杜撰出來的理論呢?……那些理論有什麽價值?……反射學、行爲主義、現象學、結構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爲什麽在恐慌狀態下,所有這些理論什麽也解釋不了?一點用處也沒有?沒有人知道爲什麽,一大群固執的思想家與另一大群固執的思想家進行鬥爭,在他們爲自己的理論獻出畢生心血後,他們的理論也一個個先後消失了……爲什麽不嘗試一下突然間彼此失去聯繫或是以另一種方式相互聯繫時依然有效的理論……
嘗試在偶然中産生,依照它自己的志願而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哲學和思想意識方面的理論,在嘗試之後形成體系,漸漸得到確認,而在此時,嘗試早就轉移了……這些繁文縟節的理論、說教、詭辯哲學中,人們學不到任何東西(僅僅是被驅使、被利用),但是,嘗試的概念卻可以使人爲自己找到適當的位置。首先,它可以使人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人的存在,只是各種各樣嘗試中的一個嘗試……
方迪接著那位醫生的話說,的確,偶然中的嘗試,求生嘗試、死亡嘗試、愛的嘗試、殺的嘗試,各種各樣的嘗試造就了人。“嘗試”的中性動力原則公正的支配著人,它對人、動物、植物、礦物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它作用於人就像它使分子、原子或粒子發生振動一樣。
方迪的這段話,與幾千年前老子的《道德經》上的一段內容完全一樣。如此可知,目前世界上代表先進科學的歐美,在這個領域裏的研究已經步入幾千年前的《道德經》了。
那麽,有學人問,爲什麽比方迪理論更爲高深的《道德經》可以公開出版,而方迪理論只可內部研究呢?
因爲《道德經》誰也看不懂,誰也不知道那裏邊到底說的是什麽?衆大家解《道德經》均是亂解一氣,反正也是說不到點上。但是方迪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了支配人的“嘗試”。
方迪使用“嘗試”這個名詞,把那個“東西”形容的很形象。比如,那個“東西”猶如蒲公英的子,它在空中飄浮著,它是非目的性的,也是中性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蒲公英的子都有機會顯現成生命的顯態形象,哪些子有條件能得以顯現,長成植物,哪些子無機會顯現,那是一種偶然。而正因爲是一種偶然,是故佛曰,人身難得。是故,今生今世你有機會爲人,應知珍惜,好好的、平平靜靜的安度人生。
有學人問,那位醫生說的“恐慌”又是什麽?
前面那位醫生說的恐慌,是說,人處在恐慌、恐懼狀態中,那些高超的哲學理論、思想理論等等都派不上用場了。但是,也並非儘是如此。比如,令人恐慌、恐懼的比較典型的狀態,處於大地震的震中,處於轟炸機群的輪番轟炸之中,等等。但是那位醫生的話雖說是反映了實際,可也並非全是如此。我經歷過兩場地震,邢臺大地震和海城大地震。在前面的篇集中,或許是在《探索者》中曾介紹過其中的案例,比如那個男人在恐慌中從窗戶跳出逃命,而其妻子和兒子被震倒在屋裏,爬都爬不起來。事後,其妻一連大罵了那位男人不知多少天。這是海城大地震中的一個情節。邢臺大地震後,周總理親臨現場,開幹部會佈置救災,會中又發生餘震,滿屋幹部全恐慌而站起,欲奪門而逃。但是理智仍起作用,後天意識仍起作用,誰也不肯搶在總理之先去奪門。這是舉的有關邢臺地震的桑例,人在恐慌中,有時覺悟還是起作用的。故知,洋人的理論不是沒有價值,但也並非是全對。
方迪教授在引言中論述了人與嘗試的關係,他寫道……
人,
像其他嘗試一樣,
是一個嘗試。
人的存在
離不開嘗試,但是
嘗試完全獨立於人。
以上,將方迪一書的引言閱讀完了。看了下表,已是淩晨四點五十分了。這期間也並非是一直在打坐,中間還燒了兩壺開水,洗了三件衣服。既然絲毫沒有倦意,那就接著閱第一章人的能量組織。第一節虛空。第一課物質虛空。
方迪在正文的一開端是這樣寫的……
如果第一次在一本書中讀到一切都是嘗試,讀者不禁會皺眉頭。接下去讀到“嘗試”發生在“虛空”之中,讀者會發出懷疑和嘲諷的微笑。讀者的態度完全可以理解,但是,
虛空
確實是
嘗試的發生地。
這裏,對中國人來說,依然是不易理解方迪定義的“嘗試”。下面我用中國方式去解釋一下嘗試,因爲一個新的名詞概念若不搞懂,在他的全書中全是使用這個名詞,那麽就會更不理解他講的到底是怎麽回事。
嘗試的中性與非目的性,是一種無爲,這個無爲,爲了適應,而又表現爲無不爲。如果學人了知老子的《道德經》,那麽對於方迪定義的嘗試概念就十分易解。但是與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無爲一樣,方迪教授也沒有交待出嘗試的本質到底是什麽?而僅僅是講了嘗試的現象。如果你已讀完《修行者》,那麽,就應了知,無爲與嘗試的本質是時間。但不要認爲我的意思是《修行者》的理論要遠遠領先于歐美科學最前沿的理論,因爲對於我來說,一切是閉塞的,並不了知歐美到底研究到什麽深度了,而這兩天閱到的方迪的書,全是一種偶然。下面看方迪如何建立虛空的概念。他寫道……
我根據由嘗試所構成的實體的結構,把嘗試分爲“物質嘗試”和“心理嘗試”,然後,又將它們所對應的虛空,分爲物質虛空與心理虛空。
但是學人應了知,虛空本身並不分爲物質虛空和心理虛空,這種劃分完全是後天有爲的,即人爲的劃分。譯書的人把方迪的話譯爲,“對於虛空這一劃分,可以說,完全是任意的”。
這一點,是學科學的人最易犯的病。科學家人爲的把自然劃分爲各種名詞,僅僅是爲了研究的方便,而學科學的人往往卻是理解爲,或是誤解爲,自然原本是劃分爲一塊一塊的。一科一科的。比如,自然是人的身體,而醫學爲了研究的方便和治療的方便,就劃分爲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科、耳鼻喉科、皮膚科、骨科、神經科,等等等等。但是,不能就因此認爲身體是由這些科組成的。
有學人問,爲什麽在《修》一書的最後了,卻引進了西洋科學的理論?
縱觀《修》之一書,其所缺少的是與科學之間的斷橋,但是又無法與中國科學之間搭起這座斷橋,報上已發表了百名中科院院士的檄文,要與“僞科學”血戰到底!但凡一搭橋,就會被指控爲“僞科學”,炮口就調上來了。是故斷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但是,中國科學是從西洋科學中學來的,西洋科學是中國科學之父,即便是百名院士,也無法否認!那麽,我試著與其父搭這座斷橋,看看能不能搭得起來,也算是一種嘗試。
有時想想也怪,這百名中科院的院士,個個都是傑出的科學家,卻居然發表違背科學的聲明。如果聲討能形成科學,莫不如天天舉著小旗大遊行。
接下是方迪與物理學家一起研討“物質虛空”的概念。物理學家說……
宇宙虛空……我們的銀河系有一百億個太陽,它們之間的平均距離是45萬億公里(45是個9)。
宇宙中的虛空……在地球和一個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的行星之間,太空船往返一次要用20年時間。比如離地球六光年的貝爾納恒星,六光年就是六千億公里,飛船的前進速度要高於每秒18萬公里。
奧運會的百米田競代表了人類的最高速度,即每秒9-10米,但是僅僅具有每秒10米水平的人類,卻可以創造出每秒18萬公里速度的載體。人類目前所能達到的這個速度,科學定義爲第二宇宙速度。目前,歐美科學的奮鬥方向是成就第三宇宙速度,即每秒30萬公里而接近光速。如果科學一旦達到並實現了光速,科學就會大吃一驚!到那時,在光速中,科學就會發現隱態生靈的存在,到那時,這座斷橋也就搭起來了。已是早上六點半了,吃點東西,活動活動……
第261集 勝利回歸 第三章
第四節
現在是夜裏兩點五十三分,入坐閱方迪教授的《微學》。日間去武陵橋小鎮辦了些雜事,弄回來兩株“金盞菊”和“多菌靈”花藥。養花是一件極麻煩的事情,首先是能不能栽活,活了以後就更複雜了,因爲花的一生總是受菌類和蟲類的傷殘,而且菌類(真菌、細菌、病毒)對花木的侵害甚至遠遠大於蟲類。
人的修煉和花木一樣,首先是相應以成活靈性,靈性活化以後,“菌蟲”危害就會隨之而來,防不勝防,甚至會造成“養花”的失敗。一旦染病,積極的醫治和康復是必要的,但是更必要的是從一開始就注意“花木”的健壯以提高抗病能力。對修煉人來說,這種健壯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是基礎訓練以強化體質對抗疾病和衰老。其二是修心,包括世間法的修德修道,與出世間法的破除法障。
甲:是不是當人類的速度,從每秒18萬公里突破到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時,就可與隱界生靈接觸?
答:僅是發現,尚談不到接觸。接觸的最低速度要在每秒36萬公里,第二接觸需72萬公里,第三接觸需108萬公里。但是,30萬公里這個速度,很可能已是科學的極限,突破30萬公里這個數位,科學會蒼白無力,再說,物質形態的人也受不了,會光化了,溶解了。
大涅槃法的實質就是産生瞬間的不可思議的超速度,從而形成光化或局部光化。
這個瞬間的超速度是以光爆的形式發生的。比如,炮彈在火藥引爆飛出炮口的瞬間速度是每秒800公里,如果將此類比於大涅槃的話,那麽未經訓練的人死亡時,猶如沒有火藥引爆,引發不出高速度,炮彈一出炮口就落地了,就墜下去了,飛不起來。
古代佛門中一些有成的大和尚常對弟子說這樣一句話,即,若是修行有成的話,走與不走,何時走,自己能做得了主……
這句話的含意到底是什麽?就是引發光爆以形成涅槃。
由此可知,若按現代法律的角度看,涅槃是一種特殊的自殺行爲。是故涅梁大法不立文字,釋佛對大伽葉講,唯此法不可傳,傳則無人情,……人身難得……
那麽,既然此法不可傳,不立文字,《修》書中又爲何要講述和研究這個課題呢?
如今,眼看就是21世紀了,讀者和學人都是現代人,現代人重民主,是故就應該把問題的實質、性質等等盡可能的向讀者與學人交待個明白,順逆自便。比如,敵敵畏有毒性,是故要向民衆交待明白敵敵畏有毒性。但是卻有人喝敵敵畏去自殺,可社會並不指責交待明白敵敵畏有毒性的人。反之,若不交待明白,反而是對社會不負責任。這就是現代觀點。《修》一書立足于現代觀點,而不採用古代觀點,遮著蓋著密而不宣……猶如拿著長工資的紅頭文件不讓職工看一樣。
乙:現代社會,政治愈來愈趨於民主,政界的透明度愈來愈高,民衆對政界的監督手段和監督渠道愈來愈廣泛,西方哲學及社會學最前沿的理論認爲,伴隨著政治愈來愈趨於民主和透明,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女性進入政界掌權,而最終會形成以女權社會替代如今的男權社會,西洋理論認爲這是史前女神社會的重演。現今,西歐不少國家已出現女首相、女總理、女部長,甚至出現了女國防部長!但是那些國家的男政客說,是因爲他們不希罕幹了,因此女性才擠入政界……
答:表面原因的確是男政客不想幹了,但實質原因是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導致的,是世界大環境造成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世界人民愈來愈反對戰爭,不論是以什麽理由和藉口的戰爭。人民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戰爭,再說,戰爭販子們也打累了。
伴隨著世界和平,世界各國的政治在民衆的壓力下愈來愈趨於民主和透明,但是,政治癒民主和透明,當官就愈是沒什麽好處了,既得利益,種種特殊權力和待遇就愈來愈少。漸漸地,當官僅是一種爲民衆服務,成了社會公僕,而那時,男人就不願意再去爭著當官了,就把當官的差事交給女人去做了。由此,男權社會轉化爲女權社會,但是,在女權社會裏,男人是處於不操心,只享樂的地位。
根據這個原理,可以返觀社會,即,女性官員的比例若大大低於男性官員的比例時,社會的政治民主及透明度均存在一定的問題。隨著政治民主與透明度的增加,女性官員的比例也會增加,而最終形成女神社會。當家的主人以及社會的主人全部是女人時,我的理解,在那時就是接近共産主義社會了。羅馬教皇堅決反對婦女的介入,他認爲男權可以抵制共産主義。教皇的見解是對的。歐美政治堅決反對共産主義,但是又無法抵制女性掌權的大趨勢。
研討這個問題,涉政過深了。還是閱閱方迪教授的《微學》吧。
甲:爲何要研討方迪的《微學》,他的理論遠在《修》學之下?
答:東方的修行者應全方位的掌握修行的知識,了知一下西洋的前沿也是必要的,互補短長。
那位物理學家繼續對方迪教授說……
宇宙虛空中的主要成份是“電離氫”(即,呈現爲帶電離子狀態的氫氣。以下括弧內爲解注,主要是爲方便衆多只有小學文化的學人,是故解注中的文字不一定符合科學規範的語言,而以通俗、類比爲主。不僅要把神學從寺廟教堂的院牆中解放出來,也應把科學從科學院院士的手中解放出來,因爲知識是屬於全人類的,而不應是少數人的特權)。
宇宙虛空中的電離氫,其密度不超過每立方釐米(即一毫升的體積,大約相當於25滴水的體積)幾十個原子,就相當於四邊長度都等於從法國巴黎到義大利羅馬的立方體中,浮動著幾十個一釐米直徑的小球(可以想像爲一個大足球場般的大空間,浮動著幾十個針尖大小的點)。這種極稀薄的等離子體所處於的宇宙虛空,定義爲、命名爲“物質的第四狀態”。
那麽,宇宙虛空,真的是空的嗎?對這個問題,世界上有多少物理學家就有多少答案!(故知,科學的尖端與神學一樣,是一種模糊數學,誰也說不清楚,誰也說不明白,包括科學院的院士)。
這些虛空中的粒子,形成了一定的“能量密度”,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些粒子本身,同樣是一些宇宙。宇宙虛空中懸浮著粒子,這些粒子本身又不是一個最終的實體,每個粒子中又含有虛空……即,虛空中有粒子,粒子中有虛空……(粒子中的虛空又含有超粒子,超粒子中又含有虛空……正是無窮大可極,無窮小卻不可極)
啊,宇宙虛空!(神秘難測)在這虛空中,每出現一次能量爆炸,就出現一個新的星體(開天闢地),這顆新星依靠自己的氫、氦儲量可以存在數百億年,並隨原子碳氫燃料不斷消耗而逐漸變冷,伴隨著構成它的虛空不斷縮小,並逐漸加快旋轉速度,而後變成一個脈衝星(由高密度的中子組成,每立方釐米十億噸),它不斷發射出電磁脈衝波,當脈衝星的重力超出旋轉力時,脈衝星塌縮而成爲“宇宙化石”。在化石期,環繞脈衝星的空間自我封閉離開了我們的宇宙,從而成爲天體物理學家稱之爲的“黑洞”。
黑洞的發展有兩種可能性,一、通過物質與反物質的作用變成光。二、排出我們的時空,在另一個時空形成一個新的宇宙膨脹的核心。
* *
* * *
“宇宙學”是研究宇宙是如何産生的理論,中國科學界所接受的西洋宇宙學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熱大爆炸宇宙學。認爲宇宙的形成是高密度的能量核心爆炸産生的宇宙。
二、穩恒態宇宙學。認爲宇宙産生於“混沌”,而這個“混沌”處於永不休止的創造之中。
按《修》學的觀點,上述兩種學所描述的均爲宇宙形成的表觀現象,而兩種學說的區別僅僅在於所描繪的是宇宙形成的不同過程。
在形成新星的過程中,稱爲“開天闢地”。在星體能量耗消至中點及中點以後時,稱爲“天河退”。
《微學》繼續說,虛空不僅存在於星際之間,就是地球本體也是個虛空。如果把構成地球的分子、原子中的空隙去除,地球的直徑就不會是如今的1300萬米,而僅僅是一百米!(也就是說,如果地球是一條1300萬米的直線,那麽,色的部份僅爲100米,其餘皆爲空。記得在大約是1960年,我曾定性地研究一個原子到底有多大?一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如若以鉛筆尖點一個點表示是原子核,那麽,另一個點,電子,就要點在一個大足球場的空間。這種定性而不是定量的研討,樹立了虛空觀念。
另一個觀念的形成是在1962年,我去北京西郊動物園的猴山,去探討人的本性,把一包花生扔給猴群,看看是如何個反應?以及它們是如何佔有和分配?當時是基於想研討“原始共産的氏族”時代,是如何分配的。因爲當時的科學理論是,人是猴變的。那麽,現代猴必定仍有遠古猴的特徵。從動物園出來以後,無意中走到了動物園對面的天文館。當時本不想進去,主觀上認爲一定是枯燥無味,遠不及猴山。卻又無處消遣,也就進去了。誰知,僅此一觀卻是令人終生難忘!那浩瀚的星空,使人方知,偉大的人竟然如此渺小!可卻是在地球上,社會中爭來鬥去……)
《微學》說,從地球的結構便知虛空是我們存在的一個組成部分(即,我們的組成是色與空,空中有色,色中有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一體而不可分割,故而應一體同觀方是。空到空處是空不空處。色到色處,是色不色處)。
甲:師如此講學倒是自在,方迪教授講《微學》,師講佛學……只是又天亮了,早上六點半了。
可是我有個問題,在62年期間,北京的街面上沒有花生賣?
乙:蘇北有。徐州城裏在50年代中期時雞蛋還是一分八一個,在50年代末期,市中心彭城路的街心花園處,炒熟的大花生是兩角四分一市斤。師于62年間曾去徐州小泰山觀娘娘廟廢墟,以及範增墓小土山西面的西楚霸王的戲馬台。師在觀“霸王別姬”,以及雲龍山畔的韓信點將台、九裏山外十面埋伏古戰場……師說,是個錯誤,那姬一見漢兵十面包圍,擔心牽連霸王不能突圍,故而舞劍自刎以促霸王破圍而去。霸王雖是突圍,但因失姬也就沒了興趣,於是命隨行部將和他自己全部棄去戰馬,不去突圍前行反而又沖進圍中尋戰……師說,如若那姬不臨陣自刎,張良那悲簫也就吹不散八千子弟兵。西楚霸王及八千子弟兵完全有能力護持姬突圍並兵移江東,那時的天下就未必是漢了。誰知陰差陽錯、神差鬼使,那姬偏偏自刎而亂了軍心,使得兵將無心戰,西楚霸王也無心戰,不過,那是兩千二百年前的事了,大可不必爲古人操心了。正是司馬遷評的好,西楚霸王勝也英雄,敗也英雄。歷史雖已去了兩千二百年,但西楚霸王卻依然深印在人們的心中,聽說徐州人爲了紀念他,重新修復了西楚霸王的戲馬台,供人觀賞,供人尋味……
甲:徐州人倒是以西楚霸王爲驕傲,不過驕傲得有點過了……
乙:何以見?
甲:師說,語言是民族生存之關鍵,一個民族若失去自己的語言,這個民族將被同化。秦皇大帝認識到了這一點,吞併六國之後,立即統一文字以形成大中華。清朝康熙皇下令八旗子弟必須學漢文,結果完成了漢滿兩族的同化。日本人控制滿州國時,其根本措施是學校以日文日語爲主。英國人占香港也是力圖普及英語。故知,語言表民族或地方的尊嚴。可徐州人認爲,北方的語系一片侉味,南方的語系全是蠻子味,唯徐州語系最爲純正!這是西楚霸王後遺症,無視天下!
乙:語言和文字代表民族的存亡,這倒是很多人都認識到的。法國作家寫的一篇短文“最後的一課”,是說德軍佔領法國以後,下令學校一律教學德語,故而法語老師給學生上了最後一課,他告訴學生,要永遠記住法蘭西文字。
甲:但是如今社會上的人都以會說“拜拜”爲榮,方知,那聲聲“拜拜”是同中華“拜拜”。可是當時法國已在邊界佈防了強大的不可逾越的軍事防線,並認爲德軍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突破這道防線,現今的中國商業廣告上還大聲宣傳,他的産品是屬於那種法國防線,堅不可摧。但德軍僅用了一個星期,不僅突破了防線,而且佔領了整個法國?
乙:法國軍政被迫流亡到英國,將軍們一邊上船撤退還一邊不服氣的回過頭來指責德軍將領不按規則作戰!德軍不從正面進攻防線,卻是像當年元軍那樣來個軍事大迂回,從背後進攻法軍防線。德軍的舉止把法國將軍的鼻子都氣歪了……因爲這種慘敗有損拿破侖的英雄形象。
甲:不過,美國的巴頓將軍諾曼地登陸也沒有按照規則,而是聲東擊西。
乙:修行的法則亦是如此,這叫法無定法,法法無法。若是按法的規則去修,那就永遠突破不了法障形成的一道道防線,以上研討的就是女神功法第七層次的內容,色空同觀、虛實同體以及人法俱空、人法兩忘。但是有一點須提醒學人注意,《修》一書中所開列的各種案例,僅僅是爲講解功法的方便,且不要往社會、人事以及國際關係上去引申。比如會說“拜拜”不等於是忘了中華,即使是忘了漢語卻又是形成了新的法障英語。學人在破除法障時,其問題就在於使用一種方法去破法障,即便是法障破除了,你使用的方法本身又形成了法障,這就是衆多修者在山山水水之間”轉腰子”的原因。至於“拜拜”問題且不可過於機械,不要理解爲是抵制外來文化。包容性的本身就包含著要包容世界文化,但是,包容要有一個自己的“核”,就像宇宙和星球一樣,要有一個自己的核。而不能像那位應考的學生似的一點外來文化知識也沒有……
甲:哪位學生?
乙:是過去在中國發生的一件事……中國和法國是在格調上截然相反的,但是誰也說不明白,中華民族和法蘭西人卻是有一種微妙的情感聯繫。比如,最先和中國建交的是法國,以後法國又經過種種努力幫助和促使了中美建交。人們一直奇怪,這兩個民族之間到底有什麽內在聯繫?以後,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西楚霸王是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拿破侖是法蘭西心中的英雄,而西楚霸王與拿破侖都同樣吃了敗仗,又同樣是敗也英雄!
於是考官出了一道考題,“論中外英雄西楚霸王拿破侖”。但是這位考生一肚子漢學卻是沒有一點外來知識。審題之後,百思不解?可又必須作答。於是硬著頭皮答道,想當年……韓信雲龍點將之後,九裏山外擺戰場……把個西楚霸王困于十面埋伏之中,那西楚霸王卻是毫無懼色,單槍匹馬衝殺陷陣,如入無人之地(琵琶曲十面埋伏就是描述西楚霸王大破十面埋伏陣)。
卻不料,霸王的兵器不慎失落了……於是躍下戰馬,把一輛戰車的輪子一破爲二各持其半作爲兵器……故曰,項羽拿破輪也……
方迪教授在那位物理學家講完科學界所認識的虛與實之後說,地球的形態很像人的細胞。
一、地殼是地球的(細胞)膜,它的厚度(平均15公里)卻是充滿了空隙。地球正是通過這些孔隙進行呼吸以維持礦物的新陳代謝。但是地球周期性的一呼一吸的活動,有時卻表現爲災難性的變化(地震、火山、海嘯、龍捲風、雪崩、颶風等等。人們不可能不讓地球呼吸,猶如不讓人呼吸一樣,那位學者卻指責羅地幹布爲什麽讓地球喘氣而引發麗江大震。地球的呼吸與人的呼吸一樣是有節奏的,地球若用“皮膚”呼吸,則是氣象、海風等等的變化。若是使用胎吸,則是輕微地震。有時憋不住了,用鼻或嘴這噴一下那兒吐一口,則是大地震、火山……)
甲:方迪教授把地球理解爲猶如人身體上的一個細胞,十分恰當。地球實際僅僅是宇宙的一個極微小的細胞。
二、地慢是地球的動質,它具有固體和流體特性,但地理物理學家對這個問題百思不解?
三、地心距地殼三千公里,其間是一種流體,它的主要成份其中有部分是溫度達一萬兩千度的鐵水。
四、地核密度極高,地震學家的研究發現,它具有離心性。
《微學》首先從宇宙虛空和地球虛空入手,藉以說明人體的虛空性,如果把人體的虛空部分去除,那麽就可以把全世界的人類“實體”裝進一個乒乓球裏依然富富有餘。方迪說,物理學家笛卡兒不會喜歡這種說法,但這是事實。可是人的精神,一旦認識到人是由虛空構成的,就會感到“萬事皆空”。
(萬事皆空是走了偏道,不是中道,應是“空不空”。正是因爲空不空、色不色,故而才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0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歐美科學最前沿,已經研究至《心經》的色空觀了。不用說《心經》原著出自何時,就是譯爲漢文的時候也是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時代。由此可知,歐美科學的最前沿,以《心經》譯成漢文的時間來計,相較於《心經》的第一段內容色空觀,其時間差距爲1300年)
接下,是一位醫生對方迪說,幾年前我接手一個從五層樓上掉下來的兩歲小孩,檢查後奇怪的發現,除了身上有些瘀血之外,既無內傷又無外傷……現在我理解了,這個奇迹是虛空造成的。在人體上,虛空無處不在,正是因爲虛空的存在,人體的體內各部位方得以運行。關節、骨骼發出的聲響,正是間隙中氣泡爆裂的反映。人的骨質表面看是實的,但是在顯微鏡和電子衍射中看,骨質完全是空的,而正是因爲空,人的骨骼比鋼筋混凝土還能承受均壓。(這就解釋了硬氣功中的破石,身上壓一塊水泥板,再站上去很多人……故知,硬氣功的表演實質是一種類型的雜技表演,而軟氣功的表演實質是變戲法,西洋人叫魔術,不是道術也不是佛術)
甲:如此方知師爲何禁止表演,佛門也禁止表演,一表演就成了魔之術了,最起碼也是蠱惑人心。
醫生說,人很難理解構成自己的虛空,這正是人的觀察能力之所以有限的原因。
乙:人習慣於看實的一面,這大大限制了人的眼界。以至限制了人的意識界。“觀”就是立點於觀空的一面,觀虛的一面,通過行觀訓練漸漸的方可達到《心經》所說的”無眼界亦無意識界。宇宙,包括宇宙中的萬物,實性的東西極微極微,就是這極微少的實,內中又有無限的虛。而人類習慣於看實的一面,這種思維的局限性稱之爲“無明”,當行觀至深般若時,方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當認識到,觀到生命的永恒性時,便知“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甲:如此,不是以《微學》解《心經》,反是以《心經》解《微學》了。
乙:相互爲解,方便則是。
醫生繼續說,人體呈網狀的骨髓……神經和肝組織……由不連續的內皮細胞組成的造血細胞……人體網狀脂肪令人費解的新陳代謝……人體蜂房狀的肺泡……人體的網狀結締膜……毛細血管、淋巴血管鏤空的內皮……我從這一切中得出的結論是,人體是由虛空構成的……而且人類的繁衍全靠虛空……正因爲人體是由虛空構成,死時火化後方可裝進一個小盒……
甲:印度瑜伽以及軟氣功的縮體術,實質是利用人體中的虛空……現在是4月16日晚上十點十五分,外面滾滾的驚人的霹靂已經打了四十五分鐘了,而且越打越是令人驚駭,也不知“她們”又在幹什麽?
乙:師說,別惹她們……
方迪教授寫道,人體的構成……
一、人體由器官構成,器官是人體的宏觀生理單位。
二、器官由完成同一生物機能的“組織”構成。
三、組織由細胞構成。
器官都有很大的空隙,這些空隙小的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有些則看不到,是一種潛在的空隙。古時,專門有人用防腐香料保護屍體,這些人既不是教士也不是醫生,而今天,沒有任何一個教士或醫生能達到他們的技術水平。他們對人體空隙的分佈了如指掌,他們的辦法是,把一種稱爲“永生之液”的水注入人體空隙之中。
乙:這些人就是古巫。
方迪教授講,構成組織的細胞,其間距是至少100——200個“埃”單位(埃是物理學中的度量單位,1埃=10-7毫米),在細胞之間的這些空隙中流動著一種與組織液相通的流體。而每個細胞的表膜都充滿了具有滲透性的電化學孔。
細胞被認爲是人體解剖的最小單位,醫學界曾一度樂觀地認爲一切疾病都可以由細胞學進行解釋,猶如物理學界剛剛發現原子時一樣,認爲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的點。但是,以後的物理學家又推翻了以前的物理學家的科學論斷,他們在原子中又找到了很多更小的基本粒子。儘管如此,至今原子依然擁有很多人類未知的東西。
電子顯微鏡可放大六萬倍,細胞放大之後,猶如東方的大集市,熱熱鬧鬧……一個細胞的主要組成……
一、以空隙爲主的膠體基質。
二、解剖一個細胞,把“細胞單元”稱爲細胞的解胞單位,包括胞核、初漿或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中心體、溶體等等。可以把細胞內這些小單元視爲以空隙爲主的分子組織構成的微型器官。
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傑出的物理學家波爾,用天體比喻原子,即,宇宙、星體、地球等等所具有的虛空,同樣存在於原子之中。
若用相對的眼光看,無限小的虛空,甚至遠遠大於無限大的虛空。
甲:這符合師的觀點,師說,無限大可極,而無限小不可極。但是,方迪教授具有使用西方最尖端科學儀器的條件,比如放大六萬倍的電子顯微鏡,然而師僅有一支飄去飄來的筆……還有一杯茶……可是師爲何不從事科學研究卻投入神學研究?
乙:環境造成的。從事科學研究必須有客體。比如德國的“馬門教授”,他大概是猶太人,納粹命令他離開手術室,認爲只有日爾曼人才有資格進入手術室。馬門教授幾乎是低三下四地乞求那位軍官,允許他留在手術室,但是遭到絕拒。馬門教授絕望了,因爲他從事研究不能沒有客體,失去了客體就等於失去了一切而成爲廢人。
師當初也有客體,但要他離開客體。於是師說,大爺不幹了!我去找一個不需要客體的工作。上面問,那是什麽工作?師說:瑜伽!
就是從那時起,師開始獨自研究瑜伽,不需要客體,不需要儀器和設備的研究。偉人說,梁山是逼上去的。並不是有那個癮,非要上山不可。
方迪教授解釋爲什麽無限小的虛空遠遠大於無限大的虛空?
一個原子
其體積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是由虛空構成的
如果把原子中的原子核放大到足球那麽大,那麽,圍繞它運轉的電子與這個原子核的空間距離將超過50公里。
甲:方迪教授的這個研究結論與師在1960年自己定性研究的結論差不多,師說,用鉛筆點一個點代表原子核,另一個點代表電子,兩個點的空間距離猶如一個大足球場。
乙:師說,兩個點之間有猶如足球場那麽大的空隙,而隱靈可以比點還小,它們可以任意穿越原子的內部,故而科學無法捕捉隱靈。具足能量的隱靈,大可充滿虛空爲摩訶,小可穿越原子。
甲:今天是4月18日了,一位學人贈送給師一支筆,是英雄金筆廠製造的12K金筆。師把它放在了供臺上,說,這不是我能用的筆,當初,具足全國勞模級的人物,才能獲得一支英雄金筆。
乙:師寫書用的是六元一支的鋼筆,已經用壞了兩支了,現在用的是第三支。師說,筆是個形式,形式越簡化,法障因素就會越小。
甲:從“科學”的觀點看,當地球上能源耗盡時,也就是地球顯態生命結束的時刻,可能量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是不生不滅的,難道地球的時間就是有限時間?
乙:時間本身是不生不滅的,但時間表現爲能量時,其方式是各種各樣的。所謂地球的時間,即地球的能量僅是指可以存活以人這種生態形式。人這種生態形式的滅絕,僅僅是地球能量轉換爲另一種形式的能量。關於這一點,歐美科學界已充分認識到了,從一位元天津學者最近寄來的一小張“天津日報”的剪報上看,其日期是97年4月3日天津日報第十二版上刊載的不足600個字的文章,標題是“火星:毀滅的地球”。
這篇報導是介紹歐美科學的研究成果,即發現火星上以前存在人類,由於能源耗盡而成爲今天的火星。認爲今天的火星即將是地球的將來。歐美科學認爲,如果任由地球工業廢氣的污染,地球則將成爲另一個火星體。
甲:但是,工業代表人類的開發行爲,它是現代世界文明的基礎?
乙:師說,開發是人類順向進化之必然,但是“開發”有個中點,一旦逾越了這個中點,則會走向自己的反面,即死亡、毀滅。人類爲生存和更好的生存,更富足和更爲享受的貪欲驅使人類不由自主的去開發,但是不應忘記其基本點是生存,當更富足、更享受危及生存時,這種開發就相當於人類的自殺行爲。但,世界各國的首腦人物並不是都認識和理解了這一點,聯合國的和平與環境組織認識到了這一點。
地球能量是爲滿足人類較長時間的生存而貯備的,比如長江巫山至山城朝天門這一區域所貯備的能量,足夠巴人再使用千百萬年,而麗江所貯備的能量,足夠大半個地球使用的,地中海所貯備的能量,足夠歐美使用的。因此大可不必猶如現今國內的很多“開發公司”那樣,似乎是在“搶”什麽。
開發的立點,不應是去搶什麽,而首先應是自身的保護,在保護狀態下開發,對世間法而言才有意義。
行功亦是如此,很多學人的行功,猶如開發公司的行爲,只注意去搶什麽,而忽略本體的保護。偏九陰而輕九陽,就是這種只開發不知保護的行爲。
甲:歐美科學界論斷火星上曾有過類似於人類的生命,其依據是什麽?
乙:天津日報的這篇文章說,歐美研究人員通過最尖端的航太技術以及最尖端的電子電腦,發現火星上有“金字塔”、“人面”巨石雕像,以及“古廟宇”等建築廢墟……師說,人面獅身石雕像一般是和金字塔配合在一起的,人面獅身像是大日宮主的標記。在4月16日的通靈行觀中發現,大日宮主這次是以人面獅身的樣子呈現在半壁山。當時外面是驚天駭人的幾乎連續一個小時的霹靂和雷,問之,這又是在做什麽?對曰,“西門峽東渡凡塵”。
只是這“凡塵”兩字叫不准,也許是“凡門”,也許是“梵門”,也許是“凡人”?師說,就先取“凡塵”這兩個字吧。師又說,“截斷巫山雲雨,三峽東渡凡塵”。
甲:現在出《修》書的合訂本了,合本與散本小冊子的區別是什麽?
乙:區別並不存在,只是形式不同。1——9篇時,很多人建議出一本合本,但師堅持出的是散本小冊子。師說,大厚合本易使學人形成法障,往往當人一見大部厚書時,潛臺詞就是“巨著”二字,這一“巨著”就在未閱之前形成了法障。而一本小冊子,人們不以爲然,故而不易形成法障。手捧巨著時,心態呈沈重,手拿小冊子時,心態呈輕鬆。但是,如今認識到了這個沈重與輕鬆的心理因素之後,法障就破除了,故而無論是閱小冊子,還是閱大厚本也就無區別了。
天津日報上那篇文章說,火星上人面石雕像的16公里距離處,有金字塔建築群,其體積是石像的七千倍。在這兩項的附近還有古城堡……
甲:當火星上的人類高度開發進化而同時破壞了火星的生態環境而導致顯態生命大毀滅後,火星人類哪兒去了?
乙:作爲人這種形式是毀滅了,但是其內容依然存在,正如恩格斯在論自然辯證法序一文中指出的,當地球毀滅時,在另一星球依然會出現新的思維。
但是,恩格斯這裏使用的“思維”一詞,其含意已經遠遠超越了現今政治、哲學、思想領域裏所使用的“思維”一詞。可以這樣認爲,恩格斯所使用的“思維”,含有能獨立存在的“靈魂”的意思。
下面接著研討《微學》……
先是那位醫生說:我在研究中發現,人體的每個性感區域,都由一組細胞組成,這組細胞就像“心身微型發電站”。
甲:師說使用“發電站”一詞欠妥,若用這組細胞猶如心身的一組發電機組,這樣就貼切多了,不過,這也可能是個翻譯和校審的問題。在《修1—9篇》中,師曾把生命光子描繪爲發電機組,引入了“瓩”這個功率概念。人的穴位猶如變配電站的變電器或是配電盤,經絡猶如輸出輸入電路,血脈猶如輸煤系統。猶如爲發電機組群配備的鍋爐一樣,爲使煤充分燃燒而大量吹氧。氧一斷,火就滅,發電機停運,人也就交待了,這就是呼吸的作用。故知,人不呼吸表示滅火了。
乙:武火運行就是加大供氧量,從而使發電機組全速運行。文火就是低速甚至超低速運行。是故,武火要給的得當,不可過,不可超負荷,要決定於鍋爐、機組、各種零部件承受的能力。
《微學》說……現已發現二百多種粒子可以證明有關原子呈現虛空的說法,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中又含有質子和中子,而在質子與中子之間的核能“膠”中,又有“π介子”和“介子”
甲:在女神之歌《薄伽梵歌》中有這樣一句,
我大如虛空,我小如芥子……
故知,隱靈呈現小態時,可穿越原子中的原子核。
《微學》中的一位精神病學家說:當我看到“一滴”電的照片時,不禁大吃一驚!這個由20萬億個電子組成的一滴電,呈現出的微星雲般的、其中含有巨大的空隙……這正是細胞的生物電之源……這時我想到“電”這個名詞來自古希臘語,其意思是琥拍,我簡直爲這個把電意爲琥珀的說法驚呆了……琥珀是一種植物風化了的樹脂,三千萬年前的琥珀經過磨擦之後,依然呈現出電性。
物理學家已經發現,電子可以穿越絕緣體物質中的空隙,從一個導體跳到另一個導體上去。物理學家們將此現象命名爲“隧道效應”……這不禁使我想到,在看起來似乎是實性的連續排列的細胞膜之間,依然發生著物質交換式的滲透;在硬化的動脈內皮上,依然發生著神秘的血脂擴散……這不盡使我想起了“雨果”的想像“一切都是原子,一切都是星體”。我認爲,《微精神分析學》利用“虛空”與“嘗試”的概念,使無限大與無限小相會合,使天文學家與微生物學家相會合,並建立了天文學家與考古學家之間的永恒友誼。
甲:這裏使用的“天文學家”,暗意是科學最前沿,而“考古學家”暗意是神學最前沿。《修》一書可以視爲是超級“考古”。
精神病學家繼續說:我懂得應重視物質……但更應重視運載人的能量的“宇宙、原子虛空”,一切都通過無所不在的虛空對人發生著作用。從這個立點看,就應建立獨特的宇宙觀,當年佛羅裏德在世時還猶豫不決,而現在,應該比佛羅裏德所處的時代更爲大膽!
方迪教授說:必須有勇氣接受這些發現,它們恰恰反映出“泛靈——圖騰”記憶的恢復,即
一、從天體到原子,物質虛空普遍存在並具有延續性。
二、構成人體的生物虛空,是,宇宙虛空的組成部分。
三、物質虛空與心理虛空相互延續。
甲:這裏的物質虛空,是指物質的載體。心理虛空是指精神的載體。這些內容對於我國平均文化程度較低的大量氣功愛好者來說,是相當乏味的,但是,作爲修行者,就必須把科學最前沿的東西攻下來!因爲科學攻不進神殿……故而就應主動向科學進軍。這種進軍並不是說去向科學靠攏,並不是套用科學規定准許使用的名詞,而是去研究科學的本質與神學本質之間的斷橋,而不是去研究科學規定的,哪些名詞可以使用,哪些名詞不可以使用,因爲就是科學家也總是使用非科學語言和名詞,比如“見鬼去吧”……再說,廣播與電視中的播音員,也總是嘴不離“上帝”。不過,倒是喊上帝不算迷信,因爲那是洋人使用的名詞,若喊玉皇大帝,那就是典型的迷信了,因爲這是中國自己的。
方迪教授說,星體在數百萬年來準確無誤的運動,這使牛頓認定宇宙中存在空隙,而且空隙中有“能量”的振動。以後,麥克斯韋爾證明宇宙虛空中的能量振動,是電磁波以光速在空間傳播。現在,已經證實,月亮對人體有很強的生物心理作用。每年1600萬次的暴風雨,以及每秒100次,每次電壓爲六億伏特的閃電,對人體造成的影響直達細胞。
於是,醫學界開始明白了,爲什麽肌肉對電位變化有反應。爲什麽在氣壓突然下降時,心肌梗塞、心絞痛、血栓塞、頭痛、關節痛的發作率及事故率會突然增高。爲什麽焚風(一種帶電的風)會引起精神病發作、自殺以及自殘。
一些著名的專家在法國南錫實驗場正在研究月亮、閃電……與精神失常等等的互感現象。我認爲,精神分析學家如果對精神沮喪、失常自殺等等感興趣,那麽,他們就應該關心月亮和閃電……
甲:爲什麽月亮使西洋人恐懼?
乙:因爲它是東方的……
甲:我記得過去聽過一首洋味短詩……
月亮升起來了……
夜是那樣的美!
罐頭已經打開……
人們緊張起來……
只是不知人們緊張的是月亮呢,還是罐頭?
乙:兩種因素都有。潛意識是月亮,顯意識是罐頭。
方迪教授說,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爲,所有疾病均表現爲發病器官或整個病體電磁場的變化。這個原理已被廣泛地應用在臨床,儘管很難做出明確的臨床解釋。人體中電磁場的變化。依靠的是細胞內與細胞外液體中的空隙,生物虛空存在於人的體液中,而這種體液,僅僅是游離水,就占人體總重量的80%。
由於虛空的連續性,以及由它維持的能量運輸、水與空隙的關係,這一切使得電解液具有出人意料的生物和身心重要性。故而最先進的醫學非常重視人體中的虛空,儘管是完全無意識的……在臨床上應用的治療方法,比如,治療伴有高熱的傳染病、惡病質、手術後綜合症等等,其手段主要是增加細胞空隙的電解液(即吊瓶或曰打吊針)。又如,治療腎虛、心臟衰竭以及由心力衰竭造成的水腫,其手段是減少體內電解液。其他很多疾病均可根據情況調整病人體內的電解液含量。
甲:看來這就是西醫的原則和方法。那麽中醫和中藥的原則呢?
乙:總的來說也是或補、或撤、或調整。
甲:那麽1——3層次的女神功法呢?
乙:九陽基訓爲補,九陰爲撤,小九拜爲調整。但是這裏的補撤,與西醫的增減並非是一種簡單的對應關係。1——3層次的女神功法是利用行功中産生的令行功人自己也無法感知的微型光爆,這種超微型光爆猶如空中的雷鳴和閃電,以及它所形成的電磁波,調整著自己的肌體。而四層次的行功,猶如霹靂和巨大的閃電,是故行功人常被打翻在地……是因爲電磁爆……
甲:若是根據這個原理,1——4層次不僅可以進行定性研究,而且也可以進行定量研究了?
乙:理論上應該如此。
甲:若如此,這個斷橋不就接軌了?
乙:僅是1——4層次的接軌,5層次以上依然無法接軌。
方迪教授說,由此,虛空成了醫療的成敗之母,宇航生理病理學亦不例外。宇航人員一旦直接與星體間的虛空接觸,幾秒鐘後就會因壓力突然減少引起體內液體氣化而死亡。液體氣化則意味著生物液變冷,溫度可降到冰點以下,造成氣栓和細胞結晶。故而宇航醫學是以對虛空的研究爲基礎,並通過研究,揭示了虛空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特性。比如,虛中簡單的壓力變化足以改變物質、包括人體物質在內的狀態,即形態上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